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加油干 越是艰险越向前——习近平主席历次新年贺词中有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论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官方帐号

挥别2019,迎来2020。新的一年,对于奔跑前进中国,有着不平凡的意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我们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指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记者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有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论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

【原声】

2019年

这一年,脱贫攻坚传来很多好消息。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17种抗癌药降价并纳入医保目录,因病致贫问题正在进一步得到解决。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

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在四川凉山三河村,我看望了彝族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家人。在山东济南三涧溪村,我和赵顺利一家围坐一起拉家常。在辽宁抚顺东华园社区,我到陈玉芳家里了解避险搬迁安置情况。在广东清远连樟村,我和贫困户陆奕和交谈脱贫之计。他们真诚朴实的面容至今浮现在我的脑海。新年之际,祝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

【链接】

清晨五点,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村民赵顺利夫妇已经开启一天的忙碌。烧水、做汤、揉面、制饼……小小的火烧铺炊烟袅袅,来吃早餐的村民络绎不绝。2019年,这个让习近平总书记“惦记”的章丘汉子格外忙碌。年轻时的赵顺利为了过上好日子四处闯荡,做过建筑工、劈过铁、开过货车。如今,村里的美食街扩建,他开了一间小小的火烧店铺,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赵顺利对记者说:“希望总书记再来村里看一看。”

同样充满希望的还有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村民陆奕和一家。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他们感受到党中央的关怀,增强了脱贫的信心。记者了解到,陆奕和夫妇从过去打零工度日,到现在有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家里年均总收入从过去不到两万元到今年超过15万元。周围的环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村庄变美了,通了公交车、铺了沥青路,通了5G信号, 新建蔬菜基地。农村娃在家门口上学,青年人在家门口上班,村里人的小康梦实现了。

正值隆冬时节,四川省凉山州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家中却洋溢着暖意。2019年2月,一家人搬入了崭新的扶贫安置房,家中的五个孩子也都顺利读书。吉好也求夫妇农闲时在村上的工地打工补贴家用。吉好也求告诉记者,如今家里添置了电视机、洗衣机和沙发,夫妇俩铆足劲,准备来年再让日子更好些。

他们,是奔跑在实现全面小康道路上的奋斗者,是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追梦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脱贫困,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离不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实干苦干,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脚踏实地、勤劳拼搏。脱贫之路,不是嘴上说出来的,不是纸上绘出来的,而是亿万同胞实实在在干出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原声】

2018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的台阶,城乡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5亿人,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3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链接】

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曲达一家,就是340万实现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中的一户。2017年,曲达一家搬入阿里地区噶尔县康乐新居易地扶贫搬迁点。搬迁前,一家人主要靠放牧为生,随牧而居。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三十摄氏度,一家人吃饱穿暖都成了问题。过去买菜,要从放牧点走上100多公里到县城去买,而现在只需在家附近的果蔬超市就能买到种类繁多的新鲜蔬菜。

“我们一家搬到这里两年多了,我和爱人现在都有了工作,一个月有三、四千元工资,孩子上学也方便多了!不像以前,在老家种地喂猪,每月加上800元的农村低保补助,一家五口才能勉强生活。”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及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受益者,2017年6月,张周普一家从贵州黔西南普安县高棉乡嘎坝村搬到了位于兴义市城区的洒金新市民居住区,住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记者了解到,为照顾行动不便的夫妇二人,相关部门依 规定安排张周普及妻子徐天秀在居住区附近的箱包厂和药厂上班,每月有稳定的工资,“吃的不愁、住的不愁、用的不愁,对以后的日子,我们充满期待!”

让困难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在点滴工作中落到实处、在细小工作中不断贯彻的理念。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原声】

2017年

201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十三五”实现了开门红。我们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继续走在世界前列。

通过改革,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许多贫困地区孩子们上学条件改善了,老百姓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了,一些长期无户口的人可以登记户口了,很多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这一切,让我们感到欣慰。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年来,又有1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辛苦了,我向同志们致敬。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我也了解,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链接】

2016年,甘肃静宁县余湾乡胡同村建起了村里第一所幼儿园。当时,4岁的王福琪成了这个贫困村唯一一所幼儿园的学生。为减轻村民负担,让贫困村的孩子能就近接受学前教育,2016年,教育部门在当地的胡同小学辟出一间教室,买了玩具教具,建起了胡同村幼儿园。胡同村的孩子们终于不用跋涉到邻村去上幼儿园了。

教育事关祖国的下一代,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途命运。教育脱贫更是贫困地区儿童脱离贫困、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基层一线扶贫工作者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施策、因人施策,发挥扎根基层、敢挑重担、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实现全面小康,消除绝对贫困,关键一役,鏖战正酣!

【原声】

2016年

2016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未来5年我国发展的方向。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为全面建成小 社会决胜阶段开好局、起好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对所有困难群众,我们都要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温暖。

【链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提出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我们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原声】

2015年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越来越好,但我们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我们要满腔热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扶贫开发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

【链接】

冬日的北方边陲,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的郭永财正在棚改后的新房中温暖过冬。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伊尔施镇看望生活在林业棚户区的群众。当时,74岁的郭永财一家6口人住在38平方米的简陋平房里,生活十分困难。当地过去曾是林区,在禁伐后正处在艰难的产业转型之中,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如今,一批批崭新的棚改新房盖起来了,老郭一家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产业转型后,当地积极开发旅游业、餐饮业等产业,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在具体的扶贫工作中,要时刻践行心中有群众、眼里有群众的理念,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我们对待扶贫工作,亦不能做无用功,不能对付忽悠,不能表面上浩浩荡荡,最后空空洞洞。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让困难群众不仅生活上得到保障,心灵亦充满温暖。

【原声】

2014年

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们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共同谱写伟大祖国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链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苗族 民施齐文至今记得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家中看望她的场景。也是在湘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扶贫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回望来时之路,硕果累累。展望前进之路,充满希冀。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行之路,不会一路坦途。成功之花,不会轻易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在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奋斗之路上,一定会遇风浪,一定会有考验。但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坚守初心、勠力同心,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翻不过的山。

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高举团结的旗帜,凝聚奋进的力量,拿出敢为人先的闯劲、一往无前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咬定目标不放松,脚踏实地向前进,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兑现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记者 焦翊丹)

Hash:fd44a173c95898d3ea09390da1463d6b384a0b79

声明:此文由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