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东四路广利河修旅游景点「东营广利河景区」

导读:东营东四路广利河修旅游景点「东营广利河景区」 活力东营美丽家乡作文140字 东营有什么景点适合小孩子玩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近期规划 东营一日游去哪里好 东营市环境状况调查!!!!

活力东营美丽家乡作文140字

篇一:美丽的东营我的家

星期六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刚建好的广利河大桥上去玩,我听了高兴极了。

因为我以前去过,可那是在晚上去的,有点看不清楚。到了那里,果然很漂亮。大桥上有很多车通过,大桥下面还有很多河水,而且大桥四通八达的,既能通到嬉水公园,又能到对面的小区,站到桥上,能看到很远的景色。看来我的家——东营是越来越漂亮了。

桥对面的小区里,有好多的健身器材,还有我最喜欢玩的滑梯。我急忙跑上去,把所有的健身器材都玩了一个遍,又欣赏了河边的景色。

记得上次我们晚上来的时候,桥下面有好几个爷爷奶奶在自弹自唱表演京剧,虽然我一句也听不懂,可我还是被他们美妙的歌声吸引了,站在那一直听到最后。那么长的词他们都能记住,看来我们学习也要下功夫才行啊!

我爱我的家——美丽的东营,相信她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篇二:我的家乡坐落在即富饶又美丽的城市——东营。

东营有一个非常大的油田——胜利油田,是胜利油田让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在我们脚下有着滚滚石油。石油可以提炼成汽油、柴油,给汽车喝足水。

东营市黄河入海的地方。美丽的黄河三角重视东营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远看黄河他像一条长龙,在陆地之间蜿蜒盘旋。每年秋天,黄河上游及水多了以后,呈现出壮观的瀑布景象许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黄河三角洲野生动物资源的“基因库”,珍稀、濒危的鸟类停留在这里,成了一个“国际机场”。黄河入海口的望塔眺望,黄河入海、长河落日、万亩槐林、芦花飞雪等景观,尽在眼前。

东营的名胜风景区有:“天鹅湖温泉度假区”、“科技展览馆”、“新世纪观光塔”、“清风湖公园”、“东营历史博物馆”、“广饶关帝庙”、“广饶孙武寺”等旅游景点

大家熟知的胜利大桥,犹如一架巨大的竖琴。大桥全长2817.46米,主桥长682米,结构为新型钢箱式拉缩桥,主跨288米,桥顶标高78.6米。1987年建成通车。

东营市境内既有年轻的黄河新淤地,又有古老的陆地。北部有新冲积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广阔无际,清新壮丽;南部战国时期齐国腹地——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美丽的东营!

东营有什么景点适合小孩子玩

东营适合小孩子玩的景点有天鹅湖景区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区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天鹅湖可以带孩子观赏美丽的天鹅;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旖旎;以独有的黄河口湿地生态景观而闻名。

东营天鹅湖景区位于东营市东营区东部广利河南滨海地带,距东营市东城西城分别为15公里和40公里。1982年10月由胜利油田投资兴建,1986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东营天鹅湖是中国最大的滨海平原水库。库西侧有栈道直通湖心的太阳岛太阳岛分为4个部分,由"丁"字形栈道连接。第一部分位于进岛东西栈道南侧,主景为宝塔山长城等;第二部分是位于东西栈道东端的中心岛,是太阳岛中面积最大的主景区;第三部分是自中心岛往南由栈道通连的南海景区,主景是"天涯"、"海角"等;第四部分是自中心岛往北由栈道通连的北海景区,主景是北海白塔荷兰风车、鸵鸟园等。天鹅湖作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主体部分,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鸟类资源。这里鸟类品种繁多,尤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鹅著名。

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度假区,位于东营区龙居镇政府以西黄河展区内,西依黄河,植被丰茂,黄河文化、龙文化、历史文化厚重,民风淳朴,物产丰富,特色鲜明,为发展乡村旅游搭建了良好平台。

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因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园内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刺槐林1.2万公顷,各种生物1917种,其中水生动物641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达氏鲟、白鲟两种;这里也是鸟类的栖息地,鸟类主要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尾海雕等多种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与30多种,成为鸟类生活的乐园。是集生态原始旅游、湿地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旅游地。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近期规划

“城市东扩”——— 这是东营新阶段确定的城市发展战略。

今年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开局之年,东营经济开发区今年重点推进科技公园港湾建设项目、悦来湖整体开发项目、企业总部聚集区项目、府前街南片项目、阳光100国际公寓项目,拉开东营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建设发展的大框架。畅想渐成现实

推进中心城“东扩、西疏、南展、北延、中优”,是东营市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大举措。东营经济开发区肩负“东扩”重任,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高效能管理,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作为城市发展蓝图的规划,引领着城市的发展未来。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开发区总体规划,委托日本日建设计株式会社编制了中心商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企业总部聚集区规划、丽日湖小区规划,……2010年,东营经济开发区将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这是东营经济开发区发展史上最为深思熟虑的一次大规划、大建设,整个新城区规划与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相衔接,突出了前瞻性和科学性,突出了高起点和高品位,突出了生态特色和适宜创业居住。 阳光100、东辰鉴墅、万达高尔夫大海鑫天地等一大批高档次住宅区快速崛起,“悦来康苑”企业职工生活社区、滨海新材料园综合配套服务区、科英青年公社和酒店式公寓陆续建设,市政、执法、社会事务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强化……东营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建设全面启动。数据显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亿元,配套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建设道路112条(段),通车里程208公里,区内路网基本形成;绿化面积17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0.6%;供暖能力达到80万平方米,日处理污水4万吨;在全市率先实施了LED路灯改造等。 这只是东营经济开发区“城市化”进程的一角。今年,东营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建设全面加速,以创新城市运营机制、管理机制为载体,推进“一轴、三片”开发建设。“一轴”即东五路水系轴线,南起广利河,北至北二路,重点布局CBD商务中心区、科技研发区和IED区域高端知本服务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向东西拓展,打造生产服务引擎区。“三片”包括中心商务区片、丽日湖片和府前街南片,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品质一流的城市片区。同时,加强现有城区改造提升,稳步实施东四路以西区域“退二进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迅速聚集人气、提升城市形象。

产业支撑崛起实践证明,无论是大城还是小市,如果缺乏产业支撑就势必空壳化,缺少人才支撑就势必边缘化,缺乏环境就必然谈不上现代化。所谓产业旺,城市兴。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布局来看,东营经济开发区规划伊始,便被赋予了承担高端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根据产业规划,东营经济开发区按照基地化、集群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模式, 力推进高端产业聚集发展,以产业聚集为城区发展提供支撑。结合现状产业布局,重点规划建设了八个不同功能和产业为主的组团,即综合服务组团、生活服务发展组团、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组团、高新产业集聚发展组团、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组团、产业高端服务组团、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组团及滨海新材料产业组团,以此带动新城区开发建设。 有什么样的载体就有什么样的产业。东营经济开发区以新城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产业改造升级,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加快“四园区、一基地、一走廊”建设,集中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装备、新材料、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和动车组装备产业链,积极构筑现代产业发展高地。2009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1.4亿元、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09亿元,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石油装备、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等产业产值占全区经济比重达到70.6%。 2009年9月,“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落户东营经济开发区。该中心将以灵活的IT基础架构,构建“智慧东营”,探索一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进而推动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这是东营经济开发区推进支撑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东营经济开发区加快“生态谷”和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引进了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结合,积极创建国家石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支持三英精密工程研究中心等创业团队搞好研发和产业化运作,建设黄河三角洲青年创业中心、院士工作站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力求以高新技术、一流人才推动园区和新城实现“裂变”式发展。

地标引领发展 “高效生态的鲜明特色,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将在这里得到展现。”——与当年从荒芜的盐碱滩上建造一处工业经济主战场一样,东营经济开发区如今更是踌躇满志,誓将新城区建成中心城区东部的新地标。 东营经济开发区将生态优先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和产业发展,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率先探索推行先进适用的生态模式、生态技术和生态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科技节能降耗和建筑节能工作,推广应用LED、地源热泵、电动公交车等节能环保新产品;加强环境保护,严格项目审查和筛选,坚决防止“两高”项目进区,推动东八路以西化工企业搬迁;集中力量在东四路以东、东八路以西、黄河路以南、南二路以北20平方公里区域打造高效生态示范区。同时,坚持新城区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在与全市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前提下,及早将文化元素植入城市建设,高点定位,高点起步,坚持以文化设施建设破题,以精品工程带动。推进广利河两岸的深度开发,建设好科技公园,开发休闲娱乐项目,增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将其打造成为生态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业的聚合点;规划建设一批精品社区,配套完善公共娱乐、文化、休闲设施,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到2012年,东营经济开发区将建成以高端产业引领、生态特色突出、具备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性生产服务中心,成为中心城区东部的新城和新坐标。

东营一日游去哪里好

东营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呢,东营市风光奇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南部主要景点有孙武园、南宋大殿、柏寝台、傅家遗址等。北部为黄河冲积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浑壮阔,富有野趣……东营哪里好玩,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

东营市风光奇秀,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南部主要景点有孙武园、南宋大殿、柏寝台、傅家遗址等。北部为黄河冲积的近代三角洲平原,雄浑壮阔,富有野趣。有堪称旷世奇景的“黄龙入海”;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15万亩的槐林公园和风光旖旎的海滨小城;有镇海锁浪的围海长堤、油流滚滚的孤东油田和屹立海上的钻井平台;有望不尽的湿地景观和海滩景观。中部则是气魄雄伟的石油大工业现代化组团式城市。

天鹅湖旅游度假区

天鹅湖旅游度假区面积40平方公里,是亚洲第一大人工平原湖。十月一将对游人开放。景区地址:东八路广南水库。停车位置:度假区内停车场。浏览所需时间:120分钟)

清风湖公园

景区简介:清风湖公园面积约6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个新光源示范区。这里环境优美,小岛鸟鸣不断,更有游船游艇可以乘坐,可以在湖边享受垂钓的乐趣。景区地址:胜利大街。门票价格:免费。停车位置:路边。浏览所需时间:90分钟

明月湖国家湿地公园: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南北宽320米,东西长2500米,平均水深1.5米,占地面积约70.9公顷。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国家建设部批准的10大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公园以“城市与湿地”为主题,从自然、生态、文化的角度展现黄河入海口独特的湿地风貌,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处理想的休闲场所,而且为大量湿植被和海鸥、灰鹤、野鸭及丹顶鹤、白天鹅等珍禽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区地址:位于东营市东城南部,是东二路、淮河路、胜利大街和广利河围合的带状区域

揽翠湖旅游度假区

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内分布着170多种植物、160多万株树木和60万平方米地被植物。度假区由北京清华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主要包括水上活动中心区、生态植物园区和特色商务休闲区三个区域。景区地址:南二路201号。门票价格:10元。停车位置:园内。浏览所需时间:120分钟。

华林庄园

包括旅游集散中心综合服务区和现代农业观光区两部分。旅游集散中心综合服务区,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兼具游客集散、信息咨询、商务预定、餐饮娱乐、游览观光等多种功能的旅游集散地。景区地址:东营区六户镇。门票价格:免费。停车位置:停车场。浏览所需时间:120分钟)

孙武祠

孙武祠占地约6000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关帝庙大殿为主体,内含4个融古代与现代建筑风格为一体的仿宋式四合院。孙武祠坐北朝南,为庑殿式仿宋建筑。院落中矗立着汉白玉孙武雕像。景区地址:广饶县城中部。门票价格:免费。停车位置:馆内停车场。浏览所需大概时间:45分钟。)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处,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殖地。保护区总面积为1530平方公里,区内共有野生动物1543种,其中鸟类28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丹顶鹤、东方白鹳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灰鹤、大天鹅等41种;共有种子植物393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1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43平方公里,天然芦苇270平方公里、天然草地12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55.1%,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保护区内草木葱茏,狐兔出没,仍保留着原始环境的特色。暮秋时节,成千上万只丹顶鹤、白头鹤、白鹳、金雕、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百余种珍稀鸟类翔集其间,令人叹为观止。除此之外还有木栈道、天然柳林、湿地文化区及石油文化区等。景区地址:利津。门票价格:60元。停车位置:瞭望塔停车场。浏览所需时间:半天。

东营市环境状况调查!!!!

今年以来,我市环保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发展观”活动为载体,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完善责任体系、深化环境治理、强化监督管理、狠抓污染减排等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创模成果,促进了科学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现将我市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改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基本指标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2006年,东营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在全省十七个地市中名列第二名,2007年居全省第六名,2008年居全省第四名。

2、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东营市城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未有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市政府制定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进行了应急演练。

3、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东营市非常重视环保投入,环保投资指数连续保持在2.0%以上。

(二)经济社会指标

4、经济发展: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来,我市持续增长率高达16.5%,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2006年全市实现GDP1450亿元,2007年全市实现GDP1664亿元,2008年实现GDP2052亿元,人均GDP达到了10万元以上。

5、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计划完成率100% 。

6、工业万元GDP能耗:2006年工业万元GDP能耗水平约为0.87吨标煤/万元;2007年为0.816吨标煤/万元;2008年为0.751吨标煤/万元GDP。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

7、单位GDP用水量:东营市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为13.66吨/万元GDP,且近三年逐年下降。

8、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2007年东营市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57kg/万元,二氧化硫7.6kg/万元;2008年东营市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18kg/万元,二氧化硫5.95kg/万元。远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

(三)环境质量

9、空气污染指数: 2008年市区空气环境质量API指数100的天数为350天,占前全年总天数的95.9%, PM10 、SO2、NO2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1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2008年东营市市区三个饮用水源地市自来水公司、孤河水库和耿井水源监测指标全部符合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达标率为100%。

11、东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2008年东营市建成区内的主要河流广利河和草桥沟不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符合功能区划要求。

12、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2008年我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按山东省环保局认证的监测点位进行监测,在中心城市建成区内以500米×500米网格均匀布设有效监测点,共布设监测点位210个,所有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4分贝,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

13、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2008年东营市建成区内17条主要道路交通噪声的平均值为66分贝,全部控制在国家考核指标要求之内。

(二)环境建设

14、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国务院批准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5.3万公顷,是我国最大的三角洲保护区,面积占东营市国土总面积的19.31%。

1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继续加大绿化工作,实施绿化工程,2008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96%。

16、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2008年,东营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广利河五六干合排截污工程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河口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5%以上。

17、工业废水及排污申报情况 东营市所有工业企业都依法进行排污申报登记,排污申报登记执行率100%;2007年东营市投资3亿多元用于工业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进一步提高。2008年工业废水达标率为96%以上。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率100%。

18、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东营市作为全国著名的石油城,在清洁能源使用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城区气化率高达99.8%,清洁能源使用量率在80%以上。

19、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东营市大力实施城市集中供热,禁止在城区新建10吨以下燃煤民用锅炉,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在85%以上。

20、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市交警支队、市环保局每年都定期对机动车进行抽检,定期检测率大于90%。

2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设了两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0%。

22、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我市建设了全省最大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所有建筑物全部禁止使用粘土砖,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并对钻井泥浆池全部进行了整治,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一直在95%以上。

23、危险废物处置率。进一步完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加大对各种工艺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处理管理,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三)环境管理

24、环保目标责任制:每年我市都召开环保共作会议,将环保重点工作以与各县区、各部门签定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位,并强化考核,将环境指标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在电视台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

25、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综合执行率:严格建设项目管理,加强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综合执行率达到考核要求。

26、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2008年,我市二氧化硫削减了21700吨,比上一年削减6.07%;化学需氧量削减6272吨,比上一年削减6.0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009年上半年,我市二氧化硫比上年同期削减11785吨,削减率13.39%,化学需氧量比上年同期削减1980吨,削减率9.73%,累计已削减COD14.4%、二氧环流22.1%。

27、环境保护机构:我市环保局属政府序列单列局,在东营区、河口区、市经济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四个分局,在三个县环保局全部独立建制。市环境监测站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市环境监察支队通过标准化建设验收。市环保局、各县区环保局通过省行政执法规范化验收。

28、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近几年民意调查显示,我市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在88%以上。

29、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我市大力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大力普及环境教育,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在95%以上。

30、城市环境卫生及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我市每年都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成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建设了城管支队和大队,通过了国家卫生部对我市“国家卫生城市”的暗访,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环境卫生及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达到考核要求。

二、重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

(一)综合整治广利河。广利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20亿元,按照“截污、治污、清淤、引水、增绿、造景、建港、通航”的总体要求,以实施截污导污、河道整理、建源引水、景观塑造、疏航建港、流域综合开发等六项工程为重点,在3年内把广利河建设成为了“河海相连,水清岸绿,城 共生,人水相谐”的生态长廊、休闲长廊、发展长廊和文化长廊,使之成为了中心城水系景观的“主动脉”、城市景观“新亮点”。今年以来,继续深化截污导污、沿河泵站管理,建设了一批新景点,黄河水城主要任务“三园一区一岸线”(体育公园、文化公园、科技公园、清风湖景区和广利河岸线)工程基本建设完成。黄河水城建设近两年多来已经完成投资逾20亿元,实现了清水进城,水城特色初现。

(二)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建。2008年,总投入1.4亿元的东营市污水处理厂三期6万吨/天扩建工程投入使用,中心城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12万吨/天,实际处理量达到10万多方,城区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5%以上。同时,充分利用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10万吨/日曝气氧化塘)的200万立方米的氧化塘,将其建成中水蓄含水库,并养殖水生动植物,确保其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COD50mg/L以下),为胜利电厂提供冷冲灰水,为城市提供景观用水,中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2009年7月份,总投资1.3亿元、由首创水务实行BOO方式运营的东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后,城区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到了90%以上。

(三)加快推进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改造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东营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扩建了处理能力500吨/日的垃圾处理卫生填埋场,使用年限5年,同时配套建设渗滤液处理系统。东营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扩建工程于2008年4月份立项,6月份完成设计开工建设,10月份扩建工程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000余万元,配套完善建设了高规格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采用碟管式反渗透工艺,处理后的渗滤液外排部分可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一级标准。该系统已于2008年9月底投入使用。

(四)积极开展中心城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出台了《中心城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确定以化工异味治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河流综合整治为重点,实施综合整治。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视察,现场办公,解决实际突出问题。市人大根据整治工作情况,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心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决议》(东人发[2008]20号。通过综合整治,中心城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为迎接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省的召开,今年,市政府正在组织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建设、城管、市政、卫生、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行动,进一步整治城市环境,改善市容市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

(五)加快市卫康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设备更新。市县两级政府督促、协助建设单位落实了设备更新资金。委托上海万强公司设计制作了符合国家最新技术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委托山东省城建设计院完成了初步设计和规划总平面图。到2008年9月底,新设备安装全部完成,完全达到了国家各项环保技术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今年,已经向省环保厅申请了竣工验收。

(六)加快胜利发电厂脱硫工程建设进度。胜利发电厂脱硫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建设项目的总投资控制在约3.2亿元,2008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市政府高度重视胜利发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多次在电厂召开现 办公会,督促其加快进度,1、2号机组脱硫设施已于2008年10月中旬建设完毕,并且通过了168小时试运行,现已实现正常运转、达标排放。3、4号机组于2009年3月底建设完毕、通过了168小时试运行。2009年5月22日,省环保厅对胜利发电厂脱硫工程进行了环保竣工验收,全省最大的二氧化硫减排工程开始发挥减排效益,全市二氧化硫减排有望在今年实现新突破。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责任到位

市委市政府坚持各种创建活动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巩固和提高“创模”已经取得的成果,保持环保模范城市的先进性。重新调整和充实了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整改提高领导机构,按照“十一五”创模指标体系将创建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并列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由市政府督察考核办公室定期调度整改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强化领导、健全组织、加强考核、定期调度,实现了思想认识再统一、目标任务再明确、工作责任再落实,确保了各项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二)坚持标准,不断提升

在整改过程中,市政府明确提出了“责任到人、整改到位、坚持标准、不断提升”的十六字整改要求,要求整改力度要不减当年的创建力度,各县区政府、各责任部门要把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当成是一次“再创建”,对仍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坚持创建的实效性。通过实施黄河水城建设、广利河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及管网配套、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扩建及渗滤液处理、中心城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设备更新、三网绿化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使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环保模范城市成果不断得到巩固提高。

(三)多措并举促减排

通过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多措并举,污染物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共启动主要污染物减排治理工程80多项,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51项,累计投资16亿多元;二氧化硫减排工程30项,累计投资10亿多元。拆除了37.88万千瓦的火电小机组,彻底关停了华泰纸业股份公司230吨/天的草浆生产线。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排放项目上马。截至2009年6月底,我市累计实现COD减排14.4%,二氧化硫减排22.1%,为顺利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

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在开发中积极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是突破经济结构。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突出抓好“五保三压一整合”,保农业、保现代服务业、保高新技术产业、保基础设施、保生态环境;压高耗能、高排放、产能过剩行业;整合传统产业。大力开展“三网”建设。设立了 “三网”绿化专项资金,由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三网”绿化工程建设。各县区政府也要配套相应资金,专门用于“三网”绿化工程建设,打造生态品牌,展现“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地”的城市风貌特色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加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实施湿地恢复和重要物种保护工程,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使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大力开展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等系列创建活动,夯实生态市建设基础。

四、下一步打算

(一)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 治,保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按照“政府督导、部门联动、城乡并举、分区负责”的要求,由市政府牵头组织,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坚持“四位一体”模式,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对周边化工企业的整治力度,重点整治中心城区周边的化工企业,按照搬迁一批、转产一批、关停一批、治理一批和“退二进三”的要求,逐步将周边的较大化工企业搬迁之工业集中园区,解决工业围城问题。

(二)继续加大广利河综合治理力度。市政府拟批准成立黄河水城办公室,同时在市环保局设立广利河流域环境监察大队,落实人员编制,负责牵头组织广利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力争2009年底前完成所有排放口的规范化建设,封堵所有不符合要求的废水、雨水排放口,对排水泵站全面进行改造,确保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

(三)加快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公园进度。充分利用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10万吨/日曝气氧化塘)的200万立方米的氧化塘,将其建成中水蓄含水库,并养殖水生动植物,确保其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COD50mg/L以下),加大污水回用力度,利用污水处理厂出水补充城市湿地公园和环城水系,进一步提高中水回用率,实现资源化梯级利用,节约新鲜用水量。

(四)继续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根据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2009年二氧化硫比2008年削减15%、化学需氧量比2008年削减5%,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全面开展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2009年解决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问题。加快东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调试进度,力争国庆节前通过验收、年底前满负荷运行率达到70%以上。加快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前期工作,加快胜坨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完成广饶县污水处理厂扩建和中水回用工程。

(六)加大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力度。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在织女河流域,投资1.5亿元建设织女河综合污水处理厂(华泰集团承办);在五干排流域,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海科化工集团和胜利石化工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项目;在神仙沟流域,投资3000万元实施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桩西采油厂采油废水深度处理工程;在小清河干流区域,投资8000万元建设正和集团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项目;在预备河流域,完成广饶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加快实施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按照“治、用、保”并举的策略,全面实施截蓄导工程和湿地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水资源利用力度,改善河流水质。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指导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加快黄河水城建设,全面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各项指标的要求,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进一步深入,构建和谐、生态、富裕、文明、安康的东营。

Hash:0bc3ef06091e93e1e009aa03546442bf47358d9a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