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曹操。《三国志》中记载了望梅止渴典故的由来,当时曹操带兵伐吴,士兵们在走到半道上的时候因为口渴,曹操就告诉他们前方有梅林,士兵听后,心中充满了斗志和希望,一时之间也就不觉得渴了。 望梅止渴的意思是:梅子发酸,人们脑海中想吃梅子的时候就会流口水出来。那么,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 01 关于曹操望梅止渴历史上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一种智慧,也有人说这是曹操奸诈之处。许多文人因探寻 “望梅止渴”的历史来到含山梅山村,留下了不同看法的诗篇。 02 《舆地纪胜》卷四十八和州载“王安石诗云:‘’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日往月来时已久,万古千秋名未朽”。明代诗人戴重的《梅山梅花》写道:“千里吴江春水深,许君饮马望江浔,空山花树无人迹,枉被曹瞒指到今”。 03 清康熙赵灿(含山县志修撰者)有《怀梅山古迹》诗云:“人望影婆娑,扶筇叹未过。睛云穿斗汉,萧寺结烟萝,色泛金尊满,分光绿野多。当年消渴处,到此渴消么”。清和州太守扬继芳《梅山》:“鸟啼带雨㲹烟树,云是曹阿瞒止渴处。白草黄梅成古今,青山碧水自朝暮”。清知府许畅《登楼望梅山》:“此地曾经魏武过,雄风仿佛寄层峦”。 04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05 多年以来含山文化研究会,含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对本县望梅止渴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与历史研究,整理出一篇《含山县三国文化遗址调查》论文,2017年提交给“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经专家反复对史料验证核实,论文编入由“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诸葛亮研究会”编著的论文集中,《诸葛亮与三国文化(九)》第150页,201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京东商城及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有售。

曹操和他手下的士兵,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Hash:197f296ec56a958ff790a78ce7901e2cd18838a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