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创始人是十堰人!曾一箭射穿石虎

点击上方 “魅力十堰”可以订阅哦!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朝诗人卢纶的这篇名作,常常被认为描述的是力大无穷的飞将军李广。实际上,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跃马定乾坤”的西周太师尹吉甫。

出生于公元前852年的尹吉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编纂者,中国诗歌的创始人。在这位历史名人去世近3000年的今天,关于尹吉甫的故事还在民间广为流传。

献白茅颂岐山

初见君王得赏识

历史文献记载,尹吉甫是周宣王姬静时期的重要功臣,君臣二人相互赏识。

相传,尹吉甫从家乡楚地第一次到京城(现在的西安)参见周宣王时,献上了家乡特产白茅。当时,将原本浑浊的米酒变为更高品质的清酒所用的辅助工具正是白茅。

而这次以献白茅开始的君臣会面,一开始就让宣王对尹吉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宣王问哪里的白茅最好,尹吉甫不仅说自己家乡的最好,还介绍了家乡房陵。“房陵附近百草丰茂,曾经是神农帝采药尝百草的地方。”

除此以外,令周宣王对尹吉甫印象更加深刻的是,他一见面朝拜便即兴吟诵了一首歌颂岐山的诗作:“天作高山,大王荒(有)之。彼作矣,京慨自吉弋,文王康之。彼徂矣,歧有夷之行(道路)。子孙保之。《诗经·天作》”(译文:上天生成高高岐山,太王奄有岐山原野。他惨淡耕作,文王继承发扬它。那万民前往岐原归依啊,岐山虽高有平坦大道。子子孙孙永保万年。)

周宣王听到过不少颂词,但像尹吉甫这样有文采、有意境的,还是头一回听到。宣王有心把尹吉甫留在镐京,辅佐王室。

过了几天,宣王出猎,召尹吉甫随同。宣王对小禽小兽没有多大兴趣,只管驾车向猎场深处驰去。尹吉甫驾车跟在后面,突然发现不远的树丛中有一只猛虎,宣王却完全没有察觉。

尹吉甫失声惊叫:“天子,有虎!”他取下腰间的弓箭,在奔跑的马车上搭弓射箭,只听咔嚓一声响,不远处火星四迸,那只虎却一动不动。车队停下,一行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块形如猛虎的巨石。再看那支箭,不但箭镞射入石内,连箭杆上的羽毛饰物也深深嵌进石身。

宣王称赞说:“真是神箭!我听过你吟诗,想不到你还有武功,箭射得这样好。”

经过一系列的接触和反复考验,周宣王认为尹吉甫是一名难得的文武全才,于是将其留在身边辅佐朝政,还拜其为师。

国宝“兮甲盘”铭文

记录尹吉甫赫赫战功

2017年7月15日晚,杭州一拍卖会上,南宋宫廷旧藏、西周重器——国宝“兮甲盘”亮相中国青铜器专场。这尊高11.7厘米、直径47厘米的“兮甲盘”,正是尹吉甫的遗物。

“兮甲盘”因制作者兮甲而得名。兮甲,字吉父、吉甫,即尹吉甫。“兮甲盘”内底铸铭文133字,记述了西周太师尹吉甫遵天子之命征伐严允,获得战功而受赏赐一事。此盘对于研究西周的官制、战争、封赏、税赋、奴隶、贸易管理、文化及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元朝书法家、藏书家陆友仁《研北杂志》记:“李顺父有周伯吉父盘一百三十字,家人折其足,用为饼盘。鲜于伯枢验为古物,乃以归之。”说的是元朝宰相鲜于枢喜收藏,一次,他在僚属李顺父家发现一只铜盘,已被家人折断盘足作为饼盘,鲜于枢细心考察,断定是古代器物,遂将盘收藏。此盘就是有长篇铭文的传世西周重宝“兮甲盘”。

“兮甲盘”铭文清晰可辨,共133字。专家对“兮甲盘”上的铭文进行了翻译,大意为:公元前823年,周宣王下令让尹吉甫率军队讨伐猃狁于彭衙。尹吉甫遵从天子之命,打败敌军并将其消灭。周宣王奖励尹吉甫良马4匹、马车1辆。之后周宣王又命令尹吉甫到成周(今洛阳)征收和治理四方贡赋。至于南淮夷、淮夷原向我周朝交纳田亩贡赋的农人,不得欠缴其贡帛和粮赋,其商贸交易必须按次序就市。若胆敢不执行周王命令,则予以刑罚、镤杀或征伐。唯其提请各地的诸侯、百姓、商贾注意,在从事商贸时要在规定的市肆进行,不得到荒蛮犯上作乱的地方去做生意,否则也要刑罚。

专家考证

尹吉甫生于房县

葬于房县

近年来,关于这位历史名人的出生地,出现了3种不同版本的说法。经专家学者多方考证,确认尹吉甫是房陵人,也就是如今的十堰市房县青峰镇。

早在多年前全国诗经研究专家就确定:尹吉甫的出生地和安葬地均在房县。近年来,房县青峰镇还发现了尹氏宗祠、族谱和墓葬等文物遗址,并经过国内众多诗经研究专家确认。

成书于南宋理宗嘉熙三年的《方舆胜览》说尹吉甫为房陵人。尹吉甫死后,葬于十堰青峰山,今碑文尚存。

经专家考证,证实尹吉甫死后葬在了他的出生地房县青峰镇。

相传,周宣王病危时,托付尹吉甫等几位大臣辅佐周幽王继续振兴大业。但周幽王沉迷于酒色娱乐,不理朝政。尹吉甫多次进谏,严词规劝,幽王充耳不闻,并任用奸佞,倒行逆施,尹吉甫愤然辞职,告老还乡。幽王七年(西历前775年),78岁的尹吉甫遭受连续打击抑郁而逝。幽王知道后,赐他金棺厚葬。尹氏家族为了防止盗墓,修建了真真假假12座墓,分别位于房县的青峰山和万峰山等12个地方。

在12座墓中,已确认为尹吉甫真实墓地所在地的是一座人造山,这座山就在青峰镇政府对面,古代叫尹家山,新中国成立前还有很多关于尹吉甫的石碑,世代都有守墓人为其守墓。这个地方现名松林垭。

专家观点:

尹吉甫,诗化的人生

在前不久举行的十堰第一批历史名人活化工程课题研究路演展示与答辩环节评议活动中,竹溪县文化馆副馆长陈如军在现场答辩时表示,研究尹吉甫具有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在文化价值方面,他编撰了《诗经》,是中华诗祖。《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元典,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十堰人的骄傲,因为他已经为我们创立了一座别人无法跨越的高峰。在社会价值方面,尹吉甫出将入相,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这位2800多年前的历史名人,今天更具有活化的价值,也是我们传承中华精神、守住中华文脉的需要。

中国诗经学会会员、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创建人袁正洪认为,尹吉甫“文能附众,武能威敌”,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还是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武术家、最早的税务高官、最早的市场管理高官。他是湖北历史上第一文化名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来源:秦楚网)

Hash:b83c388ffac8fb8b5c8816d901f3905d78b02362

声明:此文由 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