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古寨:先有瑶后有朝,黔南荔波白裤瑶带你回归蛮荒时代

黔南虽是“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却也生活着很多瑶族,特别是在荔波县,这里有座占地面积庞大的瑶山古寨。当我在荔波的山水之间流连忘返时,开始羡慕生活在诗画里的瑶族人。他们的祖居之地远离喧嚣,生活简单,走进瑶山古寨,看到原始的淳朴,感到时间仿佛被凝固。

早就听说过:“先有瑶后有朝”。由于瑶族先人认为瑶族是要先于统治者开拓并定居于五岭之南。尽管时代变迁更迭如走马灯,难以找到确切的文字记载,但“先有瑶,后有朝”的说法还是流传了下来。

瑶族在中国西南有300多万人,其中大小支系(如:盘瑶、过山瑶、红头瑶)30多个,而我们此次拜访的是“白裤瑶”。顾名思义,这里的男人无论老幼,全穿着白色的裤子。

这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部落民族,也是中国最后一个持枪部落,更有一些住在交通不便的深山里,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

在古寨门口,我们受到了瑶山古寨女人们的欢迎。她们衣服很有特色。由于荔波四季较热,所以一直穿着裙子;小腿绑着黑色绷带,防蚊虫叮咬,山上干活显得利索。上身则是非常透气的两面衣,这本是一块长布,中间剪个洞,将头套进来,搭在肩上。肩部以下胳肢窝两侧自然地敞露出来,透风又凉爽。

瑶寨女人一年到头要花很多时间在衣服的制作上。从织布、纺纱,到刺绣、画图案,有三十多道工序。公鸡往往是绣品上的主题元素。鸡尾巴、翅膀以及鸡仔花,体现出对鸡的原始崇拜。

在村子里转转,除了看到悠哉悠哉的溜达鸡,还有大大小小的铜鼓。这其中有的是装饰,有的是实物。材质看上去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用特制的鼓槌敲上去,则发出沉闷的“嗡嗡”声。

据这位瑶族大伯讲:“铜鼓代表瑶族传承的图腾,是老祖先传下来的,每个瑶族村都有一面铜鼓。最早,铜鼓在部落间的战争里,作为鼓舞士气的战鼓使用,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到了和平年代,人们在逢年过节农闲的时候用作盛大舞会的伴奏乐器。敲响铜鼓,代表受到了祖先们的祝福,而敲打它的人一般是村里面年长者。年轻男女在铜鼓舞会上容易找到称心如意的伴侣,所以还有人丁兴旺的功效”。

要说最奇葩的还是瑶寨人住的房子。木阁楼,茅草屋顶,底层镂空,又能防洪水,也能居高临下抵御猛兽。这让我想起“有巢氏”曾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教习人们应该把房子建成的那个样子。由此也看出了瑶族人对生活的索取甚少,自给自足,简单而充实快乐。

尽管自家住的房子颇为简陋,但为远方来客准备的民宿还是蛮讲究的。泥巴灰墙,落地飘窗,设施精致完备,靠着山坡,视野极佳。

在夜幕降临之后,听着山野中螟蛉的大合唱,与瑶族村民围坐篝火旁,随意地闲聊着,品碗土酒,身心逐渐沉浸入蛮荒时代,感觉妙不可言。

Hash:6c8300bce71257a062a5ebc327122ac2d3a965ac

声明:此文由 尼玛次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