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文化历史旅游介绍,喜欢旅游的收藏!

山西朔州地域范围介绍

朔州,位于中国山西省西北部大同盆地西南端,桑干河上游,是中国的一个以煤电为主导的能源城市,也是中国农区最大的奶牛基地和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该市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北距古城大同129公里,南至省府太原200公里,东到首都北京502公里。朔州年平均降雨量为421.2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806.7毫米(1964年)。该地是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地级市,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1.48万(2012年)。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026.4亿元。

朔州崇福寺-朔州市朔城区东大街

崇福寺创建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辽时曾作为林太师衙署,亦称林衙院。辽统和年间改名林衙寺,金天德二年(1150年)题额“崇福禅伟”,建筑壮丽。崇福寺位于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现存山门及观音弥陀、地藏、文殊诸佛殿,并有藏经阁钟鼓楼等。其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藏经阁位居殿前,为他处所罕见。弥陀寺,是规模较大的金代建筑。殿内金代塑像壁画保存完好。

在山西朔城区东大街,是一处规模宏伟,殿阁群聚的古寺庙。创建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辽时曾作为林太师衙署,亦称林衙院。辽统和年间改名林衙寺,金天德二年(1150年)题额“崇福禅伟,建筑壮丽。崇福寺,门前有石狮一对,自山门由南向北有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弥陀殿和观音殿,占地23400平方米,前后5重院落,布列适当、主次分明,是一座规模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寺内,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是一座历史价值较高的古代寺庙。现寺内弥陀殿、观音殿为金建,山门为清建,其余为明建。

开放时间:冬:8:30-17:00,夏:8:00-18:00.

门票信息:门市价:30.0元

景点地址:朔州市朔城区东街94号

交通概况:离火车站不远也叫"朔州大寺庙",走路大概15分钟,坐三轮车2元。

朔州市七里河改造规划图

朔州位于山西省区东北处,朔州市区南城北城之间隔着一条,而七里河大桥是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大桥始建于1992年,联通了南北城区。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朔州市决定投入35亿元,改造穿城而过的七里河,打造滨河景观商业带。

朔州台记者 张丁:这里是七里河综合治理项目的调水工程的施工现场。这个工程就是要把神头泉的水通过管道送到改造后的七里河上游,成为整个七里河景观用水的主要水源。

调水工程的管线全长16.2公里,从神头泉取水送至七里河,是七里河综合治理项目的六大工程之一。这项工程今年五月份开工,预计在八月底完工。为彻底改变七里河脏乱差的面貌,朔州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七里河综合治理规划,决定用两年的时间,投资35亿元,打造城市中坚滨河景观商业带。

朔州七里大桥河旧貌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师 刘泉:一块是对城市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把握,第二个就是以一个地级市应有的城市设施和景观环境来考虑如何为市民打造在城市核心区的生态环境优美的两岸的河道景观。

改造后的七里河划分为郊野公园区、生态公园区、文化体育区、现状公园区、商业娱乐区五个功能区段,同时建设六座跨河大桥和九座人行桥。目前,七里河综合治理项目中的拆迁、调水、河道清淤等工程正在紧张的进行当中。为了支持七里河综合治理工程,朔州有14个村庄、1600多户农民主动搬离现在居住的地方。

朔州朔城区金沙植物

金沙植物园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西邻塞北烈士陵园,总占地面积2600亩。公园从2009年10月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2100亩景观绿化,建设了菊花园、月季园海棠园等20多个品种园,栽植各种树木310万株,是塞北最大的植物园地,具备科研展示、苗圃生产、生态保育、科普教育和景观游览等多种功能,园区分为高大乔木、生态群落、花卉、疏林草地和水生植物等多个展示区。植物园从2009年10月开始建设,目前已完成2100亩景观绿化,建设了菊花园月季园、海棠园等20多个品种园,栽植各种树木310万株,总占地面积2600亩。近年来,朔州市朔城区生态治理面积达130万亩,林地覆盖率为45%,人均绿地面积达10.9平方米。交通便利,六路公交车可直达。

门票免费:市内乘坐南环金沙植物园站下车或乘坐6路上地嘉园下车步行十分即到

朔州市古城新貌

朔州老城始建于秦汉,古称马邑城、鄯阳城,迄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朔州建市20年来,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及重化工基地,朔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综合实力大大增强。2008年起,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浪潮的兴起, 市区两级政府为了传承雁北的历史文化、完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价值、营造宜居环境、彻底改变老城脏乱差的状况,启动了朔州老城保护性改造工程。山西金海洋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开发,北京海勃湾投资顾问公司担任总策划,北京东方华脉设计公司为设计单位,北京希埃希设计院担任园林设计。

该项目总体规划占地1500亩,改造规划用地858亩,新建部分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区域内规划了学校、医院、办公、会馆、酒店、客栈、商业中心、明清风格的商业街、中心花园、绿化带、运动健身场、面向不同年龄层的交流场所,以及不同类型的中式院落住宅,包括中式庭院住宅(四合院、L型合院、联排庭院、叠拼庭院)和中式低密度居住建筑。

该项目凭借传承千年文脉、再现古城风貌、融合现代元素的优势,2009年11月在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上,荣获“2009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十大影响力工程”称号,成为我国小型老城保护性改造的范例,作为旧城改造与宜居城市和谐共建的典范,受到省内外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

朔州西山森林公园

西山森林公园是一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它位于朔州市区西部桑干河上游, 北起朔城区下团堡乡,南至窑子头乡,东至市区西环路,西至黑驼山,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0公里,规划治理面积40万亩。其中20万亩为林草混交治理区,20万亩 为城郊型森林公园,概算投资10亿元。工程实施前,这里是荒山秃岭、沙田薄地,常年风沙不断,林草覆盖率仅11.5%。2007年开始建设,至2012年实施了五期工程,栽植各种乔灌木1800多万株,建成柏油、水泥林荫道路180多公里,林草覆盖率达 到58%。拔地而起的68座单檐、重檐歇山顶式高台凉亭,装饰精美,古色古香,遍布公园。一座以人文景观相结合、花草树木相配置、亭台雕塑相点缀、休闲娱乐相统一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已初具规模,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在下团堡乡武家庄村南北两侧的林木良种繁育基地,面积2万亩。基 地建设以高科技生物技术为支撑,目的是建设一个以林木良种繁育和科技示范为主,集良种繁育、科技示范、苗木生产、郊游观赏、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苗圃,为增加生态治理区农民收入提供保障,为晋北及周边地区的绿化提供优良品种,为 生态治理、城乡绿化、美化提供优质苗木。规模宏大、标准一流的西山生态环境综 合治理工程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城西的绿色长廊。请大家登上公园高台凉亭眺望,茫茫林海,广阔无边,直达 天际;劲风吹来,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十分壮观;掩映在其间的自然村庄,若隐若现,似行舟游弋。

为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方便游客出行实施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西山森林大道全长6600米,两侧绿化占地1万亩,栽 植各类苗木100万株。道路两侧将建设生态观光园,由西向东设园区入口观景广场、 森林景观大道、农业文化展示区、马邑广场、马邑市井文化区、滨湖会展区、马邑 历史文化展示区和飞瀑景观区等综合性景观功能区。工程全部完工后,将是一处休闲、娱乐、旅游、健身的好去处。

坐落在西山森林大道主干道上的华源农业生态园,园区占地虽只有800多亩,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分为一个中心区,五个功能区。中心区占地100亩,建设2万平方米联栋智能温室,培育各类瓜果蔬菜花卉。五个功能区分别为日光节能温室栽培区、田园休闲观光区、地域文化展示区、综合服务区、农业种植采摘区,是游客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绝佳之处。

西山生态区属丘陵地带,水文地质条件大部分属第三系出露带,多 数区域没有第四系孔隙水,缺水十分严重。西山水系工程是为解决西山生态区供水,确保林木有效成活、生长,提高市区空气相对湿度和富氧率,建设宜居城市的一项 重大决策。

朔州寇庄:奇特的“十二连城

在朔州市市区西南15公里的朔城区寇庄村,有一处风格独特的民居十二连城,这是民国时期朔城区一带有名的绅士李澍洲修建的。整个大院由70多间相连的石窑构成,因院中间修了一栋十二间的大海窑,窑窑相套,故名“十二连城”。

它是抗战时期朔县一带有名的绅士李树洲投巨资建起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门正中由民国初年纪县长(纪泽浦)题匾“谁院”二字,门两边有精美的石雕。房屋主人叫李树洲,解放前曾在内蒙古当过县长,上世纪30年代后期回到家乡,盖房置地。

大院一直盖了十多年,石窑的墙普遍有2尺厚,有的墙厚达5尺。1947年“土改”时,李树洲被划为“地主”,为避祸,他弃了石窑,逃往内蒙古。后来,这里成了寇庄乡政府的办公大院,但房屋的样式一直没有改变。1998年,乡政府迁到张蔡庄。现在这里已经只剩几户村民还在居住。

朔州-怀仁-金沙滩墓群(杨家将)

金沙滩墓群在怀仁县城南25公里的金沙滩镇第三作村南及尚南头村西一带。年代为汉代。大型封土的墓葬现存共16个,没有封土的墓葬比比皆是。 配合基建施工曾发掘了7个大中型、30余个小型墓葬,大多数是汉代墓。大中型墓都是砖室墓,分为单室墓、多室墓两种,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小型墓有竖穴土坑和砖室两种。随葬品主要有陶壶、陶楼、陶灶等,也有少量釉陶、漆耳杯、漆盘、石桌、铜镜。曾出土汉代墓葬中罕见的铺地方花砖。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当年宋、辽交战的古战场,也是传说中杨继业兵败罹难的地方。

为纪念杨继业父子英雄业绩和他们浴血鏖战的古战场,这里相继有冠以古战场名字的金沙滩镇政府,金沙滩林场、金沙滩火车站、金沙滩煤运站、金沙滩农牧场等金沙滩镇是这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成为怀仁县经济开发区之一。

点将台近景,遥想当年,穆桂英击鼓点将,众将士要气呐喊,威武,威武!

朔州-平鲁-南山公园文昌塔区、战国秦汉墓遗址

朔州到井坪(也就是平鲁),一定会被沿途的平朔露矿规模所震撼,也一定会为一辆辆川流不息的运煤车所排出的尾气和扬起的煤尘而困扰。但当车驶入平朔一级公路和平万(平鲁到万家寨)路的交汇处进入井坪时就会眼前一亮,为一处绿荫掩映的仿古建筑群所吸引。这里就是平鲁人民津津乐道的,近年修建起的南山文化公园。

南山公园位于平鲁区政府所在地井坪的东南方,占地面积600多亩。2008年10月完工。它依山而建,里面既有新建的文昌塔和它相匹配的仿古建筑群、博物馆、风雨亭,也有原来就保存完好的战国秦汉墓;既有新移栽的松柏、槐树丁香玫瑰......也有原来就有的杨树、柳树、狼毒花和狗尾巴草......环形的盘山公路,曲折的石板小路,点缀在山间的凉亭和山上的长廊,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它集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朴实而不张扬,古朴而又新颖,传统中显露着现代,是平鲁文化建设史上的一颗明珠!

从平万路的入口处下车,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观的古建筑风格的牌楼,上面镶嵌着“南山公园”四个鎏金大字。通过牌楼,拾级而上,进入文昌塔区,你会感到朝圣般的庄严和肃穆。高大的山门额匾“天阁文运”引人入胜,两侧柱子上的楹联“翼翼汉亭写来和谐四时春,巍巍宝塔阅尽烽烟千古事”使人不由想到塞外边城远去的金戈铁马,烽火烟尘。两侧是著名的唐代名画“十八学士图”。

文昌塔的东面是一组战国秦汉墓保护区。西面是长廊和砚池,一处山石上刻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塔区西面的墙上有两组浮雕:“老子出关”和“孔子问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先哲们自然在文化公园应留有一席之地。

朔州-应县-木塔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应县木塔高67.31米。据考证,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据史书记载,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发生6.5级强烈地震,有声如雷,波及木塔。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七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阳高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大幅度摆动,风铃全部震响,持续一分多钟,过后木塔仍巍然屹立。无情的雷击、陈年累月的塞外狂风,都曾给木塔施加淫威,兵荒马乱,战火硝烟,也曾使木塔伤筋动骨。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曾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然而木塔坚强不屈,仍傲然挺立、直刺云天。建筑结构的奥妙、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加上人为保护的因素,木塔千年不倒,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古代工匠们实践了千年后的现代建筑理论 。从30年代开始,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就对木塔千年不倒之谜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探索。

应县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应县木塔有三颗宝珠:避火珠,避水珠,避尘珠。这三颗宝珠分别安放在释迦牟尼塑像最高贵的部位,从此,塔内一片佛光宝气,木塔可以自行防火、防水、防尘。 避火珠是说天空打雷,炮火袭击,木塔一概没有失过火,是有避火珠把火逼走了;避水珠是说原来应县城四个角都有水,可是到了塔底下就没有水,这座塔寺也不下沉,是避水珠起了作用;木塔上面一直没有尘土,就是说一有尘土,避尘珠就把尘避走了,所以塔上干净。有了这三颗宝珠,木塔才安然无恙,屹立千年。 白云苍鹰,岁月悠悠。不管科学解释,还是民间传说,这座近千年屹立不倒的木塔在应县人民心中已经成了当地的保护神,他们以木塔为骄傲,以木塔为荣耀,更以木塔的文化艺术魅力为核心打造世界级经典旅游品牌。(应县的木塔木雕成为一种礼品文化,应县岳氏木雕厂 13546206623 )

开放时间:

1.开放时间:08:00—19:00(中午12:00—14:30之间景区不售票;请您安排好取票时间)

2.温馨提示:

1.预订成人票包含木塔的参观。

2.购买应县木塔舍利票必须要购买门票方可使用。

3.门票当天有效,出园后需再入园,需再次购票。

4.为保证取票、入园顺利,预订时请务必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

门票信息:门市价:60.0元 已当日门票为准

景点地址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

交通概况:应县西站下了车直接打的去应县木塔,5元就够,正好木塔的西边有国利酒店。

朔州-偏关-万家寨-老牛湾

老牛湾古堡”坐落在紧靠黄河大峡谷的崖壁边上,此处是明朝时期屯兵设防的要塞,北端望河楼至今保存的较完好。以此为开端向东望去,土城墙,烽火台,相接不断,可见那个年代金戈铁马痕迹一斑。

老牛湾民居,依山势地形,就地取材修建,虽然是窑洞可是全部用条石砌成。此地的石头与别处得不一样,开凿一处石窝子,地势就平坦了,就地可以盖房,石料四面基本有线,有面。这几天阴有小雨,天气有点冷,写生的学生在石窝处避风作画。

这就是老牛湾,吸引了无数拍客到此烧钱也心甘。是黄河平静清澈的水,是自然古朴的历史痕迹,是保存较好的古村落,淳朴憨厚的民风和安静休闲的环境。

这是“老牛湾古村览图”,老牛湾游览区由三湾一谷组成,“包子塔湾”,“老牛湾”,“四座塔湾”和“杨家川小峡谷”组成。都铺设在这黄河水域上。(这是豆王庙遗址)

景点地址:朔州——偏关——万家寨——老牛湾。

交通概况:车费30+40+10+100=180(单程票),如果从老牛湾回偏关打车150元。在此盼望老牛湾早日落实公共交通。

朔州-怀仁县-丹阳王墓

丹阳王墓位于怀仁县城北4公里的大运公路边。《怀仁县志》记载墓主人是丹阳王叔孙建,但无确凿史料及出土文物为证。建造年代当是北魏无疑。 该墓分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和东西侧室。墓室平面均呈弧边长方形,四角攒尖顶,墓室高7.2米,墓室面积前后室为8平方米,东西侧室为28平方米。墓室内有少量的砖,砖的了头制有阳文魏体“丹扬王墓砖”五字。四条甬道壁及前后甬道、前后室的地面都是考古资料上未见的花纹砖。花纹有类似宝相花瑞兽,各种忍冬,变形龙、凤,武士纹等共15种类型。在墓道和甬道交接处两边各有1.5平方米的壁画。绘着三面六臂手持异形武器的武士、瑞兽、花卉等。1994年在省、市考古部门的支持下,该墓已全部复原。 该墓从尺寸、形制上看比方山永固陵司马金龙墓都大,但不如其精致。未发现随葬器物和人骨架,只发现少量金箔屑,是研究北魏墓葬习俗及修正史料的重要遗迹。丹阳王墓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朔州-平朔-生活区-汉墓

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城北5公里的平朔露天煤炭公司行政生活区一带,是1983年发掘的,共有1500多个墓葬,出土文物15000多件,是全国最大的汉墓群。 这些汉墓群有大有小,高者十五米左右,低者三四米左右。从这些陵墓的大小、高低、深浅、规模等都可以看出死者生前的官职大小。墓内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均为死者生前的生活实用物品。包括各类陶器、炊具、酒具、钱币、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铅器、木器等。

马邑汉墓群简介: 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于朔州市城区四周20公里的范围内,此地汉代为重要关外军事重镇,戍边将士死后大都葬于此处,形成了密集的汉代墓葬群。目前已发掘古墓2200余座,出土文物17000件,大多保存于朔州博物馆内。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正是这每个渺小的个体,护卫着汉室天下的无限江山,千百年之后,依然排列着整齐的阵形伫立在塞外的秋风之中。

朔州-峙峪遗址

峙峪古遗址位于朔州城西北15公里的黑驼山脚下,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中国科学院1963年发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除发现大批细小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外,还发掘出数百件有刻划痕迹的兽片和一件人类初期的武器――石旋。 这处遗址距今约两万八千年,196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峙峪遗址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发现的一处较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处遗址以出土大批精巧的细小石器和伴随大量的哺乳动物遗骨而著称。

朔州-陈家峪-血染狼村

狼儿村位于朔州西南方向二十五公里处,此地又称陈家峪,也称陈家谷。狭谷南北走向,长达十里有余,东西两崖奇峰怪石,陡峭如壁,为自古兵家用武之地,宋朝抗辽名将杨业在此殉国。

北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辽国圣宗皇帝隆绪年幼即位,萧太后临朝摄政。宋太宗赵光义趁辽国“母寡子弱”之机,企图分三路兵马收复燕云十六州。中路以田重进为主将,出兵飞狐口;东路以曹彬为正将,米信为副将出兵雄州;西路以潘美为正将,杨业为副将出兵雁门关。杨业父子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很快收复了衰、朔、应、云四州。后来因东路曹彬、中路田重进作战失利,战场形势急转直下,面对辽兵优势,宋军弱势之机,杨业主张采用“示形于东,而务于西”的战略,遭到潘美和监军王恍竭力反对,并强令杨业正面迎敌。杨业明知这样做是“以卵击石”,犯了兵家大忌,但为了表示自己对大宋王朝的忠贞无二,只得勉强应战。次日黎明,杨业率兵与辽军统帅耶律斜轮在朔州之东相遇,双方交战数回合,杨业寡不敌众,从早到晚坚持苦战,突出重围后,将辽军诱到陈家峪。满以为有潘美率兵接应,战局会转败为胜。谁知潘美心怀叵测,公报私仇,欲置杨业于死地,不发一卒相援,竟然宴坐高谈,以泄私恨。杨业此时与辽兵廖战不已,身上血映战袍,后来中箭落马被俘,-三日而亡。其余将士也都厮杀阵亡,尸体漫山遍野,血染狼儿村,其状惨不忍睹。在大同旅游区内,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有口皆碑。杨家后代遍布全国各地,受人尊重。

山西-朔州-宁武-芦芽山风景区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荟萃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庙、关”十大系列的旅游产品,是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及中国民间文化旅游示范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以芦芽山太子殿主峰)为中心,包括马仑草原、小芦芽山、万年冰洞、千年地火以及悬崖栈道、天池湖群和情人谷等诸多景点。

(来源于网络,小编精心整理收藏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970011546607497576712a62a275191c992441ec

声明:此文由 山西百聚微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