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周末上林游攻略在这里...

上林之行是因为明朝的这个猛人兼奇人-徐霞客

周五下班后,拖着行李箱直奔广州南站,乘坐晚上7点半的动车直奔广西而去,车票不贵,一等座173元。晚上10点40左右到达宾阳,这两日陡然降温,清冷的夜晚,有老友相迎,如喝了一碗热乎乎的甜米酒,心里暖暖的,通体舒泰而妥帖。不禁想起那句著名的广告词:冬天喝热的果珍,嘿嘿,一家人暖在心头......从宾阳到上林,70公里的车程,等到入住天龙湾酒店,已是午夜12点,今晚,睡个好觉吧。

上林之为外人知,要感谢前面所说的那位猛人,300多年前,他曾在这里盘桓54天,这是他一生游历过程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现存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中有1.4万字生动描述了上林的美景与人文。

周六上午,悠闲地吃完早餐,我们来到离县城12公里外的三里洋渡景区。

景区门口有一座孤立的小山,拾级而上来到半山的观景亭,从这里可以俯瞰三里洋渡的全貌。

曾经的青春少艾,如今都已年近半百,但热爱自然的心不减。

社会主义新农村--下金庄。

天气有些阴沉,山风阵阵,钻入衣襟,但眼前山峦迭起,碧水萦回,仍令人流连忘返。

马蹄形的霞客半岛。

此情此景,禁不住搔首弄姿一番。

若是金秋时节,稻谷尚未收割,你会看到这样的浓墨重彩。

在景区门口看到这样的雕塑有些不明所以。

原来这是壮家人用山叶编织包粽子,因为形似羊角,所以叫"咩咩粽"。

霞客古渡的游船。

浣衣的村民。

河水很绿很绿,绿得翡翠似的。河面上倒影着远山,近树。岸边一丛一丛的凤尾竹,婀娜多姿,婆婆娑娑。

游船缓缓行驶在三里洋渡河中,河两边的田园风光奇山秀水,像帷幕一样徐徐拉开。清清的河水在竹筏底下柔柔的滑过,河面很静很静,整个河段上就只有我们这一拨游客。

汇水河、清水河清澈萦回,两岸山峰奇特苍翠,当年徐霞客所述:其山千百为群,或离或合,山虽小而变态特甚。

《徐霞客游记》一书这样记录了汇水河、清水河的风光美景:“……五里,北至杨渡,一大溪西由上林崇山中东流至此,直逼北面石山下,又有一溪北由三里山峡中南向入之,二流合而其溪即清水江愈大,循石山而东,抵迁江入都泥焉。方舟渡北山下,有卖饭者当道,渡者屡屡不绝,遂由其东溯南来溪西岸入峡。其峡或束或开,高盘曲峙,左右俱有村落。十里,峡复大开,四山围绕,中成大坞。有一峰当坞起平畴中,四旁无倚,极似桂林之独秀、向武之瑞岩,更小而峭……

弃舟登岸,绿色的田野在眼前铺陈开来,我们和老牛,都是彼此眼中的风景

向日葵大多凋谢,但鲜花如人,虽已半老,风韵尚存,哈哈

中午在白圩覃排乡清水河旁的鱼王生态农庄午饭,这是自治区认证的四星级生态农庄。

美食尚未上桌,秀色已然可餐。

八斤重的大鱼做的全鱼宴,我最喜欢的是蒸鱼腩,肥而不腻,咬下去甘香可口,齿颊留香。

饱餐之后,下午来到大龙湖景区

大龙湖是国内唯一不需大坝、依靠垒石围蓄地下水而成的天然水库,是世界喀斯特十大溶岩水库之一,图中是湖中心孤立的一座小岛,被命名为“莲花宝座”。

湖面碧水连天,波光粼粼,四周群山环抱,石峰依肩并立,青山倒影浑然一体,当地人有言:早知上林,何必桂林。

天色依然阴沉,却正有几分山色空濛的意象。

周日上午,我们来到位于大明山,隔着古民湖望去,壮族村寨--鼓鸣寨依偎在大山怀抱,色彩格外和谐。

和大龙湖一样,古民湖也是大跃进时代兴修水利的成果。

鼓鸣寨现有民居约120座,大部分为清代和民国时期修建,村里所有的居民都是壮族,据说,因寨子后山有石头敲击如鼓响,所以称为鼓鸣寨。

寨子入口处的叠石广场。

鼓鸣寨现在正在进行旅游开发,这是当地最大的一座民居,原来的主人是陈姓兄弟,现在被改造为一家土菜馆。

民居内有着中国传统的天井,抬头见天,也使得整座屋子变得亮堂起来。

经营者用心装修过,一台一凳都见古朴拙质。

朴素的灰瓦拼砌出精美的花窗。

改造后的客栈尚未开业。

小伙伴们都很喜欢这个寨子,一家人或者三五好友来这里包一套客栈度个周末是不错的选择,当得起“南宁后花园”。

墙上张贴着去年10月份试业以来门票收入明细,门票收入会与村民分成,一切都挺透明的。

寨子里处处呈现出原始的、残旧的美感。

荒废的学堂让人的心中抹过一缕悲凉。

然而移步换景,屋后两株桃花、几只肥鸡又透出勃勃生机,给人无限希望。

今日花正美艳,酒正浓烈。

而寨子前的古民湖却是另一番恬淡与宁静。

周日中午在禾田农耕文化园品尝正宗的壮族风味。

香包紫苏酿鲮鱼和八珍面令我们赞不绝口。

就要离开上林啦,油菜花也来助兴。

浓烈的花香惹来蜜蜂采花蜜。

再见,美丽的上林!再见,热情的老伙计!

Hash:232b4fe9a34b0e9f8d6fdc69f68017bb95d9edef

声明:此文由 南宁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