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昌宁:苗岭彝乡,遗落天外的古朴歌谣

腾冲摄影师眼中的昌宁苗岭彝乡耈街——遗落天外的古朴歌谣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昌宁县举办以“中国非遗 魅力耈街”为主题的耈街利东山杜鹃花系列文创旅游活动。受云南省老年摄影协会保山分会邀请,腾冲几位摄友前往昌宁县耈街乡,参与“一花一世界”——“景”上添花采风活动。

昌宁耈街地处保山、大理临沧三州(市)结合部,距县城72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农业乡。少数民族主要有彝族苗族白族傈僳族等。因气候宜人,植被丰富,生物多样,素有澜沧江流域的一颗“绿色明珠”之称。

一行人沿保腾高速、杭瑞高速至永平县曲硐镇,折转水泄乡进入耇街。但见银江河断裂带之上,陡峭高山与狭窄河谷交替分布,光秃秃的山上不见绿树红花,满眼尽是黄色的衰草,土墙逶迤之处,零散坐落着几户人家。逼仄的河谷底,公路顺河贯穿,有几公里还是土路,坎坷不平,尘土飞扬。用“夹皮沟”三个字来形容所见的荒凉贫瘠,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大家的心不禁有些失落。

但是,当到了耈街和参加文旅活动开幕式后,眼睛便被一幕幕景色点亮了!

一道不能进入的大门

四个半小时的舟车劳顿,抵达耈街,已经是晚上七点。文化站站长和省摄协保山分会会长早已等候在一个小餐馆门口。谷底送来阵阵清爽的风,一杯醇厚的耈酒下肚,内心的疲惫被东道主的古道热肠驱散得干干净净。

次日凌晨六点,起了个大早,出于多年到哪里都想去看看当地学校的习惯,循着一条岔路雪亮的灯光,我找到了耈街民族中学。只是时间还早,大门紧闭。风有些冷,街头到街尾跑了一转后,再次回到学校门口。

就在我走近大门之时,电动门哐当一声后徐徐打开,一个保安的身影出现在门边。我欣喜激动走上前,请求进入学校看看。没想到被客气地拒绝了,理由是疫情期间,不能让人随便进入。我表明身份再次请求能否请示领导放行,没想到保安当即说时候太早,不便打扰领导。最后不忘对我说抱歉,他也是奉章行事,感谢我来为昌宁做宣传。

没有任何遗憾地转身,离开之时,我对保安竖起大拇指,和他道了声再见。学校大门的路灯静静地高悬着,绽放着圣洁的光辉,照着我走向有些昏暗的长街

一道不能进去的大门,便耈街留给我的第一印象,里面隐藏着无尽的风景

一条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街

汽车爬过九十九道弯,看到一座座笔直连绵的高山,如同彝族阿妹的裙摆,一道道不断向上攀升。梯状的山地里伫立着高大的核桃树,树下是黄绿交错的快成熟的麦子,不时闪现几棵盛开的桃花、李花。岭干山包低回之处,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俨然洞天福地、世外桃源。让行人不由感慨:苗彝人家原始的刀耕牛犁、人背马驮,其艰辛不言而喻,竟然把瘠薄之地开拓成肥美沃土,开出璀璨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当抵达利东山杜鹃林边的主会场时,恍若已经到了与天相接的地方。这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有序地摆在路两边,蜂蜜、重楼、树花野生菌、千层底绣花鞋……让游人目不暇接。游客们挑选着来自大山深处的原生态产品,摄影人用敏锐的眼光搜寻着美,咔嚓声中定格了一个个精彩的画面。

身着苗族服饰的美丽姑娘,举着肥硕的野生重楼大方地宣传推销;苗族大妈站在一个角落,旁若无人地接麻,双手加牙齿娴熟地撕拉接,惹得几个小孩目不转睛盯着看;两个手牵手的苗族小姑娘,穿梭在人流中格外俏丽可爱;千层底绣花鞋摊前最为热闹,有挑选的,有试穿的,也有纯看热闹的,旁边一位卖土鸡蛋和树花的彝族大嫂,抱着捂得严实的熟睡的孩子,静静地望着来往的人……

一条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街,打破了我对乡下街子的所有想象,成为瞭望耈街人民勤劳致富的一扇窗子。

一桌苗彝特色生态美食

开幕式结束,被邀请至彝族“利东人家”用早餐。 接待的人介绍说,到耈街,自然要“吃”彝家特色美食、品苗岭地方风味。

一桌子菜摆上了,都是彝家苗岭的传统美食,有腊火腿、重楼烀鸡、酸泡肝、树花、蜂儿、蕨菜白芸豆树头菜等。 山毛野菜都是出自海拔两千多米的利东山,和少数民族传统美食混搭,成为地地道道的耈街农家特色菜肴。

其中耈街泡肝则是昌宁美食的一大亮点。我尝了一口,酸酸香香的,嚼来绵软中有嚼劲。诧异中去后厨了解制作方法。原来,在制作泡肝时,先将猪肝洗净,放入沸水中焯熟,然后淋上野生蜂蜜,再放入油锅油炸,炸至金黄色时捞出,然后切成厚薄均匀的片,加入花椒油、蒜泥、辣椒油、芫荽、芝麻、葱花、酱油、味精木瓜醋,充分拌和后,一道酸泡肝便出炉了,即可食用。

一桌苗彝特色生态美食,送来利东山美好生态的清新气息,凝聚着昌宁政府努力打造“中国非遗魅力耇街”的用心和热忱。

一场霓裳盛装的民族歌舞会

从利东山万亩杜鹃林景区停车场出发,前往几个观景点采风。座座连绵的陡坡草甸上 ,满眼皆是参天蔽日的古木,野生杜鹃成林成片,成山成海。与在其他地方的杜鹃树迥异,枝干格外粗壮遒劲,有一种傲视苍穹的凛然丰姿。可惜今年是花的“小年”,花开得零星,否则真可以一睹如碗盆硕大的艳丽花朵,一赏“千峰叠起嶂,杜鹃花似海”的美丽画卷。

最为热闹的要数三号观赏点。这里是峰顶,有一块较为宽阔平整的草甸。不同的活动场景,带给你不同的体验和别样的感受。

约“绘”利东山——油纸伞亲子绘画活动现场,为小朋友们免费提供白色油纸伞和颜料、画笔,小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染色,父母也在一旁享受难得的快乐亲子时光。小朋友们专注创作的模样,引得“长枪短炮”们兴致勃勃,站着跪着躺着,平拍俯拍仰拍,顺光侧光逆光,变换不同的角度和形式,忙得不亦乐乎,自成一道别致风景。

诗联咏杜鹃”——利东山诗词楹联作品创作交流会场,尽管围观者廖廖,但交流朗诵和颁奖致辞,依然进行得有声有色。

参与人数最多的,要数苗岭彝乡民族狂欢活动现场,表演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空气中弥漫着歌吹和笑声。活动中,耈街乡11个村(社区)的舞蹈队进行现场歌舞表演,其中彝族、苗族着民族服装表演的民族舞蹈最受欢迎。苗族打跳“箐鸡摆尾”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一场霓裳盛装的民族歌舞会,带给游客一场视觉听觉盛宴,从服饰和歌舞元素中感受“中国非遗 魅力耇街”的文化精髓。

活动结束后,一行人绕昌耈公路、昌保公路返腾。和去时 样的舟车劳顿,但大家一路谈笑风生,毫无倦意。

耈街苗岭彝乡,就是一首遗落天外的古朴歌谣,能驱走俗世的烟尘,还心灵清澈的本真。

不虚此行也。

文/万菊芬图/云南省老年摄影协会保山分会腾冲组

Hash:9a1a98477b231723cd396650bf2d24c9ebd7f236

声明:此文由 昌宁一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