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次哈尔滨,就能打卡30多个国家的文化遗产!

说到哈尔滨,你能想到什么?

啤酒?冰雕松花江

不怕冷的长腿姑娘?

其实,哈尔滨还有优雅迷人的另一面

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每当圣·索菲亚教堂的钟声响起时,全城教堂的钟声也随之敲响,回荡在城市上空的钟声,别有一番味道。

如今,这座教堂经过全面修缮,作为城市建筑艺术馆向广大游人开放,并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哈尔滨重要的旅游景点

02

{ 尼埃拉依教堂 }

建筑时间:1916年

详细地址:东大直街252号

尼埃拉依教堂由建筑师弗奥罗布设计,是一座充满北欧风情的哥特式建筑。拉丁十字型平面、陡坡屋面和尖拱高窗,入口处高高的“帐篷顶”式钟塔增添了浓郁的宗教气氛。

教堂红墙绿顶,白石线脚,色彩艳丽,在蓝天绿树的衬托之下显得宁静大方

这座教堂最初只对外来侨民中在领事馆工作的信众和德国侨民开放,如今作为哈尔滨基督教会,已成为哈尔滨基督教信众活动的重要场所。

03

{ 中央大街 }

建筑时间:1900年

详细地址:哈尔滨道里区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繁盛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

中央大街的形成要追溯到1898年,当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于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拔给散居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

04

{ 圣母帡幪教堂 }

建筑时间:1902年

详细地址:东大直街268号

圣母帡幪(píng méng)教堂1902年迁至东大直街与鞍山街交界处的俄国人旧墓地(俗称毛子坟),是一座墓地教堂。

教堂为拜占庭风格,砖石结构,外观造型别致,一大一小两个圆形穹顶高耸入云,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墙体上的采光窗典雅精致,整体建筑庄严厚重,建筑艺术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由于教堂一度由乌克兰人守护,故又称作乌克兰教堂,如今,圣母帡幪教堂是哈尔滨市唯一一座开展东正教活动的教堂。

05

{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

建筑时间:1912年

详细地址:士课街47号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原为公主岭俄军随军教堂,1912年迁至马家沟,为木结构教堂。1935年在木结构教堂旁建成现存这座砖石结构新教堂,一度形成两堂并立又浑然一体的特殊格局。

教堂由俄国建筑师斯米尔诺夫设计,系巴洛克式风格建筑。教堂的外观高大雄伟,型体复杂,墙面线角丰富,红白相间,钟楼为帐篷顶式,而主入口上方则采用俄罗斯传统的烛光穹顶,将不同风格进行融合,构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组合。

1980年,市政府将其改建修葺,同年12月25日,更名为“哈尔滨天主教堂”。现为黑龙江省天主教爱国会、哈尔滨市天主教爱国会和黑龙江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所在地。

06

{ 道外清真寺 }

建筑时间:1897年

详细地址:道外区南12街道

道外清真寺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座具有阿拉伯特色的清真寺,始建于1897年,整座建筑在构图上强调垂直轴线,采用对称样式,端庄肃穆,具有很强的宗教特色。正面用柱廊做入口,形成进深层次和阴影对比鲜明的墙体。

中间的大穹顶十分突出,构成了明确的中心轴线,加之周围竖有月牙的隆起圆顶,以及大殿后方塔顶月牙高耸的方型窑殿尖塔,各部分之间形成匀称的构图联系,从整体上突显伊斯兰教的特有风格。

这座建筑既有优美的形体,又有精致的细部,称得上是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中的杰作。每当穆斯林的三个重大的宗教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都会有上万信众在此聚集活动。

07

{ 耶稣圣心教堂 }

建筑时间:1906年

详细地址:南岗区东大直街211号

耶稣圣心教堂也称波兰天主堂,采用西欧天主教堂常用的哥特式风格。建筑平面是典型的巴西利卡样式,在教堂的正立面设有钟楼,中厅两侧在飞扶壁的上部接10个尖券,与钟楼一起构成这座教堂特殊的外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教堂的建造是为满足中东铁路的波兰天主教信众需求,最初由波兰侨民捐资修建,是当时市内唯一一座有暖气的教堂。1959年,黑龙江省天主教代表会议决定将省内几个教区合并成立一个教区,耶稣圣心教堂被定为主教座堂。2004年,在原址重建了新教堂。

上世纪20年代,哈尔滨的沙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1922年,中国政府相继收回中东铁路及沿线各地的主权。这一时期形成了一股振兴民族文化的思潮,相继建造了几座中国传统样式的寺院。

08

{ 极乐寺 }

建筑时间:1924年

详细地址:南岗区东大直街9号

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齐名。

极乐寺由首任方丈高僧倓虚法师主持修建,整座寺院分两期完成,其中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是建寺初期建成的。藏经楼、七级浮屠塔和圆寂比丘普同塔是1939年由第二任方丈如光法师主持修建的。

极乐寺山门的寺匾是清末状元南通张謇所书,全寺共分东、西院两大部分,1924年成立的哈尔滨佛学院设在其中。今天的极乐寺历经九十余年风雨沧桑,仍庄严恢宏。

09

{ 华严寺 }

建筑时间:1920年

详细地址:比乐街65号

华严寺原有4座大殿,名家题字甚多,两层砖雕与木质结构突显了华严寺的独特之处,其砖雕建筑工艺十分精湛,青砖采取“磨砖对缝”垒法,是哈尔滨市保存相对完整的珍贵文物。

“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宗教部门收回,1996年重新修复并恢复宗教活动。华严寺在经历了多次历史磨难后,如今仅剩下天王殿、华藏世界两座大殿,但整座寺院宏伟依然。

10

{ 哈尔滨文庙 }

建筑时间:1926年

详细地址:南岗区文庙街25号

哈尔滨文庙是我国现存最后一座规制完备的孔庙,也是黑龙江省境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仿古建筑群。哈尔滨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面阔十一开间,规制等级堪称全国之最,可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媲美。

哈尔滨文庙是典型的三进式仿清古建筑群,结构为三进院落,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中轴线。整个文庙建筑群雄伟壮丽,金瓦飞檐,环境清雅,可称之为华夏古典建筑的精品。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文庙先后用作哈尔滨医专、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图书馆、省军区仓库;1998年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文庙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哈尔滨美食

01

中东铁路修建后,外国人将红肠工艺带到了哈尔滨。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肠衣(动物肠衣,以猪或牛的小肠肠衣为最佳)、淀粉(马铃薯淀粉最佳)、大蒜、盐和硝等。

02

马迭尔冰棍哈尔滨中央大街特色冷饮,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甜而不腻,冰中带香。

03

正宗的哈尔滨锅包肉用猪脊肉和淀粉,经两遍油炸而成,一炸熟,二炸色,出锅浇汁并着以香菜点缀。

04

酱骨是哈尔滨传统的消夏菜肴,最地道的吃法是配上啤酒和花生,谈笑间体会一把哈尔滨人的豪爽。

05

红菜汤在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很受欢迎,所以可以在哈尔滨的任何一家俄式西餐厅中品尝到它,色泽光亮、浓而不腻,酸酸甜甜的非常开胃。

哈尔滨的美食远不止这些

今天就先说这么多~

黑龙江省哈尔滨出发丨7 天 6 晚

【东北冰雪-休闲】2017-18冬季 哈尔滨-威虎寨-二浪河林场-雪乡之夜-镜泊湖-长白山北坡-雾凇岛风光-吉林休闲纯玩七日(最经典的东北冰雪之旅,过年一般的温馨体验)独立团,游侠客领队带团,升级长白山温泉,升级万科滑雪场,体验东北的冰雪世界 ¥ 2680 立即报名

大家第一次去哈尔滨是什么样的体验 中央大街好长啊! 哈哈,人参怎么称斤卖的?! 哈哈,冬天超市门口的地上都是雪糕! 俄式建筑好多呀! 来到哈尔滨,才知道什么叫冰!糖葫芦! 时光荏苒 繁华与喧嚣依旧 而遗存的老建筑、旧街区、老字号 都已成为岁月留下的瑰丽遗产 它们在屹立百年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 刻写了历史演变的痕迹

Hash:55c860891559a1eeb8b182a4acde92925c9cdd62

声明:此文由 品味中国旅游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