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广州、香港、澳门一些热门及少人熟知的教堂

不知不觉到了2017年的尾声

满街的圣诞树和闪亮的街灯暗示着我们

圣诞节的到来

商场、影院、餐厅到处都是人挤人

如果你焦虑着如何过圣诞

教堂绝对是个好去处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

广州香港澳门一些热门及少人熟知的教堂

香港

圣德肋撒堂

圣德肋撒堂(英语:St. Teresa's Churc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位于香港九龙九龙塘太子道258号,于1932年12月18日举行祝圣典礼。

依照香港政府的规定,圣德肋撒堂是获准举行婚配圣事的天主教圣堂之一。圣德肋撒堂是天主教香港教区在九龙区第二大教堂,亦是全港最多人举行婚礼的教堂。

地址:香港九龙九龙塘太子道

天主玫瑰堂

天主玫瑰堂又称九龙玫瑰堂(英文: Rosary Church), 是香港一座天主教教堂,于1901年兴建,最初为一座可容纳800人的教堂。

当时北京发生义和团事件,英军从印度抽调一批印度籍士兵驻扎在九龙。玫瑰堂便是为了方便当中的天主教徒进行主日弥撒。

地址:香港尖沙咀漆咸道南

香港佑宁堂

香港佑宁堂(Union Church Hong Kong)成立于1844年,是香港一座英语传道跨宗派基督教教堂。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教堂遭受到严重破坏,据称教堂建筑物遭拆卸,取用物料用以重建总督府,并加建日式塔楼。新堂于1949年重建完成开放,继于1971年扩建完成。

地址:香港中西区坚尼地道

圣约翰座堂

圣约翰座堂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西式教会建筑物,于1847年由当时的香港总督·戴维斯爵士奠基,教堂设计揉合了13世纪的早期英格兰式以及华丽哥特式建筑风格。

1941年的圣诞节香港沦陷,圣约翰座堂遭日军占领并成为日本人的会所,更遭受严重破坏。目前教堂所见的内部装潢,大部分都是战后设计的。

地址:香港岛中环花园

圣安德烈

圣安德烈堂是九龙区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教堂,于1904年由遮打爵士捐款兴建,并由圣公会维多利亚教区主教霍约瑟奠基。

有逾百年历史的圣安德烈堂,如香港其他的教堂一样历尽风霜,除了饱受多次台风侵袭外;日占时期,教堂的主任牧师被囚,教堂也被改为日本神道教神社

澳门

圣老楞佐教堂

创建于16世纪中叶,是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目前的规模形成于1846年。华人称之为“风顺堂”,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

教堂所在的地区昔日是高尚住宅区,所以教堂建筑也显得美仑美奂,教堂外观的特征是在欧洲古典式的基础上带有巴洛克风格。

地址:风顺堂街

望德圣母堂

望德圣母堂又称圣拉匝禄堂,是澳门最早的一间华人教堂。

每逢新任主教到澳就职,必先到望德堂领取法杖,以行使其权责。因此,望德堂在澳门天主教人士中享有崇高之地位。

由于昔日在教堂后侧曾设有痳疯院,故有人将教堂称作疯堂庙。

1576年1月,罗马教皇额我略十三世宣布将澳门升为天主教教区,望德堂成为首座主教座堂,后来发觉主教座堂不宜设于痳疯院附近,遂另建大堂作主教座堂。

地址:圣母堂前地11号

大堂(澳门主教座堂)

该堂大约于1622年以三合土建造。主祭坛空间深远,设计简单,仅仅以彩色玻璃窗为背景,因为祭坛下面掩埋著16和17世纪的主教和圣徒遗骨,为教堂带来无限的荣光。

现时,主教座堂已经过多次修葺,教堂前地铺设葡式碎石,更有特色的小型喷水池,将这里营造成一个优雅宁静的景点

地址:大堂前地1号

安多尼教堂

约建于1558至1560年间,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澳门早期的教堂大多经历烈火洗礼,圣安多尼堂也不例外。

现在的教堂是1930年重修后的规模,葡人婚礼多在此举行,华人因此将之称为“花王堂”。

地址:花王堂前地

九澳七苦圣母小堂

路环九澳七苦圣母小堂建于1966年,为九澳居民,包括治疗麻疯病人的家庭及附近居民而兴建。

教堂的北门上有一幅壮观的青铜色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画像,是由一位意大利雕刻家为九澳居民创作的。

地址:路环九澳圣母村

广州

露济亚堂

天主教露济亚堂建于1992年。教堂后面建有安息楼,用于安放天主教先人骨灰。

天主教坟场(即淘金坑天主堂),建于1863年至1870年左右,原位于广州市环市东淘金坑路一带山坡。

该堂于每年11月2日天主教追思节期间为信徒已故先人举行追思弥撒及祈祷之用,平时没有举行弥撒礼仪。

地址:天河区沙河镇鱼沙坦羊马栏

东山天主堂

广州市东山天主堂曾称为花地玛圣母堂,建于1910年,当时地址为东山区新河浦山河东5号之一右。

东山天主堂是一座仿哥特式建筑,具有尖塔钟楼、尖拱顶门、尖拱形花窗、装饰线、砖砌十字拱等哥特式建筑特色,整体建筑呈十字型的天主堂特有格局。

地址:越秀区山河后街26号

宝岗天主堂

河南宝岗天主堂原是一间教徒聚集祈祷的小公所,后由于教务发展的需要,教徒日渐增多,广州教区购买与原公所相连的两间房屋进行扩建,于1938年1月破土动工,同年6月份建成。

1947年,广州教区委托天主教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代管该堂。1953年外籍神父离境回国,之后由中国籍神父任本堂神父。

地址:海珠区同福中路宝玉直街崇正里4号

沙面露德圣母堂

沙面露德圣母堂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原为法国驻穗领事馆的教徒过宗教生活而设,占地面积839.75平方米。

堂内所有门窗都镶嵌着七彩玻璃,花园南边建有一座圣母山,安放露德圣母像,教堂后面分别建有神父宿舍和工人宿舍各一座。

地址:荔湾区沙面大街14号

石室天主堂

广州石室天主堂是天主教广州教区主教座堂,1997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堂于1863年6月28日耶稣圣心瞻礼日举行奠基仪式,故称为耶稣圣心堂,因教堂全部用花岗岩石砌成,又称为“石室天主堂”。

石室天主堂于1888年建成,历时25年。

地址:越秀区一德路

光孝堂

光孝堂建于1921年—1924年,由旅美华侨基督徒自己组织的中华纲纪慎自理传道会(公理会)回国投资建造,该会总干事谭沃心(1888年—1986年)牧师筹划了建堂事宜。

该堂后来加入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还曾办过正光小学和幼儿园。1958年以后,中华基督教会的中华堂、西村堂、仁济堂以及信义海珠堂被并入该堂。

地址:广州市光孝路29号

东山堂

东山堂原名为东山浸信会堂,宣统元年(1909)由外国传教士创建。

主体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有礼拜堂、副堂、主日学堂等建筑及宽阔场地。堂内有一个有1300个座位的圆形大厅,是信徒教友祈祷礼拜的地方。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原东山区)寺贝通津9号

锡安堂

锡安堂,1901年创立于油栏门(今海珠南盐亭东街),创建人是旅美归侨余锡生牧师。1913年迁建于西濠二马路。

后因该处成为商业闹市,于1935年迁往西瓜园(今人民中路392号)购地建堂,1936年2月新堂落成,取名“锡安堂”,意为“上帝圣殿”。1947年加入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

地址:广州人民中路392号

南堂

河南堂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创建,原是位于岐兴中约的中华基督教同寅会礼拜堂。

民国23年(1934)因开辟马路,同寅会礼拜堂迁移到洪德五巷建堂,民国24年4月13日新堂建成,称中华基督教教会洪德堂。

1981年,正式称为基督教河南堂。

地址:洪德路江德五巷23号

救主堂

救主堂是英国圣公会在中国广州创建的一所教堂。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救主堂也被关闭,到19年后的1985年4月重新恢复开放,是广州第五个恢复开放的礼拜堂。

地址:万福路184号

十甫堂

十甫堂由英国循道会创建于1862年,位于繁华的第十甫路93号,是该会在广州设立的3座教堂之一(增沙堂、十甫堂、高第堂)。

1960年,慈爱浸信会堂,远东宣教会的大同堂和中华基督教会的逢源堂被并入十甫堂,举行联合礼拜。

地址:荔湾区逢源路逢源正街54号

芳村堂

芳村堂起源于1891年由美北长老会传教士那夏礼(Rev.Henry V.Noyes)创立的长老会五支会,位于培英学校内。

1923年信徒增加以后,募集巨款在上芳村平民大街建造新堂,称为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芳村堂,又名平民堂,英文名称为那夏礼纪念堂。

1960年教堂大联合时,芳村地区的信义会芳村堂(1898年起)和中华基督教会白鹤洞堂(1937年,今八中内,原貌尚存)被并入该堂,实行联合礼拜。

因历史原因,芳村堂被关闭,直到20年后的1986年1月才恢复宗教活动。

地址:广州市芳村区信义路27号

沙河堂

沙河堂原是广州沙河浸信会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士文牧师在广州沙河镇租得沙河一屋为讲道所,两年后成立教会,华人会役刘耀廷筹谋于沙河自建会堂,几经搬迁,民国7年(1918年)6月建成新堂,并成立劝学会。

1960年与沙河信义会联合成基督教沙河教堂,1966年并入惠爱堂。1989年恢复宗教活动。后来又购廉泉路房产,广州沙河堂迁入该址活动。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濂泉路87号首层

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共享资源,其知识产权归相应权利人所有。因未有图片作者联系方式,无法核验所有素材的知识产权,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或其他处理。

Hash:707bb68b6ffa663eba7e94525dcb9b702347efef

声明:此文由 果子出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