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周边竟然有这么多免费古镇,好玩不花钱,周末走起!

胜芳古镇

胜芳始建于2400年前的春秋末期,原为水乡,最初因地处河堤汇合处而得名堤头村,公元前278年燕王以武力收复此地,取共享和平之意,改堤头村为武平亭,后为避讳皇帝年号且因渭水河流经此地,遂将武平改为渭城

北宋仁宗年间,苏东坡之父苏洵在本地任主簿之职,将南方种植水稻莲藕的技术传入白洋淀东淀,渭城的广阔水域呈现一派芦稻相映,菱荷飘香的景象,文人墨客竟相吟咏“胜水荷香”、“胜水流芳”等诗句,从此渭城改名为胜芳。

古时的胜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商贾云集、风景秀丽,相传乾隆皇帝曾三次亲临东淀,留下“南游苏杭,北游胜芳”的美誉。

韭园

西王平镇园村坐落在九龙山脚下,为门头沟区王平镇辖村,整个韭园农庄由东落坡、西落坡、韭园、桥耳涧四个小山村组成。据传说,过去这里的人们主要以种植蔬菜为生,尤其以种植韭菜而闻名,因此而得名韭园。

村子里还拥有三义庙、碉楼、京西古道马致远故居、牛角岭关城等人文景观,村内建筑在百年以上的古院落多处。该村成村古老,应在辽金时代,因村中有些古迹是在金元时期。该村是京西古(大)道上的“王平古道”出入古道的第一个古村落。

韭园村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各种树木种类繁多,可以称作水果基地,“三季开花,四季有果”。所有来到韭园村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对于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人来说,难免又要大包小包的往回带,让家人、邻居尝尝这“天然”的味道。

农家小院更有特色:浓荫半遮,小桥流水,青砖灰瓦,随处可见,环境幽雅,古朴自然。元代著名词人马致远的一首著名词句:“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曲让多少远离家乡、四处奔波的旅人顿生思乡之情。词中所描写等景物,在这里都能找到。虽然很难有史料佐证,但是韭园村的村民们都相信,这里就是马致远的故乡。马致远确实是元大都人。

地址北京京西九龙山

河西

河西原名柳林营,公元前127年武帝元朔二年建驻军城(奚城),经过680年苍桑由城演变为村落,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四面环山是一个小型盆地,坐北朝南,村前的潮河犹如一条玉带绕村而过,前山名为青龙山,河西村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河西村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村内有吕祖庙、清真寺、提督府,参将衙门,守备衙门,校军场,点将台,驻军众多景观,文化底蕴深厚。

在村域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西大梁和沿青龙山至东关的北齐长城,有姊妹楼沿卧虎山至八道楼的明长城万寿山上的吕祖庙,北面的万寿行宫明朝的清真寺等。

河西村的古老文化,建筑风格,古建筑的庙宇,历史政治事件,战争的记载,神话传说,民族的特色等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他们在感受这里的自然气息的同时,也深深地被河西村的文化底蕴所感染。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

村内流传的一种独特语言,被北京称为“半拉子话”的“露八分”,是明朝末年由古北口流传至北京的。是中国少有的民间用语。

位置: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潮河西岸

吉山

北吉山村紧临丫髻山山上明清遗迹真武庙,碧霞元君祠,民间曾有“东有丫髻山,西有妙峰山”的说法。

丫髻山碧霞元君祠始建于唐代。来到这里,可从山脚下的紫霄宫观音堂走起。

一路欣赏东岳庙、回香亭,到山顶再看看碧霞元君祠、玉皇阁钟鼓楼与两顶之间的三皇殿。

自清康熙朝起,此处成为皇家寺庙,丫髻山庙会便脱胎于此,如今已成为华北地区四大庙会之一。

位置:平谷区和镇域西北部

岭西村

黄岭西村是爨柏景区主要村落之一,村中用石块铺就千米路段,民居排列两旁,恰似一幅山居图。

这里还是一座红色老村,主街尽头有一座明代的“灵泉庵”。

黄岭西村是抗战模范村,仅1940年一次就有36人参加子弟兵,“母亲叫儿子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组成了青史留名的“黄岭西排”,充分体现了平西抗日革命精神。先后有15人牺牲在抗日前线,3人牺牲在解放战争战场,为民族的解放、共和国的建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位置: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

琉璃渠村

琉璃渠村是经历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古村,琉璃烧造工艺是该村传承千年的技艺。该村保存有规模完整的琉璃厂商宅院、北京唯一一座黄琉璃顶清代过街天桥、万缘同善茶棚、古道,古韵依旧,犹如置身于历史隧道西山大道古道遗址以及数十套清代民居院落等建筑文物

从琉璃渠村东穿过闻名遐迩的过街楼,走在村中的老街上,竟然不时地听到小贩沿街叫卖的吆喝声,仿佛找到老北京的感觉。昔日的琉璃渠不仅是享誉京城的琉璃之乡,还是店铺林立的商业重地。漫步小街和深巷,古民居、过街楼、关帝庙、琉璃窑址。

当年,前门附近有专门生产琉璃的琉璃厂,乾隆年间被迁走,于是,就有了琉璃渠村。这是离北京城最近的一个村落,也是全中国唯一一处“中国皇家琉璃之乡”。西山大道从这座村落的主街穿过,有北京唯一一座黄琉璃顶清代过街天桥。还有关帝庙、万缘同善茶棚、琉璃厂、古道及三合院、四合院等古民居遗址。

位置:北京市门头沟区三家店永定河古渡口西岸

柏峪村

据说在8000年前就有原始人活动,明代成为一处军事重镇,这里家家户户都有照壁,照壁上或题写大字或画上水墨画。

还有一座天津关遗址,史书记载,与当时的居庸关紫荆关龙泉关齐名。

村落位于京郊著名古道——京西古道边,在进入黄草梁景区大门之间,还有一处摩崖石刻,可见其历史悠久。

位置: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北12公里处

门票:免费(爨柏景区35元)

桑峪村

随着历史的变迁,桑峪村大部分古建筑已成残垣断壁,但部分古老民居建筑依然得以保存下来,以清代建筑居多。村落中古老的四合院、三合院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门楼、影壁更是让你目不暇接。砖雕石雕木雕雕刻之精美,艺术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徜徉在古老的村巷之中,让每一位造访者都感受到这一古老村落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

桑峪村原有十二条胡同,两个过街楼和一个村西边的"官大门",如今官大门已不复存在,十二条古老的胡同大多已失去了往日的风貌。但一大一小的两个过街楼和保存较好的几条村巷仍能展现当年桑峪村的村落建构的格局,诉说昔日的辉煌。村里有一座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天主教堂。

桑峪村与潭柘寺灵水村毗邻,村北的古刹广慧寺建于明永乐十五年。站在村庄望都峰的峰顶上,可以看到首都西长安街,由此也称定都峰,寓意是首都的“定海神针”。村后还有一条桑峪古道,当年,古道连接蒙古草原和北京城,让桑峪村的蚕丝远销他乡。

位置:京西门头沟区斋堂镇桑峪村

门票:免费(爨柏景区35元)

本文由指尖廊坊编辑整理,转载须联系授权

商务合作 | 加微信:13373463350

Hash:b17c3bf8c9e9f12e9e9f7016d790ee72a7d1aeb5

声明:此文由 指尖廊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