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推荐:青居古镇

传说一:

太上老君来到南充,青牛饮河水牛头堵水,形成359度的环流

传说二:

青居来历的传说:相传几千年前,在这青山绿水间住着紫桃、白梨、香李3位美丽姑娘,能歌善舞,精通诗画剑术。嘉陵江边烟山上有座青龙寺,盘踞着西海龙王之子九曲,每逢三月,人们必献上童女一名,否则他不呼天雨,大地干涸。有一年九曲要人们同时献上美丽的紫桃、白梨、香李,老百姓不愿意,于是九曲截断水源,将整个青居包围。3位姑娘与九曲在烟山上奋力厮杀……九曲死后,挣扎的龙尾变成Ω字形曲流。

历史方面:

青居古镇,位于嘉陵江畔的高坪区青居山下。《隋书》载,南北朝的宋、齐(公元420——502)年间,于此设“新兴郡”,据今1500多年历史。梁(公元502——557)改附郭县。《南充县志》载,南北朝(公元420——581)时,西魏(公元535——557)改青居郡,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设县原用青居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废青居郡和青居县设青居县。南淳祜九年(公元1249年),为抗蒙军,四川制置使余玠将顺庆府迁于青居山,新筑石头城,今称“淳祜故城”。元世祖中统元年(公元1773),于青居高征南元帅府及东川路,南宋祥兴元年(1278)府县治才迁回顺庆。

青居,千年古镇。嘉陵江经此而依山环绕,至山北趾为前津,纡折逶迤三十里,至山南为后津,山踞两津,垂岩一发,曲流成世界第一曲流。唐诗人姚昂诗云:“山峙两岩南北峭,地盘一水古今流。”千百年来,青居因“以地势爽垲”而货物聚集,商贾繁荣,名人游冶,能人辈出,形成了自身的古镇文化,那牛肚坝上的船工号子,次第叠起,宛转江畔;那前街后街的灯火,星星点点,昼夜通明;那巷街客栈的吆喝,如歌如唱,时兴时灭……至今,青居依然固守传统,并丰富着自己的古镇文化。

青居,淳祐故城。南宋淳祐九(公元1249)年,蒙人骑队马蹄声近,四川制置使余玠在青居山顶筑石头城,为“抗元故垒”——淳祐故城,抗击蒙军。故城因岩而建,依山筑墙,一时大江天堑设于前,群峰峭岩壁立于后,左右诸山,棋布星列,趋伏于下,如有所命,设使诸山,沿贯为垒,气势联络,实乃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隘。宝祐六年,蒙古宪宗军攻至山下,裨将刘渊杀都流段元鑑以降。元中统二年(1260年)于青居山设立征南元帅府及东川府,中统四年(1263年)正月,敕各翼军以青居山悉还成都,南宋祥兴元年(1278)府县治才迁回顺庆。历时30年的抗蒙历史,悲壮激烈,真是可歌可泣。青居,在国家的历史段落上,留下了一个小点。然而,这个小点,却让它永垂青史。

地貌方面:

昭化合川,是嘉陵江的中游,直线距离仅200余公里,而河道蜿蜒长达620公里。蜿蜒曲折、千回百转的嘉陵江,流到青居时,受阻于烟山,只好折向西,再往北,又向南、向东、向北后,回到青居的南边。由青居镇的北边到南边,仅仅400米,这一绕,绕出了359°的回旋,绕出了17.5公里的水路,绕出了20平方公里的“牛肚坝”。在嘉陵江南下的转折处,就是青居镇;在嘉陵江回旋的鼓凸处,就是曲水镇。

青居镇南北建有两个码头:北边的叫上码头,南边的叫下码头,青居人到曲水赶场、走亲戚,去时从上码头乘坐轮船是顺水,回来在下码头上岸也是顺水,这就形成了可能是中国道里唯一的“来也顺水,去也顺水”的奇特航程。

因为嘉陵江在青居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359°的“C”型湾,有了“行船走一天,步行一袋烟”的奇特景象。过去的运输,主要靠水运,从南充运往重庆以远的东西,因是下水,从上码头到下码头10多公里的水路,要不到半天时间,就离开了青居;若是从重庆运东西到南充,这10多公里的水路,靠纤夫拉船上行,就要走一天——早上从下码头出发,傍晚投宿上码头,然后又住进昨晚的客栈。如今的嘉陵江,水运早已衰落,江面上的轮船,仅仅是打鱼的蚂蚱船,三两而已。

 风土人情:

青居镇位于约南充高坪区西南部,距南充市中心约12公里,总面积为28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11236人(2017年) 。下载5个村和三个镇居委会。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自然资源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人口:11236人(2017年) 。15岁以下人口占10%,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9%。

青居古镇农历的一、四、七逢场,这天正好二月初一逢场天,四面八方的人,走路、骑摩托车、乘汽车,当然还有乘船的,把短短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商店不多,餐饮店也少,茶馆倒有几家,矮桌低板凳,茶是一元一杯,多老年人在此喝茶摆龙门阵或打长牌。倒是游动的商户,把商品摆在狭窄的街上,用一张竹笆,两张矮凳支撑就行了。这样一来,街道就更加狭窄和拥挤。

嘉陵江的河流蛇曲地貌,在青居这里像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地质公园顾问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赵逊,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评委、国家地质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工陈安泽等19名国内知名专家前往南充考察后认为,青居曲流具有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的资格。

景点方面:

一:牛肚坝,坝上田园农家风光: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周围景点众多,是您避暑郊游的上乘选择。朴实的人们,干净的房舍,美味的农家小菜,让您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二:淳佑故城遗址(抗蒙八柱青居山城

故城遗址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筑城时,在山顶因岩就势,斜筑高4.3~6.3米、厚1.1米的石头墙与东岩相接,为城之外障,又在津上筑起石头墙及城门(人称城门洞),城居其中,嘉陵江堑设于前,层崖峭壁立于后,左右诸山棋布星列,趋伏于下,如有所听命,随时准备攻击来犯之敌之势,真乃"一将把关,万夫莫开"之险隘。

三:青居烟树(南充八景之一)

青居山亦名黛玉山,直上数十仞,岿然杰峙,山顶宽100余米,四周石壁中拥天池林木葱蔚,烟雾四时不散,为消夏胜地,故有"青居烟树"之名。袁定远有诗云:一水回环两岸分,参差烟树掩霞熏,春来好向山头望,青翠重重似绿云。、

四:充国第一雄关(青居古渡前津后津)

嘉陵江经此而依山环绕,至山北趾为前津,纡折逶迤三十里,至山南为后津,山踞两津,垂岩一发,群峰峭岩壁立于后,左右诸山,棋布星列,趋伏于下,如有所命,设使诸山,沿贯为垒,气势联络,实乃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隘。

五:果州之源 (黛玉山也称烟山古果州称谓来源)

果州源头特指古时黛玉山胜产黄果(柑子)

六:千里嘉陵第一湾 ( Ω形湾)

七:天下奇观曲流(世界第二大曲流359°)

八:南充第一座水电站(南充水利博物馆

九:灵迹寺

灵迹寺原名大佛洞,是一座"半洞半屋”的特别建筑,洞宽5.13米,高约7米。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凿石为洞,造大佛三尊,每尊高丈六尺,工甚精细,佛像庄严,形体自然,表现唐代艺术的优美风格。历五百余年,至宋淳v壬子,风雨飘零,垩饰剥壤。郡帅甘大将军筑城见而惜之,施金补装。到明朝,于洞右凿佛像三尊,与唐像大小相符,并在左右岩石上刻有千余小佛像。清乾隆壬子,邑人何琬培修有记,其后寺圯。民国十三年场绅林子福等复募资建殿守护之,仍称灵迹寺。是目前南充境内历史上宗教造像的代表。洞旁,唐、宋、明、清题刻颇多,有唐开元八年巴西人雍文炳书“青居山东岩大佛像五身”十字;有宋淳十二年(1252年)雍可成撰文、南充尉曹子懋手书《重修东岩记》;有明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陈以勤《游灵迹废寺》诗一首及手书盈斗的“壁立万仞”四字;有清人何琬《青居大佛洞》诗二首及《重修青居山大佛洞序》;有清乾隆年间寺僧行彰《大佛洞》诗一首。上述石刻,除宋淳v十二年南充尉曹子懋手书《重修东岩记》(碑高181公分, 宽84公分),宋崇宁壬午年刘子晋等人的题记,陈以勤《游灵迹废寺》题记。至今完整外,其余历代均有破坏,特别是文革时期损坏殆尽。现存三处题刻,其书法笔力苍劲,风格各异,特别是陈以勤的字迹,实为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十:陈以勤(明朝宰相,青居山人故里)

十一:共和国革命先躯烈士:林修杰

林修杰,化名李大楷、罗森林,1901年1月13日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县青居场(今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一小工商业家庭。1907年,林修杰进入青居场黄家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912年,林修杰考取南充高等小学堂。1920年5月赴法国勤工俭学,共邓希贤任弼时等同学。1925年赴苏联学习。1926年12月回国后历任中共江西区委组织部长,九江地委书记,领导星子县农民起义。后任中共潘阳县委书记。1927年12月被害。

特产方面:

一:烟山牌冬菜

据《南充县志》、《南充县供销合作志》记载:“烟山牌”嫩尖冬菜始创于清 乾隆年间(1790),迄今有二百余年历史。在川菜谱中,嫩尖冬菜是近百种名菜不可缺少的佐料。民间曾流传“十里闻香不是花,青居嫩尖冬菜芽。煎、炒、蒸、炖皆可口,品尝其味果不差”的民谣。有诗云:冬菜出烟山,苍桑数百年。清香又脆嫩,味美更缠绵。产于“中国冬菜之乡”、“中国冬菜第一镇”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的“烟山牌”嫩尖冬菜是精选十字花科属芸苔叶用芥菜中的优质绿色箭杆菜为原料。该菜岁寒生长,隆冬成熟,采收后剖心挂晾。经日晒夜露,风吹雨淋,霜煎。菜叶逐渐萎缩,从菜心中生长出嫩芽,再将嫩芽剪下,按祖传配制十多味纯天然香辛料,秉承传统工艺生产加工后,置土陶罐内,采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历时三载,自然发酵腌制而成。其色黑褐、质脆嫩、味清香,经检测富含氨基酸、乳酸、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增强人体机能之功效,是佐餐调味居家旅游和馈赠之珍品。在清•乾隆年间曾作为朝廷贡品而名满京都。清 袁枚《随园食单》记载:腌冬菜,淡则味鲜,咸则味恶。然欲久放非盐不可。三年后开之,润泽黑褐,脆嫩清香,鲜美异常。如今,“烟山牌”嫩尖冬菜已名冠四川四大名腌菜、南充三绝之一,被誉为“蔬菜味精”。因其风格独特,美味隽永,成为脍炙人口的佐餐调味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二:坝上柑子橙子(果州之源)

欢迎您到青居古镇游玩我们这里有:

千里嘉陵第一湾 ( Ω形湾)

千年青居古镇(顺庆府源头)

天下奇观曲流(世界第二大曲流359°)

充国第一雄关(青居古渡前津后津)

山水田园牛肚坝(坝上农家田园风光

冬菜之乡(南充特产,冬菜之源)

果州之源 (黛玉山也称烟山古果州称谓来源)

淳佑故城遗址(抗蒙八柱青居山)

陈以勤(青居山人)、陈以陛 黄辉诗咏地

南充第一座水电站(南充水利博物馆)

这里,山清水秀。她位于南充高坪区西南部,距南充市中心约12公里,玉带似的嘉陵江绕镇而过,在此形成一个359度的大曲流,俨然一个来自外星球巨大的问号凭天而降。这里,风景优美,山上苍松翠柏,常年烟云缭绕,素有“青居烟树”之称,旧为“南充八景”之一。

这里,历史悠久。她曾是南宋蜀地著名的抗蒙军事要地。古城筑建于南宋淳祐年间,故人们称其为“淳祐城”或“抗蒙固堡”。淳祐九年(1249年)余阶徙顺庆府治及南充县治于此,并将沔州(今陕西沔县)军队调集于此,与钓鱼、大良、运山等城成为犄角之势,成为“抗蒙八柱”中之坚城。

这里,人杰地灵。她曾是明代礼部尚书陈以勤、陈以陛,和赣北红军创始之一林修杰等仁人志士的出生之地。

这里,神秘传奇。她也曾是杀害了“西安事变”中的杨虎城将军一家的国民党大特务、中美合作所白公馆看守所所长杨进兴的潜伏和最终落网之地。

这个地方的名字,叫青居。

神奇的自然奇观与优美的风景往往令人心仪,博大精深与神奇厚重的人文则又往往令人神往。旅行的妙处其实大抵就在这里。

去青居古镇寻幽访古,或者说是去轻松地走一走看一看,其实就是一件令人无限心驰神往的美妙的事情。

Hash:274c30166e0110546622d429bbb249bf05be94fa

声明:此文由 见闻实录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