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凉山美味,火得很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6.0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彝族、汉族、藏族苗族傈僳族等14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除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这里的美食更是不可辜负。当饱含当地特色的食物和我们舌尖上的味蕾发生碰撞,迸发出的愉悦更是妙不可言。

西昌米粉

到了西昌,米粉是必须来一碗的。粉,是早上四五点才做好的新鲜米粉,入口柔软而有嚼头;汤,是用上好的羊肉牛肉清炖而成,鲜而不腻;肉臊,从羊肉牛肉到羊杂牛杂,从杂酱排骨到大肠鸡杂,丰富多样;料,则是配以辣椒油干辣椒咸菜薄荷、葱、芹菜、香菜、蒜瓣等十来种佐料,真真让人欲罢不能。怪不得当地人,无论老少,每天早上都喜欢来一碗。

彝族特色餐

李星 | 摄

酸菜汁点豆花到荞馍馍,这里所有盛菜的盘子,都是彝家特色漆器,全部用纯手工绘制。其中,彝家特色招牌菜坨坨肉,选杀的都是小猪儿。肉被砍成大坨大坨的,肉质肥而不腻,入口焦香满溢,裹上秘制海椒面,味道非常巴适。

李星 | 摄

火盆烧烤

火盆烧烤本是彝族人家平日里粗狂简朴的民间饮食。每到夜晚,一家人围坐火盆边,将高山土豆、玉米等放入火盆里烘烤,其间闲聊家常,或畅饮自家酿制的包谷酒,自得其乐。

李星 | 摄

据了解,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这种脱胎于当地民俗的“火盆烧烤”,才开始出现在凉山州首府西昌的街头和邛海景区湖边。那时的烤具很简单,一张中间被挖空的矮木桌,桌下放置一个搪瓷盆制成的简易火盆,桌面上再放一张铁丝网,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放在铁丝网上炙烤,故那时的火盆烧烤又名铁网烧烤。很多地方也将西昌火盆烧烤叫做“凉山火盆烧烤”。

醉虾

醉虾选用邛海鲜虾制作,将活虾放入碗中,加入黄酒,让虾“喝醉”。再淋上由青椒、小米辣、小葱、香菜、姜末、蒜末、盐、鸡精、酱油、醋、白糖等调匀的特别调料汁,盖上碗腌制10分钟后就能直接享用醉虾。

醉虾既保留了活虾的鲜味,又有料的香味,十分可口。食用者即可以尝到虾的鲜香,同时也可以尝到酒的洌香。

会理火锅

自古以来,凉山州会理县民间就有用铜锅铜器烹饪菜肴的习惯。用铜锅煮出来的菜品有一种特殊的清香气,十分香甜可口。

李星 | 摄

火锅用杠碳为燃料,以猪排骨、腊肉、羊肉、牛肉、牛杂、加汤清炖,待汤浓肉熟后在煮藕根、山药,芋头、洋芋等比较耐煮的蔬菜在下面,上面烫煮莴笋、萝卜等蔬菜,最后在上面铺层肉丸子。

火锅汤鲜肉美,菜耙入围,热气喧腾,营养丰富,蘸一蘸用加常豆瓣、辣椒油、火葱末、小米椒和蒜泥拌成的味碟。还可边吃边加入时令鲜蔬菜涮烫,汤味越炖越鲜。大家围锅拥坐,炭火熊熊,其乐无穷。

会东黑山羊

有“川滇明珠”之誉的凉山州会东县,自然条件丰厚,野生菌类、七彩洋芋嘎吉皮蛋等都是值得品尝的美食。其中,黑山羊肉堪称之最。

会东山羊是获得农业地理标志登记认证的地方特有品种,肉质细嫩多汁、味道鲜美、无膻味、蛋白质含量高、脂肪极低,无油腻的口感。不仅如此,黑山羊肉的药用成份也不错,益气补肾、祛寒暖胃,是老年人和久病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七彩洋芋

“七彩洋芋”俗称“小乌洋芋”,种植地在海拨2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光照充足、水质纯净、气候温凉。切开后表皮5mm处有呈圈状分布的紫色薯肉,色彩鲜艳、营养丰富。鲜食口感好、风味独特

建昌板鸭

中国四大板鸭之一的建昌板鸭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板鸭以生态放养的建昌鸭为原料,经传统工艺腌制风干而成。其外形饱满、体干皮亮;肉质细嫩、香味浓郁。是凉山州德昌县传统风味食品。

冕宁火腿

冕宁县居安宁河谷北段,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这里的人们热衷并擅长于腌制品。冕宁火腿风味独特、香气浓郁、精多肥少、腿心丰满、肉色嫣红,色、香、味俱全。

Hash:7bca27a39541e93fd18ffc80a45c6fe439602f6c

声明:此文由 微川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