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搞城镇化?

导读:中国为什么要搞城镇化? 大棚内的旅游接待设施统统拆除,服务配套都没有了,以后休闲农业该怎么做?

城镇化是国家的政策,我等小民无权置喙,但我还是要说,一个涉及亿兆民众的政策还是应该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坚决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做足”兵棋推演“,把城镇化所带来的后果考虑充分,不要只考虑近期的、眼前的、对某部分人有利的收益,一定要看得长远,把不利影响琢磨充分,把长远的、不利的因素、不利的后果考虑全面。否则,想走回头路,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我们难以承受的。

城镇化的好处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来,似乎条条在理,什么有利于提高全民消费能力啊,什么要利于管理啊,什么有利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啊等等,不一而足。

我就想知道一个问题,对于许许多多像我一样长年在外务工、漂泊了多年的农民,或者说一个身份四不像的人来说,城镇化了,生我们养我们的村庄没有了,我们的根被拔走了,我们的归乡之路在哪?

还有,城镇化了,农民进城了,如果他们部分人在城里生活不下去,不能适应城镇生活,那么他们的退路在哪里?

还是那句话,我不反对城镇化,但是农民不可能都进城,也绝不能强制所有的农民进城,城镇化涉及面太广,谨慎是必要的。

用不这长篇大论的阐述,很直白的一句话:促进房地产业兴旺发达呗?

大棚内的旅游接待设施统统拆除,服务配套都没有了,以后休闲农业该怎么做?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个治理怪圈“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农村设施农业用地的管理也是这样。本来国土部127号文,给设施农用地的管理松绑了,但被一些地方的下乡资本跑偏了!国家又一刀切开展“大棚房”清理整治。所有农地非农化的问题就一个字——拆。

这次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对休闲农业不亚于一场灭顶之灾。带给我们的一个教训就是不敢把自己的钱投到别人的地上。

今后,休闲农业只有等国家再出有关农村产业用地方面的政策之后,才能提振信心,放心投资

我相信,休闲农业总会迎来下一个高潮。

题主说的这种情况,正是当前全国范围内集中整治的重点内容之一,这种情况就是标准的违规“大棚房”,不管是旅游接待设施,还是为之服务的配套设施,都必须统统拆除。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棚内的旅游接待设施,为什么要建大棚?是为了在大棚内搞农业种植吗?显然不是。

旅游接待设施为什么要建在大棚内?原因是在其他地方占地建设未经批准是绝不允许的,建在大棚内,就是借着建设农业大棚搞种植的名义,实则以此为掩体在大棚内建设非种植项目的、在其他地方不允许建设的旅游接待设施,目的是逃避卫星天眼监测、规避土地管理部门监管,这是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

农棚必须农用,农业大棚,是用来种植或者养殖的,不允许搞非农业项目。农地必须农用,棚内地面必须处于能耕种的状态,不允许硬化,更不允许搞设施建设,所以在大棚内搞旅游接待设施是绝对不允许的。

难道说在农业生产区域内、在观光农业园区内不允许建设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吗?答案是,允许,必须是符合条件、经过批准后才被允许!

配套,是农业生产的配套;相关,是直接服务农业生产的相关;建设,是必须经过审批或备案的建设。看护管护 、仓储房、晾晒场及其他有关服务农业生产的设施,都是有严格的标准和条件的,可以到土地主管部门去了解,不是你说需要就需要,你想建设就建设的,未经批准和备案的或允许的建设都是违规建设,改变了土地性质和用途,必须拆除恢复耕种条件。

难道说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就不能搞了吗?答案是,否也!

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也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内容,国家政策鼓励、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实施、投资者经营者勇跃参与,可以说形势大好。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必然要涉及到与休闲、与观光等有关的配套设施建设,这也是必须有的。可是,建设这些配套设施是有严格的标准和条件要求,前提是必须经过土地主管部门的批准,是不允许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是不允许超标准建在农业生产区域内的,建在农业区外的、占用建设用地也必须经过审批后才可以建设。一句话,任何私自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搞非农经营项目建设的,都是不允许的。

所以,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一定要搞好规划、合理布局,涉及到用地、占地问题一定要报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发展乡村旅游的非农用地问题,国家也有政策扶持,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

民以食为天。国家对耕地实行了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天大的事,保护耕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不知说的正确与否?

谢谢阅读,敬请批评!欢迎关注和评论!

Hash:38a4f775644fd7590ed74672a570f3fbddbaabc6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