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脚古镇:在变与不变中道出幸福生活

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

「本文来源:天眼新闻百家号

走进六枝特区岩脚古镇,廻龙溪畔山环水绕,廊桥相连,碧水如镜,翘檐人家,竹树相映,水车吱嘎吱嘎。  古镇的太和广场是古镇居民茶余饭后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当清晨的第一缕曙光探出象鼻山头,广场上顿时热闹起来,古镇居民或打太极,怡然自得,或长袖翩翩,跳起广场舞,或绕圈挥汗,漫步健身。当最后一缕霞光褪去绚丽的色彩,广场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孩童们踢毽子、丢沙包、玩老鹰捉小鸡,不亦乐乎;大人们拉着家常,话发展,悠哉乐哉!  以前的太和广场是一个废弃的酒厂,近年来,岩脚镇利用小城镇“1+N”的建设理念,修旧如旧,传承发扬保护古镇文化的同时建设古镇。如今的太和广场便成了连接廻龙溪景区和岩脚镇的枢纽,成了商业活动和群众活动的中心,还作为当地旅游的集散点,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创业机会,极大地拉动了岩脚镇的经济发展。  太和广场上幸福的画卷源自岩脚镇建设带来的红利。  近年来,岩脚镇依托廻龙溪自然风光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突出盐商文化、商贸繁荣的优势特点,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古镇。

闲暇时光里,古镇居民一步就到了景区。漫步在3.5公里的廻龙溪滨水栈道上,脚下,廻龙溪温婉流淌,舟行碧波上。两岸,花木相映成趣,青山连绵,仿若画中。

下了滨水栈道,步行在象鼻山下狭长的盐商文化街上,街面上酒旗飘逸,青石板幽幽,沿街房屋,青瓦青砖飞檐翘角,于古典古朴中溢出欣欣之气。

以前的盐商文化街,线路凌乱,街道两侧垃圾环卫设施缺乏,居民怨声载道。六枝特区按照带动一批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文明一个区域的城镇建设思路,对岩脚镇提升改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恢复百年前文化街道路风格,线路全部管网入地,彻底杜绝乱搭、乱牵现象,使如今的岩脚古镇变得古朴、漂亮、成了六枝特区的旅游重镇。  盐商文化街是岩脚最古老的街道,从600多年的风雨中一路走来,走出了一幅现代与古时的完美融合。自明初以来,这里商贾云集,为滇黔盐道枢纽,茶楼、马店、商铺应运而生。  谢家茶楼,往来商富休闲娱乐之地,白天走驿道,夜晚于一盏青灯月影之下,数泡茶香之间,或听说书或唱和,听曲看戏,缓 劳顿,宾朋聚会,迎来送往,无不融洽。  与谢家茶楼紧紧挨在一起的唐家马店,客馆、马厩数十间,可容纳百余人马同时歇脚。马帮黄昏而至,拂晓而去,古驿道上,马蹄驼铃一路响彻山间。  古去今来,如今的盐商文化上,百年老字号肉饼店、烙锅店、面馆、醋坊等杂货店铺,琳琅满目,让象鼻山下狭长的步行街显得异常热闹。  夜幕下的盐商文化街是镶嵌在廻龙溪畔的一串明珠,临河楼宇上橘黄色的灯火和沿河栈道彩灯,倒映在清澈廻龙溪里,随清波涌动,揉碎一河星辰。透露着诗情画意,向世人诉说着古镇的繁华。

盐商文化街的夜晚是美味的。  味道鲜美的臭豆腐在烙锅里嗤嗤炸响,夹上一块蘸上五香辣椒面,入口即爽;百年老字号肉饼,入口脆酥,滋生着你的味蕾;岩脚凉粉烤肉串等特色美食,让你眼花缭乱。  镶嵌在盐商文化街和岩脚新城之间的发展街,是岩脚镇的繁华之地。街面上,商铺店面一个挨着一个,往来车辆、人群、熙熙攘攘。  从盐商文化街往前走,行走在发展街、岩脚新城大道上,两旁高楼鳞次栉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厂、客车站、超市、文体中心、幼儿园、中心医院,一个个城市的元素,在这里有序“落地”,和谐地吞吐着这个拥有6万人口的古镇。  在特色小镇发展的路上,岩脚镇还将农业发展与旅游市场、商贸产业有机整合,形成产农旅互补,带动村民增收。  岩脚镇的手工面条,人工和面,多次揉压成片,入锅后久煮不稠不烂,如嚼龙筋,故有“龙筋面”之称,名闻遐迩,已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岩脚大畅面业有限公司利用地方特色优势做大做强面条产业,为了在数百年的“岩脚面”中镶入更优质的元素,六枝特区指导该公司,种植有机小麦。据统计,目前岩脚面已带动周边乡镇8万亩小麦种植,产值超过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6个乡镇连线发展。  作为“全国生态文化村”的岱翁村,依托境内古杨梅资源打造杨梅自助采摘园,大力发展“农业+旅游”,通过“三变+产业+旅游”模式,让这些资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村民陈新介绍,他在外打工多年,早就萌生了回归家乡发展的念头。今年他返乡承包了200多亩土地,搞起了水果种植。对于发展特色农业,陈新信心满满,相 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也一定可以抱得金山银山

通讯员 何勇 罗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耀元

编辑 聂建云

编审 马刚

Hash:d43587fa1a1d62dbcb25aeb90011528246530132

声明:此文由 人民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