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成了!泉州申遗成功!!

成了!成了!泉州申遗成功!!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再添一颗璀璨明珠

泉州

海滨邹鲁光明之城

国内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记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历史的“活化石

首届“东亚文化之都”

申遗项目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遗产点22处包括了海洋贸易行政管理机构与设施遗址、宗教建筑和造像、文化纪念地史迹、陶瓷冶铁生产基地,以及由桥梁、码头、航标塔组成的交通网络,体现了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社会结构。

泉州曾是10-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它作为宋元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本次泉州申遗的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包括: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真武庙、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府文庙开元寺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窑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

九日山祈风石刻

九日山祈风石刻集锦 洪宗洲 摄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海外贸易商舶举行祈风仪式的摩崖石刻,它体现了宋代市舶制度下国家力量对海洋贸易的倡导和管控。

市舶司遗址

市舶司遗址 林良标 摄

泉州市舶司设置于1087年,是宋元国家政权设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其设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

市舶司遗址 林良标 摄

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遗址 陈文丕 摄

德济门遗址是宋元泉州城的南门遗址,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

德济门与天后宫 吴玉英 摄

天后宫

天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天后宫 林良标 摄

天后宫 林良标 摄

天后宫 林良标 摄

天后宫 林良标 摄

真武庙

真武庙 林良标 摄

真武庙是宋元时期祭祀真武大帝道教庙宇,也是古法石港的重要地标,为宋元时期商人群体从事海洋贸易的重要精神寄托。这里是泉州古代官员祭海的场所,体现了政府对海洋贸易的鼓励与推动。

真武庙 林良标 摄

真武庙 林良标 摄

真武庙 林良标 摄

真武庙 林良标 摄

南外宗正司遗址

南外宗正司遗址 林良标 摄

南外宗正司是1130年以来迁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体的管理机构。这一机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政权对泉州海洋贸易的推动,体现了强有力的官方管理保障。

南外宗正司遗址 林良标 摄

南外宗正司遗址 陈文丕 摄

泉州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 林良标 摄

泉州府文庙是儒家祭祀场所和泉州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是泉州社会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些社会精英在宋元海洋贸易的推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泉州府文庙 林良标 摄

泉州府文庙 林良标 摄

泉州府文庙 林良标 摄

泉州府文庙 林良标 摄

泉州府文庙 林良标 摄

开元寺

开元寺 林良标 摄

开元寺是宋元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

开元寺东西塔 林良标 摄

开元寺东西塔 林良标 摄

开元寺千年古桑 林良标 摄

开元寺 林良标 摄

开元寺全景 张加陛 摄

老君岩造像

老君岩造像 林良标 摄

老君岩造像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巨型石雕像,是宋代泉州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象征,体现了泉州港口依托农业帝国的独特历史文脉,反映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多元、活跃的文化特征和港口的繁荣成就。

老君岩造像 林良标 摄

老君岩造像 林良标 摄

老君岩造像 林良标 摄

清净寺

清净寺是泉州古城商业城区中的伊斯兰教寺院,是宋元时期跨越重洋来泉州营商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的珍稀物证。

清净寺 张秋煌 摄

清净寺 林良标 摄

伊斯兰教圣墓

伊斯兰教圣墓 陈文丕 摄

伊斯兰教圣墓是泉州伊斯兰教的重要史迹,与清净寺共同见证了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在泉州的活动,反映了宋元泉州多元文化的交往与融合。其中碑刻有一方记载了1322年泉州穆斯林集体重修圣墓之举,另一方为1417年郑和下西洋期间来此的行香碑。

伊斯兰教圣墓 林良标 摄

伊斯兰教圣墓 林良标 摄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陈文丕 摄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宋元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史迹,显现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其蕴含的文化融合特征为宋元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间广泛的价值观交流奠定了基础。庵中现存一方雕凿于1339年的该教创始人摩尼的石雕造像,是世界现存唯一的摩尼光佛石像。

草庵 陈金顶

磁灶窑址

磁灶窑址 成冬冬 摄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反映了泉州以外贸手工业为显著特点的产业结构,其生产体系和生产规模展现了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基础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德化窑址

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内陆地区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其兴起受益于宋元泉州海洋贸易的繁荣,在发展过程中创烧出独特的白瓷产品,显示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本地制瓷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德化窑址 郑永集 摄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陈文丕 摄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与泉州的陶瓷生产基地共同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洛阳

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

洛阳桥 吴云轩 摄

洛阳桥 林良标 摄

洛阳桥 林良标 摄

洛阳桥 林良标 摄

安平

平桥 陈文丕 摄

安平桥是泉州与国家广阔的南部沿海地区的陆运节点,体现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水陆转运系统的发展

安平桥 陈文丕 摄

安平桥 陈文丕 摄

安平桥 林良标 摄

安平桥 林良标 摄

安平桥 林良标 摄

安平桥 林良标 摄

安平桥 林良标 摄

安平桥 林良标 摄

顺济桥遗址

顺济桥遗址 傅捷雄 摄

顺济桥是泉州古城与晋江南岸的陆运节点,是伴随海洋贸易发展而建设的出入古城商业区的主要通道,完善了泉州的水陆转运系统。

顺济桥遗址 陈文丕 摄

顺济桥遗址 林良标 摄

顺济桥遗址 林良标 摄

顺济桥遗址 林良标 摄

顺济桥遗址 林良标 摄

江口码头

江口码头 张加陛 摄

江口码头位于泉州古城东南的晋江北岸,是连接古城的水陆转运节点,与真武庙同为泉州城郊的重要内港“法石港”的遗存,反映了内港码头的功能构成和使用方式。

石湖码头

石湖码头 陈文丕 摄

石湖码头是泉州外港码头的珍稀物证,实证了宋元泉州优良的建港条件,它与江口码头共同呈现了宋元泉州港的水陆转运系统。

石湖码头 陈明星 摄

石湖码头 陈文丕 摄

石湖码头 林良标 摄

石湖林銮渡 林良标 摄

石湖林銮渡 林良标 摄

六胜塔

六胜塔 陈文丕 摄

六胜塔是石湖港的重要历史遗存,是商舶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并有护佑商旅的作用。

六胜塔 林良标 摄

六胜塔 林良标 摄

六胜塔 林良标 摄

六胜塔 林良标 摄

万寿塔

万寿塔 陈文丕 摄

万寿塔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也是镇守海口、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

万寿塔 陈文丕 摄

万寿塔 陈明星 摄

作为10-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

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

泉州是宋元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

22处古迹遗址

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

发达的经济水平

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

泉州,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大海般的文化自信

代言中国、昭示世界!

来源:海峡导报大泉州

Hash:68bfd48dfa72f3e493a3f32ffc503a9f5345937a

声明:此文由 泉州二三里小秘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