台山这所83年历史的老校,有着中西合璧的洋楼建筑,美极了!

推门而入,走过一段石板路,学校的全貌映入眼帘。

看完这么美的校园环境

让我们坐上时光穿梭机

去回忆昨日校园的点点滴滴

1905——1913年

尧道(葉氏)祖祠家塾

在清末到民国初年,教育并不普及,很多学塾只能设立在祖祠内。(图为康英家塾)

1912年,学校教育的推广更为迅速,参照西方,学校教育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制。

壬子学制

民国元年(1912年),教育部颁布“壬子学制”,台山成立劝学所,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把各级学堂的名称改为学校。

学堂课程表

学校教育教授的不单有国语、四书五经、伦常道理,还引进更多的课程,提倡人的全面发展。

1913——1917年

1913年,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叶氏贤达与有识之士,开始倡议筹办新式完善的学校以广育人才,为地方谋幸福。这个倡议很快得到了族人的赞同,尤其是海外华侨的热诚拥护。不到几个月,便获得捐资“四万六千余金”的惊人金额。

▲发起人捐资人牌匾

1917年12月5日(另一种说法是12月15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落成仪式。各界名流云集,县长、教育局长,还有当时名望很高的新宁铁路公司总(经)理陈宜禧先生都应邀参加了落成典礼。

▲光大学校落成盛况

1917——1937年

台山县的商业迅猛发展,交通越发便利,教育事业蓬勃。期间,筋坑光大学校逐步扩展出八个分校点,数量之庞大,足以证明光大学校的办学成功

1944年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入侵台山县。由于担心日军入侵影响教学,台山教育局把台山县立中学、台山师范中学、台山女子师范中学(台山侨中)联合起来迁往光大学校成立台山联合中学。如此一来,这里聚集了当时台山最强大的师资力量、最有实力的学子,各种思想进步的人士云集于此,光大学校一跃成为台山县的文化教育中心。

1949——1970年

中国开辟了人民教育的新纪元。由于华侨对办学的支持,台山建立学校的热情高涨,高峰时期台山县的学校超过1300间,为全省之最。

当时的学校教育需要收取学费,对于部分农村困难家庭来说,上学是个难题。而光大学校把当年兴建时剩余的资金用来购买房产,租金用于支持学校运作和资助困难家庭,使筋坑叶氏族人皆可上学读书

1970——1980年

随着台山经济发展、人口的增加,学校慢慢进入鼎盛时期。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光大学校改名为光明学校,办有幼儿、学前、小学教育班。鼎盛时期,学校的学生数量超300人。

八十年代是光明学校有史以来修葺、新增建筑最多的年代,是学校的第二次修建热潮。1983年,正值光大学校70周年的校庆,不少海外华侨、曾任职的老师校长们从五湖四海赶回家乡,同聚为母校庆生,并且在《光大季刊》大篇幅刊登了相关报道。

1990年至今

进入九十年代,光大学校的八所分校,在经历了多轮的归并后,余下的光华学校、群厚学校和德光学校继续进行教学,为学子服务。

1996年,由于生源减少,光大学校被教育部门归并到培新学校,结束了这段不平凡的办学之路。

光大学校被定格在1996年

可光大学校教书育人的理念

依旧为人津津乐道

展望未来

光大学校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台城街道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当地浓厚侨乡文化,积极谋划百年学校活化利用,使其再次释放活力,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改造前:

荒废的校舍经过风雨的摧残,已经变得破旧不堪、杂草丛生。

操场荒草丛生

不再是朝气勃勃的样子

校舍变得十分破旧了,墙面原有的装饰纹路也变得十分模糊。

为了能更好地开发光大学校,对建筑进行有效活化,光大学校将采取“修旧如旧”的理念,实施保护性开发利用。

改造中:

活化利用,把学校场所开发成餐饮、特色活动、民宿集一体的休闲娱乐中心。

目前工作室已初具规模

美丽的老板娘还会弄各种蛋糕、饮品

周末想给自己一个放空的地方

这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没有什么烦恼,

美食不能解决的;

如果有,

那就再来一块蛋糕!

鲜花、咖啡、蛋糕,如此搭配,真的太棒了!

老板娘特调的手冲咖啡真的很好喝!

隔着镜头仿佛也能闻到一丝咖啡的香气,喝着咖啡,望着窗外的美景,疲劳顿消~

光大学校的修复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

暂未对外开放

但相信不久后

定会成为台城一个休闲玩乐的好去处!

望眼过去

仿佛能听见往日学生琅琅书声

能看见操场上学生追逐玩乐的身影

面对时代大河的冲刷

光大学校换了姿态

勇敢地去面对改变

时光不停流逝

更宽广的路还在前方

未来可期~

来源:台城发布

编辑:仪

监制:尧

Hash:cbce5489ef031a1f8aa071804aa0226fd8b43371

声明:此文由 百峰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