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的中西合璧风格古镇 入选世界遗产 被誉“江南第一镇”!

说起江南古镇,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小桥流水、灰瓦白墙,然而浙江南浔古镇却是一个例外。与枕水人家的乌镇、西塘不同,素有“文化之邦”美誉的南浔古镇秉承着“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理念,既融汇西方文化,又保持本土特色,堪称中西合璧建筑博物馆

江南古镇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建于南宋淳佑十二年(1252年)的南浔古镇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图中的百间楼相传为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女眷家仆而建,因一河两岸有楼房百间而得名,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沿河民居群之一。

得益于海上丝路的发达,南浔古镇经济繁荣,商贾流通,孕育了近代史上最大的丝商群体。成立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的丝业会馆,是南浔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同业会馆。古镇每年四月都会举办蚕王会,数百名从业人员聚集在此祭祀蚕神,祈祷蚕事茂盛。

南浔丝商不但造就了一个个商业传奇,也构建了一座座豪门宅邸。始建于1899年的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主人为晚清南浔巨贾儒商张均衡。宅院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素有“江南第一民宅”之美誉。

始建于1885年的小莲庄,占地27亩,是南浔古镇的王牌景点。其主人南浔首富刘镛,因仰慕元末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小莲庄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堪称一部晚清活字典。

建于1905年的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为南浔首富刘镛的三子刘安泩的居处。高大恢弘的宅院不仅融入了罗马建筑风格,还以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见胜,反映了当时西风东渐、民众热衷于采纳西洋文化的时代特色。

嘉业堂藏书楼为刘镛之孙刘承干于1920年修建,因末代皇帝溥仪所赠的“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藏书楼以其宏大的规模和海量的古籍藏书闻名于世,藏书最丰盛时有宋元明清各种古籍16万册,60万卷,被誉为中国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

有着900多年悠久历史的知名道观广惠宫,甚至比南浔古镇的建镇史还要久远。殿内供奉的祠山大帝等神像是小镇的守护神。2014年6月,南浔古镇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个入选世界遗产的江南古镇。

Hash:42bd009b5bc2339e04017d4e80c8e8823aa0ac11

声明:此文由 乱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