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公里“护身符”,竟守住8000年华夏文明!最险奇长城,为啥在金山岭

8000公里“护身符”,守住了8000年华夏文明史!揭秘最险奇长城防线,金山岭!

作为一个农耕民族,我们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创造了8000年辉煌文明。华夏文明,坐拥天下之中,却经常受到来自北方西北方、东北方的烧杀抢掠!

这些贪婪、野蛮、残忍、落后族裔,自己不劳动,不发明创造,只去抢夺杀掠。从胡、狄、柔然、匈奴、契丹、金、突厥、戎、鲜卑,到元蒙、满清、沙俄、日本,强盗们一脉相承,只是手段有变化,更凶残、更狡黠!

作为保护华夏文明的护身符,长城应运而生。如今我们去旅游的好多景点,都是明朝时建造的。长城,也不例外。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上耗时最长,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备的国防工事,她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畔虎山,西经居庸关,到甘肃嘉峪关,蜿蜒的防线长达8000余公里。

长城的驻军,最多时达到60多万人。正是由于他们的边塞驻守,守护了中原大地的安宁,为四大发明,为各种农业、手工业科技进步提供了安全保障。

直至明末,长城,都是北方侵略者难以逾越的“天堑”。后金,没有吴三桂带路,每次都很难越过长城防线。短暂攀越隘口后,均难以长久立足。

长城雾灵山至卧虎岭段之间的大小金山岭山段,最为险奇,就是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是大将徐达主持修建的。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蓟镇总兵戚继光、蓟辽总督谭纶出面,二人在徐达修建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修缮。

金山岭有三绝: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这里,是“摄影师的天堂”。

清康熙三十年,当时在这里驻守的一个总兵向皇帝建议,为防范沙俄入侵,重新修建长城。当然,作为一个异族皇帝,本身就是突破长城防线入主中原的,康熙否决了这一提议。并美其名曰:我不修长城,修民心。

金山岭长城,可谓坚不可摧,它在康熙18年的8级大地震中岿然不动,屹立数百年不倒。

400多年过去了,它历经战火的磨砺,经受住了一次次炮火的洗礼,成为华夏文明的寄托和华夏复兴的种子。(摄影/报道 程越峰)

关注一下,了解更多!

Hash:eb2fd86e6916054962e2a58ebaf20345a967847d

声明:此文由 华夏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