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主要景点地图 平遥古城游览地图

导读:平遥古城主要景点地图 平遥古城游览地图 1. 平遥古城游览地图 2. 平遥古城景点地图 3. 平遥古城景区游览图 4. 平遥古城游玩地图 5. 平遥古城游览地图高清 6. 平遥古城旅游地图-景点分布图 7. 平遥古城详细地图 8. 平遥古城游览线路图 9. 平遥古城旅游地图

1. 平遥古城游览地图

平遥古城方圆约2.25平方公里。平遥古城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平遥古城旧时叫作“古陶”,在明朝初年间,是为了抵御外来的南扰,建的城垣。洪武三年,在旧墙垣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整修。此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并增设了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由于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的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将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分为二,风格各异。城内的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外称为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2. 平遥古城景点地图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晋中市,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平遥旧称古陶城,古陶得名于陶唐氏,即唐尧。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春秋时属晋,战国属赵,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是汉朝宗亲代王的都城。北魏时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平陶为平遥,东迁至今址,平遥城作为县治之所在,是平遥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平遥古城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全县境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其文物古迹之多,价值之高,内容之丰富,为全国县级城市中所罕见。

3. 平遥古城景区游览图

(一)优势

1. 文化优势

(1)平遥古城在1997年12月中申遗成功,之后成为5A级的旅游景点,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山西自古以晋商最为出名,而平遥就是晋商的代表,在平遥古城内的日昇昌、镖局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近几年平遥的推广,使得人们对晋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平遥古城历经千年,历史文化悠久,是明清时期的典范,为人们展示明清文化经济政治以及宗教的繁荣与昌盛,是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

2. 交通优势

平遥古城地处山西省中部,交通相对发达,东西南北贯通,便于游客的往来。

3. 政策优势

在各项政策的规范和支持下,平遥古城内的旅游环境日益提高,导游和居民的服务态度也有所提升,使古城有所改观。

4. 经济优势

平遥古城在明清时期是晋商文化的代表,虽然如今经济发展程度没有明清时期广,但还是深受残留经济因素的影响。

(二)劣势

1. 经营策略落后,地区接待能力有限

相比人们所熟知的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的知名度远远不足,市场竞争力偏弱,整体经营策略也相对落后。相关社交软件中发布的关于平遥古城的旅游攻略缺乏详尽的介绍,使得旅客不能充分了解平遥古城,降低了来平遥古城游玩的期待。此外,景区内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停车场相对较少,无法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

2. 交通不便利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虽然古城内大部分主干道、次干道进行了硬化,但仍有部分道路状况不容乐观,加上近几年旅游人数增多,在旅游高峰期时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3. 旅游市场管理混乱

黑导遍布,这些人不但历史知识欠缺,对景区的讲解也不专业,与一些特色商店达成协议,强制旅客消费,从中抽取提成。另外,一些不法商贩向游客漫天要价,高价兜售《又见平遥》等门票,从中谋利。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质量,破坏了古城的整体旅游形象。

4. 从游客来源分析,缺少对短线游客的吸引

客源地呈多元分布,在全国短途游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功能性缺失。

5. 从产品结构来看,缺少休闲度假的产品

来平遥旅游的人都是被精美的建筑、厚重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所折服,但适合休闲度假的产品是市场空白,仍然停留在景点旅游的阶段。

从游客年龄分析,缺乏适合年轻人的旅游产品。平遥国际电影节、摄影节虽然影响较大,对年轻客群吸引力强,但节庆时间短,形不成全年热点。电竞、游戏、自主体验等年轻人喜欢的产品不多,客群年龄结构偏大。

6. 从功能上来说,缺少个性鲜明的差异化旅游产品

六朝古都西安兵马俑大雁塔法门寺等众多古迹都比不上摔碗酒带来的汹汹人潮,人们对旅游的概念早已不再满足大众化的消费,而是越来越青睐个性化的产品。

4. 平遥古城游玩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地图,最终结果以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驾车路线:全程约282.8公里

起点:平遥古城

1.晋中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行驶80米,左转进入西郭家巷

2) 沿西郭家巷行驶320米,右转进入沙巷街

3) 沿沙巷街行驶70米,左转进入西大街

4) 沿西大街行驶390米,左转

5. 平遥古城游览地图高清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 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6. 平遥古城旅游地图-景点分布图

平遥古城面积2 . 2 5 平方公里。平遥古镇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 ,位于山西中部平遥县内,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2015年7月13日,平遥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门票价格: 镇国寺:30元 双林寺:40元 平遥古城景点联票:150.00元著名景点"明清一条街,平遥县衙博物馆,平遥城墙,城隍庙"

7. 平遥古城详细地图

平遥平遥,真的遥远吗?一种悠念徘徊于心,总是会左右人的情绪,不管你有意无意,愿不愿意。待到上学时才发现,平遥离我真近,在地图上和运城的距离只有拇指宽。好像转个身就到,抬抬头,眼角就能瞥见矗立在晋中大地上的平遥古城。像赴一场宴,声势浩大的寂寞,我斟在杯中独饮。檐廊下高挑的灯笼映红的街道上,不是只有杏花佳酿可以醉人。其实平遥是深藏不露的,她的外在美并非城楼所能替代,她的文化内涵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领悟通透。平遥就是平遥,不平常,不遥远。

8. 平遥古城游览线路图

弘扬神农炎帝精神,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2021年10月20日起,炎帝陵景区面向全国游客推出免门票活动。

活动期间,炎帝陵景区将严格落实防控常态化举措,控制人流密度,实行实名制入园。游客需携带身份证,出示本人健康码、行程码免费入园游览;入园时需正确佩戴口罩,并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主动配合景区工作人员的管理。

9. 平遥古城旅游地图

【第1句】一座古城,其实就是一本古书,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地嵌入字里行间,在临风开卷的时候,让身处其间的人们浑然置身在历史的瞬间,从时间的褶皱里品读沧桑和必然。平遥古城有着凝重的封面,尽管在未谋面之前,我就耳闻了这座古城的许多章节:城墙、县衙、老街、票号、庙宇……对一个地方的向往,俨然如爱恋某个人似的,爱上了,就放不下。平遥亦如此。怀着这样的心绪,我走进了平遥……平遥亦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我也从现实中走进平遥的历史。

【第2句】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池,更难能可贵的是古城内现今仍有当地居民在居住,堪称是鲜活的古代遗迹。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

【第3句】平遥的巷弄太逼仄,人不容易清醒,以为斜斜地披在肩上的暖阳,还是明清时的温婉样貌。起承转合,低声吟咏青砖灰瓦的情节,早已枯涩的记忆,又潮湿了几句。一座古城,总是背负太多的往事。历史深处吹来的风,还染着宣纸上晕开的淡淡墨色,我被引着,迷失在千年前就设下的局。

【第4句】行走在厚重的城墙上,我感觉脚下的青砖承担了太多太多,防御敌人的垛口如今站满了慕名造访的红男绿女,带来了喧嚣与噪杂。也许平遥已经习惯于面对摄影师的闪光灯和游客的评头论足。但我却害怕突然的来访会打扰古城的梦境?可能是的,我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走在坚硬的青石板上,生怕惊扰它的块砖片瓦。在我的脚下,这高耸,伟岸,墩厚,坚实,黑褐色中带着沧桑的城墙:2700多年呀,从西周宣王的壮志,到明洪武的德政,从明清的休养生息,到“文革”的风雨,这城墙没有倒下,没有坍塌,没有撕裂;然后一段一段,一截一截地累积,才有了这座叫平遥的古城。

【第5句】平遥古城民间有句俗语:“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条是“房子半边盖。”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

【第6句】当你穿过平遥古城那厚重的城门,走进岁月雕饰的街巷,她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繁荣的晋商文化,会让你惊叹万分,眼前会浮现出它往昔繁市富邑的兴盛景象。随处可见内涵丰富的楹联,砖雕木刻,书体各异,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楹联文化增添了古城的神韵和内涵。街联、景联、庙联、楼联、院联、店联、铺联让人目不暇接。

【第7句】走在古城的街道上,两边店铺旗幡飘扬,从古到今无数人走过这些街巷,甚至脚下的每一粒尘土都满载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古城经历天灾和战火的磨难矗立到了现在,仿佛无言的诉说着着山西人永不屈服,厚重内敛的品格。

【第8句】行人是渺小的,千年络绎不绝,匆匆脚步,可阅览风尘无数,却动摇不了这坚厚城墙的一坯厚土。我隐约看到3000垛口72座观敌楼,那里曾经流传着孔子3000弟子72贤人的佳话;我仿佛听到风里夹带着号角阵阵,千年前的鏖战在眼前复苏。多少次的兵临城下,多少回的战鼓隆隆,多少朝代在这里升起又落下,而不变的是这城墙背后的意志——固若金汤。平遥人引以为豪,津津乐道。

【第9句】看,云阳驿民俗宾馆两联道出了自己的民俗特色“秦汉鼎彝罗列满架,一堂书画璀璨云霞。”,“祗缘民居成清趣,全因俗韵有浓情。”;天元客栈的对联更让人感到宾至如归“幽斋特下高人榻,古道频来长这车。”;读罢漆器艺术博物馆的楹联更让人为平遥漆器艺术折服,上 赞:“髹器藻绘彰施有色尽瑰宝”下联誉;“饰物金碧云霞丽光皆珍奇”横匾曰“先哲遗光”。

【第10句】古城的交通脉络如同一片枯叶,脉络清晰。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融通了古城。去了日升昌-中国第一家票号。惊叹古城的气度,倾心其子民的智慧。十九世纪的日升昌何以辉煌,何以驰骋金融界,又是一番怎样的骄傲和盛怀?想起了电视剧《走西口》中的田青和豆花。田青是有格局大智慧的晋商,豆花是有豪气有柔情的秀女子。日升昌,如月初升,繁荣昌盛,过去的未来的晋商,是民族的记忆。

【第11句】我最欣赏的平遥街市门面口的一幅幅楹联,那一字一句,文工音圆;一言一语,词贴意深。它们遍布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虔诚地站立在大门的两侧,娓娓地述说着古城的故事,款款地迎接着往来的嘉宾。它们是古城流盼生辉的眼睛,永不褪色的灵韵。走在这幽深的街巷,我想如若穿上明时的马褂,清时的长衫,手执纸扇,佳人相伴,吟诗赋联,满口之乎者也,也许才与这古色古香的景致相匹配了。

【第12句】吟,天吉祥博物馆几联更是让人耳目清新,如临仙境。“宝殿巍峨已接三清法界,天香飘渺如游九府神宫”横匾道:“双恒永”。“纵横百家才大如海,安坐一室忌古于天。”“香烟篆就平安字,烛焰凝成富贵花。”“良玉润珠精神流照,吉金乐石左右交辉。”和天吉祥的清净相比那么天成魁客栈就显的热闹非凡了,单从那楹联之中你就可领教一番了。“上盘下盘盘叠盘尽享古城美食,南客北客客逢客荟集四海佳宾。”蔚盛院因光绪皇帝曾在此下榻它的楹联就更显喜庆和大气张扬。“百福屏开九天迎瑞霭,五彩景喝万象入台”“蔚为大观缘光绪下榻,盛载下号乃天子行宫。”“栈曲有云皆献瑞,房幽无地不生香。”

【第13句】传说中的“乌龟八卦城”,在晨光中静默不语。整座古城为龟形,有“山水朝阳,龟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之说。岁月荏苒,它斑驳了青砖砌裹的城墙,剥蚀了朱红雕琢的城门,干枯了南门外的水井,佝偻了北面弯曲的“龟尾”,似乎一直在等待着我这样一个来自晋南的游者。一轮红日在城墙上方缓缓升起,它映红了古城,映红了城墙下矗立千年的铁人将士,映红了我们欢愉的面庞。

【第14句】这座明清时期平遥古城的“摩天大楼”,有记载说:“金井市楼”是平遥“仰观烟云之变幻,俯临城市之繁华,悟天道之盈虚,察人事之推谢”的建筑智慧的创造、商业文化的体现,是汉民族生活历史的见证。你可否是中国商业的一座高峰?我站在你的脚下,仰望那置于屋脊正中的鎏金宝顶。我听到了喧嚣的市声。当年,客来商往,车水马龙,人们便在这里交换日用物品,互通有无。“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囤集交易之物,待市而出之。”

【第15句】俗话说:“进了平遥城,银子元宝绊倒人。”平遥的气 缘于晋商,富可敌国的故事里流淌着现代金融的种子。走进日升昌——中国第一票号,日升昌门脸不大,黑色的院门严肃而朴实,近看却已经斑斑驳驳。虽然牌匾上的字己略显黯淡,但“日升昌”的金招牌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蒙尘。庭院深深深几许,外朴内秀,面简里厚。正房厅柱悬一幅木制长联: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还有那一块闻名商界的牌匾——汇通天下。汇通天下!这就是当年晋商的声音。

【第16句】说起平遥不能不说中国晋商第一票号——“日昇昌票号”。单就“日昇昌”三字而言,就是一副让人感慨的对联:“日日升,升日日。”再看票号门联更让人感受其当年的昌盛。上联道:“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下联对:“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横匾“丽日凝辉”。当年治理这“日昇昌票号”的大掌柜名唤雷履泰,我们只看其故居两联就可领略他那经济大家的风范了。“矢公矢正追管晏治政之遗范,志持志筹超端陶经济之风流。”“孔门高第越国大夫碧卢玉工有在天之灵共赞古陶雷君后来居上,李唐飞钱赵宋交子朱明宝钞具脉行其道怎比票庄一纸汇通天下。”

【第17句】看官若有闲,且来平遥住。住在平遥,生活在平遥,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远离都市,去寻找山西晋商曾经繁华一时的小城。平遥的夜色,美的有些浪漫。居住在古色古香的客栈里,睡在北方常见的炕铺,欣赏着十二生肖的手剪窗花,从窗棂向外张望,但见灯笼点点,月朗星稀,屋檐上的雕刻在灯光中影影绰绰,远处悠然传来每逢整点敲响的钟声……在这样的意境里,若是有知已相对,抑或红袖添香,温一壶酒,沏两盏茶,时闻莺莺细语,间或棋枰落子,你也许会质问自己:这是幸福吗?那种感觉,让人不由得放松,再放松,慢慢地有了一个好梦。

【第18句】步入平遥,似乎就在刻意追求与古人执手相牵的味道。满目的青砖灰瓦,精巧的飞檐雕壁,高耸的城墙市楼,鲜亮的灯笼金匾,那些古城中的居民,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脱,也不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精明,平静地过着淡然的日子,热情地做着小本生意,偶尔也有悠闲地踱着方步遛在狗后边的……抬头看天,是与青砖灰瓦相辉映的碧蓝色的天空,纯净如孩子的眼睛,间或几丝浮云游过,带走了所有的烦恼和浮躁……

【第19句】徜徉在端正威严的平遥古县署,环顾这长长短短的楹联,我突然发现吏治文化是活的,是有灵魂的。我现在就在和这个幽灵在对话。这个幽灵就是被皇权披在专制身上的儒家精神。它在向我诉说着它的理想、它的作为。如此地充满善意,语重心长,如此地直白,道理又讲得透彻,居然和其血腥狰狞的专制统治联系得那么紧密那么服帖。不知道平遥历任县太爷生活履职在这箴联遍布、警钟长鸣的衙门,能否践行“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为官信条,只怕这些楹联都是县太爷为标榜自己而撰写的冠冕堂皇的溢美之词。

【第20句】平遥宛若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它的气质从每一座瓮城溢出,从每一条街道流出,从每一扇旧窗淌出,从每一道雕纹渗出,从每一位平遥贤士的才情里吟出……平遥的每一条蜿蜒的街道,都渗透着沉稳;每一 斑驳的青砖,都浸渗着古朴。让置身其中的生灵,撕开灵魂隔着平遥与历史相望。不敢放纵自己的思绪,生怕一不留神,就堕入苍茫的历史长河,忘却了站在时间这头的故乡与亲人。

Hash:06c8d170892676e30f41d699abe43ea869e1dd00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