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青阳:文旅融合谋发展美好生活入“画”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阳县大力实施“文化名县”、“旅游兴县”战略,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幅“修身福地、灵秀青阳”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点击视频了解详情

于青阳县陵阳镇的 “天下粮仓1949”主题文化游览园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氏宗祠和改造后的老粮仓组成。旧粮站能改为旅游景点?面对众人的质疑,投资方没有迟疑,他们认为在皖南地区自然山水型景区太多,必须要另辟蹊径,实现错位发展。

▲【青阳县天下粮仓景区负责人 陈跃武】

“我们现在好多人对精神上,对文化上的需求量很大,那我们公司在考虑景区要融入文化的前提下,那我们正好借助于我们的老粮站的仓库,就来打造一个粮食文化和农耕文化,让游客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进程,了解我们社会的发展过程。”

“天下粮仓1949”主题文化游览园分为粮票博物馆、农耕文化体验馆、茶艺文化体验馆、农副加工产品展示馆、百艺馆等,突出以粮食文化为核心的展示和体验,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粮票为主题的展馆,收藏建国以来全国各地各行业20多万枚粮票,能够让游客充分感受时代的变迁和中国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海游客 郑奕平

“ 看了这个东西以后,也能勾起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对那个年代的很多回忆。同时也可以让现代的年轻人深刻地了解我们国家过去的发展史。”

旅美华侨 陈高

“这一次回到美国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大力向国外朋友推广,让他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下粮仓1949”主题文化游览园于2018年5月正式对外营业,当年就接待游客112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260多万元,今年有望突破300万元。

青阳县天下粮仓景区负责人 陈跃武:“通过项目的运行,实现了我们公司的效益增长,也带动了周边的社会效益。下一步,我们想把文化和旅游进行更深度的融合,也就是讲我们把文化搞活起来,把文物搞动起来,让我们现在这个景区真正活起来。”

农耕文明与旅游文化的有效融合在“天下粮仓1949”主题文化游览园得到充分彰显,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借鉴,也为青阳农民画画家沈扬林的创作开拓了新思路。

▲【青阳县农民画协会会长 沈扬林】

“我们到旅游山庄写生,一个是寻找我们的创作题材,现在人民的生活都富裕了,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是当前的一个旅游热点,二个我是想通过写生,创作一幅乡村旅游的画面。”

今年57岁的沈扬林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农民画学习与创作。40年间,沈扬林创作的作品达600多幅,多幅作品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奖项。回忆起多年的绘画经历,一幅幅画卷犹在眼前。

青阳县农民画协会会长 沈扬林:“这一幅画画的是我们当地的华阳水库,这个画的是水利农业的命脉,这幅作品创作的年限是70年代的中期。”

青阳县农民画协会会长 沈扬林:“这一张是我们老作者,他画的是万元户,创作的年代是80年代初期,当时万元户在我们农民的心中,大家都是羡慕的。”

青阳县农民画协会会长 沈扬林:“这一幅是反映我们当代的科技致富和精准扶贫的一个场面。”

▲【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王 伟】

“青阳农民画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延伸,但是农民画不变的是,它仍然是紧扣以我们农村为它的文化的根源,反映出了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沈扬林在潜心作画的同时,还注重言传身教,一心做好青阳农民画的传承发展工作。幼儿老师洪玉就是在沈扬林的影响带动下,不仅成为这项民间艺术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且还成为孩子们学习农民画的启蒙老师。

▲【青阳县杨田镇小天使幼儿园园长 洪 玉】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有义务把这项民间艺术发扬好,让孩子们了解它,并通过它了解农村和社会的变化。”

青阳农民画始于清同治年间,兴盛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眼下,美丽乡村、廉政文化、移风易俗等反映农村新气象的内容正成为青阳农民画的主题和主线。

▲【青阳县杨田镇人大主席 苏文彦】

“应该讲这些农民画,有效地提升了我们群众的精神生活,提振了我们群众的精气神,也提高了我们农民生产生活的价值,有效地推进了乡村治理,促进了乡村振兴。”

不仅仅是农民画,近年来,青阳县还着力推动以青阳腔为代表的系列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常态化开展了青阳腔、农民画、九华布鞋和生漆夹纻工艺的展演和展示。尤其是青阳腔还参加了央视新年戏曲晚会的演出,受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贺信表扬。

▲【青阳县文化馆馆长 汪应培】

“我们在举办文艺节目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青阳腔,我们在乡村文明创建当中,必须要有农民画这种形式去体现,因为它受老百姓欢迎,受欢迎的东西,我们就要广泛地去宣传,广泛地去推荐。”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才能起到了1+1>2的叠加效应。当下,青阳县正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的深度融合,让文化与旅游相互交融,相融相生。

▲【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王 伟】

“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我们就把农民画放在大九华玉骨扇的扇面上,这样我们就把两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提高了我们大九华玉骨扇的艺术品位,同时我们也想把这种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慢慢地推向旅游市场。”

为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青阳县围绕深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市场融合,做好‘文化+’和‘旅游+’文章,出台了《青阳县支持民宿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暂行办法》《青阳县建设中国摄影产业创新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乡村旅游民宿建设。与此同时,加快推动九华山龙骏家园、荣盛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陌上星空和礼貌山主项目区等项目建设,签订了茶溪小镇冠军部落项目与蓝城集团战略合作协议,为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王伟:“通过在发展当中来保护这些非遗项目,传承文化,同时,也让这些非遗文化的艺术形式得到一些新的活力和资金的支持,我们也想逐步地把它培养成为一种产业,在经济发展当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END

来源:池州广播电视台

记者:何 力

编辑:毕健健

监制:杜德龙

Hash:052807c0aec24cbb5b133eb0e2b44d9ed115ee8f

声明:此文由 池州广播电视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