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居•文化 ‖ 乐平戏台:绽放在乡土中的文化奇葩

“深夜三更半,村村有戏看,鸡叫天明亮,还有锣鼓响。”江西乐平人爱戏、迷戏,以至于几乎村村都有戏台。无数戏台曾在乐平的历史中粉墨登场,“唱念做打”,演绎世间百态。其中,很多早已消弭于岁月的尘土中;遗留至今的四百余座戏台,仍驻守在乐平的乡村里,上演着新时代的乐平乡土故事。

众埠镇张家古戏台

数百座戏台遗存

上千年文化传承

江西乐平,山川锦绣,人文昌达,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饶,迄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厚重的历史、富庶的生活造就了乐平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也造就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戏曲和戏台文化。

乐平是“戏曲之乡”,更是赣剧的主要发源地。元代时,杂剧就已经在当地盛行。明朝时,由弋阳腔演变而成的乐平腔开始流行。清乾隆年间,乐平和鄱阳景德镇(旧时属饶州府管辖)一起成为饶河戏的流布中心。当时,乐平境内的班社多达三四十个,艺人有2000余名。再加上串堂班、马灯戏的艺人,乐平艺人共有近4000名。1959年,乐平的业余剧团多达295个。20世纪初,乐平剧作家石凌鹤将乐平的饶河班、上饶广信班引入南昌,取二者之长,兼收并蓄,创立了江西的大型剧种——赣剧。至此,乐平戏曲界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扎根乐平乡土的古戏台文化

“三天不看戏,肚子就胀气。十天不看戏,做工没力气。一个月不看戏,见谁都有气。”看戏之于乐平乡民,不啻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赏心乐事。如今,乐平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两座戏台。每当锣鼓点一响,丝竹盈耳,演员们轻舞水袖,粉墨登场,用高亢、优美的曲调演绎着那些从古流传至今的忠孝节义、惩恶扬善的故事,听得台下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如痴如醉。

2002年对乐平市20个乡镇的拉网式调查数据显示,乐平现有乡土戏台412座,其中建于明代的有2座,建于清代的有77座,建于民国的有59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建造了274座。乐平乡土戏台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规制之宏大,装饰之豪华,令人惊叹,在全国亦属罕见。乐平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古戏台博物馆”。

至今,乐平人仍在不断地兴建新戏台。乐平北乡叶氏横路村有九个“房股”(宗族分支),历史上曾建造过7座戏台。这种以房股为单位兴建戏台的现象如今在乐平仍然承袭不衰。

乐平市东门老街

车溪村敦本堂古建筑

从“娱神”走向“娱人”

祠堂走向广场

乐平人爱看戏,自然在兴建戏台上不吝啬金钱和心血。在乐平有“千金门楼百两屋”之说,当地戏台大多都采用中国古典牌楼式结构,分为三间四柱硬山式、三间四柱一楼式、三间四柱三楼式、五间四柱五楼式、五间四柱五楼两硬山式等。其中,又以三间四柱三楼式的戏台留存最多。

乐平戏台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丰富。有祠堂台、万年台、庙宇台、会馆台、家庭台,还有临时搭建的“草台”等。现如今留存最多的是祠堂台、万年台。

祠堂台是位于宗族祠堂内的一类戏台,是戏曲文化与宗族意识联姻的产物。明清时,在祠堂中建造戏台的做法风行江南地区,乐平尤盛。祠堂是宗族祭祀祖先、行使族权的殿堂,威严而不可侵犯。“生、旦、净、末、丑”活跃的戏台能进入祠堂,亦是因为其具有润物无声的凝聚和教化作用。

涌山镇昭穆堂戏台

但是,祠堂台只能算是祠堂的附属建筑。它的各种建筑规制要明显低于祠堂正堂。比如,戏台的高度不得高于祠堂正堂,彩绘、文字等也只有祠堂正堂可以使用,戏台不得配之。乐平现存最早的戏台——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昭穆堂戏台是一座祠堂台,与正堂昭穆堂相比较,其空间明显更为狭小、台面更为逼仄。

面对诸多不可逾越的“红线”,戏台的建造者只能在牌楼取样、梁柱选材、雕刻技法上精益求精。车溪村敦本堂戏台可以视为明末清初乐平戏台中祠堂台的代表作。敦本堂为朱氏宗祠。祠堂中的戏台为重檐双戗角歇山顶、三间四柱五楼式,梁、枋、撑拱、斗拱等木构件上布满精雕细琢的各种图案,华美异常。

当历史的脚步迈入清嘉道时期,乐平的乡土戏台也面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时的戏台虽然仍以祠堂台为主,但随着宫廷戏风潜入民间、乐平人口的增加,原来那种窄小的戏台和观看场地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一种完全挣脱祠堂的血缘纽带而独立于广场的戏台——万年台,以及一种兼具祠堂台和万年台功能的戏台——双面台。

敦本堂

从敦本堂内看对面的古戏台

万年台是单面的独立戏台,对面和周边既无庙宇也无祠堂建筑。万年台冲破了祠堂台封闭逼仄的束缚和压抑,面向空旷的广场和百姓。这意味着乐平的戏台文化开始由“娱神”向“娱人”转变。万年台是乐平现存数量最多的戏台,一般建在村庄的中心位置,联街通巷,易聚易散。它被命名为万年台,真切表露了乐平人民对戏曲的喜爱和对这种戏台能千秋万载永存的美好祝愿。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横路村戏台,是现存万年台中的“佼佼者”。这是一座艺术品位极高的戏台,为三间四柱三楼式、重檐三翘歇山顶。其独到之处至少有四:一是戏台的平面格局是三面开口的伸出式,看戏者可从三个方向观看,这在乐平古戏台中不多见;二是整体造型美观飘逸,比例匀称;三是乐平古戏台中由额长度鲜有超过7米的,而该台的由额长度达9.5米;四是,这座戏台的小构件,如雀替、斜撑、垂花、窗棂等,件件雕琢细致精美,尤其是两边角柱第一翼檐下的拱昂,层层叠叠地向八面伸展,酷似一朵菊花,民间叫“喜喜儿拱”,寓意喜从天降。

双田镇横路古戏台

双面台也称为“晴雨台”“鸳鸯台”,由晴台和雨台组成。两座戏台相互背依、连为一体,中间以一道屏风或木墙隔断。晴台类似万年台,向外面对广场;雨台则类似祠堂台,向内面对正堂。

浒崦村名分堂戏台堪称乐平乡土戏台中的精品之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分堂位于浒崦村东北隅,是村中的程氏宗祠。祠堂坐北朝南,面阔14.9米,进深31米,总建筑面积达46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戏台、廊楼、天井、耳门、正堂、神位、厢房等构成。戏台为双面台,晴台面俯广场,雨台正对正堂。祠堂建成14年后,即清道光十二年(1833年)戏台才开始筹建。据传,当时募集了30多名能工巧匠,历时3年才建成。名分堂戏台采用中国古典牌楼式样。其中,晴台为三间四柱三楼两硬山式结构,台宽10.1米,台深5.4米,天栅顶饰有3口螺旋斗拱式藻井,明间升起3重楼,5层斗拱托起飞檐翘角,重檐歇山顶上嫩戗双翘。雨台为一楼式,宽5.9米,深4米,屋面悬挑出山墙以外,屋角水戗发戗,檐口平直。较之晴台,雨台规模较小,看起来更为秀气。两座戏台以一道木墙相隔。共用的屋顶正脊中央装饰着五彩塔刹式葫芦宝瓶。瓶顶的方天画戟指向苍穹。正脊的两端有鸱吻翘立,垂脊上安放着一对石狮,翘脊上立着一组仁兽。翘檐下悬挂风铃,风起铃摇,清音悦耳。遍布梁枋上的戏文、人物、故事约有上百幅,雕刻工艺精妙绝伦。台内台外通体敷金,放眼望去,金光闪闪,美轮美奂。

除了祠堂台、万年台、双面台之外,乐平乡土戏台还有庙宇台、会馆台、家庭台等诸多种类。可惜的是,在历史的风霜中,这几类戏台已经消失殆尽。

镇桥镇浒崦村名分堂戏台中的晴台

镇桥镇浒崦村名分堂戏台中的雨台

父老们的开心地

乡村里的体面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处民风育一处戏俗。乐平人对看戏十分热衷,戏台更是被当地人奉为“父老们的开心地,乡村里的体面场”。遇到节日、村民家中有红白喜事时,往往要请戏班来唱戏,当地人称为“做戏”。演出时,台上演员表演得精彩纷呈,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堪称村中最隆重、最壮观的场面。日常生活引发而出的种种情绪,在铿锵的锣鼓声中统统都烟消云散,留下来的是乡里乡亲的一片和睦景象。而在平时,戏台是村民们摆宴席、娱乐休闲的场所。

农村,做戏是一件大事,少要4天,多则半月。请戏班前,村里面杀猪、备菜、搬桌凳,一片忙碌。各家各户纷纷到外村去接亲戚和朋友来看戏,谓之“接客”。村里还要安排有声望的人到同姓村或好友村去“接华宗”(华宗即指同姓或同族者)。被请的村一般会安排十几个人带着红包前来看戏。一切准备妥当后,就派人去接戏班。戏班进村时,鞭炮齐鸣,十分热闹。

祠堂台平时成为村民举办婚宴、寿宴等的场所。

村民们深情投入地观看赣剧演出。

定节目叫“点戏”,演哪出戏一般由村里长老商定。开演的第一个节目都是吉祥剧目,如《满堂福》《大封相》《九老天宫》等。如若是徐姓的村庄做戏,首场多会演《二进宫》。这出折子戏表演的是徐国公保太子登基的故事,是徐姓的荣耀。如若陈姓的村庄做戏,忌演《秦香莲》,因戏中的陈世美忘恩负义、抛妻弃子,是陈氏的耻辱。

每当族谱修成的时候,乐平的宗族都要举行隆重的开谱仪式,也要做谱戏。大宗族往往要做10天至15天。以前,一些官宦、富商及宿儒们甚至会出资演“包天戏”(即演一整天一整夜戏)。全族各家各户都会置办酒席,邀请亲戚朋友来做客、看戏,分享开谱的喜悦。做谱戏前,会在戏台前方30米处搭一座观礼台。观礼台前插竿,上飘彩旗、红绸等。旧时,上观礼台看戏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一种荣耀。如今,观礼台上一般坐着村中的长者、幼者、点谱者、华宗、友好村代表。谱戏一般演喜庆的剧目,如《玉堂春》《五女拜寿》《八仙过海》等。

乐平人爱看戏,也爱唱戏。平日里农民上畈、村妇洗衣都爱哼上一段饶河戏。即使挑担石灰下田,也会模仿《打金枝》的唱调唱上一句:“昨夜一梦真巧奇,梦见个农夫挑石灰,一担挑在田坎上,放下簸箕撒石灰,咦……”一声声,高亢浓郁,飘荡在田野间。

乐平市民广场戏台演出现场

独特的营建技艺

传世的工匠精神

乐平戏台的营建技艺既不同于官式做法,也不同于北方三晋大地,甚至与流行于江浙地区的《营造法原》一书中的做法也有差异。“乐平帮”工匠们历来主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融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在长期的乐平传统民居与戏台建筑营建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接渡镇杨子安戏台

以因“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而著称的浒崦戏台为例。其木构架采用的是抬梁式与穿斗式,辅柱、穿枋、抱檩修建得奇巧复杂,很难用传统的说法进行描述。其梁枋斜撑、雀替垂花、藻井窗棂、匾额楹联无一不精雕细镂,或髤漆贴金,或施彩着色,凡露明处均施以雕刻。这些木雕题材丰富,工艺精湛得无以复加。

乐平戏台凝聚着一代代“乐平帮”工匠的心血。“乐平帮”在历史上活跃了四五百年,留下了许多古戏台传世精品,也留下了值得传承的工匠精神。

在长期的民居营建中,“乐平帮”工匠在进行线刻、浮雕、镂雕时,通常采用“一刀功”的方式,少有“二次打磨”。究其原因,与乐平人生性豪爽,于雕刻中喜用线条流利、刚劲有力的技法有关。

精美的垂蓝

花枋雕刻

“乐平帮”工匠深谙“一门技术就是一个饭碗”的道理,秉持着乐平人“学手艺、立家业”的信念,刻苦钻研,熟练技艺,不断创新。“乐平帮”工匠将戏台主入口从戏台底座中的门洞变为戏台两侧的边门,从而降低了戏台的高度,让观众看戏时更为舒适,不用长时间仰视。他们还把宫殿、寺庙中的藻井移植到戏台屋顶的正中央,既美化了舞台,又达到扩音的效果。

“乐平帮”工匠的作品富有想象力,也充满情趣。他们在小木作制作上总能出新出巧。比如,把戏台翼角下檐转角的斗拱打造成状如一朵“倒菊花”的“蜘蛛拱”,寓意喜从天降、万象更新。乐平戏台的飞檐翘角堪称险、奇、美,角度和弧度相较其他古建筑更为夸张,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

自古以来,“乐平帮”都是一支走在时代前列的队伍。他们在中国乡土建筑领域留下了许许多多传世的戏台精品。“乐平传统戏台营造技艺”最终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天地大戏台,戏台小天地。”不管在动荡艰苦的年月里,还是在顺遂富庶的日子里,那戏台上的一幕幕、一声声,皆幻化成乐平人生命中的喜怒哀乐,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让他们怎能不痴迷!

蜘蛛拱

钭撑雕刻

撰文/王美珍 余庆

摄影/郎志平 姜志燕 王盼

责任编辑/方千春

Hash:c3115e5139a8f6bda50683652ef4ac6adb5ec175

声明:此文由 中华民居___new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