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三道沟旅游景点介绍一下(兴城三道沟旅游景点介绍一下图片)

导读:兴城三道沟旅游景点介绍一下(兴城三道沟旅游景点介绍一下图片) 陆良芳华三道沟风景区门票多少? 兴城古城到兴城三道沟乡大青山景区怎么走 辽北-吉南地区清原岩群和三道沟群 三道沟村的介绍 兴城三道沟距离南票区暖池塘多远

陆良芳华三道沟风景区门票多少?

最低门票30元,停车费10元,地方很普通,不好玩,就是爬一座普通的山而已。

兴城古城兴城三道沟乡大青山景区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69.4公里

起点:兴城古城景区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60米,右转

2.行驶67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西关街

3.沿西关街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铁西

4.沿铁西路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兴西线

5.沿兴西线行驶510米,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710米,直行进入京哈高速公路

7.沿京哈高速公路行驶4.8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兴建高速公路

9.沿兴建高速公路行驶33.1公里,在药王/三道沟/药王互通出口,稍向右转进入药王互通

10.沿药王互通行驶1.1公里,过药王互通,左前方转弯

11.行驶21.8公里,过北地屯中桥,左后方转弯进入兴西线

12.沿兴西线行驶860米,过左侧的海尔专卖店,左转

13.行驶150米,到达终点

终点:兴城市三道沟乡委

 辽北-吉南地区清原岩群和三道沟群

辽北-吉南新太古代表壳岩系零散地分布于同时代,但形成稍晚的花岗质岩石中。其中规模较大的表壳岩系主要见于辽北清原的浑河北岸、吉南桦甸南部的夹皮沟—金城洞、板石沟等地。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红透山—金凤岭地区的清原岩群(原红透山组)

清原岩群(沈保丰等,1994),即原辽宁冶金101队的鞍山群红透山组和赵宗溥等(1993)的清原岩群红透山组。主要指分布在浑河北岸的红透山—树基沟—金凤岭地区的新太古代表壳岩系(见第四章图4—1)。其代表性剖面为浑北的红透山—金凤岭剖面。

沈保丰等(1994)按岩性把清原岩群进一步划分为金凤岭组和红透山组。下部金凤岭组(即原红透山组下部岩性段)主要由斜长角闪岩组成,夹有少量的(角闪)黑云变粒岩,具有一定的韵律性变化。上部红透山组(即原红透山组上部岩性段)主要由(角闪)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组成,另外还有二云变粒岩、浅粒岩、石英磁铁贫矿等其它岩石分布。不同类型的岩石常呈不厚的层组成互层。总体上,清原岩群的原岩类型以玄武火山沉积岩和英安质火山沉积岩为主,夹有少量的安山质和流纹质火山沉积岩和陆源碎屑沉积岩。从下向上,玄武质岩浆作用减弱,中酸性火山物质和陆源碎屑物质增多。表壳岩系总厚度大于1000m。在红透山组中还有规模较大的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产出。

表壳岩系经受角闪岩相变质,局部有绿片岩相退变。同时遭受强烈的变形,同斜紧闭褶皱常可见到,结晶片理置换原岩层理。至少可分辨出两期塑性变形。它们现在的空间复杂分布形式与后期变形和花岗质岩浆侵入的破坏有关。

金凤岭地质剖面中6个斜长角闪岩和3个变粒岩岩石样品测定获得的全岩Rb-Sr等时年龄为2624Ma±48Ma,同一剖面7个斜长角闪岩样品全岩Sm-Nd等时年龄为2844Ma±48Ma(沈保丰等,1994)。石榴直闪岩和含石榴直闪岩的全岩Rb-Sr年龄为2596Ma(赵宗溥等,1993),侵入红透山组的树基沟、狍子沟、摩里红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551Ma、2519Ma和2510Ma(Pendt,1983,江博明等,1988)。根据这些资料,可以认为清原岩群表壳岩系形成于2600Ma以前。

据赵宗溥等(1993)、沈保丰等(1994)的研究,清原岩群斜长角闪岩具拉斑玄武岩的组成特征,在AFM图上位于拉斑玄武岩区(图3—1A)。可划分出平坦型和富集型两种类型的稀土模式(图3—1B),分别与Condie(1981)的TH1和TH2型拉斑玄武岩类似。轻稀土富集的TH2型仅在红透山组的较高层位出现(赵宗溥等,1993)。从层序变化、岩石组合及岩石的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看,至少部分轻稀土富集的斜长角闪岩为副变质岩,轻稀土富集与原岩形成时陆壳物质的带入有关。由于一些重要的指示性元素未测定,不能作出较完整的Pearce图解,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的特点仍能反映出来(图3—1C)。(角闪)黑云变粒岩高钠低钾,轻重稀土强烈分离,重稀土强烈亏损,铕异常不明显,不同样品相互间稀土组成变化不大(沈保丰等,1994,赵宗溥等,1993)。这些特点与许多太古宙安山质-英 质火山岩十分类似。云母石英片岩等不同类型的陆源碎屑沉积变质岩由于矿物比例的不同,SiO2含量有很大变化(63.07%~81.66%),但都有K2O(1.12%~3.32%)大于Na2O(0.10%~1.10%)的组成特征。稀土模式以出现明显负铕异常,重稀土无强烈亏损与中酸性火山沉积岩有很大区别(沈保丰等1994,赵宗溥等,1993)。一些黑云变粒岩出现强的负铕异常,重稀土部分呈平坦型,无明显的亏损(沈保丰等,1994),与许多成熟度高的陆源碎屑沉积岩相同。这些岩石中多含有石榴石、十字石、蓝晶石等变质矿物,原岩的变余沉积结构构造保留较完整。以上特征表明,清原群的变质原岩主要为火山来源,但有一定甚至相当数量陆源碎屑物质的带入。

图3—1 清原地区清原岩群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图解

A—AFM图,B—稀土模式,C—Pearce图,数据引自赵宗溥等(1993),沈保丰等(1994)

二、夹皮沟—金城洞地区的三道沟群

夹皮沟、金城洞地区是吉南新太古代表壳岩系的重要出露区。金城洞位于夹皮沟以东约250km,两地新太古代表壳岩系在空间上虽不相连,但却具有十分类似的地质特点。

夹皮沟地区,表壳岩系也被称为夹皮沟群(沈保丰等,1994)。它们呈北西向狭长带状延伸,宽3~7km。根据岩石组合,可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其间被花岗质岩石穿插分隔。下部岩性段主要分布在夹皮沟、老牛沟等地,以斜长角闪岩为主,岩石结构构造有一定的变化,在一些地段可见杏仁体等熔岩结构构造的残余,在靠上部位夹有少量的黑云变粒岩、石英磁铁贫矿,著名的夹皮沟金矿床就形成于该岩性段中。上部岩性段分布于三道沟腰圪子、四道沟一带,主要由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石英磁铁贫矿组成,夹黑云石英片岩等类岩石。存在较好的韵律性变化。老牛沟铁矿床就赋存于该岩性段。金城洞地区的表壳岩系也主要由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石英磁铁贫矿等类岩石组成,另外夹有少量的角闪黑云变粒岩和不同类型的片岩,其中一些片岩中还含有石墨。同样,金城洞地区的表壳岩系也可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并可与夹皮沟地区进行对比。

根据原岩恢复,上述表壳岩系的变质原岩以玄武质和英安质火山沉积岩为主。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硅铁质化学沉积,它们的形成很可能也与玄武质火山作用有关。成熟度高的陆源碎屑沉积岩较少,但仍有存在。从下向上,玄武质火山作用减弱,英安质火山作用增强,陆源碎屑物增多,显示出一个较完整的火山沉积旋回。

表壳岩系遭受角闪岩相变质,矿物温压测定计算,t=450~600℃,p=450~550MPa。但夹皮沟地区的表壳岩系下部岩性段局部有辉石类矿物出现,矿物温压测定值较高,t=600~700℃,p=600~700MPa(戴薪义等,1988)。表壳岩系遭受强烈变形,面理置换强烈,并形成无根褶皱。后期强烈的韧性剪切作用形成数条与区域片麻理方向近于一致的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的岩石退变为绿片岩相矿物组合。

在夹皮沟地区,三道沟群表壳岩系不同类型岩石中的9组锆石测得2479~2639Ma的207Pb/206Pb表面年龄,下部岩性段斜长角闪岩5个样品Rb-Sr全岩等时年龄为2766Ma±266Ma(戴薪义等,1988)。金城洞地区9组锆石207Pb/206Pb表面年龄为2444~2536Ma。夹皮沟地区奥长花岗质岩石锆石U-Pb年龄2497Ma和2565Ma(北京三所.1984)。根据这些数据,三道沟群表壳岩 可能形成于2650~2750Ma之间。

三道沟群大多数斜长角闪岩都具有拉斑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在AFM图上位于拉斑玄武岩区(图3—2A),部分样品投入钙碱性玄武岩区与外生作用叠加陆壳物质带入有关。岩石通常具平坦型或轻稀土略富集型的稀土模式(图3—2B;赵宗溥等,1993)。图3—2B中,Shen-2为沈保丰等(1994)给出的3个斜长角闪岩的平均值,表现出轻稀土富集的组成特征,与个别样品轻稀土十分富集有关。与清原地区一样,分布于上部岩性段的斜长角闪岩也具有轻稀土富集的稀土模式(戴薪义等,1988),可能与陆壳物质的带入有关,而不反映玄武质岩浆本身的稀土特点。在Pearce图上,岩石明显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图3—2C)。黑云变粒岩等长英质火山沉积岩相对富钠低钾,具轻重稀土分离较强,重稀土亏损的稀土模式(戴薪义等,1988,沈保丰等,1993)。个别黑云变粒岩出现明显的负铕异常,重稀土亏损减弱。从SiO2、K2O含量存在同步增高看,陆源碎屑物质的加入显然对岩石稀土组成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沈保丰等,1993)。

图3—2 夹皮沟—金城洞地区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图解

A—AFM图;B—稀土模式;C—Pearce图;数据引自林宝钦等(1986),沈保丰等(1994)

三、板石沟地区

该区新太古代表壳岩系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出露面积约20×5km2。其南北两侧分别与元古代地层和太古宙花岗质岩石为断层接触。按岩石组合可划分出上、下岩性段。下部岩性段以斜长角闪岩为主,夹黑云变粒岩和石英磁铁贫矿,上部岩性段以黑云变粒岩、浅粒岩为主,夹少量的斜长角闪岩。从岩石组合看,其变质原岩主要仍为玄武质和英安质火山沉积岩,但流纹质火山沉积岩也有较多存在。本区表壳岩经历了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

该表壳岩系中,用单颗粒锆石蒸发法测得2519Ma的年龄数据(毕守业,1989)。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样品(共4个)全岩Rb-Sr等时年龄为2585Ma±67Ma(沈保丰等,1994)。表壳岩系可能形成于2600Ma以前。

少量表壳岩的分析结果(沈保丰等,1994)表明,本区斜长角闪岩具拉斑玄武岩的化学组成特征,稀土总量低,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图3—3)。黑云变粒岩高钠低钾,轻重稀土强烈分离,重稀土强烈亏损,出现明显的正铕异常。浅粒岩富硅,同样高钠低钾,轻重稀土有较强分离,但无明显铕异常。

本区表壳岩系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但其总的特征与夹皮沟—金城洞地区的表壳岩十分类似。

图3—3 板石沟地区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图解

A—AFM图;B—稀土模式;C—Pearce图(数据引自沈保丰等,1994)

三道沟村的介绍

三道沟村,属于坝区。距离村委会3.00公里,距离镇3.00公里, 国土面积2.04平方公里,海拔1250.00米,年平均气温19.39℃,年降水量744.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 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641.00亩,其中人均耕地0.63亩;有林地158.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08户,有乡村人口726人,其中农业人口485人,劳动力50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0人。201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3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蓄牧业为主。1

兴城三道沟距离南票区池塘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59.8公里

起点:三道沟

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行驶240米,右转进入滨海公路

2.沿滨海公路行驶4.0公里,左转进入海宴北路

3.沿海宴北路行驶550米,右转进入龙湾南大街

4.沿龙湾南大街行驶3.0公里,直行进入龙湾大街

5.沿龙湾大街行驶2.1公里,过左侧的口岸大厦约230米后,直行进入龙湾大街

6.沿龙湾大街行驶430米,在第3个出口,朝新华大街方向,进入海滨路

7.沿海滨路行驶1.7公里,朝中央大街/火车站方向,右转进入京哈线

8.沿京哈线行驶3.2公里,左后方转弯进入兴工路

9.沿兴工路行驶2.6公里,朝朝阳方向,左转进入葫六线

10.沿葫六线行驶10.1公里,朝钢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寺缸线

11.沿寺缸线行驶17.9公里,过左侧的钢屯村约210米后,右前方转弯进入寺缸线

12.沿寺缸线行驶12.9公里,过右侧的暖西村约150米后,右转

13.行驶21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暖池塘镇

Hash:647e3a4e6bb49ba4d2a445fc1ee6e0d4b327478b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