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游遍河北:正定一个大多数人都会忽略的小众的景点

已有600多年历史正定广济桥

过了子龙大桥,原本通往正定县南城门的路已经从十字路口变为丁字路口。继续向北的路面变成了一处美食广场。

广济桥就位于这里广场的正中央,身处繁华闹市,而且是低于现在广场地面的,看起来很不起眼,但这却是明朝时期的古石桥,而且当时桥下是有河水流过的。

正定古石桥也甚多,但流水的古石桥留存下来的却又甚少。正定素有“三山不显、九桥不流”之誉,其中“九桥不流”是指正定隆兴寺前、府文庙前、县文庙前各有的三孔单石桥,桥下为旱池无水。正定南关挖出来的三孔石桥就越发显得珍贵。此桥长约25米,宽约6米。

石桥古色古香,原汁原味,显示着历史的沧桑之感。整个桥体保存基本完好。桥身从路基以下舒展开来,全由大块的青石垒砌而成。

桥体成拱形,并挤出三个半圆孔洞。两侧的孔稍小,中间孔较大,似曾有流水穿过。因时间久远,孔洞内之石圆润如玉,桥上石块有风化痕迹,孔洞边缘还探出石块,张牙舞爪,状似兽首。

有老人表示,四五岁时,他和小伙伴们最爱玩的地方,就是石桥附近。那时桥下还有潺潺的流水,刘界华和伙伴们经常到水边捞鱼。据他讲,这座石桥早些时候两边是有栏杆的。随着城市的建设,石桥被整体掩埋在了公路的下方。

经专家鉴定,此桥应为“广济桥”,其始建年代应为明代早期。据《正定县志》记载,其桥龄最晚也应是始建于明万历之初,即距今约600年历史。明万历年间《真定县志》、清顺治年间《真定县志》中,均有“广济桥,县南门外一里”的记述。

广济桥在历史上现有文字可考的官方修缮有两次:乾隆五十四年咨部覆准动项修理以来,迄今又復四十余载。”道光十四年五月,直隶总督琦善为该桥修缮给道光帝上报奏折“仰恳圣恩俯准,照估修建”。正定相关部门又在广济桥外围建设了配套保护设施,组成了下沉式广场。目前,广济桥作为历史遗迹向外公开展示,供人参观。

古桥北侧西面,仅剩一两块石桥护栏及石板。但不论是护板还是桥面的巨石,均平整整洁,看得出是经过精雕细琢的。但是石栏杆现在已不见踪迹,可能是被收藏保护起来了。

此石桥原来应该是正定的交通要道之一,如今当年的车水马龙之繁华情景不复存在,石桥埋没在地下多年,道路也改道了,但是现在被发掘出来后重新供后人参观游览,让大家体验沧海桑田的中国近代历史之变化发展,但是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的文物保护思想“保存现状,恢复原状”:直至今天, 我还是认为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 像用擦铜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样, 将严重损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

Hash:d8667eb4b4419a20307d8d3db8d01e30d59f5011

声明:此文由 爱摄影爱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