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5000年前古人建造的这个大礼堂震惊考古界,就在灵宝

如果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棵参天大树

那么仰韶文化就是这棵大树的根,

灵宝北阳平遗址就是大树根的 主脉!

在灵宝境内中约1000平方公里范围,发现古人类生活的文化遗址235处,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全国唯一!

这里有6000年前的“十里长街

这里有占地面积516平方米的“中华第一宫”

这里有五色土夯筑的轩辕台

这里有现存全世界最早记述黄帝铸鼎事迹的碑刻

北阳平遗址群分布在河南灵宝市铸鼎原及其周围3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含了北阳平、西坡、东常等30余处仰韶时期的古文化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址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遗址等级最高的聚落遗址群。2001年6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先后被列入“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国家资助的全国重点大遗址保护项目,其中的西坡遗址被列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遗址首选。

▲西坡遗址发掘现场航拍图

二十年来各级文物部门对北阳平遗址、西坡遗址先后进行了十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通过发掘,发现了公益设施区、居住区、作坊区、墓葬群、大型人工壕沟等,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玉器、编织物以及成套的生活器具,基本明确了仰韶时期聚落的区划布局,填补了国内外多项史前文明研究的空白,被国内外考古界誉为“仰韶文化灵宝现象”,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撑,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西坡遗址墓地考古成果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外国学者调研西坡遗址考古现场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李新伟博士向外国学者介绍西坡遗址

▲西坡遗址出土文物(一)

现保存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西坡遗址出土文物(二)

现保存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追迹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展”西坡遗址专版

西坡遗址发现的占地516平方米的F105,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带回廊的古典建筑,是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单体建筑遗址,代表了仰韶时代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

▲西坡遗址516平方米大房址(F105)发掘现场

▲西坡遗址240平方米大房址(F106)发掘现场

▲大房基复原图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带回廊的最大的单体建筑遗址, 代表了仰韶时代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在人类历史文明史上独一无二!

▲大房基复原图

在特大房基的三个方向,还分布着另外三座特大房基,这三座特大房基的门道全部面朝中央广场,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特大房基北部南涧村,严冬时节树叶不凋落,形成一道神奇的自然景观

▲荆山黄帝铸鼎原

铸鼎原地区还有很多民间传说和古地名,民间传说有黄帝铸鼎、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古地名有荆山、夸父山、夸父墓、轩辕台、蚩尤山、鼎湖、炉底、桑园、龙须沟、太阳沟以及周围的三圣村、五帝村、稠桑村等。每一个延续至今的古地名都述说着一个神奇的历史故事,记载着三皇五帝的丰功伟绩,对于探索中国史前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荆山黄帝铸鼎原景区天地人三鼎

来源:灵宝文旅公众号

Hash:adda344c56d1b4fe98c73047a7d4216d23b51906

声明:此文由 三门峡本地服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