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孝陵卫有什么景点 - 孝陵卫好玩吗

导读:南京孝陵卫有什么景点 - 孝陵卫好玩吗 1. 孝陵卫好玩吗 2. 南京孝陵卫附近景点 3. 孝陵卫在什么地方 4. 孝陵卫在哪 5. 孝陵卫有什么好吃的 6. 孝陵卫周边景点 7. 孝陵卫有什么景点

1. 孝陵卫好玩吗

明孝陵位于江苏南京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1961年3月,明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7月,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12月,被列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称

明孝陵

外文名称

Ming Xiaoling Mausoleum

地理位置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6:30-18:00

景点级别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70元

占地面积

1700000 m²

著名景点

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四方城、神道石刻、御河桥等

世遗类别

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级别

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宫面

约4000多平方米

始建年代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建成年代

明永乐三年(1405年)

专题展馆

明孝陵博物馆

所属城市

江苏省南京市

所属国家

中国

建议游玩时长

2-3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春秋两季最佳

南京明孝陵明孝陵享殿南京故宫明故宫遗址公园中山陵明孝陵地宫南京明故宫明故宫明孝陵景区明孝陵简介

历史沿革

明代时期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 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

明孝陵各景点图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府崩殂,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长达30余年。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帝王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

当时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华里长,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孝陵享殿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其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

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诸王群臣纷纷上表劝进,朱棣在象征性的推辞两次后,于己巳日,"谒孝陵",虽然"唏嘘感慕,悲不能止"。

有明一代,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备受尊崇。每岁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

清代以后

清代前期在满汉矛盾冲突之下,清代统治者处于政策的需要,也必须笼络广大汉民族以加强统治,受汉文化影响,对明陵实施保护政策。

明孝陵导游介绍图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全国局势未稳之际,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遣大学士冯铨,祭故明太祖及诸帝"。

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初,豫亲王多铎平定江南,本月中旬进驻南京城,二十七日就"谒明陵,命灵谷寺僧修理"。七月,又"遣内官正副二员,陵户四十名,守明陵"。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首次次南巡到达金陵,亲往孝陵拜祭。"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令督抚地方官严加巡察。"其谒陵态度之恭敬,礼数之尊崇,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父老从者数万人,皆感泣"。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下江南拜谒孝陵,题"治隆唐宋"碑于碑亭。

明清鼎革,明孝陵仍享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康乾年间,康熙南巡,六次遣官拜祭,五次亲往谒陵;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且二人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可谓优渥有加。被时人誉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康熙手书御碑倒地破碎。

清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时任两 总督曾国藩奉诏祭陵,着手修复明孝陵。当时,曾国藩派员勘估,明孝陵维修实际需白银20万两,但是清朝财政拮据,结果最后只用了740两银子做了一些小维修,"治隆唐宋"御碑被扶起粘合。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而在1980年代以后,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顶;所以要先从御碑殿出来,才可以看到龟趺的后面。

清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于文武方门前竖立特别告示碑,用来告诫相关世界各国游客不要在此乱涂乱画。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谒祭明孝陵,并拟祭文。(右图:前排左三为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卫戍总督徐绍桢,左四为陆军总长黄兴,左五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左六为海军总长黄钟瑛,左七是教育总长蔡元培。)

孙中山拜谒明孝陵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起,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测等高科技手段对孝陵进行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和研究证实,历史上没有一次能够盗掘成功。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明孝陵的特殊防盗措施、历史机缘以及地理位置共同决定的。

2003年7月,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周边的明功臣墓,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明清皇家陵寝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安徽、江苏等地,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陵寝建筑群,按照严格的等级规制营建,具有完整的地上、地下建筑体系,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华美,工艺精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的丧葬制度。

明孝陵神道--石象路

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之后,宝城墙体出现了局部坍塌,墙面剥落,个别地方因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缝。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的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维修,如"缝合"裂缝,整平"墙面",对变形的墙体进行修补和防水防渗漏"手术"。为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真容,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让游客能登上宝顶看到明孝陵全貌。

2008年6月,南京明孝陵方城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开工。

2009年2月,明孝陵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是关于明太祖朱元璋、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和南京明文化的专题展馆,新馆外观采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白墙、灰瓦、雕花木门、坡顶屋面、马头墙、花格窗等典型元素的运用,使得整体建筑与周边明孝陵遗存的大金门、四方城等文化遗址和草木葱郁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这也与600多年前明孝陵"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不谋而合。

2012年5月,四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修缮加顶工程开工。

2013年7月,四方城加顶保护工程完工。

陵墓建筑

建筑布局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

文武方门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有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

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神道部分

第一部分是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文武方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俗称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桥。

2. 南京孝陵卫附近景点

1、南京钟风景区有2号线和4号线地铁

2、乘地铁2号线可在苜蓿园丶下马坊和孝陵卫三个站下,主要是根据个人需要具体去哪个景点。

3、乘地铁4号线可在岗子村和蒋王庙站下,到景点路稍远,主要是爬山路,阶梯较多,年轻人走此线较多,有挑战性。

3. 孝陵卫在什么地方

南京市玄武区有:梅园新村街道辖3个社区:大行宫、梅园新村、珠江村。新街口街道辖16个社区:中山东路、中山路、糖坊桥、如意里、网巾市、一枝园、香铺营、北门桥、大石桥唱经楼、居安里、大纱帽巷、虹板桥、成贤街、双龙巷、丹凤新寓。兰园街道辖7个社区:公教一村、兰园、文昌街、花红园、文德里村、大影壁、九华山玄武门街道辖8个社区: 百子亭、北京东路、高楼门、天山路、昆仑路、大树根、廖家巷、台城花园后宰门街道辖7个社区:太平门、后宰门、佛心桥、清溪路、富贵山、半山园、马标。锁金村街道辖10个社区:韶山路、锁一、锁二、锁三、锁四、锁五、锁六、南林、紫鑫城、新庄。孝陵卫街道辖8个社区:孝陵卫东段、孝陵卫西段、小卫街、沧波门、钟灵街、农科院、晏公庙、晏公庙村西;4个行政村:钟灵街、孝陵卫、沧波、余粮。玄武湖街道辖8个社区:板仓、蒋王庙、岔路口、仙鹤门、樱铁村、花园路、东方城、樱驼花园;3个行政村:五旗、仙鹤、徐庄。红山街道辖8个社区:曹后、小营、红山、营苑、北苑、月苑、藤子村、红山公园;3个行政村:红山、小营、藤子。卫岗街道辖6个社区:中山陵、童卫路、南农大、理工大、康定里、铁匠营;1个行政村:小卫街

4. 孝陵卫在哪

孝陵卫到明孝陵大概路程3.51公里,全程约需25分钟。孝陵始建于洪武九年(1376年),洪武十四年初步建成,次年马皇后去世,就安葬于此。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葬皇太子朱标于孝陵之东。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与马皇后合葬孝陵,孝陵地宫正式启用。永乐三年(1405年),孝陵工程全部竣工。孝陵规模宏大,周长约22.5公里

5. 孝陵卫有什么好吃的

南京胖鱼头连锁店的鱼头汤好吃。该店选用的是浙江千岛湖里的大连鳟鱼头经过精心准备制做,确实感觉汤白魚香,很适合我们南京人囗味。我为胖鱼头所制做的鱼头汤点赞。

6. 孝陵卫周边景点

中山陵-东门

步行151米

中山陵东站乘坐观光车4号线

灵谷寺景区方向

(1站|14分钟)

灵谷寺景区下车

步行11米

灵谷寺公园换乘202

雨花台南大门方向

(3站|18分钟)

孝陵卫换乘89

步行3米

上坊方向

(9站|32分钟)

湿地公园下车

步行100米即到七桥瓮花木虫鸟市场

具体关门时间不一样,最好17点之前到,也有营业到19点甚至更迟的。

7. 孝陵卫有什么景点

玄武区是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区域面积80.97平方公里,人口约46万,是南京军区机关和南京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区人民政府驻兰园街道,邮编:210018。代码:320102。区号:025。拼音:Xuanwu Qu。

行政区划

玄武区辖8个街道:梅园新村街道、新街口街道、玄武门街道、后宰门街道、锁金村街道、红山街道、孝陵卫街道、玄武湖街道。

玄武区是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区域面积80.97平方公里,人口约46万,是南京军区机关和南京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玄武区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区域内有著名的钟山 景区和玄武湖风光带,具有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独特风貌,绿化覆盖率达58%以上。自公元229年孙权迁都建邺开始,玄武区曾是东吴、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宫阙御苑所在地,明朝初期的紫禁城、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明孝陵、清朝太平天国的天王府、近代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府以及中山陵等名胜均在区域范围内。全区有重点古迹、文物保护点72处,是南京旅游景点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玄武区科教发达、人文荟萃。区域内有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40余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江苏省拥有的70多名两院院士中,在玄武区生活、工作的有31名。珠江路科技街3万多从业人员中,就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万余人,硕士以上学历的2000多人,相当于一所大学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玄武区经济、社会一直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区初步形成了以科技信息业、文化旅游业、商贸商务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以每年15%以上和20%以上的速度递增,经济实力位居南京主城区前列。区域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北极阁风貌区、长江路文化街,成为南京新的标志性景观。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等称号。

2021年5月,玄武区上榜2021中国幸福百强区,排名第21。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玄武区人口数量为53.78万人,位列南京市各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位,位列江苏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0位。

2021年3月,玄武区上榜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总结评估优秀名单。

2020年9月,玄武区上榜2020年中国百强区,名列第78。

2020年9月,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出炉,玄武区位列第79名。

2020年6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玄武区为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1年5月,中国科协命名玄武区这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Hash:a5b4093346556497e6a68b6e0635b89e93364f6b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