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七月,向党旗致敬!这些地方值得推荐!

1921年

嘉兴南湖上的一叶红船

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跨世纪的航程

7月

我们即将迎来她的99岁生日

99载披荆斩棘 奋斗不息

99载薪火相传 引领征程

智源管理/丹江口青旅

推荐您去这些地方

向矢志不渝的初心致敬

01

金岗山烈士陵园

始建于1957年的丹江口市烈士陵园, 现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3700平方米,包括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名录墙、烈士墓碑群、纪念广场等主体建筑!纪念馆内按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土地革會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段划分,并扩及拥军优属的内容,以五单元六十三版组进行布展,是我市目前存有革命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献最为集中的地方。

02

龙山镇彭家沟村

江口水库建成全面蓄水后,地处库区的土台乡彭家沟村田沟组肥沃的土地被淹没,田沟110名村民从河滩后靠到荒山岗,这里从一个富裕村变成了贫困村、讨饭村。1975年秋冬,田沟人在生产队长曾元成的带领下,不等不靠,不向国家伸手,顶着各种压力,冒着政治风险,战荒山,斗严寒,挖树窝,治穷根,经过几年的不懈奋斗,最终找到了种植柑桔这条富路,把荒山岗变成了花果园,把贫穷的田沟村建设成了富裕村。

1985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运录(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来到了田沟村,他把田沟人这种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不等不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走脱贫致富之路的精神概括为‘田沟精神’,并号召全省人民学习‘田沟精神’!著名作家梅洁在她的长篇报告文学《山苍苍 水茫茫》中,称“田沟精神”是中国库区移民走出困境的一面旗帜,称田沟柑桔的发展是一个“金色的神话”!

03

官山镇红三军司令部

1931年5月28日,红三军解放均县城后,贺龙将军率部来到宫山吕家河泰山庙,于8月28日主持召开了邓中夏、柳直葡、郭凡等要员参加的重大军事会议,开辟了以武当山为中心,包括均县、房县谷城保康南漳在内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同日,均县苏维埃政府在泰山庙成立。时任红三军政治部主任柳直葡亲笔题写门联:“推翻国民党统治, 建立苏维埃政权” 。

1946年6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央指示实施战略突围,由王树声率领南路突围部队进入鄂西北地区,在房县王龛建立了军区和均、郧、房中心县委,并在武当山脚下的均县官山建立了“官山区委”,确立了鄂西北革 命根据地,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

04

十堰东沟红色教育基地

1946年6月,蓄谋已久的蒋介石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终于发动了全面内战。在李先念、王树声、王震等领导下,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路决策,展开中原突围战役,主力分为北路军、南路军,突破国民党30万大军的重围,胜利挺进鄂豫川陕边区,创建以郧阳汉水两侧为中心的豫陕鄂、鄂西北根据地。王树声率南路军主力2.4万余人,于7月上旬直驱武当山区,与江汉军区部队会合后,至8月底在今茅箭区小川、茅塔塘成立鄂西北军区、党委、行署,下设五个军分区、地委、行署,18个县大队、县委、县政府,领导创建鄂西北根据地,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和战略牵制的重任,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

10月,王树声率部及均郧房县总队在坪子、岩屋一带与国民党地方团张连山部进行激战,为掩护部队转移,均郧房县委书记朱正传及38名战士牺牲于此。

05

郧县南化塘革命士陵园

1946年6月26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开始,中原人民解放军遵照党中央的英明决策,进行了中原突围,于7月17日进抵南化塘时,遭到了埋伏在此地和玉皇山一带的敌军胡宗南部队的阻击。这场战斗,是中原军区北路突围部队在战略转移途中进行的一场最艰险、最激烈的战斗,经过顽强搏斗和竭力鏖战,摧垮了敌人防线,突出重围。随后,一部转入陕北,大部近到陕南和当地游击队会合。经南化塘激战,中原突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革命烈士陵园1986年始建,1987年扩建,扩建后的陵园占地6亩,李先念亲笔撰写碑文,徐向前书写“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

06

郧阳革命烈士陵园

郧阳革命烈士陵园园名由原国家主席、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陵园内长达60米的仿古碑亭长廊里,耸立着镌刻有1609位烈士英名的石碑三块,其中有竹山籍共产党员、大律师、“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的施洋烈士,郧县籍共产党员、1929年被中共派往广西与邓小平等一道在百色组织武装起义、并担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1930年在南宁壮烈牺牲的何世昌(耀祖)烈士等。

07

郧西王家坪革命烈士陵园

西王家坪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陈(赓)谢(富治)兵团4纵12旅为解放陕西山阳县、湖北郧西县、郧县的战斗中,从各个战场送到王家坪后方医院治疗,困当时医疗设备极其简陋,药物奇缺,无法抢救而光荣牺牲的黄君才、付金贵和年仅17岁的小杨等24上位烈士。自1985年,这24位烈士的墓地被郧西县人民政府定为“郧西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后,24位烈士墓地不断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墓地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1997年王家坪小学被郧西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郧西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08

保康尧治河村

昔日的尧治河,高寒边远、愚昧落后,在“领头雁”孙开林的带领下,发扬“自力更生、真抓实干”的创业精神、“苦干不苦熬、掉皮不掉队”的奉献精神,劈山修路、炸石开矿、筑坝办电、改田建园、兴工办厂,如今一条条公路蜿蜒飘舞在群山万壑中,一幢幢农家别墅掩映在红花绿树间,成为中国十大幸福村庄、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4a级景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文明村,还是湖北省党员教育基地,声名远扬的红色旅游景点

09

枣阳张自忠纪念馆

张自忠将军生前是国民政府33集团军总司令,领上将军衔。1940年,日军大举进攻枣宜地区,于5月中旬发动了"南瓜店"战役,张自忠将军以集团军总司令的身份,亲率部队由汉水西岸东渡抗击日军,终因寡不敌众,于5月16日壮烈牺牲于新街乡的十里长山。张自忠将军牺牲后,举国痛悼,国共两党政要均题词赋诗褒扬其爱国精神。1941年5月,原国民政府59军将士为纪念张上将殉国一周年,在长山之巅修建了殉国处纪念碑,并将与张将军一起国的殉国的将士的尸骨收殓于长山南麓,并树碑纪之,1991年建纪念馆。

10

随州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群

1939年元月至1942年6月,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刘少卿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在此浴血奋战三年之久,创建了白兆山抗日根据地。随州曾都区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群包括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以及附近的抗大十分校、兵工厂、被服厂、医院、边区建设银行、挺进报社编辑部、报社印刷厂、十三旅部、随南县委等革命旧址。

11

红安县

红安,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一个孕育将军的摇篮,这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革命人才。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领导人,3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5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12位中共中央委员,走出了223名将军,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的第一枪,飘起了第一面红旗,走出了第一支红军,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大革命时期,红安48万人就有14万人为革命贡献生命;参加红军的3万热血儿郎,到解放战争结束时只剩下600人。20余年的战火中,每年有近1万人将鲜血洒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红安之红,是英雄的红安儿女用鲜血染红的!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是为了纪念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们,于1990年在原红安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始建于1956年,全部建成于1980年,扩建于1990年,1989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烈士陵园保护单位。陵园内有烈士纪念碑、烈士祠、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干部骨灰堂、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李先 念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等大型纪念建筑物。革命烈士纪念馆内共展出著名烈士 230余人的遗物、照片、诗抄和雕塑等展品。

智源管理

丹江口青旅

丹江口智源管理成立于2018年,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与丹江口青旅平行运营。依托其专业的组织接待能力,主要为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全面开展各类教学培训、学习考察、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等活动。

公司开展以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核心,围绕党的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提供实践培训服务。

联系人:

丹江青旅/智源管理

24小时服务热线:

地址:丹江大道电信局对面

旅游接待 / 研学旅行 / 活动策划

红色教育 / 拓展培训 / 职工疗养

Hash:cf1666441a69aa6960dc33c4e6f752a247e2396e

声明:此文由 丹江口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