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史话》:炎帝获嘉禾创业羊头山

· 炎帝获嘉禾 ·

上古时期各部族人口较少,靠山中的飞禽野兽和水里的虫鱼足以饱食,但到了神农氏生活的年代,人口剧增,禽兽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

神农氏炎帝关心人民疾苦,一心想改变这种居无定所、食无定时的生存状态。他日夜跋涉在山川湖泽之间,为的是给他的子民找一处气候适宜、物产富庶的安居乐业之所。

终于,炎帝不负众望,他找到了一处林木茂盛、温润宜人的地方,这里有山陵、有平原、有草地、有水域,湖泊浩瀚、河汊交错,山间时有鸟兽出没,山上还有数不清的果子花草。可以狩猎,可以打鱼,还可采集充饥。经过一番实地考察,炎帝认为此地是理想的定居之所,遂决定建国于此。而这里即是以天为党的上党地区。在《竹书纪年》中记载:炎帝“初国伊,继国耆”。耆,即指此地。

始祖炎帝的眼光是独到的,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孕育出为后人称道的伟大的华夏文明。文明的发生、培育,必须在稳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竺可桢先生在一篇题为《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的文章中指出:“在文化酝酿时期,若有邻近野蛮民族侵入,则一线希望即被熄灭。 所以世界古代文化的摇篮统在和邻国隔绝的地方。”而上党地区东边是太行山,成为一道割断山地与平原联系的天然屏障。西边太岳山,其山脉北端与太行相连,南与中条山相接。南边为中条山,东又与太行主脉相接。在这三条山脉交汇际,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上党盆地。

羊头山(亦名首阳山)就在太行山之巅,海拔1297米,危峰秀拔,势凌霄汉。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粟的发明与种植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在被称为创世纪著作的《黑暗传》一书中写道:“神农上了羊头山,仔细找,仔细看。找到粟籽有一颗,寄在枣树上,忙去开荒田。八种才能成粟谷,后人才有小米饭。”

晋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记载:“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关于食者老而不死的说法不太可信,但根据当时的条件,能够自己种植出食物,生活就有了保障,就不会再害怕饥饿。故以为能够老而不死也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一种传说为:有一天,炎帝看见布谷鸟衔着一种植物的穗,正在啄食,穗上结着黄色的小颗粒,炎帝赶紧跑过去,捡起几粒,包了起来。不小心被风吹到了石窝里。正在着急束手无措时,看到一只蚂蚁钻到了石缝里,不一会就从石缝里衔着种籽爬了出来。炎帝大喜,连口称赞:“神蚁!神蚁!”

另一种传说为:炎帝在羊头山一带巡游狩猎时,时值一个早春来临,他在万草尚未复青的草丛中发现了一株绿叶后,便向寒春的绿叶中走去。就是这株报春的绿叶使炎帝俯下身子对其看了又看,然后又蹲下来,用手扒开了土,挖出了这株绿苗。当炎帝看到这株绿苗的根部尚有一颗籽粒时,眼前大亮,知道这株在春风中摇曳的小草是从这颗种子中破土而出的。于是,他想人们如果食用地上周而复始长出的植物不就解决了动物不足食用的问题了吗?受此启发,炎帝开始培植五谷,经过八种,才成了粟谷,才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这个历史传说更符合科学。现代科学家认为,羊头山随处可见的“狗尾草”是粟类作物的野生祖本,后经过驯化栽培技术种植出了“粟”。关于此观点,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五册作了详细论述。

那么,有了种子,什么时候播种呢?在什么地方才能让它茁壮成长、安稳地繁殖后代呢?

传说,布谷鸟衔来了谷种,炎帝并不知道何时下种。等到了第二年春天,布谷鸟又飞来了,并且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炎帝突然感到,这是鸟在提醒他让他布下种籽呢,于是炎帝就在这一天下种,并把这种植物叫做“谷”。

在精挑细选之后,炎帝选择了就近的羊头山来种植。农作物的种植,除了要讲究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于生长作业的土壤。而羊头山一带的黄土层则非常适宜农作物的栽培,它还有“自我加肥”的能力,使其更适合于原始农业的早期耕作。

羊头山上有一处地势平坦、附近有泉水的土地,叫“井子坪”。井子坪上30米处有两泉,左泉白,右泉清,两泉相距十来米,泉水长流不断,在约20米处相汇合向南流去。这也便于旱季的灌溉。于是,炎帝把这第一粒神圣的希望之粟种在了羊头山上的井子坪。

一件事情想要成功,需要具备的条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这里不涝不旱,没有狂风暴雨的侵袭,春夏秋冬四时分明。炎帝只有耐心地等待和辛勤地哺育,它拔去周围的杂草,除掉虫害,日夜守护在羊头山上。他所居住的地方,就在羊头山西面的山峰之巅,人们就把这块地方称作“神农城”,亦称“五谷城”。《寰宇记》、北魏《风土记》:神农城在羊头山,山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此城遗址尚存。为了纪念他,后人还在这里修了一座精美的庙院,但建于何时,已经没有明确记载,遗址处留存了一些石柱、石阶、石质井架等,原来的建筑轮廓依稀可辨。北魏《风土记》里载:“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泉。”神农泉即指井子坪下的清白二泉。这些名字的由来,与上古时期人们的英雄崇拜情结有很大的关系。

种植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只有通过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认识,寻找一些微妙的变化,来进行五次三番的试验,边尝试边总结边改进。

创业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件事情的成败,既要有大胆尝试的气魄又要有小心谨慎的态度,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刚开始,炎帝在拔草的时候,往往分不清谷、莠,经常会把谷苗误拔掉,因为它们长得几乎完全一样,都是圆秆上长着细毛,只有快长成熟的时候才能分清楚。于是炎帝就把谷秆上的细毛捋光,并把谷秆轻轻一捏,捏成扁平状。这样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现在的谷子秆都是微微发扁,而且光溜溜无细毛的。

炎帝把种出的谷苗分成三份,一份是不打杈的,让它自由长;一份是半打杈的,只留部分杈;还有一份是全打杈的,把所有的杈都打掉。到秋天成熟的时候,炎帝发现全打了杈的谷子,谷秆长得粗壮,顶端也秀出了硕大的穗子,而不打杈或半打杈的谷株,秆细穗小。于是炎帝便留下了全打杈的谷子做种籽。从此谷子便不再分杈了。

高平地方世代相传的炎帝文书中说:“炎帝上了羊头山,井子坪上开荒田……七种八种种成谷,除去毒液才能餐,娘娘将谷脱去皮,人才吃上小米饭。”和《黑暗传》中的唱词意思基本一致。在大量的碑记史料中也有关于炎帝获嘉禾于羊头山的记载,如:《后汉书·郡国记》云:“有神农城,山下有神农泉。南带太行,又有繖盖,即神农尝谷之所也。”隋《宝泰寺碑记》,就称此地为“炎帝获嘉禾之地”。宋《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载:高平县“羊头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山海经》云:“神农尝五谷之所。山形像羊头。”又说:“炎帝庙在县(高平县)北三十五里羊头山……”。

· 五谷畦 ·

唐天授二年(691)《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中详尽地记述了炎帝在羊头山尝百草,种五谷,始教民稼穑的光辉业绩。碑文曰:“此山炎帝所居也……于是创制耒耜,始兴稼穑。调药石之温毒,除瘵延龄;取黍稷之甘馨,充虚济众。人钦圣德,号曰神农……播生嘉谷,柱出兹山矣。”碑文中所提到的“柱”是炎帝的大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勤快且不怕吃苦,尤其对种植很感兴趣,经常跟着父亲做一些杂活,在父亲的指导和影响下,柱慢慢地捉摸出了一些规律,掌握了许多技巧,俨然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有了柱的支持,炎帝培植农作物的事业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根据之前的经验,他们又将羊头山上一些野草在井子坪进行驯化,竟然栽培出了“黍、稷、菽、麦、麻”等农作物,并迅速推广种植。后人把炎帝栽培出的这五种农作物并称“五谷”。

人们为了感谢炎帝,纪念他种植五谷的功德,就把这一块炎帝曾经耕种并驯出过五谷的土地,叫做“五谷畦”。至今,羊头山上还保留着五谷畦的遗址,可以说,五谷畦是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第一块试验田。炎帝在这里真正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为人类由原始采集渔猎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更为中华文明的发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炎帝在羊头山五谷畦育谷成功后,又把距五谷畦东南8里多的后来被称为五谷山的地方作为基地进行大面积推广,为方便就近住在了五谷山西3里多的今故关村(后来建有炎帝行宫)。

然而,大面积的开荒播种与笨拙不力的工具使炎帝犯愁。炎帝在带领人们耕种的过程中,发现之前的石刀、石斧、木棒等工具使用起来非常吃力,往往事倍功半,力不从心。他就琢磨着想制作一种新的劳动工具以便于翻土耕种。

传说,有一天,部落里的人发现山上来了一头野猪,于是炎帝召集大家一起去围猎。在一片林地里,凶猛的野猪正在拱土,长长的嘴巴伸进泥土,一撅一撅地把土往上拱。一路下来,被它拱过的地方留下了一片被翻过的松土。野猪拱土的情形,给炎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能不能依照这个方法松土地呢?经过反复琢磨,先将打猎时使用的尖木棒下部横着绑上一段短木,将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脚踩在横木上加力,让木尖插入泥土,然后将木柄往身后扳,尖木随之将土块撬起。这样连续操作,便耕翻出一片松地。后来又在多次劳动过程中进行改进,发明出了“耒耜”。

· 以德而王天下 ·

炎帝通过观察季节气候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得出了“五谷藩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经验,并分八节以始农功。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又创造出了历法,定下了时节,按照节令历法进行耕作、播种、收获。

作为五谷之首的黍味美甘甜、颗粒饱满,是老百姓最喜爱的农作物,在上古时期被作为祭祀用的珍品。而羊头山黍更是载之史册,千古留名。古人所用的计算物体轻重、容积、长短的计量工具,也就是度量衡,全都是以羊头山黍为标准的。羊头山黍十粒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用羊头山黍横排一百粒作为一尺的长度,这就是“累黍成尺”;六十粒羊头山黍为一圭,四圭为一撮,一百撮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就连古代定乐律的尺度,也是以羊头山上的黍子为基准的。其最早记载于《汉书·律历志》中:“以羊头山黍度之为尺,以定黄钟。”

《宋史·律历志》引程说:“体有长短,所以起度也;受有多寡,所以生量也;物有轻重,所以用权也。是器也,皆准之上党羊头山之秬黍焉,以之测幽隐之情,以之达精微之理。推三光之运,则不失其度;通八音之变,则可召其和。”

以生量也;物有轻重,所以用权也。是器也,皆准之上党羊头山之秬黍焉,以之测幽隐之情,以之达精微之理。推三光之运,则不失其度;通八音之变,则可召其和。”

明万历年间杰出的音律家、数学家和历学家朱载堉,朱元璋第九世孙,为了弄清楚“律家考秬黍,率曰羊头山”的问题,曾多次到羊头山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写下了著名的《羊头山新记》。得出了 :“律家特重羊头山者,亦犹咏《甘棠》慕召德云耳。”《诗经·召南》中有《甘棠》一篇,写的是人们如何思念召公的。召公有德于民,因他曾在这棵甘棠树下休息过,所以百姓为了怀念他,就对这棵甘棠倍加爱护。所以朱载堉认为,律家定音强调用羊头山的秬黍,也正是为了永远记住炎帝在羊头山上培植五谷的恩德。

不过,乐律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纪念炎帝应该还一个别的原因。就如民间做木工的匠人要纪念鲁班,读书人要纪念孔子一样。相传,古代先民使用的一种乐器“五弦琴”,也是炎帝发明创造的。《路史》中记载:“神农氏继而王天下,于是削桐为琴,绳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人之和。”《世本·作篇》中写道: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人们在物质生活相对满足之后,就会有较高的精神需求。于是炎帝在闲睱之余又发明出了第一把乐器,不经意间又成音乐家的祖先了。

炎帝神农氏创立了一个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以德而王天下的原始大同社会。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人,在山上建了神农庙,神农炎帝也被人们尊为“羊头山神”,世世代代守卫着这块土地。(《羊头山新记》:羊头山神,指神农也。)

羊头山巅北魏造像塔的底座是一只硕大的羊头石,这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的。它是炎帝部落羊图腾崇拜的一种象征。时至今日,高平地区的各种祭祀活动,都与“羊”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年过节、结婚满月、周岁开锁,家家都要蒸面羊。面羊形态各异,有公羊、母羊、群羊、独羊、卧羊、站羊等。公羊身上披满谷穗,和面掺黍米面,用豆做眼,麦粒作唇。一头面羊,黍、稷、菽、麦、麻,五谷俱全。高平人就是用这种简单且隆重的方式一代代无言地传唱着炎帝的伟大功绩。羊头山也正是因为神农炎帝在此耕种五谷的事迹,而从此成为天下名山

编辑:祁玉凤(实习)

审核:张灵敏

Hash:ef00dceeb8a0af3df9cff851702d8109b9c4b246

声明:此文由 高平电视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