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灶邓氏宗祠:古祠育新风 家风代代传

佛山中灶邓氏宗祠

——古祠育新风 家风代代传

广东佛山三水区白坭镇中灶村里有一个小山岗,唤作“飞鹅岭”;小山岗的东南面有一座古祠堂,名为邓氏宗祠。 

始建于清末的邓氏宗祠,占地面积465平方米,整体建筑规模不大,却有着跨越百年时空的穿透力。历史上,它曾是宗族活动、乡村文化教育场所;在新时代,它是白坭“祠堂+文化”示范点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祠堂是传统村落的中心,是宗族的根。邓氏宗祠正在以一种更有时代感的方式,承载并传扬着朴实厚重、知恩感遇、忠孝廉节的精神气节、文明乡风。

百年祠堂凝聚人心

经牌坊大桥走到中灶村入口,“鳌头中灶”四个大字颇具气势。“飞鹅岭下藏鳌头”,形容的就是中灶村。

中灶村始建于南宋末年,坐落于飞鹅岭的东南面,村内以邓氏、叶氏、徐氏为主,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海拔只有76米的飞鹅岭,得名于其像极了一只雁鹅的形态,是中灶村的一块宝地。从空中俯瞰,飞鹅岭似是把中灶村驮在背上,展翅翱翔,颇有“青山两旁人临水,绿树隐村是人家”的幽雅意境。

那么,“鳌头”之称又从何而来?

中灶村原属灶头村,灶头村曾名鳌头村。如今的灶头村包括上灶北、上灶南、中灶、下灶4个自然村,历史上则称为上鳌、中鳌、下鳌。关于鳌头的来历,有许多的传说,其中一说与其地形酷似鳌鱼有关。至于鳌头村为何变为“灶头村”,据说是后来因为“鳌”字笔画多,而“鳌”的方言发音与“灶”字的发音相近,故简化为灶头村。

邓氏宗祠位于飞鹅岭的东南面,富有岭南传统建筑特色:硬山灰瓦顶,花岗岩筑墙基、塾台、门框、石檐柱,屋梁为木雕梁架,墙上的壁画栩栩如生,内有后进厅堂。邓氏宗祠曾作为灶头小学,充当乡村文化教育之场所。

位于三水区白坭镇中灶村的邓氏宗祠。/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宗祠虽冠以“邓氏”,但实际上已超越了单一家族祠堂的概念。

“我们村有三大姓氏,大家都把这里作为办红白事、聚会活动的场所。”白坭镇中灶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组长徐柱勋表示,邓氏宗祠集祠堂、饭堂、讲堂的功能于一身。

“祠堂+文化”示范点的打造,是邓氏宗祠焕发新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前些年,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邓氏宗祠,因年久失修,开始出现屋顶檐瓦风化渗水漏雨、部分构件脱落、屋梁立柱不稳等问题。徐柱勋说,村里出于解决安全隐患的考虑,发动村民筹集资金修葺宗祠。后来,以打造“祠堂+文化”示范点的契机,该村从多个渠道筹集资金,于2020年启动重修。

从历史中走来的邓氏宗祠,抖落一身尘埃,摇身一变,成为白坭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一种更有时代感的方式,重塑乡风、传扬精神、凝聚人心、泽被后世。

知青乡贤捐资修祠

“那天很多乡亲都回来了,特别热闹,在祠堂内外摆了80多桌酒席,我还拍了视频呢。”年近八旬的中灶村村民棣叔说。回想起去年11月29日邓氏宗祠重光仪式的盛况,他难掩激动之情。

重修后的邓氏宗祠,有面子,更有里子。如果说以前的邓氏宗祠是“内向型”祠堂,那么现在的邓氏宗祠则是一座“外向型”建筑——它述说着自己的故事,并向宗亲以外的更多人开放。

邓氏宗祠内展示了该村详细的乡风文化。/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祠堂内新布置的展陈,向参观者讲述着中灶村与邓氏宗祠的发展历史、人文生态、家风家训、辈出名人与精神传承;祠堂内的空间被充分利用起来,设置了鳌溪讲堂、鳌溪文化馆、鳌溪书阁、志愿服务V站、鳌头强身场、新希望科普堂等功能场室,为优质基层文化服务供给常态化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载体。

宗祠重修的资金,是中灶村从各个渠道筹集的,包括宗亲乡贤自筹、民生微实事项目资金、财政补贴、村集体经济兜底等,累计筹集120多万元。其中,宗亲乡贤捐款近40万元。

宗祠内的鳌头中灶复古芳名榜上,刻录着参与捐款重修宗祠的宗亲乡贤姓名和捐款额。记者留意到,除了本村族人外,一个群体赫然在列:广佛知青。

位于三水区白坭镇中灶村的邓氏宗祠内展示了该村村民的奋斗历史。/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筹款倡议一经发出,大家都非常积极,连当年的知青都来捐款。”徐柱勋解释道,那些年,为了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众多知识青年毅然奔赴农村,不少知青也插队落户到中灶村,村民们纷纷腾出自己的住房给知青住。

于是,这些知青与中灶村各父老乡亲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由于当时接纳的知青较多,村民借出的房屋一时难以满足需求,于是县府、公社便号召各生产队利用村内空地,按建筑面积划拨补助款,建起了专供知青居住的房子。

1978年,知青回城。深受中灶村“鳌头争先”思想文化影响的知青们,继续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建设发展作出新贡献,而知青屋更成为人们追忆难忘岁月的地方。

忠孝廉节家风世传

邓氏宗祠主厅两侧墙上,挂着“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在“廉”“节”二字下的展板上,可以看到邓氏历代名人事迹,比如受赐赠武显将军的邓介如、参与变法维新的邓家仁、追随孙中山为革命奔走呼号的邓青阳、自创办和平女子中学的邓不奴等。

“忠孝廉节是我们的家训,以前是挂在这个横梁上面的,非常显眼。”棣叔说。如今的邓氏宗祠内,保留了这四个大字,墙上还多了对“忠孝廉节”的内涵解释。

忠,尽力做好本分之事,忠于国家;孝,对父母有孝心尽孝道;廉,为人为官清廉奉公;节,为人处世要有气节、骨气,高风亮节、从一而终。

位于三水区白坭镇中灶村的邓氏宗祠内展示了该村详细的乡风文化及村子的特色产业。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备受后人敬仰的邓介如,生动地诠释了忠孝廉节之义。

邓介如是清嘉庆年间人,中鳌乡始祖岷公之十九世传孙,后诰封荣禄大夫,受赐赠武显将军。十六岁时,邓介如父亲诚斋先生去世,邓介如决定自己侍奉母亲陈太君终老。当时,邓介如家徒四壁,两个弟弟朝参、朝正又年纪尚小,他便放弃了科举之业,到北方替人做事(工作性质相当于私塾教师、幕僚宾客),靠领薪水帮补日常家用。

后来母亲年事渐高,邓介如不忍远离,回到家乡重新致力于耕读并做起了生意。他刻苦勤勉,努力令家人过上好日子。后来,邓介如从国学生考至贡生,但他的志向已不在科举上,而是专心服侍母亲,直至寿终服丧尽礼,另外还用心教育两个弟弟,使他们健康成长。

在当地,邓介如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大力协助修葺学宫、捐资修建祖祠、为族人研究碑刻族谱等事迹,深受人们赞扬。

“事可担当推领袖,交从盘错订金兰。”这是三水县洪邑侯赠予邓介如的对联。1809年~1810年,外洋海盗犯境,与清军发生大战,邓介如协助洪邑侯处理有关事务。

为纪念邓介如,清末邓氏族人修建了介如书舍,距离邓氏宗祠不过二三十米。如今的介如书舍是佛山市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前人虽早已远去,书舍也不复当年光彩,但忠孝廉节的精神代代相传,始终劝勉、激励着无数后人。

来源丨佛山日报

Hash:746a99e159b3702bb8d9200729f8db0923b33be2

声明:此文由 匹夫闯天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