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四川之川妹儿带你游金堂

金堂是“成都平原经济圈”内的重点发展县和成都市“特色产业发展区”。中河、毗河、北河穿城而过,有“天府花园水城”之美誉,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13中国西部百强县排名第52名。在2011年——2012年间,金堂获得“四川书法之乡”、“太极之乡”、“中国龙舟之乡”荣誉称号。

金堂县是著名的柑桔生产基地,脐橙、橘桔、桠柑等驰名省内外。“二金条”辣椒云顶明参土特产也远近闻名。

1.成都野生动物世界

成都野生世界坐落于距离成都市区47公里的花园水城金堂,占地5千亩,投资5个亿,是西部最大的野生动物王国

在这片适合动物们繁衍生息的乐土上,国宝大熊猫、国内首次引进的澳洲白袋鼠、东北虎、非洲狮、亚洲象、金毛扭角羚、生态大鸟笼等3万多头(只)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禽异兽与俄罗斯大马戏、海狮海豹等动物明星的表演、构成了野趣横生、生机盎然的奇妙生态空间。

同时,成都野生世界旨在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理念,景区推出了以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为主题的环保教育科普馆、动物育幼基地以及各类寓教于乐的活动,已被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和环保部门列为广大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环保教育的基地。

2. 五凤溪景区

五凤溪,位于龙泉山脉中段的沱江之畔,沱江与黄水河在此交汇,冬无寒,夏无暑,属成都市金堂县五凤镇,距成都47公里,县城45公里,成都市龙泉经济开发区42公里,简阳市37公里。全镇幅员面积62.7平方公里,是旧时成都连通重庆的重要商道。古镇依山而建,一面临江、三面环山,始于汉,兴于唐,宋置柏茂镇,清初置永福乡,清康熙年间官设为场镇,解放后正式命名为五凤镇。因其境内山极屈曲,自北而南而东,一路山山葱郁,绿水长流,遥望之若冲霄五凤,其峰有五,形似五只凤凰,五凤之间有小溪,终年水色清澈,故名五凤溪。因此五凤古镇的五条街道都以一个凤字命名,金凤街、青凤街、小凤街、白凤街和玉凤街,被人戏称为“金青小白玉”;而他们都顺山势顺河道而建,弯弯曲曲,高低错落,宽处两排房,窄处一排房,俗称“半边街”。

古镇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以来的古建筑群,是成都市唯一的山地古镇。五凤镇早在清代中叶就成为川西第一的水路码头,这里过去曾是沱江上游繁忙的水路码头之一,繁华旖旎,码头文化很发达。又兼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为代表的大规模移民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省大量移民到此占业定居,他们带来的宗教文化、会馆文化、家族文化、客家文化、民居文化与原有的蜀地文化在五凤这一方小镇相互交融,使这里的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镇内的“观音堂、福音堂、火神庙、王爷庙飞檐翘角,关圣宫、南华宫、江西馆等客家会馆雕梁画栋,环绕于镇周的十余座庙宇终日香火不断,悠悠暮鼓晨钟,声声唱经祈愿,令人忘却尘世,飘飘欲仙。”

五凤镇还诞生了中国第一位引进黑格尔哲学思想、被誉为“东方黑格尔”的著名哲学家-贺麟,在学术界可说如雷贯耳。

五凤镇2004年5月被命名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9月被列入成都市重点镇,2005年12月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3. 云顶山风景区

云顶山位于成都金堂县境内龙泉山脉中段,风景区包括大小云顶山、韩滩古渡、沱江金堂小三峡九龙滩、三学寺、炮台山天星洞等,面积为67平方公里。

大云顶山,海拔982米,山势挺拔,峭壁入云,如刀削斧砍,环绕数里;上有平地数十亩,状若城垣,故又称“石城山”,为宋末八大山城防御体系之一,是著名的抗元城堡遗址。山上林荫霭深,有“云顶日出”、“雾山云海”、“云顶晴岚”等胜景。山顶上的大云顶寺,建于南北朝,名清修寺,清康熙时重修。山上有唐代摩崖石刻造像。小云顶山距大云顶山2.5公里,山峰瘦削,全山共有110多种树木,浓荫蔽日,翠绿满山。金堂小三峡系沱江切断龙泉山脉形成,峡长10公里,山高谷深,江水奔腾出峡,气势磅礴壮观。

云顶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在此筑城,宋元战争中,先后迁至成都府路、川府路、安军等地,置“利戌司”重军防守,历经多次战斗,坚守15年,终因城内食尽而失陷。现存城门8座及瓮城、一字墙、炮台、军营、天池、水井、岗亭、水军码头等军事等遗址。云顶山有公路直达山顶,现已成为成都附近著名旅游胜地。

1) 韩滩古渡

韩滩古渡位于赵镇毗河、中河、北河三江汇合处。汉代名大渡。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梓州路转运使韩王寿曾疏濬金堂峡,改名韩滩渡。这里,自古即为水陆交通要冲。过去三江沿岸船只云集,春江水涨时,上千船只竞渡于碧波烟柳之中,因而以“韩滩春涨”名列金堂八景之一。解放后由于陆路交通发达,古渡失去昔日水运码头地位,但渡头又开发为水上旅游的胜地。这里沙明苇暗,春季碧流初泛,桃红柳绿,云水空濛,鱼跃鸢飞。古渡洲头三江汇流处,民国时代即建有“横渚公园”,现称“梅林公园”,以梅花繁多著名。民国时,-曾来此赏梅,1957年重游。公园三面环水,沿堤种植桃柳,园中凿池修亭,遍栽梅花,1990年,修建了一座寓意梅花的曲径小桥,名为“浮香桥”,上建有“芳渚亭”,与河心小岛相连接,曲径通幽,更增乐趣。

在韩滩古渡遗址处的韩滩桥,1982年兴建,为川西第一座防洪、游览综合利用的现代拱桥。桥两端各有3孔,中央反而改拱为台,左面与桥垂直筑一斜面引桥,通向河心小岛,右面修建一个半圆形平台,分水而立,台边水位标尺柱顶彩塑一只仙鹤,引颈昂然而立。台下建有音乐大厅,平台中间修建3个翠柱金瓦雨棚,雨棚装有仿竹挂落。两端4根翠色方柱,柱顶各有1个重檐金色圆顶小亭。桥面两侧罗列花萼形灯柱,两端桥铭顶部雕塑狻猊,对称布置两座重檐四角攒尖翠柱金瓦凉亭。桥上远望圣灯、云顶诸山,群峰郁郁葱葱;俯视沱江,流水滔滔东去。

沿北河之滨兴建的“北滨公园”,河水环绕。河边筑堤,堤上植树,树间种花,四季繁英似锦,群芳斗艳,绿柳成行,拂碧流黛,为人们散步、练拳、观光小憩,青年人读书作画,恋人们密约幽会的理想场所。河中水清见底,沙滩连绵,更是理想的天然浴场。夏、秋季,水上健儿踏波逐浪,游嬉于碧波清流之中。中河东岸之滨修建了基调相同的“南滨公园”。

2) 云顶石城(省级风景名胜区)

云顶石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堂县淮口镇辖区内,距县城赵镇19公里,35分钟车程;距成都48公里。云顶石城是南宋名将余玠 ,于公元1243年为抵抗蒙军而建的防御城堡,石城雄踞云顶山顶,南北长2300米,东西宽2100米,周长约7200米,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山城周围建有8座城门,且都筑于悬崖峭壁处,山城绝大部分依山势,借峭壁为城垣,中断处用石条堆砌成墙,城墙上设有城垛和炮台,城内开凿水井18口,水池32个,整个云顶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现保存有北城门、长宁门及其它古建筑约8000平方米。其中山崖上的石刻别有韵味。云顶石城风景名胜区现存云顶石城遗址、云顶山寺,另有寺、庵41处及雕塑、碑刻、壁画、塔铭等文物。全程共2431级阶。

3) 沱江九龙长湖景区沱江小三峡

毗河、中河、北河三江在县城赵镇汇合后,向东南流,切开龙泉山,形成金堂峡,今又名沱江小三峡,即鳖灵峡、明月峡、九龙峡。从赵镇乘船东下,穿韩滩桥,过蟠龙山,经星星滩、狮子沱后,群山高矗,绝壁峭然,便进入了沱江小三峡第一峡---鳖灵峡。

鳖灵峡,全峡长约16公里,水域面积24.5平方公里,峡高一般四、五百米,但因其系沱江于平原上突遇龙泉高山而形成,重崖叠嶂,拔地而起,雄关险峡,从天而降,三峡相连,各有千秋。鳖灵峡全长0.8公里,宽不足100米,又名金灌口,俗称葫芦口,相传为古蜀王望帝之相鳖灵所凿。峡内旧有憋灵迹和鳖灵湾遗址,将宽阔的沱江挤成一条碧绿的清流,两岸高山峭壁,犹如剑立,气势磅礴,雄俊异常,“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令人叹为观止。船行其中,如坠谷底。进峡处水中有“金龙船”,江左岸有“仙女坟”。船在峡内穿行,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到了三皇庙,却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庙址地势开阔,面江而立,庙中塑有鳖灵和宋末殉国名将李大全以及妙应真人等像,是过去行舟人杀牲敬香的地方。

明月峡长6公里,因江流环绕云顶清山,迂回似月而得名。峡中仰视,岸青如画,层峦滴翠,左有龙宝山,炮台山,右有大小云顶山,夹江对峙,形像各异。两岸遍栽柑橘,宛如翠橘长廊。春天,橘花怒放;秋天,硕果满枝。昔日峡中三皇滩、走马滩、蛤蟆滩、丰边滩等水流湍急,涛声隆隆。船行滩中,时而被托上波峰,时而又跌进浪谷,浪花时时扑进船舱,激湍阵阵撞击船底,一泻千里。《全国名胜大词典》又称之为“清幽奇丽,闻名蜀中”并非虚传。

九龙峡长1公里,两岸山坡高二百多米,裸露九条灰色岩石,从北岸沿山而下,穿江而过,又从南岸爬上山巅,被称为“九龙过江”。1987年,九龙峡出口处新建了一处集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泄水后滩峡依然,闸水发电时,则又阻为一个长10多公里,蓄水3600多万立方米的人工长湖,形成清流绕山、湖映山光之美景

4) 淮口镇小云顶生态沟

位于龙泉山脉中段,距成都市区48公里,距县城23公里,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紧临省级风景名胜区云顶石城风景名胜区,涉及光荣、云顶2个村。景区内花果成景面积达5000余亩。每到阳春三月,近百万株桃花漫山遍野竞相开放,每年数万人次前来踏春赏花,形成了“赏桃花、听山歌、享风情”的生态农家旅游。

5) 云顶山慈云寺

云顶山历史悠久,建在石城内的“慈云寺”始于齐梁,历唐、宋、元、明、清都有佳名,为佛教一大禅林,历史上六位皇帝对古刹都有封赐,历代不断增建,周围并有脚庵四十一处。虽历经沧桑变迁,大部都遭破坏,但现寺中尚存有清代“圣旨碑”两座及清乾隆年间精工雕凿的石结构“七佛坊”,“汉后主读书处”石碑,晋代梁佑大将军,大画家张僧繇的“洗墨池”等古迹,大雄宝殿还有于佑任、张大千书写的匾额。清代四川提督马维骐激情挥毫的“云发天表”、“云顶山”巨幅摩岩石刻至今犹存,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苏东坡黄庭坚、陆游等人畅游此山时都留下了珍贵的诗文。

慈云寺位于四川成都市金堂县云顶山顶。始建于齐、梁间,原名清修寺。历代增修改建,隋为天宫殿,唐改云顶寺,宋赐名祥符禅院,元赐名护国朝天寺,明改慈云禅院,明末清初毁于兵燹。

6) 三学寺

三学山位于县城东6公里处的栖贤乡圣灯村。相传为“蜀中八仙”之一的李八百3次学道之地。山路通往川北之古代“阴引道”上,山下“三学隘”道险而长,扼成都东北门户。唐景福元年(892),西川王建攻杨晟于彭州,兴元帅杨守亮派符昭救援,符昭进军成都,在三学山扎营,被王建部将华洪驱走。民国5年(1916),“四川讨袁军”又曾于此设伏,围歼了一营骁悍的北洋军。

隋唐时山上建有延祥、广济、鸿都三寺,后改名为法海、普济、广济,总称三学寺。寺前有古开照寺,俗名前庵。诸寺前后竹树掩映,泉壑交错,原有飞来石、佛迹石、盘陀石、皇姑坟、黄犊塔、鹦鹉舍利塔、支提石塔、七佛岩以及栖贤洞(又名琴泉)、仙人洞仙人井、洗马池和被列为金堂八景之一的“圣灯朝佛”等胜迹。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曾篆刻“龟鹤齐寿”四字于山岩上,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段文昌等,又为鹦鹉舍利塔、支提石塔撰文立碑。隋代高僧智炫、唐代高僧悟达国师、鉴源、慧观等均曾来寺讲经,悟达还请四川名画家李升在成都大圣慈寺绘制一堵《汉州三学山图》加以推崇。古代,寺内曾藏有碧玉佛龛、藕丝袈裟、锦字《心经》、贝叶金字《涅槃经》等珍贵文物,今无存。三学山,唐、宋以来即驰名川西,唐代诗人王勃、薛能、王雍、张虫宾、杜光庭和前蜀后主王衍、太后、太妃(花蕊夫人)等都曾到此游历题咏。唐宋时代不少人开龛造像,题词刻壁,后人的题咏不可胜数。

明洪武中,“以三学、云顶赐蜀藩为金雁庄”。三学寺改名“栖贤禅院”,并在寺后盘陀石上修建一座由大小八万四千座塔聚成的“释尊无量宝塔”。旅华日僧东升为塔书写了《栖贤山道场禅寺石塔记》碑文。明末兵燹,“三石”、“四塔”和珍贵文物毁灭殆尽。三学寺第三十二代住持僧大觉(法名性智),于康熙年间募化重修了三学和开照寺,均为三殿二厢房的四合院式建筑。“0”中,各寺殿宇佛像石刻多数毁破。1978年后,山上遍种果树,登山游览,山川依旧,泉壑仍存。春满桃李,夏艳榴花,秋丰柑橘,冬挺松柏。前庵开照寺前,中二殿及左右厢房已修复。中殿关公等像仍然保留,有明嘉靖十八年(1539)等重修碑记六通。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铸有蒲牢和各种纹饰古钟一口,高1.3米,口径1米。寺前永乐年间的经幢巍然屹立,下寺尚存山门香樟观音殿一间,透雕门窗,形式古朴,存南宋建炎四年(1130)的记游碑1通,历述当时山上名胜古迹。寺侧有千年铁树(凤尾松)1株,主干高2.5米,径粗1米,上有7个分枝,大者径0.2米,挺拔茁壮,连年开花。寺后有唐代摩崖造像。中寺现尚存正殿,有清道光九年(1829)重修碑记一通,石雕卧牛柱础1件。上寺门前植有巨樟2株,重檐歇山式正殿基本完好,脊上绿硫璃宝珠和鸱吻安放完整,殿内存有部分佛龛,四面观音像一座和乾隆、嘉庆、道光年间4次重修碑记。另有1件石质香炉底座,四周透雕十二人物,姿态各异。殿后“释尊无量宝塔”之顶塔依然屹立,铭刻中日文化交流的《栖贤山道场禅寺石塔记》石碑亦完好保存。

三学寺于1981年被列为金堂县文物保护单位。

4. 瑞光塔

瑞光塔,俗称白塔,矗立在金堂县城南24公里处淮口镇外的蛇山上。背靠太平寺(俗称白塔寺),面临沱江,塔为楼阁式,塔基用条石砌成,面阔八米,塔身方形,十三层。通高三十三米,全用素砖建成。黄泥、白灰浆砌,塔身底层6.8米见方,各层渐次收缩,直至塔顶,每层均为仿木楼阁四楹三开间,所异于其他佛塔的是底层西方开门。层底有斗拱七个,转角铺作有假昂。塔为空心,内置右旋式顺时针砖砌磴道可达第十层。每层设佛龛,并在当心间有卷洞假门,左右侧门也有卷洞假窗。在第十层的内壁老墙皮上还有隐约可见的彩画痕迹和一条墨书题记,文日:“府城孙寄行宝祜(癸丑)仲夏吉日到此游”。

此塔原有铁铸高大塔刹,据传,清代被雷电击落,除此以外,此塔经历了千百年来风雨侵袭和地震威胁,却仍巍峨雄立沱江之滨,装点着淮州古镇,有力的证明了古代建筑水平和劳动人民的精湛艺巧。登塔眺望,远观山光,近览水色,绚丽景物,历历在目,发古幽思,激人情怀,确为一处市郊旅游胜地,白塔临江被列古金堂八景之一。

此塔究竟建于何时?据《县志》记载:“瑞光塔在怀口镇白塔山,创始无考,隔江为怀安军故址,则也唐宋来有之矣”。具体年代不详。过去大家公认为宋塔。近年在太平寺侧发现一块明嘉靖三十二年《培修本庙碑记》,其中有云:“佛塔胜景创自东晋,以至宋代绍兴十八年岁次戊辰之秋,寺住持僧悟明禅师经理培修”。加上太平寺曾有石刻楹联云:“太平古刹卓乃汉宣垂建;宝塔祥光原由东晋初修”。(此联已残,现砌于该寺北围墙上)塔基东面还有隐约可识的一副镌刻对联云:“晋武洪都×壁×;××怀镇塔碑×。”由于这些原因。遂又有塔建于东晋之说,依笔者之见,似仍应以建于宋代较为可靠。

一、西魏时,此地始建为金渊县,唐改金水,宋置怀军辖金堂、金水二县。东晋时,虽曾以此地建立金水戍,但仅为军队驻地,不是行政建置所在,是否有大量居民及佛寺?尚无确证。

二、隋代以前四川古塔多为木塔,据记载,隋代益州福感寺法聚寺塔,楚州、利州信州舍利塔,隆州禅寂寺、梓州华林寺塔,雒县宝兴寺塔,晋源等众寺塔,都是木塔。唐宋时才多建为砖、石塔。

三、我国早期佛寺布局是“寺塔一体、塔踞中心”一般塔都建在寺庙中心,唐代以后,塔才移建殿后或另建塔院瑞光塔不在太平寺中轴线生,实即建于太平之塔院,亦可证不会早于东晋。

四、唐宋时,四川佛塔以方形为主。此塔亦为方形,而且门窗、过洞及外墙与塔室间均用宽4.5,厚1厘米的扁铁条加固,施工精良,这些做法都是四川塔固定的工艺规程。

五、宋人王象之于嘉定年间编纂的《舆地纪胜》对怀安军各塔,如三学山鹦鹉舍利塔、友提石塔等均有记载,但对此塔从未涉及。

根据以上各点,不能只看佛寺碑记和寺庙对联,有的虽可作为史料,但也有不少是寺僧为炫耀本寺资历而夸大其词甚至故弄玄虚。金堂瑞光塔从史料记载及其结构等看,说是南宋所建,更为可靠。

5. 贺麟故居

贺麟故居纪念馆位于四川省金堂县五凤镇,2014年11月10日建成。

贺麟(1902—1992),四川省金堂县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贺麟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镇。贺麟学贯中西,在中国哲学方面也有极高造诣,是“新心学”的创建者,是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6. 白马涌泉

白马涌泉早在清代就被列为金堂八景,民传传说为三国名将赵子龙洗马处,但无从考证,但据称在6、70年代该泉流量还有0.3立方米/秒,但随着人口的增多,生产需要,其后农民在其周围掘沉井数十口,致使水源截断,白马泉干涸,唯存有旧塘,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后来投资兴建了白马泉度假村。

7. 三星伴月

三星伴月严格来说并非清代金堂八景之一,80年代城厢被划入青白江区时,金堂八景的白塔临江等三景被划出。因此才有了三星伴月之补充。三星伴月位于现三星镇来宝沱村(一说为星月村),由三座土丘组成,与沱江相望。三星镇因些得名。金堂水利志载沱江流经三星伴月、来宝沱,说明三星伴月应在沱江岸边,同时原三星乡政府驻地为来宝沱村,也应证了来宝沱说。星月说主要为名间传说,没有证据。

8. 金堂县城—赵镇

金堂县城—赵镇,为千里沱江第一城。三河一江环绕,堤岸绿树葱笼,花团似锦,被誉为“花园水城”。沿江有亭台楼阁,曲径回栏,石彻长廊,绿云浮堤,花草拥岸,呈现“山河错落、湖岛相依、人水共生、景城相融”景象。漫步这绿丝垂柳、花团锦簇的河滨公园;眺望龙泉山迤逦起伏、郁郁葱葱;俯视江水如蓝,波光潋滟;或荡舟、或品茗,或嬉戏,让人领略水城的万般柔情和温润。

景点

1) 国际铁三赛事基地:成都·金堂国际铁三赛事基地位于成都市金堂县官仓镇,2012年8月建成,是西南地区唯一的赛场,紧临北河,距离金堂县城3公里,在2012-2014年3年中将连续举办基本国际铁人三项赛事(游泳、跑步、自行车),2012年9月8日-9日已成功举办首届赛事。

2) 高尔夫运动中心:在4200余亩土地上,美国专业高尔夫设计公司JMP集团充分利用了原生态地形坡地、台地的起伏变化,精心筑造出了这座18洞标准72杆国际锦标赛级的高尔夫球场。球道占地1200亩,全场7224码,以森林溪谷为基础,巧妙地将草地、湖泊、沙地和树木等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由国内最具知名度的专业高尔夫管理公司朝向公司依原生地貌就势进行承建。其坐拥原野生动物园的天然植被和地貌,旨在打造西南乃至全国著名的天然浅丘球场。

观岭高尔夫球场为那些不遗余力追寻完美技术的球手增加了运动挑战性。作为成都球道坡度起伏最大的球场,也是沙坑最多的球场,全场一共142个沙坑,同时也赋予了球场多色彩、多变化的景观效果,这些都给打球增加了更大的障碍性和乐趣性。然而最值得一提的是17号球道,它地处悬崖边上,无论难度系数、趣味性,还是观赏性,均为成都首屈一指,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果岭两层,前后坡度落差较大。而当你站在悬崖端上,正好感受一个好的有性格的高尔夫球场带给你另类的高球体验。6号球洞纵深前低后弯,落差近30米,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坡路弯转弧度较大,两边花木随着不同季节,演绎着变幻无穷的色彩。水中的荷花、蜻蜓,香樟树上的鸟啼,果岭的生命绿与后方山崖花木的激情红,这些宜人的景象让人返朴归真,特有“采菊东篱下”的意境。3号球道则利用原莫里森湖打造出精美的岛中果岭,在打球休憩的片刻你可以看见一泓碧水在眼前展开,飞鸟就在丝绒般的湖面上游弋,童话般的感受成为你不会因为时间长而厌倦一个高尔夫球场的理由。7号洞地势高,最宜临河观景,18号洞水障碍比较多,12号果岭比较小,中低左右高……观岭18洞每一洞都能带给人与众不同的惊奇感,不停变化的风景,让你不知疲倦。

球会配套有蓝光·观岭悦庭度假酒店——异域风情精品奢华度假酒店,毗邻1200亩高尔夫球场及山峦起伏田园美景。纳于青翠葱茏之间,显于异国文化之上。SPA、美食泳池……,商务休闲、修身养性……迷醉异域风情,尽享现代奢华!

除高尔夫球场外,观岭球会还拥有国际赛事标准的6片室内外网球场,总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投资近千万。室内网球场采用新颖、大气的高空雨阳棚设计,完全没有室内球场的压抑感,加之高尔夫球场的衬托,让您随时融入大自然的怀抱。 往来有名流,谈笑皆泰斗。观岭高尔夫会所作为必备的高端商务更是让您不容错过。会所总建筑面积达7000多平米,总投资近1个亿,气派的大堂吧、精致的中西餐厅、18米挑高空间的国宾级私属宴会厅、欧式宫廷般的更衣区、专卖店、雪茄吧,以及拥有70个打位的高尔夫练习场等等,均为您商务需求而准备。整个会所弥漫着无可比拟的优雅闲情,带给您绝对的尊贵、绝对的私属。

9. 中国“脐橙之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脐橙之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金堂县城东南的三溪镇白庙村境内,距县城35公里,距成都50公里,距成南高速出口13公里,是金堂县首个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三溪镇享有“中国脐橙第一乡”之美誉,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引进种植优质脐橙,是金堂县的脐橙主产区之一,现有脐橙3万余亩,年产脐橙7000万公斤,是全镇的支柱产业,多年来被评为省优、国优果品,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其独特品质享誉市场,远销马来西亚韩国等地,深受消费者信赖。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生态村”,同时荣获“2007年中国乡村旅游‘飞燕奖’之最佳新村奖”。2008年被评为“成都市旅游特色村”。

如有遗漏还请大家补充

Hash:bcaa9c24d61d2443643792b639b88a599fb375ff

声明:此文由 万物皆可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