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阿鲁科尔沁旗这些圣境,你去过吗?

俺们大赤峰阿鲁科尔沁旗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虽然距离市区比较远,您可能没去过,小编今天就让您身临其境的来感受一下阿鲁科尔沁旗的各个好玩的地方!

1. 巴拉奇如德庙又称宝善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兰花嘎查,建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是阿鲁科尔沁旗建筑年代最早、寺院面积最大、喇嘛最多、庙产最丰的寺庙。在巴林右旗翁牛特旗、东西乌珠穆沁旗等地都有它的属庙和庙仓。它也是清朝蒙古地区八大黄教寺庙之一。

2.花水库旅游区地处阿旗天山镇北50公里处,该旅游区以水上游乐、蒙古族风情、文化体育、会议、旅游为主要活动内容,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会议、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2015年1月被批准为国家2A级景区。

3.查干浩特古城遗址位于罕庙西北的阿巴嘎罕山南麓。查干浩特为蒙古语,汉译为白城。查干浩特(白城)古城是蒙古君主朝代的末代皇帝——察哈尔部林丹汗的京都。经专家学者考察,白城遗址共有3座古城址和两处墓群,以这3座城址为中心还分布着大面积的村落遗址。白城古城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土城城址,至今城墙和宫殿基址未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学术界认为该城始建于辽并沿用到明代末期,是明代晚期内蒙东部地区的政治中心。查干浩特古城址已于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达拉哈旅游区,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镇达拉哈嘎查,距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40公里。该旅游区已于2008年被国家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第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于2016年2月批准为国家2A级景区。该旅游点是一个多种旅游资源集聚的地方,草原湖泊、沙地、绿树相得益彰,风景优美如画。

5.根丕庙又称广佑寺,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北部,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天山镇120公里,地处罕苏木苏木境内。是阿鲁科尔沁旗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寺庙。根丕庙始建于1804年(清嘉庆九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6.罕庙旅游区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北部,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天山镇90公里。罕庙旅游区是探秘佛教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独特之地,旅游区景点较多,有皇帝钦定戴恩寺——罕庙,有规模宏大的辽代皇族耶律羽之墓葬,又有蒙古大汗林丹汗的都城——查干浩特古城(白城)遗址。

7.罕山坐落在巴彦温都苏木北部,像一条巨龙,从遥远的大兴安岭连绵千里,伸展到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罕山,是阿鲁科尔沁旗的水源基地和绿色之肺,这里人迹罕至,林海苍莽,置身其中,大自然的原始风貌尽收眼底。

8.苏鲁鼎营盘位于巴彦温都尔苏木巴彦查干嘎查,建于2015年7月,占地3000亩。依托美丽富饶的高格斯台罕乌拉山自然风光和巴彦温都苏木牧民民俗风情,传承巴彦温都苏木“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景象,把游牧方式以原貌保存的同时向游客展示草原自然风光,品味蒙古族风土人情。

9.田园牧歌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新农西村,南邻303国道,距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条件便利。是阿鲁科尔沁旗唯一一家以展现原生态民族、民风、民俗为特点的民族风情,庄园特色的旅游景点。田园牧歌始建于2009年,2014批准为自治区级四星级农家乐接待户。庄园总占地面积80亩,整个园内划分为综合接待中心、种植区、畜牧养殖区、采摘区、民俗体验区、水上游乐区、观赏区、旅游购物区、游览区等几大区域。

10.“卧龙山庄”农家乐乡村旅游体验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彦花镇,距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5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条件便利。是阿鲁科尔沁旗唯一一家以展现原生态民族、民风、民俗为特点的民族风情,庄园特色的旅游景点。“卧龙山庄农家乐”乡村旅游体验区于2014年开始建设,总占地面积150亩,已完成投资600多万。2015年3月份正式营业。现已建设接待中心一处,占地10亩,提供就餐和住宿接待,餐厅可同时容纳100人就餐;建设完成采摘园1处,占地90亩,种植梨、杏、苹果沙果樱桃等可食用、观光果木十多种;建设完成田园农业种植区和养殖区,种植区主要种植白菜、萝卜、葱、茄子、辣椒等纯天然食用品种;养殖区占地25亩,主要有藏獒、袍子、马鹿野猪鸽子珍珠鸡乌鸡山鸡、火鸡、兔子等观赏和食用动物2000多只;完成人工湖建设,占地16亩,并投放鱼苗;建设开展水上垂钓项目;建成室外露天游泳池500平方米。在园区内游人即可体验蒙古族文化,尽享蒙古包的古朴、奶茶的芳香、手把肉的鲜嫩;又可寻求田园生活的惬意,赏花采果、游园嬉戏,品尝亲手采摘或捕捉的纯天然绿色食品,亲身体验的乐趣,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活的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的休闲度假的美好去处。

11.园区位于阿旗绍根镇阿拉沙嘎查北,毗邻303国道和优质牧草示范基地核心区,距天山中心城区27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阿旗自2008年发展节水高效优质紫花苜蓿种植至今,全旗已配备指针式自走喷灌设备900台套,草业基地草圈建设2015年已达到1280个,总面积100万亩,能够满足草业观光需要,已在基地核心区修建柏油公路106.78公里,架设10KV供电专线119公里,草业机械功率配备达18.5万千瓦,草业机械数量4600台套,逐步形成了沙地苜蓿、节水高效、集中连片、体系健全、链条完善、质量稳定等特色,是全国范围内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蓿面积最大的地区。2013年7月4日,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命名为“中国草都”称号。

1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那只是书本的畅想,而真正的牧民生活却需要亲身体验。走进牧民生活体验区,草原如茵似毯,草丛中各色各样的小野花,把大草原点缀得如诗如画,漫山的牛羊在游荡,河水在静静地流淌……人类与大自然默默相融。这就是阿鲁科尔沁旗游牧区。

阿鲁科尔沁旗

阿鲁科尔沁旗地处内蒙古中部,赤峰市东北部,全旗总土地面积14277平方公里。辖14个苏木乡镇、1个办事处,总人口30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2万人,占全旗人口总数的40%。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阿鲁科尔沁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阿鲁科尔沁旗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有文字记载和文物佐证的历史就有5000多年,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其中尤以蒙元文化和辽文化最具代表性。其中较有特色的可以概括为:“一古城”,即查干浩特古城;“两墓群”,即宝山壁画墓和耶律羽之墓;“三大庙”,即罕庙、巴拉奇如德庙、根培庙。这里说到的一古城历史地位较高,是北元最后一个皇帝林丹汗的皇城,两墓群是辽代历史文化的缩影,三大庙是清朝皇教的寺庙,是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之地。

全旗境内现存447处文物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旗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博物馆馆藏文物11026件(组),其中一级文物54件(组),二级文物130件(组),三级文物214件(组),以契丹辽文化陶瓷壁画、蒙古族服装头饰最具特色。

阿鲁科尔沁旗民族民俗文化浓郁。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蒙古族聚居区,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而且阿鲁科尔沁部落的蒙古族是成吉思汉长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祭哈布图哈萨尔敖包的风俗。阿鲁科尔沁民歌,阿日奔苏木的蒙古族传统婚礼,生产生活中的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和习俗礼仪,都是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的坚实基础。

如今,我旗北部巴彦温都尔苏木的二十几个嘎查的牧民们,依然传承着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每年夏季都到罕乌拉山以北的移场点放牧,成为全区唯一保留游牧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地方。

根据全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情况,建立了九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和两大传承体验基地;全旗已有《勒勒车制作技艺》《阿日本苏木婚礼》《蒙古族汗廷音乐》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个,赤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6个,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2个;《勒勒车制作技艺》传承人白音查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7人,赤峰市级44人,202人被确定为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84年在我旗发现的“蒙古汗廷音乐”被誉为“文化活化石”,并得以复原传承,2014年《蒙古汗廷音乐》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鲁科尔沁旗风光秀丽。现有草牧场面积1447万亩,森林覆盖率34.1%,被誉为“中国草都”,有大小湖泊51处,水面2707公顷。区域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山地森林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沙地生态系统,现有高格斯台罕乌拉、阿鲁科尔沁湿地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茂盛,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全旗对外开放的景区有8个,即:生态景区有罕山旅游区、巴彦花旅游区、现代草业观光区、原生态游牧文化体验区、达拉哈旅游区;人文景区:根丕庙旅游区、罕庙旅游区、巴拉奇如德庙旅游区。简介附后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鲁科尔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即达拉哈旅游区。

国家2A级景区4个,全旗已有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接待户30户,其中,农家乐接待户13户、牧家乐接待户17户,

全旗现有大小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72家,酒店、宾馆172家。

Hash:89c84eaa63459290dc1ea8d6000157fdec20746b

声明:此文由 正北方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