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美景、享美食、品“乡愁”,玩嗨康县!

中国经济网官方帐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邂逅中国最美乡村,品味舌尖上的乡愁。在人间最美四月天,走进生态康县,走进最美乡村,领略田园风光,体验自然生活,品美食,赏美景……嗨,美丽康县等你来!   4月29日,2019·甘肃陇南康县乡村文化旅游美食节在醉人的花桥乡村景区拉开帷幕。荞面凉粉、康县金耳、“和气搅团”、“雪琴豆花面”、“玉林面茶”、“国堂杂面”、“生杰饺子”,一大波一大波的当地传统农家特色美食让人应接不暇,一场舌尖上的饕餮盛宴在此上演。

烤肉点前,记者看到大厨将精选的羊肉切块后用竹签串起来,撒上调料后放到烤箱上。师傅一边摇摆、一边手脚利索地来回翻着肉串,羊肉渐渐呈现出酱黄油亮的色泽,香味慢慢溢出,那是一种带着地域特色的孜然味。烤肉架前,食客耐心等待着美味的出炉。

“肉质鲜嫩,比平时吃的羊肉串好吃多了。”“麻辣味,很合口味。”“师傅,再来一串。”……食客们挤在烤肉架前,一边品尝,一边点评。美味正宗的康县烤肉串征服了食客的味觉。闻香而至的食客将烧烤架团团围住,又一批烤肉摆上了烤架,大厨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节日真的非常不错,我们在一边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尝到各种美味,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也使味觉得到了满足。”来自兰州的张女士笑着对记者说。

据了解,为期三天的美食节以“邂逅中国最美乡村、品味舌尖上的乡愁”为主题,除长坝镇花桥景区1个主会场外,还设有阳坝镇珍爱茶山村、城关镇香子坝村、王坝镇左家庄村、大堡镇街道村等7个分会场。

一碟香椿凉菜、一窝浆水拌汤、一杯苦荞茶……在长坝镇花桥村花桥人家农家乐,老板娘杨明霞一边忙着给客人倒茶添水,一边忙着端盘上菜。

杨明霞对记者说:“我们村里的环境干净整洁,加上天然的山水美景和千年菩提树,是一个生态休闲养生的好地方。现在前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杨明霞是土生土长的花桥人,以前由于家境贫穷,长期在外打工。听说家乡建成旅游示范村后,她义无反顾回到家乡,在亲戚朋友跟前筹措资金20余万元,把自家的农 改建成一个有高标准配套设施的农家客栈,同时以农家菜品为招牌,配套经营农家乐。由于价格实惠,且饭菜极具本地特色,很受游客欢迎,在旅游旺季,每天游客爆满。杨明霞的成功只是该县特色美食与乡村旅游结合,助理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甘肃康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施策,确立了“生态为基、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党建为先”的发展战略和“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小康美丽康县”的总体思路,坚持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环境脱贫、产业脱贫、教育脱贫等扶贫工程,统筹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全域环境绿美净、全域电子商务全域旅游景区“四个全域工程”,整体推动精准脱贫和县域经济发展。

2018年,康县完成生产总值18.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7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8元。目前全县350个村中317个村从“脏乱差”变为“绿美净”的美丽乡村,截止去年年底,全县5.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镇8村被评选为中国最美村镇,实现了从建设美丽乡村、管理经营美丽乡村到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三部曲”的循序推进,绘就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村美院净家洁”的秀美画卷, 探索了贫困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乡村旅游一手牵着农民,一手牵着市场;一手托着农村,一手托着城市;一手连着一产,一手连着三产。我们就是要利用美食美景带动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助力精准脱贫,使百姓的日子美起来,生活富起来。”康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宇星如是表示。

(经济日报 记者:李琛奇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牛新建)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Hash:110c571c6be42d4c8d927ebae2dccb9eeb3a6ee5

声明:此文由 中国经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