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武宣:“赏花经济”带旺乡村旅游

人民网武宣5月25日电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传诵名句,在广西武宣县正在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

近年来,武宣县以花为媒,绽放“赏花经济”。武宣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历史人文资源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优势,围绕“赏花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探索“赏花 ”模式,拉长多元化产业链,把“赏花经济”和乡村旅游、乡村休闲进行无缝对接。

武宣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赏花经济”,必须赋予文化内涵。借助赏花游与庄园文化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开发观百亩荷花、赏千亩葵海、品文化底蕴等赏花体验活动,促进现有乡村旅游产品提档升级。

看百日菊探古月楼

“我们是慕名而来的,禄道村的百日菊开得很艳,五彩缤纷,美不胜收。赏完花,我们还可以参观花田旁的马岭月楼庄园,领略古庄园文化底蕴。”从柳州过来赏花的张先生说。

近日,武宣县东乡镇禄道村的百日菊已悄然绽放,吸引不少的游客前往赏花、游玩。据统计,禄道村每个周末接待游客均超过1000人次。该村还引进金桂旅游公司打造千亩桃花旅游基地,推行“农行 企业 基地 农户”发展模式,让游客可在禄道村领略"十里桃花"的诗情画意。前期600亩优质桃花旅游基地项目现已开工,禄道村周边村民届时可以享受“赏花经济”带来的实惠,建设“农家乐”,预计项目辐射带动420户农户搭上赏花致富之车。

赏四季花访将军第

武宣县东乡镇的刘炳宇庄园和将军第远近闻名。该镇依托浓厚的庄园文化,深入推进农旅结合,打破季节性局限,提出了“春桃、夏莲、秋葵、冬菜”四季花发展模式,即春季有桃花、夏季现莲花、秋季赏葵花、冬季看油菜花,形成常年的赏花旅游经济。其中围绕刘炳宇庄园的百亩葵花景观入选“中国丽田园”,吸引了区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2011年以来,武宣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金葵花旅游节。去年国庆假日期间,武宣县依托金葵花节共接待游客25.21万人次,旅游总消费1.1亿元。武宣县的古庄园文化、金葵花文化成为了来宾市“一县一品”重要文化品牌。节庆之后,每周末河马村夜游下莲塘”都有点灯仪式、音乐喷泉秀,梦幻下莲塘进入常态化。该村2017年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0000元。

赏花经济正发生 “蝴蝶效应”

盛夏时节,武宣各地荷香四溢。以盘古文化为依托的武宣县螺山生态产业核心区桐岭荷花基地,游客白天可赏荷摘花、垂钓鱼虾,品尝河鲜美味;晚上可夜观荷塘,听蛙声虫鸣,体验乡村露营。4年来,桐岭镇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以建设园林式生态农村,带动当地600多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和投工投劳实现了脱贫致富。

目前,东乡武兰观赏莲花种植基地的百亩荷花也竞相开放。该村在东乡镇党委的引导下,依托“生态花海”,成功组建村级混合经营合作社。通过立体种养方式,在莲花田里生态套养荷花鱼、小龙虾,以观赏荷花,销售莲蓬和套养鱼虾促进农户增收,充分发挥赏花经济的“蝴蝶效应”。六月,东乡荷花将进入盛放期,届时游客不仅可赏荷品荷咏荷,还可以体验采摘莲蓬和荷叶,制作荷花鸡、莲子酒,品尝新鲜美味的莲子粥。今年,预计该村可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上。

“赏花经济”,不仅赚了“人气”,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解决就业、提高群众收入,还让衍生产业链获得“二次收入”,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庞革平、林航宇)

Hash:31e137e5990e762fb0030a5f066aa1dedafb4292

声明:此文由 人民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