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挡“毒”火上热搜!这座英雄的边境小城沉寂多年,值得被看见!

“在中国西南,有一道由26万人筑起的防疫长城

图片@B站布克思议i

10月28日,一篇《瑞丽需要祖国的关爱》的文章

凭借20万阅读量冲上微博热搜

让一座西南的边陲小镇

重新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图片@微博新京报

由于新冠疫情,自2021年3月底以来

这个人口仅20万的小城

经历了4次封城

多次抓捕组团越境的偷渡客

图片@B站布克思议i

疫情之下,瑞丽人们的生活艰难无比

街上的店铺90%以上关门,物价飞涨、停工停学

一些当地人7个月没有收入来源

连生活都难以维系

可就在这么困顿的环境下

邻国纷纷疫情“爆炸”

瑞丽却在这次疫情中拼命死守!

如果不是近日权威媒体发声

瑞丽的英雄之举还被隐藏在一片平静祥和之中

图片@微博人民日报

有一座英雄的城市,叫瑞丽

瑞丽的防疫难度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理位置

它位于中国的西南,云南省的西部

距离州府芒市约100公里

边境线长达169.8公里

需要10万人手拉手才能围起来

设计@丁丁

瑞丽像一把楔子,自东向北嵌入缅甸

边境线上村寨相连,形成了

“一院两国、一井两国、一街两国、一桥两国”

世界罕见的独特景观

可能你在村子里随便串个门、抬个脚

一不小心就可能出国了

‍图片@CCTV-中国影像方志

‍这里 是中缅界碑最密集和渡口通道最多的地段

人口构成复杂、人流量大,偷渡情况频发

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图片@日新路工作室

即便如此艰难,但瑞丽都扛下来了

它选择舍弃自己的经济和生活

通过停业和封城的方式来控制疫情

在停滞的7个月里,高传染性的毒株不断侵扰

却没有让疫情由云南边境向祖国内地扩散

为此,瑞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才换来了其他城市的安全无忧

当之无愧是个英雄的城市

图片@日新路工作室

瑞丽,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相比于云南的其他城市

瑞丽作为一个滇西南的边陲小城

更像一个“小透明”,甚至当你说起它的名字

大部分人能想到的居然是那本出名的

《瑞丽》时尚杂志

摄影@小兵yxk

但其实瑞丽小城大有来头

它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

也是我国四大珠宝集散地之一

和全国最大、最早的缅甸翡翠交易市场

图片@B站布克思议i

瑞丽翡翠销售量至少占全国的50%以上

有“玉出云南,玉从瑞丽”的美誉

摄影@小兵yxk

它是中国唯一按照“境内关外”模式

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

2020年瑞丽GDP达167亿元

成为德宏州的“经济重镇”

“乘瑞丽航空、驾瑞丽汽车、骑瑞丽摩托

看瑞丽电视、用瑞丽手机”

也已经成了瑞丽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摄影@小兵yxk

它更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当你走在瑞丽的街头,满大街都是花香味

孔雀随处可见 ,充满了浓郁的佛教气息

上图摄影@游小北wjm

下图摄影@小兵yxk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瑞丽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罗,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罗

密密的寨子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

这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后来成为电影《勐龙沙》的主题曲

火遍大江南

瑞丽,也从此成了人们心中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摄影@采采卷耳

1/姐告口岸

在瑞丽有一块很特别的土地

“飞过”瑞丽江,和缅甸木姐市接壤

这就是姐告

“姐告”,是傣语“旧城”之意

面积只有1.92平方公里

但它却是我国云南省最大的边贸口岸

摄影@酷婶传说

姐告口岸在距离瑞丽市区东南4公里

与缅甸木姐镇紧紧相连,临近中缅分界线

边境居民可以用边民证穿梭于中缅之间

生活、工作、做生意

所以你常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缅甸人

在井然有序地排队等着进入中国

上图摄影@小兵yxk

下图摄影@酷婶传说

口岸两边是商业城,主要是销售玉器和缅甸特产

在面对口岸的左手边

有一块金色麒麟守护的石碑

上面刻着“天涯地角”

这里也是国道320的终点

摄影@酷婶传说

让人感触最深的,是缅甸一边的孩子

小小年纪没有书读

就会到瑞丽的夜市饭店打工赚钱

“天涯地角” 似乎更像是在形容两边人民的生活差距

摄影@酷婶传说

2/一寨两国

缅甸鸡把蛋下到中国居民的家里,蛋应何去何从?

中国瓜藤越界结果,该如何处理?

曾经觉得啼笑皆非的问题

在瑞丽这却是家常便饭

图片@bilibili布克思议i

“一寨两国”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

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

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

摄影@小兵yxk

/一塔佑两国/

相传是佛祖将自己的头发放在飞来石之上

后来的几百年,人们为了保护佛祖之发和飞来石

给它贴上金箔,又在上面建起佛塔

上图摄影@小兵yxk

下图摄影@采采卷耳

仿造缅甸圣地“金岩石”的螺丝佛塔

在湛蓝天空下熠熠生辉

凤凰树环绕中光彩照人

摄影@采采卷耳

/一秋千荡两国/

秋千荡过后方的树篱,就能轻松到达缅甸国境内

一个秋千来回荡,来来回回就是回国又出国

在这里能获得 “荡”越国境的乐趣

摄影@小兵yxk

景区的石板上还刻满了简易缅甸语

摄影@采采卷耳

/一邮筒跨两国/

邮筒的设计充满了民族特色

和蓝天的配合相得益彰

摄影@采采卷耳

3/畹町镇

“畹町”意为“太阳当顶的地方”

北有宛平,南有畹町

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在宛平打响

最后一枪在畹町结束

摄影@小兵yxk

美国飞虎队和中国远征军都从这里走向抗日战场

史迪威公路和滇缅公路从小镇中过

这里也是著名影视

《港囧》《边境风云》的拍摄地

摄影@小兵yxk

畹町镇上的回环村环境极好

鸡鸣狗吠,竹林深处见人家

是天然养肺的好去处

摄影@小兵yxk

回环村有90余户村民,以德昂族、傣族为主

多年来,各民族群众在一个寨子里和睦相处

不分彼此,一起改变了小寨子的面貌

摄影@小兵yxk

4/原始村落—姐东崃和喊沙村

避开百度搜索的常规景点

驱车前往两个比较原始的村落

姐东崃和喊沙村

能感受到浓厚的缅甸异域风情

摄影@游小北wjm

这里的人们很淳朴

很多都不会说普通话,只会当地的语言

长相也是有点东南亚的风格

摄影@小兵yxk

居住在村子里勤劳的傣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闲暇的时候,当地人会在村里的空地上

光着脚踢简易足球

运动完就直接洗澡冲凉,十分随性

上图摄影@游小北wjm

下图摄影@小兵yxk

村落里有着五颜六色的民居

以及大金塔大金寺

建筑风格都跟泰国很相似

充满了东南亚风情

摄影@游小北wjm

这里傣族菜风味正宗

如果你逛累了饿了

就在这里吃上一桌,品味一番

假装做一回“村里人”

摄影@游小北wjm

5/独树成林

独树成林景区位于瑞丽市芒令村

就在320国道旁

远远看去路边是一片绿油油的树林

但当你仔看就会发现

这片树林实际上只是一棵榕树

好像是专门站在那里等候远方的来客

摄影@采采卷耳

这是一棵有900多年树龄的古榕

共有34个根立于地面

树高50多米,树幅面积2000多平方米

枝叶既像一道篱笆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

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大奇观

打破了“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的俗语

摄影@采采卷耳

著名影星王晓棠在这树上荡过秋千

刘晓庆也曾在树林中流连忘返

西游记》等十多部影视片都在这里拍摄过外景

摄影@采采卷耳

6/莫里热带雨林

莫里景区有着秀丽奇异的自然人文景观

和佛教圣地

这里奇山怪石峥嵘险峻,瀑布凌空直下

摄影@游小北wjm

雨林中保存有大叶榕、细叶榕

森林魔王”绞杀藤以及

有“上亿万年化石”之称的树蕨

等数十种珍稀植物

图片@游小北wjm

大青树下有座金色的傣式塔亭

亭内有一块囤箩石

在它倾斜于地面的岩壁上

嵌有一个巨型“足印”趾掌清晰可辨

这就是在南亚、东南亚佛教界享有盛名的佛脚印

塔亭后不远处建有大佛寺

每逢佛教节日,香客络绎不绝

摄影@游小北wjm

有一个歌舞之乡,叫瑞丽

1/目瑙纵歌节

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

瑞丽景颇族的盛大传统节日

目瑙纵歌节

都会准时拉开序幕

图片@CCTV-中国影像方志

热情好客的景颇族人

会带上亲朋好友狂欢纵歌、共度节日

瑞丽千年历史的滋养维系

让这里的民族歌舞相融、风俗相染

图片@CCTV-中国影像方志

02/非遗-孔雀舞

孔雀舞是傣族社会

最原始、最古老、最典型的民族图腾和标志

以瑞丽的孔雀舞最具代表性

瑞丽也是傣族孔雀舞的原生地

这里少数民族风情浓郁

是远近闻名的歌舞之乡和"孔雀之乡"

图片@CCTV-中国影像方志

一千多年前

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

因喜爱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

自此舞蹈流入民间

世代相传演变为孔雀舞

这个古老的舞种,根系着边城的涓流水土

2006年被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CCTV-中国影像方志

孔雀舞需要长期观察孔雀的习性

才能将抖肩、律动融入到肢体中

当年杨丽萍就是以一首孔雀舞横空出道

惟妙惟肖地呈现孔雀的灵动

岁月流转

孔雀舞一直以精神图腾的象征

承载着傣家人的纵舞情怀

有一个美味的地方,叫瑞丽

低纬度高海拔的疆域

孕育着景颇族人就地取材的得天独厚

加之中缅边境的位置

瑞丽的美食既有中式的香,又融合了缅式的酸辣

想想都流口水

图片@CCTV-中国影像方志

01/绿叶宴

以林中香茅、山间野鲜做拌料

以俯拾皆是的芭蕉绿叶做碗具

用绿叶包裹食物,是景颇族先民

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却在无意之中,将芭蕉叶独有的清香

封锁在了食物中

它是景颇族招待贵客的重要菜式

图片@B站 纪录片《小城夜食记》

其中的“鬼鸡”是绿叶宴的名菜之一

煮熟的整只鸡,经过冷却后

不用刀切,用手撕碎

最大程度保持鸡肉的鲜嫩和咀嚼的韧性

图片@CCTV-中国影像方志

鬼鸡对拌料的制作也有独特的讲究

芫荽、香柳、折耳根小米辣、姜等十几种拌料

放在竹筒中击碎

这种方式叫“舂”

景颇族素有“舂桶不响,吃饭不香”的俗语

一边舂一边加入佐料

图片@CCTV-中国影像方志

鬼鸡自然的柠檬香和芫荽的清新融入鸡肉

酸香开胃,加上新鲜辣椒释放出的鲜辣

别有一番原始风情

让人一口接一口,让人欲罢不能

02 / 撒苤( piě)

也叫“撒撇”,是瑞丽最著名的美食

”撒“汉语意为“拌生”

”苤“是牛苦肠

所以撒苤就是“苦肠水拌生”的意思

作为名声在外的重量级黑暗料理

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撒苤水

苦肠水清热解毒、健脾开胃

傣家人最常吃的是牛撒苤

牛肉加入韭菜碎、马蹄菜等拌匀

撒上小米椒碎

凉米线、烤熟的牛肚丝、牛肉片、茼蒿

在用苦水和柠檬水做成调料的蘸汁里一过

入口苦,回味甘

是不同于一般的酸辣味蕾体验

被称为德宏饮食文化的一个奇迹

03 /手撕干巴

手撕干巴,首先要干巴好

德宏的黄牛肉质紧实

烤好的干巴用手撕碎

加入小番茄、景颇豆豉、香柳撇菜叶

以及各种香料

揉在一起入口的瞬间,百味爆开在唇齿间

这道菜可以是傣味,也可以是景颇味

04/凉拌茶叶

这是在瑞丽能吃到的

缅甸最出名的小吃

茶叶和炸过的蚕豆、黄豆、花生芝麻

加上包菜丝、西红柿辣椒凉拌

融合着缅甸食物的独特风味

来瑞丽必尝!

05/过手米线

过手米线是瑞丽最著名的小吃之一

这也是除了撒撇之外

德宏美食的另一张名片

还上过《天天向上》

图片@芒果TV《天天向上》

凭着它,阿昌族在美食江湖站稳了脚跟

它跟过桥米线差异很大

但菜品和形式不输过桥

各种凉菜、热菜、蘸水

辣子瓦罐汤一众排开

筋道的红米线在汤锅里煮熟后晾凉

还没吃眼睛就被喂饱了

放一团米线在手心

将拌料放在米线上包起,一口送进嘴里

米线油润软糯,拌料鲜香可口

好吃到舔完嘴巴还想舔手指!

图片@腾讯视频

除了这些

还有牛油果饮料、饵皮粉丝泡鲁达、甩粑粑

……

瑞丽的美食像极了瑞丽的天气和瑞丽人的脾气

穿得要鲜艳,跳起来要尽兴

活得要奔放洒脱,吃也要吃得淋漓尽致

就像是盐巴、辣子、酸水蘸出来的美味

每一口都好吃到灵魂深处

瑞丽,这座边城

记载着文明的兴荣

也拓印着过往的沧桑

她为我们抵挡风雨无数

我们为它加油,挺过艰难时刻

再一起去这个活色生香的城市看风雨后的彩虹

如果你也对瑞丽感兴趣

为瑞丽加油,可以进群交流▼

或添加旅行小管家咨询▼

编辑@司南、丁丁

Hash:c3812019f40b8a3f61342690455f687658e5871a

声明:此文由 游侠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