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普利特古城依然秉持着欧洲的文化传承

——巴尔干半岛探秘之旅十

扎达尔老城外入住的酒店用过不错的早餐,我们出发,沿克罗地亚境内的E65号高速公路,前往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另一座古城斯普利特。这依然是一段景色优美的高速公路,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本老头依然用相机记录着沿途的风光。当我们翻越一座高山的山顶开始俯冲下山时,匈牙利小导游指了指前方,对大家说:“叔叔阿姨们,前面的城市就是斯普利特。”本老头坐在头排,当然是第一时间举起了相机。接着,小导游又说:“大家看右侧的山顶,那里有一座城堡,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时期修建的,现在依然在使用。不过,我们没时间前往参观了。”尽管心里有些遗憾,但本老头清楚,旅行不可能求得完美。

我们的大巴司机,非常友好的一位匈牙利哥们。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斯普利特。下面这张照片是斯普利特城外大山深处的村庄和城堡。

斯普利特作为克罗地亚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整个亚得里亚海岸最大的港口城市。据说,在古罗马帝国时代,斯普利特是贩卖奴隶的最大港口,从巴尔干半岛运往罗马都城的奴隶中,绝大部分在这个地方“装船”。也可能是当年斯普利特港口运输业的兴盛,直到今天,它依然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港口之一。

斯普利特的观光,我们是从古城的北门开始的。刚刚拐进北门的城墙外,一尊特别高大的铜像便矗立在了眼前,据说,这座铜像本人的名字如果汉语翻译过来叫“宁”。那么,为什么在斯普利特古城外会用纯铜打造一尊如此巨大的人身铜像呢?匈牙利小导游告诉我们,这位叫“宁”的人,用毕生精力将克罗地亚各地方言统一到了一起,使克罗地亚这个民族从此有了自己的语言,在克罗地亚民族中,这个人的伟大高过任何人。在这位巨人的脚下,本老头专门拍了一张他的大脚,当地人说,只要摸一摸他的脚趾头,就会幸运无比。本老头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坚决果断地摸了三回,力争幸运三辈子!

在下一篇游记里,本老头要专门记录一段与斯普利特古城有关的罗马帝国后期的改革家戴克里先大帝的一二三,那么,戴克里先大帝为什么会在克罗地亚的东海岸修建一座行宫呢?戴克里先的故乡在今天黑山境内的杜克利亚,因为斯普利特这个地方距离他的故乡不远,而且景色优美,于是,戴克里先决定就在这个地方修建一座供他退休后使用的行宫。从公元293年开始,行宫以罗马军事要塞的标准开始建造,行宫的南部面朝大海,以宫墙和城楼围合,占地38000平方米,行宫的水源则从亚德罗源泉通过引水渠输送到行宫。

上面这张照片是电脑复原的“戴克里先宫”。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行宫的中殿,没有了顶棚依然会感觉很壮观。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古罗马时期的引水槽。

公元305年,宫殿竣工,随即戴克里先大帝便主动从罗马帝位上退下,成为罗马史上第一位自动隐退的皇帝。几年后,一群罗马元老院的贵族们来到“戴克里先宫”请求他重登帝位,帮助罗马帝国克服当时的政治危机。戴克里先不仅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而且还带着他们参观了自己的行宫,并表示不会离开自己双手设计创造的美丽花园,这个态势表明了他在统治罗马帝国21年后,已经毅然决然地不再回到政治旋涡之中。随着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戴克里先宫”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戴克里先宫”中宫的大门,1700多年,依然保存的如此完好。

如今,“戴克里先宫”作为斯普利特古城的全部,已经被之后的各时期建筑所取代,在行宫的绝大部分废墟上建起了居民住宅,宫殿核心部分的四周全部被小商品店、广场和集市占据,而在戴克里先陵墓边缘修建的圣杜耶大教堂,则成为了今天古城的中心,而教堂钟楼更是古城的最佳观赏点。对本老头来说,出国旅行的路上,无论走到哪座古城,都想找一个高处俯瞰一下城市风貌。走进斯普利特古城前,本老头在兜里放了5欧元,我就寻思,也没啥可买的,5欧元差不多了。结果,当我准备登上圣杜耶大教堂的钟楼时,一位哥们把我拽住了,和我说了一大堆的“乱七八糟”,最后用手指头搓了两下,我明白了,原来是让我买票啊!本老头问:“Euro?”那哥们伸出三个手指:“Three!”3欧元花出去了。

登上钟楼的最顶端,斯普利特古城便尽收眼底了。尽管眼前掠过的红顶建筑早已不是1700多年前的模样,但它依然佐证着古城历史的变迁。本老头和同团的伙伴们在塔顶呆了很久,一来为了拍照,二来当然就是本老头自个儿的心思了。站在钟楼之上,用相机记录古城的风貌,也在心里默念着古城的往昔。斯普利特同扎达尔古城一样,已经非常好地把罗马帝国时代的城市模样展现了出来,这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只在欧洲才可以体会到的文化传承。

下面这张照片是古城的东门。

下面这张照片的八面菱形屋顶就是戴克里先大帝的陵墓。

教堂钟楼旁的庭院广场在古罗马帝国时代是整个皇宫的中殿,今天见到的只是中殿顶棚不见了,但从照片中依然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当年皇宫的辉煌。在钟楼底部有一尊“人面狮身雕塑”,那是古罗马帝国大军攻陷北非的埃及后抢夺回来的。

从“人面狮身雕塑”的下面拐进一条小巷,便是戴克里先大帝的陵墓。门口处有两位好似守门的妇女,本老头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陵墓大门,意思是我想进去。结果两个人一起对我开始了“no,no!”,本老头拿出登上钟楼的门票,这两个人依然“no,no”个不停,本老头憋不住了,顺嘴说了一个单词,“Money?”,这两个家伙立马笑了,“yes!”,我问:“Euro?”,回答:“Two!”两欧元又没了,兜里一共揣的5欧元全没了。钻进地下的戴克里先陵墓,里面几乎空空无也,一对老夫妻在一尊雕塑前读那上面的文字。我就想,戴克里先大帝执政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还是“魔.教”,也是基督徒遭遇迫害最为残酷的时期,这座女人的雕塑不应该是圣母玛利亚吧?

在斯普利特古城内还有一个很小的广场,广场南侧有一座在本老头眼里非常漂亮的钟楼。一眼看到它时,便举起了相机。但举步走近这座钟楼,发现钟楼旁的建筑上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浮雕。本来只想留下本老头感兴趣的东西就罢了,但就在我们马上离开古城前的十分钟,小导游拽着我又跑到了这里。他告诉我,这个浮雕中的人物是很久以前斯普利特古城的大主教,因为个子太矮,只有1.45米的身高,所以,在长衫的遮挡下,他都是踮着脚走路而不被别人发现。对于这位大主教的功德,人们并未记得多少,但他踮脚走路这件事儿却广为流传,直到今天。

说到上面照片里的钟楼,本老头还要再写上几个字。为什么西方教堂的钟楼顶上一般都会有一个大钟呢?它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穷人掌握时间。在西方的远古时代,除了贵族,绝大多数人是买不起手表的。一般在城中心都会有一个大钟,但城市扩大以后,住在距城中心较远地方的人们就很难看到时间了,于是,在教堂钟楼上挂一个大钟也就慢慢兴起了。

本老头一个人在古城里闲逛时,还发现了下面这个地方,因为不会说话,导游和其他同伴又不在身边,本老头只是好奇,就在这栋建筑旁拍了几张照片。戴克里先大帝执政时,罗马帝国还是一个多神教国度,戴克里先最为敬仰的就是朱庇特神,因此,古城内还留有一座朱庇特神庙。我就寻思,这栋建筑即收费,门前又有一尊“人面狮身雕像”,会不会就是朱庇特神庙呢?

本老头一直都觉得,出国旅行是需要读一点历史的,如果对到访的目的地没有一点最起码的了解,即便听了导游的讲解,也绝对是听的“糊了巴都!”如果用全国人们都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老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即便读了些所到城市的人文历史,很多地方都需要回到家以后,重新再来一遍之后才会更清晰。旅行,绝不仅仅为了长见识,对于本老头,我是想让自个儿的生活更清晰。

Hash:4fc8e787e66d78c09e03f7b0970584a7452a80ea

声明:此文由 走过非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