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元:​古城汉中的由来

古城汉中的由来

王景元

汉中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陕西西南部的汉水上游。明代学者何景明在《雍大记》中称誉汉中“方三百余里,崖谷开朗,有肥水活田,修竹渔稻,棕榈桔柚,美哉其地乎!而据巴蜀之粟,出秦陇之马,通荆襄之材,由来利之矣。”

汉中市总面积 2707l 平方公里,人口 370 余万,今辖两区(汉台区,即原县级汉中市和南郑区)九县 ( 城固勉县略阳洋县西乡留坝镇巴宁强佛坪 )。汉中城历代为郡、府、路、道治所,也是附郭首县南郑县的治所。今天的汉中城,即古南郑城,亦即古汉中“府城”或“郡城”。

关于汉中名称的由来,西汉萧何说: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天汉,就是银河,古人认为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汉水是相对应的。因此,早在晋代常璩《华阳国志》中就阐述了汉中是因汉水而得名的观点。清嘉庆的《汉中府志》也说:“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汉,即汉水、天汉;中,实非汉水中游之意。原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汉中是秦、楚、巴、蜀的互争之地。在巴人的语言中称“地方”为“中”,因而多以“中”为地名。当巴人的势力范围到达汉水上游之时,这里就产生了诸如“汉中”、“沔中”(今勉县)、“褒中”(今褒城)等地名。到了秦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前 312 年),秦“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六百里之地,当包括今安康到汉中的大片区域在内,从此汉中的名称被正式载入史册,至今已有 2300 多年的历史。南郑的得名,说来也十分有趣,因为它比汉中的得名要早得多。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汉《耆旧传》说:“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这是公元前 771 年发生的事。

到了近世,关于南郑的得名,又有不同的见解。一是民国时《续修南郑县志》的“三虢三郑”之说,认为南郑之郑与宝鸡之虢相对峙,为周世之辅畿;二是著名学者任乃强先生以字释义,认为“郑”字的繁体由“奠”、“邑”二字组合而成,是周王朝在秦岭之南祭祀神山——旱 ( 汉 ) 山的场所。“南”,即“周之南”;“奠”,置祭之意;“邑”即聚落。看来,后两者的见解不过是大同小异,与郦道元的记述也无大的抵牾之处。总之,南郑之名,始于周代,三者的看法基本是相同的。

说到古南郑城的形成,这里又不能不提到古褒国。古褒国在汉中城以北的褒谷口,古来有褒水流经。郦道元说南郑是褒国的附庸,无疑为褒国所管辖。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褒国为大禹后裔有褒氏的封地,历经夏、商、周三代漫长的历史岁月,至西周末年,褒国因有褒姒美女而名显于世。早于《史记》的《诗经》、《楚辞》对褒姒都有记载,但多有微词。司马迁则吸收了不少民间的神话传说,使我们在考察褒国历史时又增加不少迷茫的感觉,因为褒国的古城遗址,至今还尚未被考古发现。春秋时,褒国被楚并吞后,南郑之名遂显。至于南郑什么时候设县,史书中无明确记载。民国初年的《续修南郑县志》据《史记·秦本纪》:“武公十一年(前 687 年),初县杜、郑”,因此定此年为南郑设县之始。但《史记正义》却认为此“郑”应为华州之郑,为古郑国之地,在今关中华县境内。因此《续修南郑县志》中关于南郑设县之始的年代,还须进步一步讨论。

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前 451 年),“左庶长城南郑”,这是有关汉中建城的最早记载。不过,南郑古城的形成,从理论上讲,似乎要更早一些。“城”,亦即城市之意,理应设县进行管理。因此,学者刘琳在《华阳国志校注》中,便把南郑建县之始确定在公元前 451 年。据宋·王象之《舆地记胜》记载,秦城在今汉中城东北 2 里,现无遗迹可寻。据《水经注》载,汉代南郑“大城周四十二里,城内有小城,南凭津流,北结环雉,金墉漆井,皆汉所修筑。”汉城规模十分宏大,且城址基本与今城址重叠。自汉而降,历代对汉中城均有筑修。尤其是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 年),朝廷曾下诏大规模地修筑汉中府城。明洪武三年(1370 年),汉中知府费震又重修,据文献记载,当时汉中城周九里八十步,高三丈,下阔二丈五尺,上阔一丈五尺,从而奠定了今汉中的城市规模。

(原载《古汉台胜迹》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作者简介】王景元,原陕西省书协理事、汉中博物馆副馆长。现汉台区书协主席。

总编:熊建华

执行主编:胡彦琛

本期审核:田也,责编:天辉,序号:1690

Hash:48c09cbad5591cdc0a85471aa1adf53255b49260

声明:此文由 赤土岭文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