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这个曾是荒野坡草的地方,现在美成这样,家喻户晓!

* ▲

荒坡地变身休闲旅游景点

——记武宣县玉马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卓正伦

李干金

一汪碧海,一滩金沙,一片翠林,一座险峰,还有一辈子吃不完的海鲜美味……这就是金庸笔下黄药师的居所——桃花岛。一直以为这样的地方只该是传说,在武宣县武宣镇码头村,笔者还真看到了这么一个桃花园。

桃花飞雨三月红”,“溪上桃花三月春”,“兰桡三月泛桃花”,这是诗人笔下的桃花盛开,姹紫嫣红、美轮美奂景象的诗句。 3月9日,笔者走进码头村桃花园,尽情欣赏着一朵朵美丽的桃花,花上的蜜蜂嗡嗡地飞着,小蝴蝶飞来飞去。桃花与园里间种的格桑花、油菜花相映成趣、美不胜收!游客边赏花边拍照留影,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游客走进玉马休闲农庄的桃花园赏花,流连忘返。(李干金,摄)

这个桃花岛是谁的?3月9日,笔者到武宣镇码头村桃花园探访。主人叫卓正伦,是土生土长的码头村人,虽然个子不高,但人沉稳、干练、淳朴。一杯茶水下肚,卓正伦打开话匣 ,谈起他的创业人生。

返乡创业谋发展

从武宣县城过大桥不远,往右进入一条路,经过几公里就到了一个小村庄——武宣镇码头村。

武宣镇依托码头村码头历史和人文底蕴和美丽江田园风光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把码头村定位为“码头文化的遗址、特色农业的样板、生态旅游的胜地”,打造成集乡村风景观光、生态农业体验、休闲娱乐美食、农家旅馆服务、乡村特产乐购于一体的魅力乡村旅游区。

玉马休闲农庄大门(李干金,摄 )

谈到码头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码头村村民卓正伦。在外打工漂泊20余年的卓正伦,2010年底回到了家乡。500人口的小村,一亩地几分田,全村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甘蔗为主,种植规模小,想在种蔗脱贫致富比较难实现。

码头村村路口往里约200米处,有一个被群众称之为死角地带(四周没有路,长年毛草丛生,地形凹凸不平)的荒坡地,面积55多亩。村民说在当年分给农户耕种都懒得理。卓正伦偏偏看重了这片处女地,租下开发尝试搞旅游项目。“卓正伦不知道哪根神经出问题了,租这种瘦地块来搞旅游开发。”消息一传出,有的村民在他背后引起流言蜚语,等着看他的笑话。卓正伦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对他也持不同的看法:“老老实实种甘蔗吧,没什么风险,踏实些!”“养鸡、养猪总比搞旅游接地气!再说你有搞旅游的经验吗?你是搞旅游的料吗?……”

基础设施建三年

卓正伦看准了的事情,撸起袖子大胆干!由于自己资金少,单干的话,力不从心。2013年3月,他和两位村民合股创办了武宣县玉马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每亩1500元租金租那片55多亩荒坡地,第一年平整土地,搭建棚子,种上40亩观赏桃花。第二年桃花开了,卓正伦在桃花园入口处收费,每位游客交10元,就可以入园赏花拍照。“一个农民搞旅游,我完全没有经验,真是摸着石头过河搞啊!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好好干了!”卓正伦说。

玉马休闲庄种植的油菜花和材料桃花相交辉映(李干金。摄)

搭建棚三年,卓正伦看守三年,白天黑夜看护农庄。“整整三年庄园没有收入,一直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说这话时,卓正伦感慨万千。在合作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裕达集团和仙投公司分别为合作社捐10吨水泥;住建局捐步行石板500块;县农业局为该合作社资助15万元用于对一张鱼塘举行硬化;自治区审计厅和县审计局共资助10万元给该社用与基础设施建设;县供销合作社免费为该合作社制作玉马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广告牌和门牌。目前,该合作社总投入超30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带动致富获双赢

码头村先后建了候渡长廊、文化广场、综合楼,游客越来越多到该村旅游。有的村民看准时机,在旅游区内种植了花卉,摆摊卖粥、卖粉,增加了收入。“游客到我这里欣赏桃花,去旅游区吃粥、吃粉,我们的玉马农庄带动了群众致富。原来的村民没有在旅游区经营餐饮时,帮蔗农砍甘蔗,一天收入70元。现在卖粥、卖粉,一天100元左右,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卓正伦说。

游客在码头村候度长廊河边的油菜花赏花拍照留影(李干金,摄)

2015年,玉马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经营范围,实行立体经营,养殖鸵鸟、种植桑葚果、林下养鸡、建餐厅。住宿、玩乐、卡啦OK、麻将等一条龙服务,使游客玩得开心、吃得开心、住得舒心。2016年,卓正伦经营的合作社开始红火起来,今年春节初一至十五仅半个月时间,码头村游客量超过10万人数。80%的游客进入玉马农庄游玩。去冬以来,玉马农庄经营餐饮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春节至3月中旬,我们农庄收入10万余元。”卓正伦说。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码头村的玉马农庄桃花园的桃花盛开,候渡长廊河边的金灿灿油菜花开,一批批游客接踵而至,码头村成为武宣县郊区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随着游客的增多,玉马农庄餐饮经营越来越红火。为了增加服务员,卓正伦聘请固定长工贫困户5人打理餐饮生意。在春节和五一节前后,及农庄里的水果收获时,每一天务工的贫困户达20人,贫困户不出村就可以在村里务工增加收入。今年3月8日当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一批批游客接踵而至,游客边在桃花园赏花拍照留影,一边等候吃窑鸡。由于游客多,玉马农庄的窑鸡生意空前好,全天26个土窑不够用,有的游客情愿等到天黑吃上了美味可口的窑鸡,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游客从旅游大巴车下来,按捺不住走进鸫花园赏花拍照(李干金,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卓正伦创建经营的武宣县码头村玉马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荣获自治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在卓正伦的带动下,码头村目前有休闲农庄发展到7家,餐饮、烧烤解决游客的吃饭问题。“旅游产业是一种朝阳产业。事实证明,卓正伦创建经营的玉马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成功的。”村民对卓正伦的创业精神竖起了大母指。

小编工资已与ZAN挂钩,一赞一分钱,求!打!赏!

Hash:f518e4748d999e79a02db096e62cb2b9f7332422

声明:此文由 武宣百事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