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红军时就是省级干部,抗战时率一个营,打出第二个平型关大捷

赵健民是一位本应授中将而未被授衔的将军

赵健民将军一九三二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年后,他当上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然而,因为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赵健民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他始终保守党的秘密,直到抗战爆发后,赵健民才得以出狱。

赵健民回到鲁西,拉起了一支一百来人的部队,后来被改编为筑先纵队第三营,由赵健民担任营长。赵健民善于指挥,打仗又非常勇猛,被誉为“鲁西赵子龙”,三营也得名“赵三营”。

当时第三营驻扎在陈贯庄一带,一九三九年十月一日,日军广獭旅团四千余人,向贾镇方向浩浩荡荡而来。

赵健民收到前哨侦察兵的消息后,考虑到敌人必定经过陈贯庄,他决定出手打击这股敌军。

广獭旅团不仅有机枪连,还有山炮队,最重要的是他们装备精良,远超八路军部队,因此,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打好这一战,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赵健民集结营干部进行商议,决定只打敌人的后卫部队,他为此作出战斗部署,令三营各连埋伏在陈贯庄周围,等待敌人进入伏击圈。

当广獭旅团的步兵、炮兵部队经过伏击圈,汽车辎重队进入伏击圈内,营长赵健民一声令下,一连率先开打,一排排枪支不断向敌人开火,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敌人的步兵、炮兵部队听到枪声,马上回过头来向三营发起反冲锋。

赵健民知道三营不是敌人对手,马上下令部队撤退,转进陈贯庄内进行防守,三营早就修筑好了防御工事,敌人虽然火力很猛,但三营战士依靠工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当时敌人非常嚣张,一位敌军指挥官甚至在阵地上耀武扬威,大摇大摆地进行指挥,完全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

赵健民冷哼一声,召开了三营一连特等射手赵小庆,说:“他娘的,真当我们八路军是吃素的!马上给我干掉这个鬼子!”

赵小平接到命令后,马上对那名日军指挥官进行瞄准,几分钟后,他调整好了角度,猛地扣动扳机,只听砰的一声,子弹破空而去,直接打在了鬼子指挥官的脑袋上,令其当场毙命。敌人把日军指挥官的尸体抬出了战场,再也不敢向陈贯庄靠近。

此后,敌人又数次向陈贯庄发起猛攻,但都被三营击退,当天晚上,敌人主力合围而来,营长赵健民担心部队陷入重围,于是率领三营撤出陈贯庄。自此,陈贯庄战斗宣告结束。

这一战,三营伏击广獭旅团,歼灭一百多名鬼子,而自身伤亡仅二十四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记录,营长赵健民也因此声名大震,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鲁西赵子龙”。后来,这一战也被称为“鲁西北平型关大捷”。

后来,赵健民历任冀鲁豫军区七分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二野十七军军长等。建国后,赵健民本可以授予中将,但由于他已经转业到地方,因此没有被授予军衔。

平型关战役景点之一:平型关关口遗址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关口

平型关关口为平型关战役地标性遗址,位于灵丘县西南繁峙县东北交界处,海拔1500米,距灵丘县城35公里。此段南北走向的长城为战国时修筑,隋代重修。明代在原长城基础上包砖砌石,加宽加高,即现存的明代内长城。平型关为内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因其关塞所处地形如瓶状,宋称“瓶形寨”,金称“瓶形镇”,明称“平型岭”,清代称“平型关”。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平型关关楼用庆拱相间的方法筑成,门额镶石匾刻“平型岭”三个大字。关口南北两侧由城墙连接。平型关关楼在1939年的连续40天大雨中损毁。现存遗址己非原貌。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战役遗址保护面积8.6万平方公里,遗址内现有革命纪念建筑物: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纪念碑、将帅广场、乔沟遗址广场、乔沟主战场、平型关关口、115师指挥所、驿马岭阻击战遗址、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老爷庙争夺战遗址、烽火台、上寨动员会旧址等12个景点

平型关大捷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平型关大捷自由行旅游攻略

  • 此人红军时就是省级干部,抗战时率一个营,打出第二个平型关大捷

    赵健民是一位本应授中将而未被授衔的将军。赵健民将军一九三二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年后,他当上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然而,因为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赵健民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他始终保守党的秘密,直到抗战爆发后,赵健民才得以出狱。赵健民回到鲁西,拉起了一支一百来人的部队,后来被改编为筑先纵队第三营,由赵健民担任营长。赵健民善于指挥,打仗又非常勇猛,被誉为“鲁西赵子龙”,三营也得名

    2022-03-18
    1728 83
  • 平型关战役景点之一:平型关关口遗址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平型关关口平型关关口为平型关战役地标性遗址,位于灵丘县西南与繁峙县东北交界处,海拔1500米,距灵丘县城35公里。此段南北走向的长城为战国时修筑,隋代重修。明代在原长城基础上包砖砌石,加宽加高,即现存的明代内长城。平型关为内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因其关塞所处地形如瓶状,宋称“瓶形寨”,金称“瓶形镇”,明称“平型岭”,清代称“平型关”。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平型关关楼用庆

    2022-01-21
    1620 14
  • 青春向党 红色寻访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平型关,位于山西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相交界的平型岭下,雁门关之东。明朝时是内长城重要关隘。关北恒山高峙如屏,关南矗立五台山,两山都是陡峻的断块山,海拔在1500米以上,是晋北的交通障碍。两山之间是一条不太宽的地堑式低地,是河北北部平原与山西之间的最便捷通道。平型岭位于这条带状低地,中部隆起,形势险要。这条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接北京西的紫荆关,西接著名的雁门关,构成一条坚固的防线,自古就是


    2022-01-13
    1877 33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