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家地方志开发利用基地揭牌

2018年6月13日上午,北京市首家地方志开发利用基地在大兴中华耕织文化园揭牌。市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侯宏兴,大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祁金利,市地方志办开发利用处处长韩旭,大兴区史志办主任张振东、旅游委主任严淑敏、安定镇党委书记耿晓梅、工商联秘书长王大兴,中华耕织文化园董事长侯立宽,前中国女排国家队队长、中华耕织文化园形象大使曹慧英等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张振东主持。

耿晓梅首先致辞,并简要介绍了中华耕织文化园的基本情况。中华耕织文化园位于大兴区安定镇,园区设有五谷种植园、农村场院体验区、民俗展厅、男耕女织博物馆老北京风情街等多个文化场所,收藏了十余万件与耕织生产、乡村生活有关的实物展品,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

韩旭介绍了全市首家地方志开发利用基地的筹建情况。地方志开发利用基地是由市地方志办、大兴区史志办和中华耕织文化园共同打造,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选择中华耕织文化园作为基地,一是园区领导和员工有较强的文化宣传需求和文化合作意愿,二是园区面积、年均人(客)流量、文化场地、基本经费保障等都符合基地建设标准。基地现建有三个文化场所:方志展厅、方志书屋、方志影厅。方志展厅内设“北京景观新旧对比展”,方志书屋藏有200余册北京方志文化书籍,方志影厅收有北京地情片11种26集,充分利用基地平台整合资源宣传方志文化,展示方志成果。

祁金利代表大兴区委宣传部感谢市地方志办对大兴区乡镇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与支持,并鼓励大兴区文化学者及企业家以耕织文化园为榜样积极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希望市地方志办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兴区文化建设。

侯宏兴指出,中华耕织文化园十几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从拆迁村收集老物件,累计十三万余件,是活的地方志,同样是人类活动轨迹的见证。全市首家地方志开发利用基地在中华耕织文化园挂牌,得益于大兴区委、区政府和安定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市地方志办、大兴区史志办、中华耕织文化园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基地建成后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上多下功夫,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侯宏兴、祁金利共同为首家地方志开发利用基地揭牌。

仪式结束后,开启2018年方志文化“六进”宣讲第一课,方志文化专家谭烈飞以“文物古迹揭示的北京历史发展轨迹”为题授课,共有120余人参加。

Hash:7f5b01186b4dd27cd6e7a50500cae598a20800fc

声明:此文由 方志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