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暑期游攻略 清华园游玩攻略

导读:清华暑期游攻略 清华园游玩攻略 1. 清华园游玩攻略 2. 清华园一日游攻略 3. 清华园旅游路线图 4. 清华园游览攻略 5. 清华园参观攻略 6. 清华大学游园攻略

1. 清华园游玩攻略

清华园游览是不要门票的,但是要提前预约。

2. 清华园一日游攻略

围着清华大学外面一圈的话是9公里

清华大学的建议游览时长一般是1小时 - 2小时,当然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间长短也会稍有不同,合理安排时间

清华大学是中国知名的大学之一,校内绿草青青树木成荫,清澈的万泉河从腹地蜿蜒流过,勾连成一处处湖泊和小溪,滋润着一代代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

清华大学创办于1911年,前身“清华学堂”,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校内的清华园曾是皇家园林,亭台楼榭与湖水树林相映,环境非常优美。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为特色。东区校园则建于20世纪50年代,以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开始在主楼前后新建了各院系系馆及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紫荆公寓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雄伟大气,而又安静舒适。

清华大学的主要景观位于西门附近,游客从西门进入需要按照开放时间,持身份证排队登记,然后进入。仅游览西门部分的主要景观再从西门离开,仅需步行约2公里,走走看看1小时即可。清华整个的校园较大,长宽都有两公里左右,若要到校园其他地方逛逛则需3小时左右甚至更久。

清华校园内有公共汽车,还有专门做校园游生意的出租车,非常便利。但是游览清华最好的方式还是骑自行车,骑上共享单车,想走便走,想停便停,不放过清华园里的每一处美景

从西校门坐校内的公共汽车,停车场下,北行至近春园、清华园和大礼堂区,返至二校门,再坐车一路浏览风光,经主楼,到图书馆区、理学院,最后回到西校门。

若时间充裕,不妨拿出两个半天来,下午从南校门进入清华,逛逛南北主干道,向西走到二校门,在大礼堂区、清华园和图书馆区消磨一下午,然后去“万人大食堂”吃晚饭。傍晚再到近春园吹吹晚风,看湖光树影的风情变幻,晚上便住在校内。第二天早起,在理学院区转转,然后坐校内的公共汽车到东部中央主楼区,从主校门出清华,最后游览清华科技园。

温暖的红砖墙,古色古香的拱券外廊,优美的弧形楼梯,还有馆前水池中古朴的铜质喷水塔,透出图书馆浓浓的书卷和人文气息。馆内洁净明亮,高贵朴质,不显豪华。图书馆地板用软木铺成,人们行走其上,没有一点声响;书库的地板是用透亮的厚玻璃铺成,新颖大胆,可以望得见楼下的光。这里也是当年曹禺先生奋笔疾书,写下不朽的话剧《雷雨》的地方。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每到夏季,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环境清幽,荷花浮动,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从清华南门进入后,在南北与东西两条大道的交汇路口西行,便能看到一条满是银杏的大道。每到秋天,这条大道就被银杏叶点缀的金光闪闪。无论是清晨、午后还是黄昏,只要阳光明媚,透过树叶缝隙照射到地面,斑斑点点的光将这条路渲染得唯美且梦幻。

大礼堂与二校门隔草坪相望,圆顶红墙融合了希腊式与罗马式建筑风格,在大礼堂旁边还有一片大草坪,草坪和大礼堂的合影也是清华形象的代表之一。

清华学堂是一座别致的二层小楼,是清华大学的第一批校舍,有灰色的墙砖、白色的立柱,中西合璧,建筑非常优雅。

二校门位于清华学堂的南侧,这座圆拱式校门的照片流传甚广,是清华最为著名的景点,也是清华的代表形象,绝大多数游客都会在此留影纪念。

建于清道光二年前后,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过。后来成为清华第一个女生宿舍,因古月二字合起来为“胡”而被当时清华男戏称为狐堂。钱钟书和杨绛也是在此结识的。

名气最大的校内餐厅,又称“万人大食堂”,一楼有日常食堂窗口,二楼有自选区域,三楼可以点餐,可谓是应有尽有。比较推荐的有:滑蛋饭、麻辣香锅。此外,清华自产的酸奶冰淇淋也是相当美味,非常值得一试。

芝兰园餐厅位于清华大学紫荆公寓区21号楼与22号楼之间,餐厅分为两层。来到这里一定要尝尝清青小火锅,尤其推荐特色番茄锅底,涮到最后都不会腻!

学校里营业时间比较长的餐厅,过了饭点一般就来这里点餐。位置离近春园不远,从西门进来比较方便。以经营淮扬菜为主,扬州蟹粉狮子头干菜焖肉、黄焖河鳗、杭椒牛柳都比较值得推荐。

作为离宿舍最近的餐厅,桃李园是同学们早餐必刷地。推荐去一楼最左侧窗口尝尝烤冷面,或是“陕西风味”窗口的大盘鸡拌面

刚刚翻建完成的新清芬园,装修大气典雅,一层风味食堂,二层家常菜为主,地下是清真食堂。但改建之前清芬园食堂的包子、麻辣香锅等窗口都已物是人非。推荐自制酸梅汤,酸甜适宜,开胃解腻。

3. 清华园旅游路线图

公交线路:游16路,全程约9.9公里1、从郑州火车站步行约1.5公里,到达火车站二马路站2、乘坐游16路,经 过9站, 到达南阳路北环路站3、步行约190米,到达清华园

4. 清华园游览攻略

8月3号清华园不能进去,疫情反复加強防范,清华连外地的学生都不能返校

5. 清华园参观攻略

2021清华园参观时间: 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及学校寒暑假(具体日期见学校通告)期间的每日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校园对外开放参观。

地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辖区以校园围墙为界,南以成府路为界与中关村毗邻;东南以双清路为线与学院路街道接壤;东面以京包铁路为界与东升地区办事处相邻;西隔清华南路、圆明园东路临近燕园街道、青龙桥街道;北以荷清苑路为界与青龙桥街道相邻。

清华园街道是全国高级知识分子最为密集街道之一,辖区内精英荟萃,高知云集,有两院院士80多人,教授、副教授3000多人,居民文化层次高。辖区文化氛围浓厚,资源丰富,有大学图书馆、体育场、综合体育馆等资源共享,现代化信息通畅,有全国最先进的网络系统,电脑普及率95%以上。社区为封闭管理,居民生活环境优美。

6. 清华大学游园攻略

1.近春园

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又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原址。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到1979年,荒岛才被修复。

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

2.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地处工字厅后门外。四时变幻的林山,环珑着一泓秀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正额“水木清华”四字,庄美挺秀。“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混诗:“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正中朱柱上悬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3.荷塘夜色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所述的引人入胜的景色在近春园一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沦为“荒岛”,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

1927年仲夏,朱自清教授感于世变,夜不成寐,夤夜走出家门到这一带散步,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生花之笔写下名文《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 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脍炙人口。因自清亭设于此地,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即亦源于此地,其实不然。《荷塘月色》的“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荷塘月色亭”以资纪念。

5.清华学堂

清华学堂在大礼堂大草坪的东南方,属于德国古典风格,是建校初期新建的首批校舍的主体建筑。总面积4650平方米。1925年,学校在此设立“国学研究院”,著名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曾在此任教。

6.古月堂

古月堂建于清道光,与工字厅西院一巷之隔,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初建时是园主的专用书房。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现在是学校各总务机关所在地。

7.清华大学大礼堂

大礼堂坐落于校园西区的中心地带,庄严雄伟,一直被清华师生视为自己坚定、朴实、不屈不挠性格的象征。大礼堂始建于1917年9月,与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合称“四大建筑”。

大礼堂位于大草坪的正北端,大礼堂平面呈正十字形,南端为门厅,北端为舞台。礼堂采用古城堡风格的大圆顶,属古罗马的拜占庭风格,四周各堆砌了一块巨大的三角顶楣,十字形的坡顶与最高处的铜面穹顶相辉映。门前四根汉白玉爱奥尼克式(一说科林斯式)石柱约两丈多高,约两人合抱,柱上纵向凹槽若干条,各凹槽的交接棱角上设计了一部分圆面,花篮式柱头以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整体柱型设计规范而细腻,充满生气,属古希腊晚期的科林斯风格。礼堂有三个圆拱形刻有富丽精致浮雕的大铜门嵌在汉白玉的门套之中,白色的门廊和红色的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门上部的圆拱中有粗细相间的十几根钢条拼接出的图案,在礼堂整个朴素端庄之中又添了一分生动活泼,每个正门上方有一个大型窗户。大礼堂建筑面积约1840平方米,礼堂内有1200个座位。

8.图书馆

图书馆由新馆和旧馆组成。旧馆始建于1916年4月,建成于1919年3月。新馆又叫逸夫馆,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和国家教委拨款兴建,清华大学关肇业院士设计。新馆与旧馆风格基本一致,浑然一体,又不失自身的时代感,新老图书馆一起成为校园中心区最大的建筑。如何与原有建筑和谐共处,是每一个新建筑都面临的问题,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在这方面是成功的。这一建筑入选 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Hash:1f094a5dbfbcb4c92d074b3a00ead9f0d4b76c00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