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物馆25周年馆庆!这波展览不要错过~

北大赛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

迎来她的25岁生日啦~

作为艺术交流的一次重要契机

一大波中外艺术家的珍贵作品

正在展出

快来了解一下!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

融汇——国际艺术与文化

在诸多国际艺术组织的鼎力支持下

精选14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鲍蓓

鲍蓓 《时空》 2016年

鲍蓓作品展示了她对时空的思考,她认为一切都存在于两个事件或点将出未出时的位置,画面中的椅子就象征着“空”,暗示着已走的人和未到的人,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代表了“大的希望”。

版画更注重内心的表达,她认为这更接近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

弗莱德·内克

弗莱德·内克《12/7/65,2号》 1965年

弗莱德·内克是德国不莱梅大学计算机科学院计算机图形学与交互系统的教授,他也是不莱梅艺术大学数字媒体的讲师。

内克在1965年举办了他的第一个算法艺术展,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电脑进行自动创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已在全世界展出。

E.V.戴

E.V.戴《苔藓球——冥想的概述效果》 2018年

E.V. Day是一位纽约艺术家,他的作品探索性和幽默的主题,同时采用重力挑战悬挂技术。

通过操纵流行文化的标志性图像,Day重新将可识别的动画变成新形式,以阐明角色中的矛盾并延伸社会陈规陋习。

帕特丽夏·古兹曼

帕特里夏·古兹曼《冥想》 2018年

帕特丽夏·古兹曼的《冥想》以极为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一位印第安老人的凝视。

她说“画面的主人公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会走出自己的村子,但是他的这种眼神可以使人感受到一部分他的世界观,是可以与人类有共鸣的,人类之间并没有你们或我们的分野,都是可以相互贯通理解的”。

泰祥洲

泰祥洲 《天象·方壶》 2017年

泰祥洲的作品《天象·方壶》采用了宋画的技法和绢本材料,描绘了被抽离时空的宇宙景象,山石的形象借鉴了陨石的一些形态。

他说:“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一直在思考我们未来要去哪里,这些天体给绘画带来了不确定性,‘方壶’在中国古代既代表了蓬莱仙境,也代表了微缩的宇宙,正是我这件作品的真实写照”。

1993年- 2018年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于1993年5月27日正式开放,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1986年在赛克勒先生和夫人的慷慨帮助下破土奠基。

赛克勒先生是一位美国医学博士、著名的收藏家和慈善家,一生钟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文物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自建成开放以来,赛克勒博物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一身,举办了以考古、艺术及北大师生科研生活为主题的多项展览。

包括以北大师生考古发掘重要收获为基础的基本陈列“燕园聚珍”、以唐纳德·斯通捐赠为主体的西方版画展和“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推介的国际艺术家展览。

考古类展览

版画展

教学生活类展览

“吉莉安•赛克勒女爵士国际艺术家展览项目”

感谢许多热爱艺术的专业人士

他们的努力与付出

让我们不出国门

就能欣赏到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

25周年庆的这波展览

一定要去看看哦!

展览地点: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展览时间:即日起-8月27日

开放时间:9:00-16:30

地铁:4号线北京大学东门站下车,步行260米即到

Hash:678fce28bfc87c1a580cc089debf3ef10cd21745

声明:此文由 海淀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