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丘陵山区山上石古堆探秘

盱眙内丘陵山区每座山的山腰、山顶,布满石头垒成的堆,每个石堆馒头形,高2米左右,占地约5平方米,相隔约10米、20米不等。漫山遍野,比比皆是,数也数不清。山里人称之石古堆,就是说古人将石头垒成的堆。

被毁坏的石古堆

多年来,笔者走遍盱眙境内大不山脉,深入考察石古堆范围;查阅大量古籍,均无记载建成时间及作用。为探索石古堆建成时间及其作用,多次拜访考古专家秦士芝先生,根据秦老类似于“古代军马场”的思路,经反复考证,楚国第三十八代玄孙楚宣王熊良夫(前369-前340年)之间,在盱眙丘陵山区山上建成军马饲养场,牧马士兵为扩大牧草面积,便于牧放,将山上乱石垒成堆,并在部分石堆旁用平板石砌成石屋,牧马军人雨天蔽雨,夏季蔽日,冬寒蔽风,即今人称之为石古堆,成为盱眙境内跨度时间最长、古迹面积最大、全国独一无二的古遗址。

最完整的石古堆

范围

凤山村翰林山石古堆旁石屋

盱眙境内丘陵山区以龙山街道为中心的石古堆范围:东至穆店乡八仙台山脉,南至天泉湖镇凤凰山脉,延伸至与安徽省自来桥镇接壤的山,西至河桥镇青平山,与安徽省涧溪镇交界,北至河桥镇尖山山脉,占据全县东南片丘陵山区,并延伸于接壤的安徽省天长市明光市等乡镇山脉,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涉及凤凰山、团山、黑头港山、柒树港山、东山、翰林山、老虎山、龙头山、马腰山、轿顶山、陡山、马尖山、老君山、小团山、高平山、棋盘山、斧头山、清平山、花果山、尖山、宝山磨盘山、大王山、十里长山、宝塔山、甲山、跑马山八仙台斗篷山、烟墩山及部分无名山等40余座山峰,其中原龙山乡、仇集乡山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

柒树港山泉眼

建成

笔者查阅现存六部明、清代《盱眙县志》《史记》《战国策》《春秋左转》《二十四史》及盱眙周边县古今县志等大量古籍,均无记载盱眙丘陵山区山上石古堆建成时间、经过和用途。现根据考古专家秦士芝老先生提供类似于“古代军马饲养场”的思路,通过骑军向军马饲养场深入探讨。经过正反两方面论证,终于对盱眙境内丘陵山区山上石古堆建成时间、经过及用途作出定论。现简述之。

0 1

一、骑军发展于战国。

《史记》在各卷中记载的诸侯国有:齐、晋、秦、吴、楚、赵、燕、韩、魏、宋、鲁、卫、郑、唐等108个(有的史书记载109个),诸侯国相互争夺地盘,扩大势力范围,呈现大国吃小国,战乱频发。在这大分化、大改革、大动荡的变革时期,战争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化,突击式兵制转变为常备性兵制,阵列式战争转变为大规模野战式战争,防御式战争转变为强攻式围城式战争。由于骑军具有快捷、灵活、战斗力强、杀伤力大的优势,各国开始发展骑军。

0 2

二、秦国骑军发展。

秦国首先大规模发展骑军,侵略、毁灭、占有小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盛的国家。《战国策》记:怀王元年(前328年),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史记·秦始皇》记:“始皇帝幸游梁山宫(陕西省,现遗址尚存),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秦始皇陵墓中出土300余具完整的骑兵文物

从以上记载可见,秦国于公元前328年之前,建成万人骑军队伍,在梁山建成战马饲养场。秦国骑兵发展之快,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战斗力之强,成为战国时期七雄(秦、楚、燕、韩、赵、魏、齐)之首,而骑军发挥最大效应。

0 3

三、楚国骑军发展。

秦国培育万人骑军,独霸天下之野心勃勃,屡次攻打邻邦楚国,对楚国存亡造成极大威胁。而楚国必须大规模发展骑兵,建成一支强大的骑军队伍,既可以抵御秦国侵犯,又能攻打魏、晋、唐、卫等及周边中、小国,扩大势力范围。在战国时期,楚国号称第二大国,骑军功不可没。

《史记·楚世家》记,楚国由于骑兵强大,秦国多次与其谈和,不敢侵犯楚国。而楚国侵犯诸侯小国几十余次,妄图消灭秦、燕、韩、赵、魏、齐六国,独霸天下,所以快速大规模发展骑军。《战国策》记:前339——前329年之间,苏秦为赵合纵,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都,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楚辞·远游》:“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从以上记载可见,至楚威王熊商(前339——前329年)期间,疆土五千里,战车千辆,骑军万人,成为第二大强国。楚国有万匹战马,必须饲养十万匹战马,才能满足战争中战马淘汰、死亡,而应补充的需求量。建成十万匹军马饲养场,不是一时一年之功。因此,在楚威王熊商之前,楚宣王熊良夫(前369——前340年)之间,建成军马饲养场。

环境

楚国军马饲养场为什么建在盱眙?

楚悼王熊疑期间,军事家、政治家吴起任楚国相国时,著《石逸丛书》,其中阐述有关战马饲养环境、条件和方法:“夫马,必要其处所。高而防湿,适其水草,节其饥饱。冬则温厩,夏则凉庑。刻剔毛鬛,谨落四下。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驰逐,闲其进止。人马可亲,然后可使。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无劳马。常令有余,备敌履我。能明上者,横行天下。”

战马是战国时期重要战争工具。楚国十万匹战马,如果家养,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难以养得膘肥体壮,难以训练优良有素。所以,军马必须以放养为主,既能培育军马野性,又能训练军马体能和技能。盱眙丘陵山区位于楚国北方,高而防湿,适其水草,环境优越,区域优先。根据吴起阐述饲养战马场的条件和环境,所以楚国建设军马饲养场,盱眙丘陵山区是最佳选择之地。

一、山地面积辽阔,牧草、水源丰盛。

1994年版《盱眙县志》记,龙山乡、仇集乡山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加之河桥乡、桂五乡、古城乡、水冲港乡、王店乡、穆店乡等乡及相邻安徽省北沙、涝口、自来桥、涧溪等乡镇相连接的山脉,总计约100平方公里。每座山上牧草丰盈,并生长近百种中草药;每座山上均有多眼经年不枯的山泉,水塘,山下有常年流淌的小溪,其中富涵各种矿物质,能使战马防病健体。因此,盱眙境内丘陵山区面积、水源、牧草,完全满足牧放十万匹战马条件,加之山地相互连接,既便于管理牧马的士兵,又便于管理牧放的战马。

二、海拨高程适宜,坡度小,利于牧放。

1994年版《盱眙县志》记,盱眙境内山脉相互连通,连绵逶迤,龙山乡轿顶山海拨高程138米,是全县最高的山峰。其余每座山的海拨均处于60——110米,坡度均在30——50度,山坡无陡峭,既便于放养,又不伤害战马。

三、气候物候适宜,无暴热暴冷。

盱眙地处亚热带与温暖带过渡气候区,属冬干夏湿半湿润气候类型。四季日平均气温为:春季10——22℃,夏季22℃以上,秋季22——10℃,冬季10℃以下。最高气温39℃左右,最低气温—4℃左右,年平均风速每秒3.4米左右。盱眙地区气候物候四季分明,适宜战马放养。

四、山顶山腰无居民,安静无扰。

盱眙现存第一本明·万历《帝里盱眙县志》记载,景泰二年(1451年),盱眙人口44761人。推测到春秋战国时期,盱眙丘陵山区山多地广,人口更少,山顶山腰无人居住,山坡无人耕作,既无惊骇战马的噪声源,而影响战马饲养,又能使战马安静无扰吃草、喝水、休息。

五、山顶平坦,便于训马。

盱眙丘陵山区无孤山,均为山连山,山接山,山顶无峰而路长平坦。如桂五街道与水冲港接壤的十里长山,从桂五街道上山,直达安徽省自来桥镇,其名之来历就是山顶有10里之长,实际延伸至自来桥山约20里。山顶一马平川,是训练战马的最佳平台。

盱眙丘陵山区山连山

六、盱眙地处楚国北疆,地理区位显优。

淮南子·兵略训》记:“楚人地,南卷沅湖,北绕頴、泗(今颍河,淮河最大支流),西包巴蜀,东果郯淮。”楚国横跨长江,占据中原面积较大。中原地区雨多水盈,潮湿无山,气候、环境、条件,均不适宜饲养战马。盱眙地处楚国北疆,山多林茂,草丰水足,牧放场地优越。因此,楚国建军马饲养场别无它选,盱眙丘陵山区是必选的最佳之地。

综上所述,盱眙丘陵山区及相邻安徽省山地面积、地形地貌、气候物候、地理环境、地理区位,均适宜建成战马牧放场。因此,楚宣王熊良夫(前369——前340年)期间,建成军马饲养场。牧马士兵为扩大牧草面积,一边牧马,一边将山上乱石垒成堆,并在石堆旁砌成石屋,雨天蔽雨,夏日蔽暑,冬寒蔽风,即今人称之的石古堆。

毁坏

《史记·秦始皇》记:“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云,使将击荆(楚国称之),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前225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秦始皇二十三年、二十四年,王翦、蒙武两次攻打楚国,楚军大败,昌平王熊启战死,项燕自杀,楚国灭亡。《史记》记:公元前205年,项梁立熊心为楚怀王,项羽尊之为义帝,起兵反秦。义帝于公元前208年,被黥布弑于郴县,刘邦灭秦,归于汉。因此,自楚国灭亡后,盱眙丘陵山区战马饲养场逐渐毁坏,无战马,只剩下漫山遍野石古堆。

释疑

0 1

一、秦、楚灭亡后,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军马饲养场建在何处?是否仍建在盱眙境内?

《资治通鉴·汉记·十一》载:汉武帝刘彻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马营)大草滩,直达祁连山西端。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刘彻设苑马寺负责马政,在大马营草原设牧师苑。根据以上记载,汉代在大马营新建军马饲养场,并专设牧师苑,管理军马饲养场。即今甘肃张掖山丹县大马营草原,面积约2.6万公顷。

《二十五史·魏书》记: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5年(公元439年)结束河西“五凉纷争”,消灭北燕、北凉、西凉政权,统一北方,扩充大马营草原,养马高达200万匹,骆驼100万峰,牛羊无数。自此至隋、唐、宋、元、明、清朝,均在大马营设军马饲养场。盱眙丘陵山区军马饲养场荒废。

0 2

二、盱眙军马饲养场,规模如此之壮丽,为什么盱眙历代县志无记载?

楚宣王熊良夫(前369——前340年)期间,建成军马饲养场。公元前208年,楚怀王熊心被黥布弑于郴县,刘邦灭秦,建立西汉,盱眙丘陵山区的山上战马饲养场逐渐毁坏。而盱眙最早一部县志为《都梁志》,著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距盱眙军马饲养场毁坏约1300余年。就是说盱眙军马饲养场跨度久远,成为失传的遗忘角落,无人知晓其原貌,难于在县志中记载。加之《都梁志》轶传,所以现存六部《盱眙县志》均无记载。

03

三、有人说,古人在山上开荒种粮,将山上石头垒成堆,形成石古堆。

《战国策》记:楚威王时“地方五千里”,楚襄王时“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按照战国时期兵制五中一卒计算,人口只有150万。尤其盱眙山区山多地广人少,加之劳动工具简陋,战争频繁,农业落后,百姓无条件无能力在山上开荒种粮。

再从现存第一本明代万历《帝里盱眙县志》记载来看:万历十九年(1591年),盱眙县东西相延二百二十里,南北相袤六十五里,境内58975人,耕地3948顷8亩(古代一顷等于50亩),人平耕地近4亩。所以,1800余年前的楚国时期,盱眙人口更少,人平耕地更多,农民根本无需到山上开荒种粮。再说,盱眙境内100平方公里的丘陵山区内,均有形状相同石头堆,难道均是开荒种粮而将石头叠成堆吗?此说法不符合客观事实和历史记载。

盱眙丘陵山区山上石古堆遗址,历经2300余年,面积之宏观,跨度之久远,堪称全国之最,世界之绝,成就盱眙亮丽之风景,凝聚盱眙千古之神韵,召示盱眙环境之优良,彰显盱眙古遗址之辉煌。如今,少部分石古堆被扒蜈蚣人为破坏,或运下山铺路,只有原龙山乡境内石古堆保存较好,原石古堆旁砌成的石屋,均荡然无存。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Hash:31dde72361d8be18e22ecfa1839028496cd1f607

声明:此文由 淮安文史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