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神秘荔波瑶山,一睹传承千年的瑶族祭祀!

瑶山古寨地处荔波县瑶山瑶族乡境内,传统的自然村寨,浓郁多彩的瑶族民俗民风,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随着社会的进步瑶族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传承千年的瑶族文化

白裤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大多居住在偏远的大石山区里,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在与自然环境搏斗的艰难生活中,白裤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铜鼓舞最具有代表性。

瑶山古寨正进行着一场古老的祭祀活动,铜鼓舞是这场祭祀中的重要环节,在空地上早早搭起了数十米长的鼓架,各方亲朋用从家中带来的稻穗铺满木桩。一束束稻穗寓意着逝者到了另一个世界,也可以继续耕作,日出而落,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这次祭祀活动从各村各寨请来了二十多面铜鼓,铜鼓代表瑶族传承的图腾,是老祖先传下来的,每个瑶族村都有一面铜鼓,敲响铜鼓,代表受到了祖先们的祝福。每一面铜鼓都有特色的标志与姓名住址,平日里,铜鼓与皮鼓是不被轻易使用的,此次就是为了表达众人的悼念之情和对祖宗的敬畏之心。

“鼓在我们瑶族当中像是母亲一样,每个鼓的名字用瑶族语言来说叫做‘meimei’,所以她才是当家作主的,所以每个鼓在这里都是高高在上的。”瑶族村民谢友明介绍到。

皮鼓声沉闷而凝重,仿佛声声敲打在每个人的胸口上,倍感压力。随着主鼓手在场地中央敲打皮鼓,众铜鼓手依鼓点节奏,也敲起铜鼓。打铜鼓的人都是男子,他们弯腰站在鼓的一侧,左手握鼓槌,敲击鼓面,右手执竹竿轻打鼓身。在他们的右后方,另有一人双手用木制的风桶接音,按一定的节奏前后晃动,使铜鼓产生低沉的共鸣,鼓声在数十里的村寨和山谷中回荡。瑶族同胞,着瑶族服装,跳瑶族猴鼓舞,以舞姿表现众人的愿望,让死者的灵魂登天,驱散众人心头悲伤的阴影,消除灾难。

大家敲累之后,三五成群,一起去到了主家。这数十米的大餐桌,就是白裤瑶特有的“长桌宴”,寓意祭祀先祖佑平安,祈求风调雨顺保丰收。长桌让络绎不绝的客人随时可以品尝到美食,看似简单的方式却能够品味到瑶族同胞的智慧、和谐与美德。

砍牛祭祀是由瑶族远古的食人葬演变而来。在白裤瑶地区有着许多关于食人葬改造的传说。

瑶族村民谢友明说:“后来有一个孝子,有一天他去放牛,看到母牛生小牛,生得特别难才生出来,他就找到寨子里德高望重的人跟他说了这事情,他说,你们老人,我们都吃你们的肉,你们养我们大,你们死后我们吃你们的肉好像是不对的,比畜生还畜生,能不能这样,从我家开始,你们也帮我讲话,到我妈妈我就杀牛来分给你们,一小挂一小挂的来代替之前的人肉。”

砍牛前,先理好一根约2米高的木桩,用竹圈套在木桩上,然后用铁环拴住牛鼻,以长麻绳系于圈外,使牛能绕着木桩转动。死者家属排着长队,将手里拿着的谷穗喂牛,拜牛、哭牛。“哭牛”结束后,主持砍牛仪式的巫师,一边对着两头牛撒白米,一边用本民族语言念唱先辈祖宗的功德、死者的经历和后人对死者的怀念,嘱咐牛到了另一个世界要好好劳作。随着社会的进步瑶族的丧葬仪式也发生了改变。

“因为我们这边一直是游客来的比较多,之前看到我们砍牛,还有老人过世后,就拿去房前屋后埋,后来大家建议,砍牛的方式太残忍了就不做了,还有经过殡葬改革,老人过世后我们就把他火化了,两种陋习我们改革到现在就比较好。”瑶族村民谢友明说到。

“砍牛”习俗的演变,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收并蓄与博采众长,在今后的瑶族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在瑶族人民的生活里,众多习俗也会跟随时代不断变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瑶族人民的生活愈加丰富与幸福。

Hash:f13edd17c40f88b8e2106e611e1f4da6105ebd1d

声明:此文由 黔南热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