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路线:陉山绵水驿路情

井陉县旅游讲解员大赛选手:韩冬梅

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韩冬梅,是一名中学老师,2006年考取了国导证,业余时间还是兼职导游,平时喜欢旅行、写作和摄影。我今天设计的旅游线路名为《陉山绵水驿路情》。

一、设计思想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能花较少的费用、较短的时间,游览更多的景点是游客的最大愿望,所以我们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才能够设计出合理的旅游路线

二、遵循原则

1、不重复原则

这条线路以秀林高速口为起点,通过202省道、井陉天路和307国道将众多景点串联,构成一条旅游环线,不走回头路。此外该线路地域组合状况较好,景点不雷同,既可欣赏沿线山水自然风光,又可感受古老的历史文化气息。

2、主题突出原则

这条线路突出了“古”和“奇”两大主题。古有核桃园古驿道天长古城、于家石头古村等。奇有核桃园村的打树花、梁家村的鸟鸣楼、南横口陶瓷建筑等。这些古老的民居古建、奇特的民风民俗,一定可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现代都市人。

3、效益兼顾原则

这条线路既有知名度很高的于家石头村、大梁江等,也有不为人所知的梁家、南横口等冷门景点。做到了冷热兼顾,冷热结合,这样不仅有助于保护旅游热点景区的环境,也带动了冷门景点的发展。

三、线路详解:

井陉天路

从秀林高速口驶出后,沿202省道南行2.5公里,一条崭新柏油路向西延伸,这就是举全县之力修建的循环旅游公路,它贯穿了秀林、于家等4个乡镇的17个古村落,它蜿蜒于群山峻岭之间,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太行天路”。

于家石头村

于家石头村落是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谦的后裔居所。500年前,于谦之子于有道携家眷秘密迁居于此。其族人以顽强的精神,艰苦创业,在这里依漫山石头,开一方乡土,由几户人家,发展到一个石头村落。村口的清凉阁是于家村的标志性建筑,为全石结构,外形古朴粗放,建造设计却十分精巧。

南张井老虎火

南张井村老虎火是国家级非 质文化遗产,就是用制作成老虎状的道具燃放烟火,目前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火药配比极其严格,工艺繁杂,表演时三人赤膊上阵,火在虎上,人在火中,人腾虎跃,蔚为壮观。

大梁江村

大梁江村,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兼有北京四合院山西民居双重特色。

大梁江保存完好的院落就有162座之多,房屋3000多间。村子共有3条街道、5条巷子,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铺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宅九院”。这原是乾隆年间武举人梁深的楼院,九个院落相通相连,又各自独立,是大梁江最为豪华的四合院

出天路,跨山西,来到307国道旁的核桃园村。

核桃园

古驿道穿村而过,车辙深深,保存下来的驿道仍有30余米,核桃园村一奇便是每年正月十五的打树花。这里的“打树花”与其它地方不同,是把1000多度的铁水打在山坡的树枝上,通过树枝的拦挡使铁水四溅。打出的树花不仅范围大,而且五颜六色,犹如天女散花。

梁家村

梁家村最奇特之处便在于一座古老的建筑——鸟鸣楼,人们在这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站在房顶的拦马墙上,只要面朝院中央击掌,便会传回“吱吱”的鸟鸣声,令人称奇。这一现象,吸引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还上过央视的《地理中国》。

天长宋古城

天长古城自宋熙宁八年直到1958年,天长镇一直是井陉县县城,共经历了883年的历史。古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井陉古瓷窑遗址、古城墙、文庙、城隍庙等各级各类文物多处。

南横口:

被誉为陶瓷水镇,它处在绵河、甘陶河交汇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南横口成为当年井陉窑的主要窑址,是井陉窑遗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瓷窑遗址。其中“馒头窑”在河北省是保存较为完好并且绝无仅有的。

村中最有特色的便是笼盔墙,笼盔是在陶瓷烧制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灰尘等物质对釉面的破坏,将陶瓷器具放置其中。经过窑火的千锤百炼,笼盔的质地变得十分坚硬。陶瓷产品烧制出来后,笼盔并没有被弃之不用,聪明的村民就将这些笼盔作为建材砌进墙体里,这种别具风格的墙体成为南横口一道独特风景

以上就是我设计的井陉二日游线路《陉山绵水驿路情》,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旅发大会为我们井陉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祝愿我们的 家乡焕发出新的生机,旅游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谢谢大家!

Hash:75498a465192be60fbc85fa185cce6a862d30e73

声明:此文由 井陉电视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