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一章 众妙之门

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是可以说的,但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道理,道路这些东西。

可以给他取个名字,但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些意义的名字。

天地出现之前什么也没有,当然也没名字,

当他产生了天地,孕育了万物,才开始给他取了名字。

所以,如果当你常常一直保持无欲的状态,你可以观到奇妙的景象,当你从无欲状态转到有欲的状态,你可以观到窍。

这两样东西只是是名称不同而已,他们是同时出现的,是一个东西。我们把他称为玄。

这是非常玄妙的世界,是我们通向玄妙世界的大门。

诠释:

道可道,非恒道,

道,名词,指老子提出的道这个名词,可道的道是动词,表示可以说的,非恒道中的道是名词,指恒久以来平常一直在用的道这个名词,常用的道这个名词是指道路或道理,但老子提出的道不是指常用的道理或道路这个意思,是指老子特有道,后文就反复说明什么是道。

名可名,非恒名。

名,名词,指名词,可名的名是动词,表示可以取名,非恒名中的名,名词,指不是恒久以来一直用的这个名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的第一篇开门见山告诉大家存在一个道,这个道和我们平常概念中的道是不同的,这个道是一个玄妙的世界,他诞生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万物,没出现万物之前什么也没有,也没名字,当出现万物后,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做道。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人们可以通过无欲和有欲的状态窥探到这个道的世界,当人们保持一直无欲的状态,这个状态也是二十一章提到的“恍惚”的状态,可以看到很奇妙的景象,这个景象就是指“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当从无欲的状态转到有欲的状态,可以观到窍,这个景象就是指“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样的状态不是很容易达到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前面说的无欲有欲观到的妙景,他们是同时出现的,只是名称不同,都叫做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个道的世界和我们的现在的世界不一样,他非常玄,玄之又玄,这个窥探的路径就是通过玄门,人是可以通过这个玄门进入这个玄妙的世界。

解释几个常用的名称入道,顿悟,得道,很多人都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名词的具体含义,往往把它们作为一个虚拟的含义,其实它们都有实质。

谈起入道的概念,很多人没一个明确的概念,他们觉得自己研究过道德经,学习过很多知识,应该入道了吧!他们认为道是虚眇的,不存在的,只是存在主观意识中的。其实他们根本没明白什么是道,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而又不同于我们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个世界。如果通过玄门进入到道的这个世界,就叫入道。入道后有什么效果,老子在四十七章告诉了我们:不出户,知天下。入道了就会有大智慧。

顿悟和入道一样的意思,只是顿悟的人突然进入了众妙之门,从而开悟了。有了大智慧就会开悟。

得道就是通过自己本身的修养,把道的灵性物质收集到自己身体上,达到一定的程度,叫做得道,得道必入道难,得道后的效验也很多的。

道在哪里,我们怎么才能找到道?老子在十四章告诉我们道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因为道和我们不在一个世界。如果我们没办法证明道的存在,那是不是可以说道不存在呢?本章和二十一章给出了方法怎么证明道的存在,人和道的连接只有唯一的路径:众妙之门。这个众妙之门是隐藏的,看不到的,只有在特定的状态才能看到,这个特定的状态就是二十一章说的:恍惚,老子也说了,这些名词不是他发明的,是从上古一直流传下来的。

这个道到底是什么,请参考二十五章给出的定义。

学习道德经,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首先,第三章告诉我们可以身体变强壮

其次,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人会有大智慧,有了这个大智慧就有很多应用,可以治国,可以用兵

其三,第七章可以长生

微博:

微信公众号:活到150岁

喜欢就加我微信:bothsun

《道德经》探微 | 第一章众妙之门 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通行本)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帛书版)

我们单拎出以下几个词。道,可道,常道(恒道);名,可名,常名(恒名)。我们看这两个句式,就比较有趣。

1.关于常与恒,主要是避讳汉文帝刘恒,由“恒”改为“常”,取恒久,不变之意。常,平常,平常心是道。恒,恒久,道遍在永在,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两个字在侧重点上是有区别的。能平常才能久远,两者又是相通的。常,落在中庸之“庸”上,庸常之意。恒,落在中庸之“中”上,未发之中,有形而上的意味在。

2.关于道。道,是言说,是道路。言说,上出则为道理,是形而上之道。道路,上出则为道的践行。道,既包含言说又包含道路,是知行合一的。既有天地之道,又有人能行之道。天地之道极广大而致精微,人道通于天道。《老子》五千言焦点就是在道。道,可道,常道。道,是相,可道是用,而常道是体。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世间万象,去试图接近道体。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认识的道,所描述的道,所践行的道,都不是道体,恰恰不固执之,恰恰就是真道。

道为体,名为相。两者如影随形。由名可及道,由道可生名。两者合则为一,分则为二。用佛家讲法是不一不二。

3.“可道也。”,这个也字颇有味道。我甚至觉得后面是句号可以,是问号也未尝不可。句号,表明“道”确实被言说着,被践行着。问号,却是一种反思、反省,这“可道”之种种,是长久的吗?是真道吗?如是,才顺接下面一句“非恒道。”我们可以感受到,加了一个“也”字,就充满了人气,生生之气。

历史上《道德经》有不少版本,字句之间做了不少调整。不管是有意无意,恰恰表明这个经典是活生生的,人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本经典也在经历这些。有些改变让它生病,有些改变让它更为健康。还在变,说明它还活着。对经典的注疏是让经典承续下去,对经典的改变未尝不是。这是《道德经》特异于其他经典的地方。

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考镜源流,知道其本来面目,搞清楚这一路来的变化,去还原一个个古之当下,也就是帛书版所言的“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去还原每一段历史的当下,在那个时空认识那个时空之“可道”,在时空的变迁里感悟其“恒道、常道”。

今日之夕阳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名,通行本用作名词,帛书本用作动词。先有动,稳定下来成为名。我们感受两种用法展现的道的状态。帛书本之“名”,有立法的性质,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通行本之“名”,是静态的,稳定的过程。

无,通行本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作为形容词的无,是对天地之始之“名”的描述。体现可道之言说性质。作为动词的无,是对天地之始还原过程,体现可道之践行性质。

对于帛书本而言,“无”字,常规被认为是名词,但是也可以当做动词认识。当做动词认识,我认为这样更符合老子的本意,这是有生命的,是活的,不固化的,恰恰破除了概念,这样的一个字,是有力量的,有能量的,可以感动人,感发人,恰恰在这个时候,是道的践行,是道体的逸出。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地之始与万物之母,相应于《易经》乾坤二卦。有无相生,乾坤并建,造化万物。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此句的关键在“欲”、“观”、“无”、“有”、“妙/眇”、“缴/徼”。

先谈观,“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鬼谷子》)这是天人之际之观。这是观天道以至于人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这是圣人之观。老子之观,必通于此观。

“妙/眇”,细微、微小之意。

“缴/徼”,边界,空隙,可解为空。

“欲”,欲求也,人渴求的是什么?

无欲,有欲都具有恒性,都属于常,都通于自然之道。无欲、有欲亦相应于无为与有为,这个阐释通向老子的政治哲学。

恒无欲,通于道心,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也就是观其眇之意,从隐微处显其同一之性。

恒有欲,通于人心,人心惟危,总是想要观察事物的边界,去分别,趋利避害。

在帛书本里是“以观其所徼”,这里有一个所字。一个所字,带着一种依附性,依附于有形的空间,有形的边界,有形的空余。恒有欲,是有待的,执于此难得逍遥、自由。

那么生命的自由自在之路在哪里呢?治理天下的无为无不为如何做到呢?

庄子把握到老子的思想精髓,故能使出庖丁解牛之刃,游刃有余。“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养生主》)庄子游于有欲与无欲之间,缘督以为经,允执厥中,持守中道。也是老子接下来所言: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有欲无欲,同出于道。这是体道明道的两条进路。出世之路,入世之路。而庄子选择间世之路。在《桃花源记》里,也来显出两条路,渔人之路和问津者之路。问津者之路,是处处志之,但是还是会迷途。就如同入世之路,处处小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去碰触边界,但难免会遭遇危险。“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在那些隐微处如何分别,如何观察观察到有余之空间?也许只能浑于太虚,和光同尘了。这大概是通向微妙之道的门径了吧,无门之门。从这个意义上讲,无为无不为,不齐而齐之。

-END-

古典读书治学生活

shanghairizi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明尘道人说《道德经》系列四:到哪里去寻找众妙之门? 道德经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字面上的翻译就是: 这两者本质相同,只是显露出的状态不同,所以称呼不同,但同样是奥妙无穷。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此两者”是那哪两者?

大多数人都认为“此两者”是“有”和“无”。

其理由是“无”和“有”只是一种事物的两种状态,状态不同,故名称不同。但两者可相互转化,玄妙不可测,故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比如水,凝则成水,散则成气,状态虽然不同,但本质却一般无二。

这种说法看似有理有据,但细思之后你会发现,它和上面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意思明显脱节,显而易见,这种解释并不符合老子的原意。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其意思是:我时常将心安于“无”,目的是观“道”的妙处,我时常将心安于“有”,目的是观“道”的徼处。

前者是 “观无”,后者是 “观有”。

“观无”,讲究的是心中一念不生,从而窥见虚无中生生不息的造化之机;“观有”,讲究的是精思入神,从而穷通世间万物之理。

如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是为“观无”;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是为“观有”。(具体意思,我们后面会说到)

佛家说“定能生慧”,是为观无。

儒家说“格物致知”,是为观有。

但无论是“观无”还是“观有”,其中的关键都在于 “安心”,只是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而已。

由此可见,“此两者同”的“此两者”便是“观无”和“观有”。

此两者同为体道深玄之路,所以老子说“同谓之玄”。

我们再看最后一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 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天地万物之奥妙的门径。

这句话的重点,是如何理解玄之又玄。

说一个人人皆知的禅宗公案:

禅宗五祖弘忍欲传衣钵,于是让众弟子作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谁作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于是,大弟子神秀便写了一首: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

然后,时为火头僧的慧能大师作了另外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

两首对比,高下立判。

神秀之法是有为之法,而慧能之法是无为之法。

由有为,到无为,是为玄之又玄;

再 由无为到无不为,才可见众妙之门。

那么,

何为有为?

何为无为?

何为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后面会说到。

在系列一里我们曾说过:

《道德经》的一开头,老子就说了 “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不可道,那么5000余字的《道德经》究竟是在说什么?

答案很简单: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虽自古及今注解者无数,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

它是一门“内圣外王”的学问。

所以老子并非是在说什么是“道”,而是让你怎样去见“道”,并徇道而行,以达到 “修之于内则为圣,施之于外则为王”的目的。

这一点,和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无二致。

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道德经》的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总结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道之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道之用。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为入道之要。

【第一章完】

道德经自由行旅游攻略

  • 道德经 第一章 众妙之门

    众妙之门原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道是可以说的,但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道理,道路这些东西。可以给他取个名字,但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些意义的名字。天地出现之前什么也没有,当然也没名字,当他产生了天地,孕育了万物,才开始给


    2022-03-20
    202 45
  • 《道德经》探微 | 第一章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通行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帛书版)我们单拎出以下几个词。道,可道,常道(恒道);名,可名,常名(恒名)。我们看这两个句式,就比较有趣。1.关于常与恒,主要是避讳汉文帝刘恒,由“恒”改为“常”,取恒久,不变之意。常,平常,平常心是道。恒,恒久,道遍在永在,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两个字在侧重点上是有区别的。能平常才能久远,两者又是相通的。常,

    2022-03-20
    1446 33
  • 明尘道人说《道德经》系列四:到哪里去寻找众妙之门?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字面上的翻译就是:这两者本质相同,只是显露出的状态不同,所以称呼不同,但同样是奥妙无穷。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此两者”是那哪两者?大多数人都认为“此两者”是“有”和“无”。其理由是“无”和“有”只是一种事物的两种状态,状态不同,故名称不同。但两者可相互转化,玄妙不可测,故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比如水,

    2022-03-20
    330 21
  • 学以致用《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修德为本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sì),世世不辍(chuò)。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译文】善于建树的不会动摇,善于抱守的不会滑脱,子孙秉承此道祭祀,世世代代不会断绝。将德

  • 金蚂蚁户外周日12月15日《函谷关》​道德经主题文化+黄河湿地观天鹅一日游

    来自西伯利亚的黄河精灵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从时间意义上说,堪称天下第一关。它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这一千古雄关见证了历史上许多著名战争,演绎了不少历史典故,诸如"合纵攻秦,楚汉争关,公孙白马,鸡鸣狗盗"等。大型实景剧玄宗祭祀大典大型实景剧《玄宗祭祖》感受大唐文化

    2022-01-07
    1873 74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