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三块石旅游景点介绍(鞍山岫岩十大旅游景点)

辽宁岫岩有什么好玩的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是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岫岩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AA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药山在清代就是辽宁四大名山;国家AA级、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清凉山有“东北黄山”之称,融奇松、怪石瀑布溶洞温泉、绝壁、兰花、古庙、塔林、枫叶等于一体,是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的一座山;国家AA级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龙潭湾森林茂密植被良好空气清晰是旅客休闲度假的圣地;国家AA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制古庙。 药山 药山系千山余脉,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辽宁四大名山之一。药山山势高峻,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观沟、大寺沟石花顶、南天门四个景区组成。主峰石花顶海拔888.8米。 药山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始建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集佛、道两教于一山的宗教圣地。历代兴建的寺、观、殿、宇有清华观、遥望洞、三清殿、灵官殿、佛爷殿、宝林寺朝阳寺观音阁、碧霞宫龙王庙、关帝祠、唐塔等诸多古刹,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楼阁参差,碑碣林立,雄伟壮观。药山以盛产药材而得名,据不完全统计,有各种中草药材480多种。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龙潭镇境内,距岫岩县城30公里。传说乾隆年间,一村民夕阳雨后,坐山观潭,忽见雾气升腾,彩云缭绕,似苍龙潭中戏水,遂取名为“龙潭湾”。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26公顷。中心区龙潭湾山林面积1591.8公顷,是辽宁南部森林种类、森林植被、森林环境保持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有16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74种省级野生保护动物等,有许多自然景观、文物古迹。龙潭湾将发挥集旅游观光和科研一体的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清凉山风景区 清凉山风景区位于岫岩 北部的汤沟镇,因其山深林密、气候温润凉爽而得名。景区以石怪、水清、峰秀、松奇、崖险而闻名于世,历来为佛道两家的清修之地。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主要旅游景点有传说中唐代名将薛礼东征时留下的葬马石、藏马谷、箭眼和点将台,还有天然的石湖十八罗汉洞老君堂的洞中洞、龙象石、石花、石笋、石林、孪生风动石、漂亮的小天使等奇石辽代古塔千年古松、长年不解冻的冰洞。共有植物600多种,其中园林木38科78属150多种,400多种中药材;50多种山野菜;有猫头鹰、秃头鹫、棒棰鸟、狐狸、野猪等丰富的珍奇野生动物;山泉中还有珍稀动物娃娃鱼和林虫类龙虾等。 清凉山风景区内有一奇特的天然水洞,洞中有一暗河,可乘船游至洞中深处。洞壁上有千姿百态的岩石和钟乳石。清凉山风景区内的石湖瀑布,位于朝阳乡荒地村石谷沟内,源于清凉山岱王庙文山下,汇集东西两股涧水而成。因水流不止,因而石湖天然形成“七瀑七潭”。此外,位于清凉山下的朝阳暖泉村还有丰富的温泉水,水温高达70℃,富含17种有机元素,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和皮肤病有独特疗效。文物古迹老古庙 老古庙又名卧鹿山效圣寺,位于岫岩镇南24公里的杨家堡松树秧村境内。传说古时有一常骑黑鹿的道人居于山中而得名。实际该山有一长约百米的青石山脊,形似卧鹿之背而得名。卧鹿山东骆驼峰,西至朝阳岭,南临山溪,北依玉皇顶,山势险峻,耸峰巍峨,碧峰翠屏,风光宜人。山的顶峰有一巨石,好像一只卧羊,石的尾部有一青松摇曳,形似羊尾,所以被人称作“松树羊”,后取它的谐音“松树秧”而演化成村名。该山以云雾山中的白云渡,高耸入云的羊角峰、险峻陡峭的骆驼峰、突兀高挺的玉皇顶为秀;石以顶天立地的翠屏石、百米青石的卧鹿背、清流直下的瀑布屏、遍布水窝的石窝石为奇。 羊角峰下的山坳处,有一大型石制古庙,始建于唐,原为3间草堂,清代嘉庆年间改建为纯石结构,称“效圣寺”,当地人以其建造历史久远,俗称“老古庙”。庙高5.40米,长9.15米,宽5米,除门窗为木料外,其梁、柱、瓦、檐、脊、墙等都是用青白色花岗石料精工凿刻,用360块石条砌成,以36块巨型石瓦覆盖殿顶,数以万斤的石檀石柱皆以卯榫吻合而成,整个建筑浑然一体,雄伟壮观,结构奇特。殿内坐有观音、如来、地藏、释迦牟尼、二郎神共5尊石雕佛象,石像造型生动古朴,衣纹流畅。清咸丰七年(1857)所修《岫岩志略》中载,石庙的东脊檀能预报天气雨晴,该檀雨前异兆为“小雨微润,大雨重润,不雨不润”。经实际观察,确有此象。庙前有500余年的参天古松护寺,庙后有青山绿树掩映,左有瓦舍和石钟楼,右有碑林一处,坐落着古石碑70余座。 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内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的石制石庙,1982年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显声将军故居 黄显声将军故居的修复现投入资金260万元,经过大量翔实资料的收集,目前黄家大院内的5座灰砖瓦房及4座炮台基本按原貌修复,并于2005年9月27日举行了竣工剪彩仪式,黄显声将军的大儿媳赵玉云及孙子黄文祥参加了故居修复竣工剪彩仪式。 黄显声将军出生于岫岩石庙子镇蓝家村。为了修复黄显声将军故居,省委于2005年4月将其列为省级红色旅游基地并拨专项资金。岫岩方面还特到重庆歌乐山等地,收集大量珍贵翔实的黄显声将军历史资料。在黄显声将军故居,记者见到了灰瓦红门的大门楼,门楼上方挂着“黄显声将军故居”的烫金匾。走进院内,黄显声将军身披大衣、英姿勃发的雕像坐落在院中央,雕像取材岫岩偏岭镇的白云石,高2.98米,花岗石台座高1.1米,雕像四周的花坛9.18米,象征不忘国耻“九·一八”。黄显声将军故居屋内有黄显声儿时用过的摇篮及桌椅,院内东西两侧原黄家仓库和雇工平房,现被建为岫岩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和黄显声将军生平陈列馆。 据介绍,修复工程体现“修旧如旧”原则,目前,故居已建成院墙400余米,院四角建有4座炮台,将军桥20米,故居外还有一座修复完好的将军井泉水甘甜清洌。为更好接待对外旅游,修复工程还在故居外铺设柏油路1.2公里。据了解,故居内还将塑蜡像、进行室内布置以及铺设草坪等附属设施建设。作为鞍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显声将军故居将与岫岩的药山、清凉山、石湖瀑布等一起,加入辽南风景旅游圈。

抚顺三块石好玩吗?都有什么呀玩的

可以吸收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氧吧、感受大自然和登山的乐趣、附近有一家三块石水库绿源山庄住宿钓鱼唱歌麻将烤羊、羊汤钓鱼玩的吃的都很不错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门票多少钱

交通概况 自驾交通 公园秋景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因为公园之中有三块巨石头直入云端而闻名,这个公园的森林绿植的程度也很高,公园兼具有险峻,清幽等特点。那里还曾经是抗日解放战争的革命根据地,曾经还有一个影视剧是在那里拍摄的。

交通概况

抚顺市北郊区客运每天6:30-15:40每半小时发一班车途经后安;抚顺市西八路后安小客每天6:30-17:30每小时发一班车至后安。

到后安后,换乘其它车辆到三块石景区。后安返回抚顺市的班车最晚16:00收车。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根据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旅游景区申请及自检自查,市级评定机构初评推荐,辽宁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定,并经辽宁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研究通过,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

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打造出150亩花海,种植了马鞭草和七种色彩的百日草,五个大风车依偎在花海之中,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由红黄蓝绿5万多只小风车组成的长廊,仿佛让人步入童话世界。为了让游人感受大自然,景区还沿小溪建设了400米木制长廊,供游人聆听溪水的轻吟浅唱,呼吸林间清新空气。作为辽宁省的最佳赏枫地,“十一”黄金周期间也是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

自驾交通

沈阳方向—抚顺东出口—天湖桥北—东洲—上马镇—后安镇、汤图乡、马圈子乡

抚顺方向—河提路—青年路—上马镇—后安镇、汤图乡、马圈子乡

线路详情:

A沈抚北路→抚顺高湾→高山路→河堤路→东洲→抚顺县上马台沟→后安→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南部景区)

B沈抚大道→抚顺碾山线→台上线→抚顺县上马西古→后安→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南部景区)

C沈抚大道→沈通线→开发区拉古→抚顺县救兵→上马西古→后安→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南部景区)

D沈抚大道→河堤路→东洲→抚顺县上马台沟→上马李家→汤图→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北部景区)

南部景区郊区客运:抚顺西八路后安小客站7:00至17:00每半小时发一班车至后安,抚顺北站中心客运站每天6:30至17:00每半小时发一班车途径后安,后安返回抚顺市最晚车次为15:20。

北部景区郊区客运:在抚顺乘坐汤图方向的郊区客运,首车7:00,末车14:30,或从新宾乘坐开往汤图方向的郊区客运,首车8:30,末车15:00。

公园秋景

来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体验它的四季。每一个景点都有它那份自然美的震撼。而三块石最美的季节,在我看来,当属枫叶叠染的秋天。

秋霜之后,三块石森林公园的枫叶由绿转黄,由黄渐橙,由橙变红,由红而紫, 彩斑斓,与十月湛蓝的天空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不来一次真的感受不到红叶的盛大和壮丽。

景色中各种颜色交织,一切像从油画中复刻出来一般,一幅美妙的童话世界就这样舒展在你的眼前。

沉浸在斑斓的树木中,映衬着日光,一切都仿佛一场梦,你真的不要只沉浸在拍照的乐趣中,一定要随心走,随心感受最原始的自然风情,简直不要太舒服。

漫步在十月的三块石,若遇寒流,登上山顶,你还能有幸看到茫茫雾凇。驻足记录下这美妙瞬间,在盛大的幽静中体味震撼。

岫岩景点

鞍山市龙泉湖风景区岫岩清凉山风景区岫岩陨石坑卧鹿山效圣寺风景区岫岩药山卧鹿山石庙等。

1、鞍山市龙泉湖风景区:由拓展训练营主题公园、满族风情博物馆和休闲、旅游、采摘、度假场所等组成,是集游览、住宿、娱乐、拓展训练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2、岫岩清凉山风景区:因其山深林密、气候温润凉爽而得名。景区以石怪、水清、峰秀、松奇、崖险而闻名于世,历来为佛道两家的清修之地。

3、岫岩陨石坑:坑内直径约为1.8公里,深约150米,从坑唇的山脊上往下望这里就好似一只大碗,夏秋之季来此观赏景色更加美丽。

4、卧鹿山效圣寺风景区:以峰秀、庙奇、景美而著称。山中有一长约百米、形似卧鹿之背的青石脊,传说古时有一骑黑鹿的道人居住山中,死后化身青石脊,卧鹿山因此而得名。

5、岫岩药山:因盛产药材而得名,又以岫岩方音谐称岳山。药山为清代奉天省的四大名山之一,与千山凤凰山医巫闾山并列齐名。

6、卧鹿山石庙:原名效圣寺,俗称老古庙,是省内现存唯一大型石构古代庙宇。1988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岫岩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是辽宁省鞍山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

岫岩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AA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药山在清代就是辽宁四大名山;国家AA级、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清凉山有“东北黄山”之称,融奇松、怪石、瀑布、溶洞、温泉、绝壁、兰花、古庙、塔林、枫叶等于一体,是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的一座山;国家AA级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龙潭湾森林茂密植被良好空气清晰是旅客休闲度假的圣地;国家AA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制古庙。

药山

药山系千山余脉,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辽宁四大名山之一。药山山势高峻,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观沟、大寺沟、石花顶、南天门四个景区组成。主峰石花顶海拔888.8米。

药山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始建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集佛、道两教于一山的宗教圣地。历代兴建的寺、观、殿、宇有清华观、遥望洞、三清殿、灵官殿、佛爷殿、宝林寺、朝阳寺、观音阁、碧霞宫、龙王庙、关帝祠、唐塔等诸多古刹,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楼阁参差,碑碣林立,雄伟壮观。药山以盛产药材而得名,据不完全统计,有各种中草药材480多种。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龙潭镇境内,距岫岩县城30公里。传说乾隆年间,一村民夕阳雨后,坐山观潭,忽见雾气升腾,彩云缭绕,似苍龙潭中戏水,遂取名为“龙潭湾”。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26公顷。中心区龙潭湾山林面积1591.8公顷,是辽宁南部森林种类、森林植被、森林环境保持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有16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74种省级野生保护动物等,有许多自然景观、文物古迹。龙潭湾将发挥集旅游观光和科研一体的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清凉山风景区

清凉山风景区位于岫岩东北部的汤沟镇,因其山深林密、气候温润凉爽而得名。景区以石怪、水清、峰秀、松奇、崖险而闻名于世,历来为佛道两家的清修之地。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主要旅游景点有传说中唐代名将薛礼东征时留下的葬马石、藏马谷、箭眼和点将台,还有天然的石湖十八罗汉洞、老君堂的洞中洞、龙象石、石花、石笋、石林、孪生风动石、漂亮的小天使等奇石。辽代古塔、千年古松、长年不解冻的冰洞。共有植物600多种,其中园林木38科78属150多种,400多种中药材;50多种山野菜;有猫头鹰、秃头鹫、棒棰鸟、狐狸、野猪等丰富的珍奇野生动物;山泉中还有珍稀动物娃娃鱼和林虫类龙虾等。

清凉山风景区内有一奇特的天然水洞,洞中有一暗河,可乘船游至洞中深处。洞壁上有千姿百态的岩石和钟乳石。清凉山风景区内的石湖瀑布,位于朝阳乡荒地村石谷沟内,源于清凉山岱王庙文山下,汇集东西两股涧水而成。因水流不止,因而石湖天然形成“七瀑七潭”。此外,位于清凉山下的朝阳暖泉村还有丰富的温泉水,水温高达70℃,富含17种有机元素,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和皮肤病有独特疗效。

文物古迹

老古庙

老古庙又名卧鹿山效圣寺,位于岫岩镇南24公里的杨家堡松树秧村境内。传说古时有一常骑黑鹿 道人居于山中而得名。实际该山有一长约百米的青石山脊,形似卧鹿之背而得名。卧鹿山东临骆驼峰,西至朝阳岭,南临山溪,北依玉皇顶,山势险峻,耸峰巍峨,碧峰翠屏,风光宜人。山的顶峰有一巨石,好像一只卧羊,石的尾部有一青松摇曳,形似羊尾,所以被人称作“松树羊”,后取它的谐音“松树秧”而演化成村名。该山以云雾山中的白云渡,高耸入云的羊角峰、险峻陡峭的骆驼峰、突兀高挺的玉皇顶为秀;石以顶天立地的翠屏石、百米青石的卧鹿背、清流直下的瀑布屏、遍布水窝的石窝石为奇。

羊角峰下的山坳处,有一大型石制古庙,始建于唐,原为3间草堂,清代嘉庆年间改建为纯石结构,称“效圣寺”,当地人以其建造历史久远,俗称“老古庙”。庙高5.40米,长9.15米,宽5米,除门窗为木料外,其梁、柱、瓦、檐、脊、墙等都是用青白色花岗石料精工凿刻,用360块石条砌成,以36块巨型石瓦覆盖殿顶,数以万斤的石檀石柱皆以卯榫吻合而成,整个建筑浑然一体,雄伟壮观,结构奇特。殿内坐有观音、如来、地藏、释迦牟尼、二郎神共5尊石雕佛象,石像造型生动古朴,衣纹流畅。清咸丰七年(1857)所修《岫岩志略》中载,石庙的东脊檀能预报天气雨晴,该檀雨前异兆为“小雨微润,大雨重润,不雨不润”。经实际观察,确有此象。庙前有500余年的参天古松护寺,庙后有青山绿树掩映,左有瓦舍和石钟楼,右有碑林一处,坐落着古石碑70余座。

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内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的石制石庙,1982年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显声将军故居

黄显声将军故居的修复现投入资金260万元,经过大量翔实资料的收集,目前黄家大院内的5座灰砖瓦房及4座炮台基本按原貌修复,并于2005年9月27日举行了竣工剪彩仪式,黄显声将军的大儿媳赵玉云及孙子黄文祥参加了故居修复竣工剪彩仪式。

黄显声将军出生于岫岩石庙子镇蓝家村。为了修复黄显声将军故居,省委于2005年4月将其列为省级红色旅游基地并拨专项资金。岫岩方面还特到重庆歌乐山等地,收集大量珍贵翔实的黄显声将军历史资料。在黄显声将军故居,记者见到了灰瓦红门的大门楼,门楼上方挂着“黄显声将军故居”的烫金匾。走进院内,黄显声将军身披大衣、英姿勃发的雕像坐落在院中央,雕像取材岫岩偏岭镇的白云石,高2.98米,花岗石台座高1.1米,雕像四周的花坛9.18米,象征不忘国耻“九·一八”。黄显声将军故居屋内有黄显声儿时用过的摇篮及桌椅,院内东西两侧原黄家仓库和雇工平房,现被建为岫岩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和黄显声将军生平陈列馆。

据介绍,修复工程体现“修旧如旧”原则,目前,故居已建成院墙400余米,院四角建有4座炮台,将军桥20米,故居外还有一座修复完好的将军井,泉水甘甜清洌。为更好接待对外旅游,修复工程还在故居外铺设柏油路1.2公里。据了解,故居内还将塑蜡像、进行室内布置以及铺设草坪等附属设施建设。作为鞍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显声将军故居将与岫岩的药山、清凉山、石湖瀑布等一起,加入辽南风景旅游圈。

三块石旅游自由行旅游攻略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