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双塔”你一定要承担起“辅补文运”的职责 康建东

太原,最令人瞩目的是位于城东南永祚寺内的"凌霄双塔"。凌霄双塔,有一别称为"文笔双峰",永祚寺因其寺内那两座巍峨壮观、耸入云端的古塔,被世人习惯称呼为双塔寺。双塔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中叶,距今 380 余年。其初创之时,仅建了一座补辅太原"文运"不足的文峰塔,即偏于东南隅的那座旧塔,由太原缙绅、学士傅霖等人,为"开山川之形胜,创文运之兴盛"而集资所建,建筑目的偏离了佛塔的宗教功用,而具有兴盛太原风水的作用。万历三十六年(1608),晋穆王朱敏淳以"旧塔微侧,更建新塔"为由,邀请五台山高僧妙峰和尚续建佛塔。新塔由明神宗的生母宣文慈圣太后出资,因名"宣文塔",并且新建了寺院的三座大殿,即现存永祚寺殿堂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三圣阁、两厢方丈院和两廊配殿,由此形成了"两峰插天"、"楼阁巍然"的大观。塔寺更名为永祚寺,两塔均定名为宣文塔。

双塔寺虽以佛寺面貌出现,实际是太原缙绅的官庙。清初,士绅们续建山门,完善禅堂及殿宇,使寺院初具规模。现在的双塔寺一反我国千百年来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因地势而拓建,居高临下,坐南朝北,中轴线包括广场、碑廊、上院塔院、下院塔院等,占地约三万平方米。

下院塔院分三进院落。第—进院为陈列院,仿明代格局;第二进院为牡丹园,具有北方园林韵味;第三进院为礼佛院,是明代原物,现存有大雄宝殿、三圣阁、禅堂和方丈院。大雄宝殿雄宏中又具精细,为明代砖石结构中的上乘之作,中间顶部砖雕藻井,是双塔寺砖雕艺术的精品。

上院塔院位于大雄宝殿东南高坡上,依次有宣文塔、过殿、文峰塔和后殿。双塔相距十六丈,表圆满无尽之意。佛塔的形状采取圆形与方形之间的八角形平面,这是唐代工匠对印度圆形塔与中国佛教传入初期的方形塔的创造性改造。佛塔共十三层,全高超过五十四米,塔身全为砖石仿木结构,成楼阁式,外表饰以精美的砖雕斗拱,承托着坑璃飞檐,檐下有佛像浮雕,其雕工细腻逼真,充分显示了明代砖雕的高超技艺。塔顶为八角攒尖式,顶端竖以特制的琉璃葫芦顶、塔内建有螺旋形石级,可以抬级登上塔顶。双塔巍峨高耸,直入云端,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历史上不少政治家、思想家和墨客骚人都不禁为之赞叹。明代诗人李溥登双塔,写引下"我来欲把星后摘.到此方知世界宽",道出了登高之境。几百年来,双堵为世人所瞩目.被器为"晋阳奇观",成为太原的标志。

永祚寺的牡丹,肇自唐代.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有四十多个珍贵品种,尤其是明代牡丹更为驰名,双塔的明代牡丹叫"紫霞仙",属于毛良科,芍药属,原产我国西北部,后经人工养殖广种于河南洛阳,明代中叶移植太原,历经三百多个春秋盛开不衰.使洛阳,濮阳菏泽牡丹都难以望尘。

近年来,永祚寺文管所又在"明代牡丹"的基础上,引进和培植了近千株牡丹。每逢春夏之交,立夏前后的二十多天中,古刹双塔寺,双塔高耸云端,巍然挺拔,殿阁雄浑古朴,错落有致,古枝繁茂,新花竞放,整个梵寺清幽雅致,绮丽绚烂,相得益彰,成为太原的一大人文景观。

永祚寺东侧墨园有百米碑廊,存有宋代文豪苏东坡的醉笔石刻"赤壁怀古"三块;还有明代的石刻珍品、海内知名的《宝贤堂集古法帖》;清代的《古宝贤堂法帖》三十九块,其中有清代著名书家祁寓藻的"子史萃言"石刻四块,等等。这些古碑古碣,集清以前各代著名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翰于一堂,萃真、草 、隶、篆各种书体,为书林瑰宝,翰墨遗珍。

《宝贤堂集古法帖》由明代晋王府世子朱奇源主持集刻。朱奇源是明朝第五代晋王,父亲晋庄王朱钟铉好博古,喜书法,朱奇源继承其父之风,尊父之命,于弘治九年(1496)在山西太原集刻十二卷石刻丛帖,并以父亲的堂名"宝贤堂"命帖名为《宝贤堂集古法帖》,俗称《宝贤堂帖》或《大宝贤堂帖》。《宝贤堂集古法帖》上自仓颉,下迄明代张弼,纵贯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十余个朝代,包含一百二十个书法大家的墨迹宝翰、其中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居多.汇真 章集篆各种书体,兼容并包、洋泽洋大观。

《宝贤堂集古法帖》刻石原存晋藩王府.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攻入起原,晋王府被毁,宝贤堂石刻随之遭到严重毁损。 进入清代.《官贤堂集古法帖》开始得到搜集补缺。顺治十三年(1656),傅山之友山西巡抚白如梅命人寻访遗石。次年,太原知府宗彝积极参与此事,宝贤堂石刻收回大半,并在太原府署后圃建宝贤亭贮藏,并增刻宗彝、王京乘二跋石。康熙十九年(1680),阳曲县令戴梦熊和傅山一起,在残帖基础上补刻五十余块刻石,并在刻石贴面上刻"戴补"作为标志。刻石先后辗转至三立书院、督军府、傅公祠等处。1941 年,时人增刻郑友渔撰书的《宝贤堂集古法帖后序》两块。1980 年,刻石迁至永祚寺碑廊。永祚寺碑廊内刻石有一百五十六块,其中明代原石九十三块,二十七块为明代原石两面刻字。又有两块为利用金代以前《绛帖》背面 又亥《宝贤堂帖》两幅。

《古宝贤堂法帖》是清太原知府李清钥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集刻的四卷丛帖,刻石置太原府署后圃原藏《宝贤堂集古法帖》之处,俗称《小宝贤堂帖》。刻石先后与《宝贤堂集古法帖》共置三立书院、督军府、傅公祠内,1980年迁至永祚寺碑廊。《古宝贤堂法帖》全帖收唐褚遂良,宋黄庭坚,元赵孟頫,明唐寅、文徵明、朱奇源、董其昌,清傅山等唐初至清初二十一家法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增刻苏轼"大江东去"词三石。《古宝贤堂法帖》刻石三十九块,为纵 0.35 米,横1 米的横匾形石刻。彭兴林先生认为,虽然此(法帖)"固囿于书法,实乃国艺之范例,教化之重典,垂绵万世之瑰宝也"。

永祚寺内承担着"辅补文运"职责的文峰塔依然耸立,与寺内建筑、书林瑰宝,交相辉映,流芳至今,"永祚"应是实至名归!但是,三晋的文运昌盛了吗?

创作于2021年7月31日15:20:50

Hash:da50380e98a61b4febd448e848c08f78f6437c14

声明:此文由 康建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