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乡村美景入画来

近年来,长治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切入点,立足区情、乡情、村情,深入挖掘山水生态、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特色种植、休闲观光,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蓬勃兴起的“美丽经济”为我市乡村振兴带来了空前活力。

初冬时节,穿行于太行山区乡村田野,处处享受着视觉的盛宴。上党区振兴新区振兴村“五个千亩”种植基地、沁县新店镇徐阳村水上公园、沁县牛寺乡走马岭茶马古道襄垣县古韩镇小垴村知青故里……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让前来体验乡村游的城里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乡村休闲游是纵情山水、回归大自然、体验民俗风情的时尚体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我市美丽的田园山水、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红色文化构成了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瓜果采摘、特色民俗、绿色素食体验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我市乡村旅游正努力实现转型升级:从粗放发展到提升品质,从自由发展到打造品牌,从零散的“农家乐”到“旅游综合体”的旅游度假区,从过去的“卖风景”到现在的“卖乡愁”,从“生态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在我市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化布局、全产业发展、全链条整合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上党区振兴村、东掌村,屯留区崔蒙村,襄垣县小垴村、强计村等一大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典型,平顺白杨坡村、神龙湾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上党区振兴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呈现以点带面、集中连片发展态势,为全域旅游和美丽幸福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抬眼是湛蓝的天空,低头是潺潺的碧水;田林间有清脆的鸟鸣相伴,农家院里菜香四溢;笔直平坦的乡间水泥硬化道路、村口的村史馆、一幢幢白墙青瓦的美丽新居,让人流连忘返,这种世外桃 源般的生活,在我市一个个美丽乡村处处可以体验到。

畅游长治,从乡村旅游起步。

上党区振兴村每天都会迎来不少游客。“在高楼林立的城里呆久了,就想带上家人和朋友,一起来到农村过田园生活。”前来游玩的李先生说,这里的名村文化馆、村志展览馆、红色收藏馆、孝廉公园、槐荫寺等景点,都具有传统民俗风情,还有百亩格桑花海、秋千园、拓展训练营及赛马场等娱乐设施,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上党区振兴新区振兴村,从2013年至今连续入围“中国避暑小镇”百佳榜。一直以来,振兴村以营造绿色环境为突破口,以培育绿色产业为重点,以传承绿色文化为方向,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生态旅游特色宜居村,走出了一条“用绿色留住乡愁,以生态推动旅游”的特色宜居村庄发展之路。

长子县南陈乡东峪村,三五成群的游客正在村里的各处景点观光游览。

龙王古庙景点,在县城居住的刘岚正抱着女儿观看八龙吐水的奇观。“女儿快4岁了,虽然从小生活在城市中,但一些田野里常见的野菜都能辨认出来,因为我每周都会带她到乡村旅游。”刘岚说,几年前孩子还没有出生时,她和丈夫放松的方式是逛商场、泡酒吧,自从家里添置了轿车、迎来一个小生命后,他们的周末大多在郊外度过。

如今,跟刘岚一样的人群迅速扩大,这背后体现的是我市乡村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

东峪村地处仙翁山脚下,属于“银山”景区核心区域,该村三面环山,梨树红果树、核桃树漫山遍野,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历史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良,发展旅游条件优越。

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去年以来,东峪村拆墙透绿,大力推进村庄绿化,投资44万余元,栽种花草树木24507株,进一步助推乡村旅游。

该村以打造仙翁山下、苏里河畔独特风情体验游为主题,投资60余万元,重建龙王庙。目前,龙王庙垣墙、步道已经修砌完成;对八角琉璃井进行清淤、疏通,玻璃罩顶,恢复八龙吐水、终年流水不断的景象;在庙中新竖一桩4米高化石,供游客观赏;离庙约200米半山处有一棵千年古松,已篱笆围护精细化管理,观赏步道、观赏台已全部铺设完毕。

“采山桃山杏、赏千年苍松、游龙王古庙、享田园美景”的乡村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市以乡村旅游为重点,加快构建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发展新热点,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一方百姓乐享的“绿色福祉”

多年来,我市以农家乐旅游示范点评定为抓手,逐步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要素, 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规模,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平顺县虹梯关乡虹霓村位于太行山南端东侧的虹霓大峡谷中,三面环山,虹霓河从村脚下穿行而过。复杂的地质、峻峭的岩体、蔚为壮观的山形地貌、连绵的山脉,形成了这里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虹霓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又是全省首批重点旅游扶贫示范村。

该村依托自身资源特色、文化底蕴,把发展乡村游产业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提升品质,使乡村游产业逐步壮大。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虹霓村比之“虹霓”还要美丽几分,游客流连于这里的绿树青山、流水潺潺,亲手采摘蔬菜水果,品美味农家饭菜……虹霓村一座座农家院、采摘园里,回荡着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奏响了一曲曲乡村游的“欢乐颂”。

盘活旅游资源,让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从去年开始,虹霓村的刘松梅家就办起了农家旅社。刘松梅家的小院收拾得干净利索,总共投资五六万元,村里还一次性补贴了5000元。

小院一共有三层,一层是自家住的新房,收拾得干净整洁。二层被隔成五六间标间,还有大床房,厨房、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

“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必须主动走出去,让游客看到咱们当地的旅游特色,才能把人吸引进来。”虹霓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宝告诉记者,虹霓村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不仅着力改善文化服务设施、发掘整理乡村文化历史,同时更着力于宣传推介。

道路宽敞了,设施完善了,乡村美丽了,村民富裕了,日子红火了,游客也来了……

和刘松梅一样,在旅游旺季,同样忙碌着的还有赵秀平。2018年,赵秀平申请了农家乐营业执照,靠着村里叫得越来越响的旅游产业,把过去小打小闹的农家乐,真正打造成了自家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虹霓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享受到了发展旅游带来的红利。全村共发展农家乐22家,可容纳住宿350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人员200余人,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

乡村旅游激活一池春水。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了,与旅游相配套的基础产业也“活”了。

在虹霓村巧姐妹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李巧珍、李贵梅、宋凤琴等姐妹们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分享着自己的“致富经”。

“巧珍,我昨天卖了三顶帽子,赚了一百多元呢。”李贵梅一边摆弄着自己手里的帽子,一边说。

“自从通天峡景区开放以后,前来旅游的人渐渐多了,这几年村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增收致富,编织美好生活。”李巧珍告诉记者。

乡村旅游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

“依靠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虹霓村让更多的老百姓从中获利,村民足不出户就有了稳定收入,乡村‘游’也带来了乡村‘富’。”

一条链接小康< /a>的“绿色动脉”

乡村旅游一方面满足了市民回归自然、放松心情、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珍视历史传承,延续乡村文化脉络,守护乡村文化生态,留住美丽乡愁,让每一个独具特色的乡村,都能保持原有的韵味和雅致,成为与众不同的存在。

太行山脉,境内生态环境优美,具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乡村特色风景。一村一景观,十村九不同。为把大自然馈赠给长治人民的这份宝贵自然遗产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使之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的“助推器”,我市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依托,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使自然山水、特色文化与生态农业互相借力,形成“游山水长治,赏田园风光,品民俗魅力,受革命教育,度美好时光”的特色乡村旅游格局,大大增加了乡村的“看点”、“玩点”,真正实现了从“找实惠”到“挑品位”的转变。

多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从便民利民的角度,按照分级创建、分类示范、分批实施的办法和规划引领、奖补促进、资金整合、培训指导、单位帮建等措施,在全市深入开展省、市、县三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联创活动,整合资源、项目、资金,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市累计启动了58个省级、100个市级和600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启动实施了上党区、平顺县、壶关县武乡县4个美丽乡村连片试点片区建设和25个农村公共浴室试点建设。

旅游兴,产业旺。

如今,我市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前景无限。在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助推下,长治的美丽乡村一定会崛起在巍巍太行的广袤大地!(记者常乾栋 通讯员程江波)

【来源:长治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Hash:7874f4e4fec70bb78c5aff7434b47dbbae967bbc

声明:此文由 潇湘晨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