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声音·CHSLA丨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文化景观多样性初探

在2017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优秀学术论文评比中,北林园林学院共斩获一等奖两篇,佳作奖六篇。论文集中反映了我国风景园林领域近年来所取得的具有创新性的研发成果,展示了风景园林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小编将与大家分享园林师生获奖论文节选,共同学习~

2017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优秀学术论文佳作奖

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文化景观多样性初探

An Initial Research of the Diversified Cultural Landscapes in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Region of Beijing

作者:朱强 李雄*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704):“基于森林城市构建的北京市生态绿地格局演变机制及预测预警研究”和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共同资助。

摘要

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是我国一处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片区,本文经过史料的考证,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将这一地区的历史风貌归纳成为六种类型并分析其特点。然而,这样具有多样性的文化景观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便开始走向没落,在近几十年来的城市化建设中更是变得岌岌可危。本文旨在通过严谨的史料考证和资料研究,从更客观全面的视角对这一地区的历史风貌进行重新定义,并对其演变的推动力进行分析,从而反思近年来的城市发展以及当下的“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

关键词

三山五园;文化景观;多样性;历史风貌

Abstract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region is a vit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 incorporating both nature and humanity in Beijing, China. Nevertheless, the diversified cultural landscapes of this region have been at great risk ever since the Opium War II especially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the recent decades. Based on a research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documents, this thesis aims at putting forward a new cognition of the historical featur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landscape and analyzing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evolution.

Keywords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Cultural Landscape; Diversity; Historical Features

1 本文的研究背景

“三山五园”泛指香山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和畅春园这五座清代皇家园林所在的地区。一方面,经过史料研究可知,“三山五园”地区的历史悠久,早在金代就出现了园林和寺庙建设,距今已经跨越了831年[1]的历史,而这五座清代皇家园林只是“三山五园”这一庞大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此同时还密集分布着山体、水系、军营、寺庙、陵寝、村庄、农田等诸多组成内容(图1),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某些密切的联系[2]。因此说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五园”所代表的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片段,它仅仅局部地反映出了这一地区中皇家园林的历史文化,只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演变为这一地区的“代言词”。

另一方面,从当今的发展来看,尽管最早在2002年《北京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中已经将这一地区划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但由于认识水平和保护方式的问题,“三山五园”大部分地区的整体性及其历史风貌至今已经几近丧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密度城市,所幸当前海淀区主导的“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项目正在极力试图挽救它的历史风貌,但其难度可想而知。笔者认为,在党和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三山五园”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和新的契机,但同时这也给保护者和规划者带来了新的考验。

[1] 自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香山大永安寺始建起迄今共831年历史。

[2] 这些联系根据《清实录》、历朝皇帝御制诗等文献初步推断为皇室活动的关联、空间上的关联、内务府的管理、军事防卫上的关联等多种类型的密切联系。

图1 清咸丰十年的“三山五园”地区平面分布图(作者自绘)

2 “三山五园”与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s)是一种特殊的遗产类型,它介于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代表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它表现出人化的自然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文化性,也指人类为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用自然所创造的景象”[1]。文化景观这一类型的世界遗产是在1992年的第1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这一举措填补了世界遗产的空白,它突出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长期而深刻的相互作用关系。

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88处文化景观,我国共拥有包括江西庐山(1996)、山西五台山(2009)、杭州西湖(2011)、云南红河哈尼梯田(2013)以及广西左江花山岩画(2016)这5处文化景观。其中由我国首次自主提名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既是人类设计的作品,也是持续的有机演进的人类聚居地,它与文化、艺术、宗教高度关联,并且经历了历史的千锤百炼,堪称文化景观的典型范例。目前,在“三山五园”这个庞大的体系中,颐和园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事实上颐和园及整个“三山五园”地区在文化景观方面的价值尚未得到深入的探索和公认[2]。

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和阅读可以发现,“三山五园”的研究涉及到了历史地理、规划建筑和风景园林等众多学科,每个学科都各有侧重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能清晰地认识到:一方面,“三山五园”作为一个庞大的历史文化片区体系,在整体研究上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体现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正是文化景观强调的核心观念,而“三山五园”与杭州西湖之间又可能存在着的某些历史关联和相似之处,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3];另一方面,“三山五园”反映出的人地关系已经远远超过了园林本身的范畴,而应该是更宏观的地区范畴,而风景园林学科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以及对于不同尺度上人地关系的协调,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更擅长于在这些空白领域的深入挖掘。

因此笔者认为,基于文化景观这一具有世界认知度的平台对“三山五园”进行整体研究,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当前的历史文化景区建设来说都可以认为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因此本文率先尝试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对“三山五园”地区的整体风貌进行初步的考证和研究。

[1] 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方网站

[2]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描述,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强调的是它的造园艺术、审美价值,而实际上作为“三山五园”的一部分,它在水利调节和风景营造上起到了更加宏观的作用。

[3] 与西湖景区类似的是,“三山五园”同样“遍布了庙宇、亭台、宝塔、园林,其间点缀着奇花异木、岸堤岛屿”,为北京城及京西海淀一带增添了无数美景

3 三山五园文化景观内容考证及其特点

“三山五园”地区的文化景观既是自然与人文的叠加,也是不同时期的叠加。一方面,它正是依托于这一处“山林湿地生态系统完美结合的区域”[1],吸引了历朝的人们在此从事宗教、农业、水利和风景上的建设,从而留下了大量文化印记。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来看,它兴起于金中叶时期、初成于元明时期、鼎盛于清中叶时期、衰落并局部新生于晚清民国时期,现存的大多数的景观主要建设于清代和民国年间。本文经过史料的考证,本文初步将这一文化景观归纳成为河湖水系景观、山岳森林景观、宗教祭祀景观、苑囿集群景观、骑射军事景观、农业田园景观六大类别的内容(图2、表1)。

[1] 见参考文献2第29页。

图2 清咸丰十年的“三山五园”地区文化景观平面分布图(作者自绘)

表1 “三山五园”地区的文化景观构景要素及实例(作者自绘)

3.1 文化景观的内容及分布

3.1.1 河湖水系景观

由于独特的地质条件,“三山五园”地区泉眼密布、水源丰沛,包含了自然和人工开凿形成的河、湖、泉等丰富的水景类型,以小西山玉泉山、万泉庄等众多泉眼为水源,通过河流或输水渠的形式通过人工疏导将其汇入大小水面并连缀成一个密布的水网,从而形成了一个能够供给农业灌溉、城市及园林用水和蓄水与泄洪的大型水利系统(图3-1、4-1)。代表性的河道当属长河,它既是西郊向京城及下游的重要输水通道,又是明代的公共游赏地及清帝往来京城与“三山五园”之间的水上游线;重要的湖面如昆明湖,它自元代以来便是重要的水利枢纽和西郊的风景游赏地,乾隆十五年(1750)的拓湖工程更是大幅度加强了它的蓄水能力,并将它作为清漪园的重要构景要素,用于游赏及水军演练;代表性的泉眼如万泉庄附近的泉眼群,它既是万泉河的水源头,同时又作为泉宗庙的祭祀场所和造园要素。

3.1.2 山岳森林景观

“三山五园”地处大西山的映衬之下、小西山的环抱之中,总体在地势上西北高、东南低,外加平原上的残山余脉和台地,使这一地区呈现出丰富的地形变化,高耸的大小西山为这一地区提供了良好了景观背景,而平原上的玉泉、万寿等余脉又丰富了层次。山体上丰富的自然和人工林植物葱郁、种类丰富,极大地丰富了山体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观赏性(图3-2、4-2)。代表性的山体如颐和园万寿山,它最初是一座“童童无草木”的荒山——“瓮山”,乾隆年间利用挖湖的土方改造而成,这不仅美化了山体的形态,同时经过广植林木和艺术加工,把它成为了一座松柏长青、花木繁荫、具有皇家气魄的名山

3.1.3 宗教祭祀景观

早在金代,“三山五园”地区首先出现了香山永安寺建设的记载,在之后的朝代中寺庙的数量逐渐增多、分布更加广泛。到了清代,宗教信仰十分发达,除传统的儒释道三教及民间信仰之外,宗教体系还纳入了藏传佛教。寺庙集中分布在长河沿岸、皇家园林内及西山的浅山等地带,数量几近百处,营造了佛国仙境的宗教氛围;此外,这一地区还包含了元代耶律楚材墓、明代景泰陵等陵寝,丰富了这一地区的宗教祭祀文化氛围。代表性的寺庙如玉泉山静明园的香岩寺及定光塔,它位于玉泉山南高峰之巅,由乾隆帝写仿镇江金山寺而建。寺庙依山势层叠构建、寺后的定光塔塔高七层,尽管建筑本身的体量不大,但无论园内园外,它们却是统领景观的地标性建筑,将这一地区笼罩在浓郁的宗教氛围之中(图3-3、4-3)。

3.1.4 苑囿集群景观

“三山五园”地区的园林史开创于金章宗所营建的“八大水院”——香山潭水院和玉泉山泉水院;明代随着农业发展和人口聚集,海淀一带出现了清华园勺园等著名的私家园林;清代入关之后,康熙帝便先后进行了玉泉山和香山行宫建设,康熙二十三年,又利用清华园旧址兴建了第一座离宫畅春园,便开启了清帝园居理政生活的新常态,使这一地区从风景秀美的游赏地成为了帝国首都的政治副中心。自此皇家园林、皇家赐园与私家宅园便开始了集群式发展,随着皇家园林的不断扩建与赐园的不断易主和改建,道路清中后叶,“三山五园”地区东部的平原和浅山地带呈现出了园林规模极为庞大、园林密度极高、景致极为丰富、艺术水平极高的特点,堪称“万园之园”。以圆明园这座大型集锦式园林为代表的园林堪称清代皇家造园的巅峰之作,园中汇集了政治标榜、宗教祭祀、传统典故、写仿江南、观稼验农、市井生活、西洋意趣等百余处主题景观,可谓包罗万象,令人叹为观止(图3-4、4-4);圆明园附近的熙春园、蔚秀园、淑春园等大小园林也是清代皇家赐园的代表性作品。

3.1.5 骑射军事景观

出于安全和军事的需要,清代在“三山五园”地区营建了圆明园八旗护军营、香山八旗健锐营和外火器营三大军营,由于满清的军事制度要求,不同的旗营被分散布置,形成了东部包围皇家园林的八旗护军营与阅武楼、小西山东部浅山地带的八旗健锐营军营与团城演武厅、外火器营与练武场这三大“军事训练-演练”组团。它们在景观上呈现出了秩序排布的军营、依山而建的碉楼群以及开敞的军事演习场等形式,规模宏敞、气势非凡,在这一地区中十分独特(图3-5、4-5)。代表性的建筑——碉楼是乾隆征战川西的金川少数民族部落期间为训练军队而建,它们模拟了特殊战斗环境,具有川西羌藏地区的建筑风格,与北方传统建筑风格相映成趣,体现出“三山五园”多样性景观的包容性。

3.1.6 农业田园景观

丰沛的水源为海淀提供了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明代已有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记录,清代对水系的疏导则进一步扩大了农田规模,在万泉庄、六郎庄、万寿山和玉泉山之间等地带出现了广袤的水田和旱地,同时在皇家园林内也广为分布,由内务府专门进行管辖。稻田的景象宛若江南水乡,所生产的“京西稻”也品质极佳并一度成为宫廷御稻米。由此可见,农田既是该地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清内廷的重要经济来源,还是重要的观赏对象。(图3-6、4-6)

3.2 文化景观的多样性

由上文可以看出,“三山五园”地区的文化景观具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兼收并蓄、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同时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文化山水文化、宫廷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鲜明地反映出了长久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与宗教、文化、艺术、民族高度关联,并且具有极强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结果,还是多民族文明相互交融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三山五园”的文化景观倍加珍贵和独特。所以,即便是皇家园林的内容已经足够丰富,也无法全面地概括整个地区的文化景观价值,单一地将“三山五园”理解为皇家园林无疑是一种片面、狭隘的认知,无利于整体的价值研究和保护。

图3 清光绪《五园三山及外三营地图》中的“三山五园”地区文化景观,依次为:长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寺庙群、圆明园附近园林群、香山健锐营、六郎庄稻田(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图4 “三山五园”地区文化景观现状照片,依次为:长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寺庙群、圆明园遗址、健锐营碉楼、园外园稻田(作者自摄)

4 近现代三山文化景观的演变及驱动力

4.1 “三山五园”在近代的衰落与新生

“三山五园”地区的建设与清帝国的国力息息相关。到了晚清,内忧外患逐渐加剧、财政水平愈加衰落,相应地就越来越难以维护这一庞大的体系,直接导致了皇家园林及建筑的衰败,1860年英法联军摧毁了大部分皇家园林及赐园,同光时期又为了修园拆毁了很多幸存的建筑园林,只留下颐和园和静明园两座相对完好的历史名园。民国年间,原有的运行管理机制彻底瓦解,水系淤塞,林木遭到盗伐,寺庙、园林遗址及军事设施遗址任其坍圮,稻米种植侵占了原有的大面积水域,“三山五园”文化景观迅速地走向了没落,其多样性相应地大大削减。但就在这一时期,也有不少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近代建筑物在废墟上诞生[1],进一步丰富了“三山五园”文化景观的多样性。

[1]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的建筑物包括了如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中法大学等教育机构,甘露旅馆、双清别墅达园等私人宅园或旅馆,万安公墓等陵寝。

4.2 建国之后的城市化发展对“三山五园”的冲击

建国之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三山五园”地区一直处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缓慢发展之中,众多历史名园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或被改造成为公园。但与此同时,由于近一个世纪的战乱,“三山五园”的多样性文化景观仅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历史片段。80年代之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兴起带动了整个地区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人口密度逐渐提高、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与此同时,也正是由于历史演变的原因和认识水平的限制,才导致了“三山五园”没能抵御住城市化的猛烈冲击,被学者认为是继北京古城之外“再失一城”,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水资源的过度开采直接导致了泉眼断流和大片河湖水系的干涸,进而导致生产性稻田的荒芜,最终被新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和绿化隔离带所取代,农业田园景观部分演变为林地或公园景观;

第二,城市扩张迅速填充了原本空旷的平原地带、并蔓延到山体之上,甚至占据和包围了古迹的范围,割裂了古迹彼此之间在空间和视线上的关联,使整体风貌变得拥塞混乱;

第三,生产方式的改变、外来人口的聚集和基础设施的落后条件将原有村落转变为脏乱的城中村,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被彻底拆除或被划作建设用地,从而导致村庄这一农业田园景观中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消失殆尽。

5 总结

本文首先回顾了“三山五园”的学术研究及发展概况,提出了通过文化景观来研究的新思路;其次基于史料考证和资料研究,打破了长久以来五座皇家园林的研究界限,将视角放大到整个地区层面,将“三山五园”地区的历史风貌初步归纳总结为六类主要内容,并认为“多样性”是“三山五园”文化景观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最后分析了近现代以来的文化景观多样性的演变及其成因。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长久以来“三山五园”地区的保护内容不够全面、思路不够整体、方法不够适宜才导致了今天整个历史文化保护区遭遇了城市化的蚕食和历史风貌的丧失。因此,我们必须牢记这一教训并认真反思,才能让今天正在进行的“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回归传统文明与场所精神,从而能够有效地传承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及其内涵。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主编.北京皇家建筑遗址发掘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高大伟,孙震.颐和园生态美营建解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海淀区新闻中心:海淀区加快推进“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2014-08-27]. http://hdwmb.bjhd.gov.cn/zthd/cqg/zxdt/t20140827_599698.htm

[4]何瑜.清代三山五园史事编年[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5]贾珺.圆明园造园艺术探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6]李正,李雄,裴欣.京西稻的景观变迁兼述其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J] .风景园林,2015(12):58-65.

[7]刘剑,胡立辉,李树华. 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界定探析[J].中国园林,2009(9):15-18.

[8]刘剑,胡立辉,李树华.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景观历史性变迁分析[J].中国园林,2011(2):54-58.

[9]刘怡然.食物的消逝与村落共同体的衰落——以京西稻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3(6):138-142.

[10]阙镇清.再失一城——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集群:三山五园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没落[J].装饰,2007(11):16-20.

[11]于敏中.日下旧闻考[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12]岳升阳,夏正楷,徐海鹏.海淀文史·海淀古镇环境变迁.北京:开明出版社,2009

[13]张宝章.三山五园新探[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4]张恩荫.三山五园史略[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3.

[15]朱强,李雄.畅春园遗址及万泉河在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C]:2016年.

[16]周远廉.清朝通史·乾隆朝(下)[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5.

[17]赵连稳.清代三山五园地区水系的形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6-21.

作者简介

朱强/1992年生/男/汉族/北京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15011283603@qq.com

李雄/1964年生/男/汉族/山西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lixiong@bjfu.edu.cn

责任编辑:袁茗清

Hash:e088c01a2ec78e1a4356a46323eeb1652e0efb8e

声明:此文由 北林园林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