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太多故事:神秘的中卫下河沿

乾隆中卫县志》载清代陆嵩诗《炭山夜照》:

入夜谁为赏,通宵势烛天。

灼山惊豹隐,照水醒蛟眠。

月下光尤灿,空中象自然。

何年遗炼石,百世起苍烟。

诗人感叹:女娲何年把炼石补天的五色石留在这里,让炭山百代苍烟一片。

炭山夜照,是中卫知县黄恩锡设置的中卫十二景之一。县志载:“炭山,在县西南三十里。”黄恩锡在《中卫各景考》中云:“在邑之西南,近河,山产石炭。城堡几万家,朝爨暮炊,障日笼雾,至冬春则数里不见城廓,所烧炭皆取给于此山。近西一带有火,历年不息,未知燃自何时,第见日吐霏烟,至夜则光焰炳然,烧云绚霞,照水烛空,俗呼为火焰山。其燃处气蒸凝结,土人取以熬矾,较胜他产,亦一奇也。”炭山夜照实是地下煤炭因自燃产生的夜照长空的景致,此现象如今还存在。这一奇景就是下河沿。

清代中卫知县黄恩锡《中卫竹枝词》句:

“冬春附郭望难穿,可怪边城雾障天。

晓起沿阶飞黑雪,家家炕洞起岚烟。

石炭焰高嵐炭强,供炊煨炕用皆良。

独嫌气触烟熏处,污遍羔裘色染裳。

冻解河开欲暮春,船家生理趁兹晨。

土窑磁器通宁夏,石炭连船贩水滨。”

诗句形象反映了下河沿地区瓷器煤炭产业和黄河水运的兴盛。

下河沿煤炭自古以来就是中卫及周边老百姓的必需品,诗中嵐炭即焦炭,是由烟炭再炼制而成,无烟火力强,主要用作炼铁;石炭即烟炭,燃烧时烟大,过去主要用于烧火炕取暖、大灶做饭;还有一种无烟煤叫香煤,多为面状,要掺一定比例黄土和成煤饼晒干,用时掰成小块加入小火炉内做饭取暖。

七十年代我在农村农民,借生产队小驴车到下河沿煤矿拉煤,路远人多,必须前一天下午到达住在旅店里,夜里守候在出煤斗车翻斗处,等翻斗把煤倒下时,大家都去抢煤块,抢的人多,一斗车煤一个人只能抢到几块煤,要守候大半夜才能抢到一车煤,有的人还被掉下来的煤块打破头。还有一次我去拉煤,找了矿上的熟人,他让我晚上下到供白天装汽车的储煤坑里,待上面斗车把煤倒进储煤坑里后,我将煤块从出煤口扔在下面,很快就装满一车。但这样太危险,被上面推斗车的工人狠狠骂了一顿。

↑漫画《朔方垃炭翁》,中国著名漫画家张文元画(1958年以右派身份被迁赶到宁夏盐池高沙窝公社劳动改造)

为了从长远利益着想,促进煤炭工业走现代化、规模化之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国家和地方下大力气整顿煤炭生产,关闭非法小煤窑,促进煤炭企业升级,实现机械化开采。在这种情况下,原中卫县下河沿国营煤矿已于2002年11月破产。

1935年5月18日,范长江上海乘船溯江西上到成都,考察兰州后,辗转从水路乘牛皮筏子,沿黄河顺流而下,于4月29日到达中卫。

在距离中卫20里的地方(下河沿),范长江考察了黄河南岸分布的煤矿以及煤工的生活。在这个小煤区,范长江乘筏子休息的空当,和煤工们下了几盘象棋。开始,范长江并没有把那些吸食鸦片、营养不足的煤工们的棋艺放在眼里,但民间常有龙凤在,一个瘦弱的、衣服褴褛、烟毒遍身的煤工出来和范长江对弈,范长江使尽了浑身解数才勉强与之打了平手。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宁夏农民,让范长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他的态度之大方,内心之沉着,皆为不易多见者。”

在下河沿村南约1.5公里一个人称“老窑沟”的山沟里,便是下河沿瓷窑了。窑址坐落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台地上,附近堆满了残瓷片。可别小瞧了这些残罐破瓦,它们的出现有力地论证了一点——窑址规模较大。

下河沿窑处于宁、蒙、甘三省的交界之地,这里虽是环香山的干旱地带,但地下水蕴藏丰富,水位高,窑址附近至今还有泉水流出,想当年窑场用水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另外,下河沿窑烧窑的燃料也可就地解决,因为此处盛产易燃烧、发热量高的有烟煤,和北方大多数地区一样,煤层中伴生有大量瓷土,是烧制瓷器的理想场所。

这里生产的主要产品是民间生活用瓷,属于民窑。器型有各式碗、盘、盆、双耳罐、盘口瓶、桶式瓶、钵、罐、油灯、工具等;釉色以黑釉、褐釉、白釉、青黄釉为大宗;装饰方法有白釉褐彩、点釉、刻划花等。其中白釉褐彩碗、褐彩盘的褐色点彩装饰具有典型北方元代瓷器的特征,另外还烧有白釉褐彩盆、白釉褐彩桶式瓶等,从这些器物的釉色和装饰看,也都有北方元代瓷器的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初步推断,下河沿窑的烧制年代上限应该在元代,下限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是当时西北地区较大的一处瓷器烧制作坊,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宁夏瓷都

站在窑址顺着山沟北望,1.5公里开外即为自西而至的黄河。下河沿码头为黄河上的水运要冲,是青海和兰州通往中原交通要道。北魏时,黄河开始有河运业,在隋、唐、西夏和元代的数百年间,黄河河运业常和西段“丝绸之路”相连接,各地客商货运过载,往来不断,下河沿窑生产的瓷器除了畅销附近地区,还沿着黄河运到了银川平原内蒙古一带。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黄河富中卫。”引黄灌溉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灌区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旱涝无虞,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唐代诗人韦蟾在诗中赞誉道:“贺兰山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在这样一个水陆交通枢纽和农业发达的地方,一定是人口兴旺,并伴随有大量的瓷器需求。

↑这可不是磨面的石磨,它是制作陶瓷泥胚的工具。

下河沿陶瓷厂家,主营传统日用陶瓷、砂器生产,因受现代化产品更新换代的冲击,几乎全军覆没。现在仅存的砂器遗迹残垣断壁几被荒草覆没。

↑下河沿长城

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王朝几乎都在宁夏筑过长城。分布在中卫县境内黄南岸的一条长达120多公里的长城故垒,系秦始皇时代所筑长城遗迹。这段长城西甘肃景泰县境的古秦皇长城相接,东至中卫县下河沿渡口。由此向东再向北经中宁青铜峡吴忠灵武、陶乐,入内蒙古境内与阴山古长城遗址相接。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刻不容缓。

1989年,北京自然博物馆洪友崇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在下河沿发现石炭纪纳缪尔期昆虫化石。此后数年,洪友崇教授的研究组在该地采集到丰富的纳缪尔期昆虫化石,从此揭开我国纳缪尔期昆虫化石研究的序幕。对纳缪尔期昆虫化石的研究,填补了我国乃至亚洲同时代有翅昆虫化石的空白,对德国学者在上世纪30年代定论的有翅昆虫“起源于欧洲”学说提出了质疑。在1995年召开的国际太平洋科学大会上,洪友崇教授发布了中卫下河沿发现纳缪尔期昆虫化石的消息,引起国际昆虫研究领域的轰动。3亿年前的下河沿地区是海陆交互地带,空气湿润,生活于海边陆地上的昆虫死亡后,潮汐带来的泥沙将它们的尸体迅速覆盖,随着地层的沉积,这些昆虫的尸体渐渐炭化,最终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化石。

油页岩是目前油气领域里新的研究热点,也是国家今后长期勘探开发的重点。研究结果表明,下河沿地区存在与煤伴生的油页岩资源,是开采炼油的理想地段,下河沿仍然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学义

18195599111

Hash:34d1e12e8ef083f960d190f55ea09cf3bcd4e663

声明:此文由 中卫天天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